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第426節

作者:木蘭竹 字數:3235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政兒啊,在秦國危急關頭,誰能讓秦王休息?”

“我不能,你也不能。”

“夏同他,是王。”

太子政沉默良久,嗚咽點頭。

“嗯,君父是王。舅父……慢走。”

第236章長平郡死戰

朱襄離開咸陽後,剛到第一個下榻地,提前出門巡遊的子楚沒打招呼,朱襄昨夜在驛站睡覺,他在朱襄的馬車裡蹲守,嚇朱襄一跳。

秦國剛遭遇蝗災,雖然糧食夠分,但子楚從朱襄那裡學瞭淺顯經濟學,知道“若官府不管控,糧食缺口一成,不是糧價上漲一成,而是糧價無限制地上漲,直到餓死一成的人”這個道理。

朱襄在各地督促和教導春耕的時候,子楚也巡遊各地,監督各地糧價。

在先秦時期,勤勞的國君每隔一兩年都會巡遊國土,監督地方官吏和封君。

子楚此次出遊,見到哄抬糧價的,無論身份貴賤,靠山大小,就地格殺勿論。

隻有秦王能這樣做,相國蔡澤都不行。所以這次又隻能讓蔡澤坐鎮咸陽,秦王子楚出遊。

還好現在咸陽還有一個被軟禁的太子政可以監國。

朱襄無語:“你很閑嗎?”

子楚笑道:“我本來不閑,但政兒居然翻墻出來找你,我隻能抽出時間來問問你情況瞭。”

太子有獨立的府邸。

子楚派人將太子政以前不住的府邸收拾出來,準備把太子政“關”一個月,讓太子政少做事,多造人。

哪知道太子政居然翻墻而出。監視的人不敢攔,隻得立刻快馬加鞭告知秦王子楚。

朱襄深深嘆瞭口氣:“我就說你怎麼改變主意把政兒放出來瞭,原來是翻墻。這孩子……唉。”

子楚道:“他就是有恃無恐。”

朱襄白瞭子楚一眼:“還不是你太離譜?就算想早日抱孫子,也沒聽說把太子軟禁的。”

子楚大笑,笑得不住咳嗽。

他從袖子裡拿出一個瓷瓶,倒瞭蜜汁般的藥入口吞下,將咳嗽壓住。

朱襄眼皮子顫瞭顫。

這藥是他與秦國太醫一起研制的,用的是後世已經證明的中成藥強力枇杷膏的配方。

蜂蜜,枇杷葉,薄荷,還有……阿芙蓉的殼。

唐太宗李世民是磕丹藥暴斃。但歷史學傢仔細研究後發現,李世民並非為求長生而重金屬中毒,而是早年拼殺太過,身上的隱疾在晚年身體衰敗時疼痛不已,所以大量服用含有阿芙蓉的丹藥止疼而暴卒。

這玩意兒,就是後世病入膏肓臨終關懷的鎮靜劑。

子楚靠著這個,身體短暫“恢復”瞭正常,能夠像以前那樣當一個勤勞的秦王。

子楚看著朱襄的眼神,無聲地將瓷瓶收回袖口,喝瞭一口溫水後,轉移話題道:“政兒找你做什麼?我可沒說他被軟禁後,在你離開咸陽時不能來送你。他翻墻也要私下來見你,一定有很重要的事。”

朱襄半開玩笑道:“政兒遊說我,讓我和他一同謀逆逼宮,讓你當太上皇。”

子楚先一愣,然後笑得直不起腰,差點又忍不住咳瞭起來:“行行行,真是孝順的孩子。”

朱襄嘆瞭口氣:“你覺得如何?”

子楚擦瞭擦笑出的眼淚,道:“寡人覺得不如何。”

朱襄道:“他隻是關心你的身體。”

子楚笑著道:“朱襄啊,我若在秦國還未恢復元氣時退位,豈不是這幾年的辛苦都白費,讓政兒撿瞭我努力的成果瞭?我連秦始皇的位置都讓給政兒瞭,這功勞可不能再讓他搶瞭。”

朱襄嘆氣:“嗯。”

子楚臉上笑容變淡,聲音多瞭一絲威嚴:“秦國的重擔,無論好壞,都隻有秦王能承擔。寡人一日未死,就輪不到太子替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朱襄平靜道,“我就是這樣回答政兒的。”

子楚眼眸閃瞭閃,雙手在袖口攥緊,胸口湧起一股熱流。

他有些不自在道:“你清楚就好。”

朱襄道:“今年冬季這場雪下得很好,今年我一定會讓關中和關東豐收。你不想讓政兒撿瞭你的功勞,就給我活到豐收時。”

子楚保證道:“我肯定能。”

朱襄也喝瞭一口溫水,又道:“政兒身體好,今年肯定讓你抱孫兒。你提前想好孫兒的名字。”

子楚道:“我已經準備瞭好幾個名字。”

朱襄道:“巡遊路上別忘記吃飯。我給你寫的食譜,每日三餐按時吃。”

子楚無奈道:“你寫瞭一個月不重樣的每日三餐安排,真是不嫌麻煩。”

朱襄道:“是啊,我沒嫌棄你。”

子楚指著自己:“你是說我是麻煩?”

朱襄道:“這不是你自己說的嗎?”

於是,子楚和朱襄又吵瞭起來。

外面的侍衛打瞭個哈欠。

以前他們聽到秦王和長平君吵架還會戰戰兢兢,現在都習慣瞭。

子楚在第二日便與朱襄分開,趕赴其他郡縣。

離開前,朱襄問子楚要瞭詔令。如果朱襄途中遇到囤積居奇的人,他也可執秦王詔令殺人抄傢。

子楚原本不願意。但朱襄瞪瞭他一會兒後,就訕訕現給朱襄寫瞭一紙詔書,還把秦王祖傳佩劍借給朱襄。

秦王子楚可以隨便殺秦國的豪強,朱襄也可以。

朱襄傢裡就三口人,其中一口人還是太子。他是後世人人懼怕的“孤臣”中的“孤臣”,光腳的不怕穿鞋,不懼怕任何潛規則。歷朝歷代帝王豢養的酷吏都沒他紮手。

朱襄和秦王子楚分開巡視秦國腹地,豪強提前接到朝中靠山的來信,大多老老實實地裝慈善人。

少數忍不住囤積居奇帶來的高額財富的誘惑的豪強,皆被秦王子楚和長平君朱襄一一拔除。

這些抱有僥幸心理的豪強,背靠的大多是秦國宗室。有些豪強本身就是秦國分散到各地的宗室。

朱襄在秦國宗室中的名聲瞬間壞瞭。

但他們再憎惡朱襄,也拿朱襄無可奈何。

所謂潛規則就是拿不下你,可以拿你的親朋好友開刀。

朱襄的朋友寥寥無幾,全在秦國手握重權;朱襄的親人就隻有吳郡夫人和太子政,實在是無人可威脅。

秦國上下這才意識到長平君朱襄有多可怕。

朱襄隻是溫和。但若他不想溫和的時候,隻要秦王支持,秦國就無人可以動搖他手中的刀劍。

在秦王子楚和長平君朱襄的強力鎮壓下,秦國的糧價波動迅速平息。

朱襄繼續巡視天下督促春耕。秦王子楚調轉車頭,巡遊秦國漫長的邊境線勞軍,並督促防疫。

蝗災之後必有大疫。朱襄最擔心的是人死太多後,蚊蟲老鼠造成的細菌性疾病。

大蒜、艾草、生薑等有抗菌效果的草藥被大批量運到邊境城中,官吏帶著城中士人在城中每日宣揚和督促平民搞衛生喝熱水吃熟食,守城兵卒嚴格審查每一個入城的人……秦人全力將疫情攔在城外。

戰國地廣人稀,他國流民偷渡輕而易舉。許多疫情都是從流民傳入村莊,再由村莊傳入城池。

荀子不顧年老,親自帶著咸陽學宮的學子遊走各個邊境的鄉村,教導裡正如何在村莊防疫。

這時候咸陽學宮的諸子百傢和儒傢各派的行為都是一致的,都紛紛走出學宮,下到鄉野。

有瞭提前預防,秦國雖然還是有零星疫病出現,都剛冒出個苗頭就被掐斷。

秦國的邊境雖然氣氛緊張,大戰一觸即發,但秦國內部春耕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打仗和耕種兩不誤。

這次五國盟軍沒有像以前那樣聚合在一起,與秦國進行大決戰。

他們發現當雙方擺開陣仗對壘時,秦國很容易以少勝多。

現在秦國的國土面積變大,邊境線也變長瞭,所以他們便分散各處襲擊騷擾秦國,逼迫秦國分兵。

反正現在他們的戰略目標不是奪走秦國的地,而是搶秦國的糧,殺秦國的人。

五國盟軍的戰術就如北胡一樣,以騷擾搶掠和破壞為主。

破壞比防守容易。隻要他們能破壞秦國春耕,搶奪秦國的糧食,將疫病傳染給秦國,就達成瞭削弱秦國,延緩秦國東征的戰略目標。

五國盟軍的戰略目標是極其正確的。

現在秦國忙於春耕,湊不出太多的精兵。

而五國基本都陷入混亂,疫情橫行,今年春耕是不指望瞭,反而能湊出更多的兵。

五國的兵還都是幾乎生活沒有瞭希望的人。他們若不能從秦國搶到糧食,就隻能餓死病死。

所以他們的兵可能訓練上比不過秦國,但兇悍程度很可怕,幾乎個個都是敢死隊成員。

隻要分散作戰,兇悍的五國饑民就能給秦國造成巨大的損失。

秦國將領見到五國盟軍分兵,立刻就明白瞭五國盟軍的意圖。

他們明白瞭,卻也隻能頭疼。

這是陽謀,正好擊中瞭秦國的軟肋。他們看清楚瞭也無可奈何,隻能分散兵力和那群五國強盜拼消耗。

拖過春耕後,秦王就能征調更多的兵支援邊境。

又因為北胡也遭瞭災害,胡人南下掠奪。九原、林中、雁門的處境也似乎岌岌可危,需要支援。

趙國上下一片揚眉吐氣。

秦國貪婪,奪走九原、林中、雁門三郡,反倒是背上瞭一個大包袱。

“根據趙國傳來的消息,他們好像說我們是包袱。看來如果我們如果還屬於趙國,此次疫情後大概艱難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