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八福晉日後在妯娌間,在京中該如何立足?
八阿哥卻是立馬恭敬應道:“兒臣替福晉謝過皇阿瑪。”
康熙點頭嗯瞭一聲,隨後又想到瞭什麼,然後道:“如此一來,你身邊也沒個貼心人料理府上的事項,這樣吧,朕讓你惠額娘給你選個貼心人,這一年就由她代掌八貝勒府。”
於是八阿哥這次回府,不僅帶回瞭四位教養嬤嬤,還有一位王格格,還是令旨掌傢的那種。
胤禛這邊,就如前面所說,康熙為他做瞭主,而且還賞下諸多賞賜,以示聖寵。
但為瞭皇傢顏面,並沒有公佈八福晉是這起流言風波的始作俑者。
所以外人並不知道這是為瞭補償胤禛,這才大發賞賜,還以為這是當今聖上愛重四貝勒,所以才賜下如此豐厚的賞賜安撫。
一時間胤禛就成瞭僅次於太子和大阿哥,受皇上愛重的皇子瞭,之前冷落瞭四貝勒府官員的人,又來熱絡地巴結四貝勒府。
不過這群墻頭草,胤禛並不需要瞭。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6-1521:53:06~2023-06-1622:35:3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辛曲生30瓶;哄哄1瓶;
非常感謝大傢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7章第107章
第107章
如今事情“真相大白”還瞭胤禛一個清白以後,戶部似乎又歸於平靜瞭,但那也是表面而已。
因為這黨爭永遠不會結束。
如今八阿哥和十阿哥一同進入瞭戶部,但戶部還是交由胤禛一人主管。
之前戶部裡隱隱約約站八阿哥的官員,一開始還畏懼於胤禛昔日的威懾,在康熙有意重用,將戶部小半的差事交由八阿哥的情況下,他們便開始光明正大為八阿哥效力。
但這情況,胤禛也早有預料,皇帝都未必能保證滿堂的官員對自己的忠心耿耿,更別提他這個隨時可能被調離的皇子。
隻是讓他生氣的事,八阿哥審批事項實在是太過草率,聽底下的人大致交代清楚這筆賬的用處,也不管超出多少預備金額,他就給人撥瞭款。
戶部裡頭的官員也不是傻的,漸漸他們也覺得八阿哥做派不妥。
雖說吧,他們一開始還高興來瞭那麼一位性子隨和的主子來做自己的上司,可戶部一旦出瞭什麼事,首當其沖的就是他們這些戶部當差的官員,到時朝堂要用錢,發現國庫出現瞭那麼大一個虧空,勢必會問責下來。
那四阿哥和八阿哥兩人是皇子還有退路,他們這些官員就隻能拿人頭去頂罪瞭。
八阿哥如此大行方便行事,對於那些整日要用錢的工部和兵部的官員,自然是一位好上峰,可對於他們這些戶部的官員帶來的卻是後患無窮。
從前他們怨恨四阿哥做事不懂變通,對待他們這些官員不留情面,所有需要撥款的事項,都需要他們去仔細盤查清楚,等確定沒問題,才肯審批。
這簡直就把他們這些戶部的官員,當吏部那幫子傢夥用瞭,也因為旁人找他們辦事難瞭,所以他們的人緣也就漸漸變差瞭。
從前戶部裡頭的官員,那都是各部官員巴結的對象,現在呢,不相看兩厭那都算是好的。
因此之前戶部大部分的官員對坐鎮戶部的胤禛是又懼又厭。
可沒有對比,就顯不出人好來,四阿哥雖然對他們嚴苛瞭些,那為人也是求真務實,自上次繳收回部分贓款充盈國庫,又在四阿哥的帶領下,國庫日益豐盈起來,這國庫有錢瞭,他們這些戶部的,也不必時不時被皇上拉出來在文武百官面前挨罵瞭。
可自八阿哥進戶部以後,那戶部辦事的效率,是高瞭,在官員的口碑也好瞭,而每個找八阿哥批準的官員,無一不說他通情達理的,但這些東西換來的卻是國庫的每況愈下。
他們看哪兒,這分明就是八阿哥拿國庫裡銀子為自己來做人情,如今他們也算是明白八爺之前的好名聲是如何來的,那都是慷他人之慨得來的。
現在他們憂心的是,再這麼下去,相信很快就會重蹈覆轍,再次回到國庫年年虧空的狀況,到時候皇上問責起來,他們又該如何交代?皇子們不好問責,就是找他們這些官員背鍋瞭,到時恐怕他們這一頂烏紗帽也要不保瞭。
在這種擔憂的趨勢下,許多官員就對胤禛產生瞭投靠之心,等表明忠心後,紛紛問胤禛怎麼辦
底下的人問胤禛怎麼辦,太子那邊也在問胤禛眼下該如何應對又開始起來的大千歲一黨。
這世間萬般都離不開一個錢字,因為八阿哥大開方便之門,很多人都從公傢撈不少油水,所以眼下不少人都將八阿哥看做作財神爺,自然也就甘願為八阿哥效力,那效力於八阿哥也就等同於效力大阿哥。
這讓太子心急如焚,問胤禛,怎麼他也同在戶部當差,為何不能像八阿哥一般,利用手頭的權利為自己鉆營人脈,反而是反其道而行,將朝堂上的官員都得罪個精光。
所以胤禛現在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然而朝堂上風起雲湧,身處後院的亦嫣自然是不知情的,她隻知道近日胤禛是越來越忙瞭,府上也是越來越熱鬧,時常會有官員到訪,然後聚集在胤禛的行雲堂內議事,甚至有時候太子和十三阿哥也會到訪四貝勒府。
亦嫣隱約能感受到這場奪嫡之爭已進入白熱化,也感覺胤禛到身上的重擔是越來越重瞭。
每次來蒹葭閣看她和孩子,眉宇間都是皺眉不展的。
可她也不能為胤禛做些什麼,所以隻能和四福晉一起共同管理好四貝勒府,帶好孩子們,讓胤禛無後顧之憂。
除此以外,她還很自覺,不再隨意往前院找胤禛瞭,以免會遇到前來議事阿哥們和官員。
這日,太子又來找胤禛,而胤禛將人迎到大堂坐下,然後請道:“二哥喝茶。”
太子揮瞭揮手:“不喝瞭,我來你這裡,不差一口茶。”
胤禛收回目光,然後默默地端起手邊的茶喝著。
太子見胤禛打算裝聾作啞,便直接瞭當道:“老四,你也知道,有些話孤不便在毓慶殿說,今兒我又來找你,是想問你你到底能不能給孤一個準信?”
半晌,胤禛放下茶杯:“二哥,恕弟弟不能答應你。”
太子語氣激昂道:“為何?那老八都能用國庫裡銀子為保清而鋪路,你為何就不能行使手頭的權利,為孤拉攏官員?胤禛,你究竟是效力於朝廷,還是效力於孤?”
所說的朝廷,就是意指康熙這個皇帝,太子這是在問胤禛是不是想討好康熙,而另謀其路。
胤禛神情肅穆道:“我效力朝廷也就是效力於二哥,我要是和八阿哥一樣,不顧念大清的未來而去結黨營私,那倘若邊疆敵人來犯的時候,這國庫卻連一個子都沒有,咱們又何來的錢糧去調動兵馬去禦敵?還是說二哥未來想的是得到是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江山?”
太子神情一怔,雙肩耷拉,人一下子就頹然下來:“你以為孤像這般嗎?”
他不用,未來的江山是不是他的都曾可知。
胤禛神色動容,然後語重心長道:“二哥,大哥和老八不將大清未來的江山當一回事,但你身為儲君,未來的大清的皇帝,卻不能像他們那般短視啊。”
太子自嘲一笑:“是啊,我是大清的儲君,可四弟,你見過當瞭三十年的儲君嗎?”
他是皇阿瑪一手帶大的孩子,也是皇阿瑪最驕傲的孩子,曾經他也有許多抱負,也曾心懷鴻鵠之志,隻是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卻壯志漸消,還有父子間微妙的變化,父衰子壯就像是一把刀時時懸在他頭上,更別說還有保清對他的步步緊追。
再後來後面索額圖下獄,被折去一大臂膀以後,他便愈發沒有信心,這最後登上皇位會是自己。
這樁樁件件怎麼能不讓他心焦?
胤禛也知道太子這些年的難處,現在見向來高傲的太子如此,便鄭重道:“二哥你放心,無論發生任何事,我和十三弟都會站在你身後鼎力支持你。”
太子聞言心中寬慰不已,便笑道:“多謝四弟,你就按照你所想的去做吧,孤已經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應對瞭。”
太子接下來果然並沒有再逼胤禛用自己權利為他而做事瞭,反而是整個人沉寂瞭下來。
一時間大千歲一黨,反而水起船高瞭起來。
大阿哥近日很是春風得意,因為近日朝堂上支持他聲音越來越高,反觀太子一黨,就像是落敗的公雞,在朝堂上都不敢隨意吱聲?
看上去他似乎離儲君之位更進一步瞭。
然而隨著胤禛向康熙上報瞭這近半年的財報以後,康熙當眾雷霆大怒,指責起八阿哥和大阿哥的黨羽起來,降瞭不少之前獲利官員是職,然後提拔起太子這邊的官員。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6-1622:35:32~2023-06-1722:35:1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阿爾弗雷德15瓶;月崽要開擺2瓶;
非常感謝大傢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8章第108章
第108章
這番變動讓大阿哥很是絕望。
他不明白,為何在他每次以為,自己能打倒太子,勝利在望之際,現實卻總是給瞭他一錘又一錘的重錘,將他打回原地,之前的種種努力仿佛就是一個笑話似的。
太子當瞭三十年的太子,他何嘗不也是追趕瞭太子三十多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當他面對皇阿瑪對太子毫不掩飾的偏心,他也曾想過,要不就這樣一位安分守己的皇子算瞭。
但每回他心灰意冷的時候,皇阿瑪又總是給他一絲希望,然後在不甘和野心的驅使下,他就跟一隻面前吊著蘿卜的驢一樣,被近在矩尺的希望不停地趕著,趕著他不停往前走。
直到現在,他與太子已經是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關系。
所以這奪嫡之路,他不敢放棄,也不能放棄,因為一旦太子繼位,他和他的黨羽勢必會被太子清理門戶。
可誰又能告訴他,他都已將近不惑之年瞭,還看到太子倒臺的哪一天嗎?
大阿哥失魂落魄地走出乾清宮的大門,在準備下階梯之時,恰巧太子朝他迎面走來。
太子一身明黃色的長褂,就連馬褂上都繡著五爪金龍紋。
這是皇帝獨有的龍紋,按規矩,太子和王爺隻能用四爪龍紋,但康熙卻是恩準太子與他用著同一種紋龍,就連日常回復內務府,宮裡主子的各處份例調配時,他也隻稱呼自己和太子還有太後,為這紫禁城的主子,而其餘的皇子妃嬪,那都是一筆帶過。
當大阿哥看到太子那張得意的面孔之時,頓時新仇舊恨湧上心頭,忍不住開口:“太子留步。”
太子的腳步一頓,然後轉身挑眉道:“怎麼?有事?”
聽到太子這漫不經心的語氣,大阿哥怒目而視,也不管這是不是乾清宮門口,直接問道:“你究竟向皇阿瑪進言瞭什麼?”
按照皇阿瑪的脾氣,即便是發現瞭那些官員從各案裡獲利,也斷斷不會將他的人幾乎都處罰瞭個遍,所以肯定是太子私底下跟皇阿瑪說瞭什麼,這才讓皇阿瑪重罰瞭他的人。
聽著大阿哥的質問,太子先是一怔,隨後臉色露出恍然的笑容,淡然道:“孤的動向,大哥不一向是最清楚的嗎?”
大阿哥神情一怔,是啊,這段時間他一直都命人盯著太子,可太子除瞭日常上朝,就一直待在自己的毓慶殿,聽說有一段時間,太子還整日借酒消愁呢。
也正因為堂堂太子居然被他挫敗到借酒消愁的地步,所以他才覺得自己離太子再進瞭一步,覺得隻要他一步步獲得滿朝文武的支持,讓皇阿瑪看到他才是眾望所歸的皇子。
那麼廢除太子,而轉立他為太子,便指日可待。
可他不明白轉瞬之間,他和太子之間的局勢便發生瞭大逆轉?
見大阿哥陷入瞭茫然之中,太子像是大發慈悲,提醒道:“大哥啊,孤這哪有什麼進言呢?這隻是父親疼愛自己的孩子罷瞭。”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皇阿瑪看到大阿哥能把他一手栽培的太子逼到這般地步,這是何等厲害的手段?
倘若皇阿瑪任由大阿哥和他的黨羽鬥倒他這個太子。那麼下一步呢?會不會對上的就是皇阿瑪這個天子瞭?
所以皇阿瑪絕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他已經坐在太子這個位置三十年瞭,沒人比他更瞭解,一位精明強幹的皇子,給皇帝帶來的是何等的忌憚。
所以啊,大阿哥跟他比揣測皇阿瑪的心思,還是嫩瞭點。
可大阿哥並沒有想到這一層,他聽到太子這麼說,積攢在心底多年的委屈與憤怒,在這一刻都湧現瞭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