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事九十八 《道士》

作者:孤佾 字數:2356

《太霄瑯書經》記:“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

《樓觀本紀》記:道士之稱起於周穆王時,周穆王好尚黃老,以杜仲為師,追抑遺跡,崇構靈壇,召集四方幽人逸士,以紹玄業,“朝野以其弘修道事,故以道士為號焉”。

《老子想爾註》記:“道人所以得仙壽者,不行屍行”。

《太上太真科經》記:“凡開辟之初,聖真仙人,皆宣道炁,立法相傳,同宗太上,俱稱學士,以道為事,故曰道士。道事有功,故號道士。道士者,以道為事。”

《升玄經》記:“夫唯賢者與彼俗人,事事有反。目不多瞻,見好不驚。耳不聽讒,不聽亂聲。鼻不受香,芬芳之腥。口不嘗甘,茹犯眾生。心不想欲,財色華榮。手不奸用,足不惡行。此是道士之行者也。”

男道士稱為“乾道”,也稱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陽、方士、黃冠、先生、希夷等,尊稱為道長,女道士曰“坤道”,也稱女冠。《三洞修道儀》將道士分為洞神部道士、高玄部道士、升玄部道士等九種,將女道士分為正一盟威女官、洞神女官、高玄女官等八種,這是按道士的等級劃分的。《三洞奉道科誡》分道士六種:一為天真道士、二為神仙道士、三為山居道士、四為出傢道士、五為在傢道士、六為祭酒道士。

東山有座小觀,裡面住瞭一位四十左右年紀的道士,這座道觀存在很久瞭,但一直都是無人打理的破觀,直到道士的入住,可附近的人誰也不知道道士是什麼時候來的,就好像從天而降的一樣。

最開始發現道士的是一位晨練老人,早上五點左右,天剛蒙蒙亮,老人漫步在山腳的小路上,走著走著忽見一個人影從面前一閃而過,直奔山上而去。老人忙抬眼看去,就見有一個灰佈道袍的背影漸行漸遠,老人有些吃驚,眨眼功夫這個人竟走的這麼快,回傢後將自己所見說給鄰裡親友們聽。

此後、大傢都知道瞭山上的道觀入住瞭一位道士,有人故意在早上去山腳與道士偶遇,也都能看見他,道士雖不與人交談,但看見人後都是禮貌的一笑。慢慢的、山上道觀被道士打理的越來越好,住在附近的村民偶爾會施舍一些吃喝和香火錢。

人死如燈滅、但國人對身死後的事情看的還是非常重的,每到清明時節,不管是遠在他鄉的遊子還是堅守土地的農傢,都是準時準點的進行祭祀先人儀式。

不巧的是、今年清明時期正好天降大雨,跟往常不一樣的是雨越來越大,萬幸無人傷亡,隻是山中的很多個墳頭被暴雨沖的零零散散。清明在即祭祀要緊,實在沒有別的辦法,附近的人隻能聚在一起商量應對辦法,經過一翻商量大傢決定請道觀裡的道士來給看看。很快、派去的人將情況跟道士說瞭,瞭解前後因果和眾人的需求之後,道士要求村裡的老一輩帶上幾個年輕小夥子上山檢查自傢墳墓狀況,並且把沖散瞭的屍骨歸攏聚集一下。

大雨沖刷後的山上滿地的泥濘,除瞭雜草和落滿雨水的枯樹外,那些土墳包和一些老舊的石碑上基本看不清字跡,加之被雨水沖的亂七八糟,看上去一遍狼藉。道士靜靜看著周圍的鏡像,然後交代一起來的人各自分組,分組完畢後,道士讓所有人先原地待命,等他先安撫一下受驚的亡魂。

接著就見道士取出挎包裡的一包東西,將其鋪開在地上、四角各壓瞭一枚銅錢,正中間又擺上一個小小的金銅色香爐,然後道士從懷裡摸出三根香。燃香三叩頭之後,道士又從懷中拿出一個巴掌大小的古銅色八卦羅盤,片刻後,隻見道士在面前群墳中一處一處的指,並告知哪組人挖這裡、哪組人挖那裡。然後人們就開始挖瞭,令人覺得神奇的是,每挖一處必定先出頭骨,且每一副頭骨出來時,道士都要神神叨叨的說幾句話,然後在紙上寫一些東西,寫完之後貼在骨頭上。

就這樣、眾人花瞭一整天的時間,把山中所有沖散的墳包和屍骨全部按原樣重新埋好,上百戶人傢的祖墳,幾百的土墳道士都一一過眼,無任何差錯。有一個年長的人驚嚇之餘,就問道士、你不是本地人,怎麼知道哪裡有哪傢的墳、哪個墳是哪傢老人的,而道士隻雲淡風輕的回瞭一句。

“福生無量天尊、這些人經過我的溝通,全都站在各自的頭骨之上,伸手各認自傢自門,所以才這麼順的。”

大傢聽後十分震驚,道士其貌不揚的外在下竟藏著這麼深的道行,一時間、眾人大喜,想設酒席給道士答謝,卻被他拒絕瞭。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一百個人中總有那麼一個心術不正的存在,道士的厲害手段引起瞭一個年輕人的註意。年輕人平時吃喝嫖賭樣樣都幹,沒錢瞭還會幹些偷雞摸狗的事情,道士擺弄的銅錢香爐八卦羅盤讓他垂涎欲滴,覺得這肯定是個值錢的古董。心中打定主意後,年輕人眼珠子一轉,在人群裡盯著道士背影,嘴角微微抽動邪笑起來。

入夜、僅有的月光也迅速被成片成片的雲遮擋住瞭,山中大樹高草無風自動起來,發出“唰唰”的輕微聲響,一個黑影鬼鬼祟祟的朝山上走去。不多時、黑影就來到瞭道觀的圍墻下,在左右確認無人後,黑影熟練的翻身上墻,瞥瞭一眼觀中微弱的火光後,黑影從墻上一躍而下,兩步摸到窗戶下面。貼耳聽瞭一下,四周寂靜無聲,黑影這才躡手躡腳的從窗戶跳瞭進去,一進房間,他一眼就看見瞭擺放在桌子上幾件東西。

“哈~得來全不費工夫。”

黑影暗自嘆道、伸手一把拿起桌上的東西,扭頭就走,可前腳剛踏出屋門,就看到正欲進來的道士。黑影瞬間慌瞭神,偶爾小偷小摸,他都會隨身攜帶一把短刀壯膽,以便遇到搞不定的好嚇唬嚇唬對方,於是他下意識抽出刀在道士面前比劃起來。

“咳~臭道士、識相的趕緊滾開!”

道士一言不發、隻是面無表情的看著黑影,那眼神仿佛可以洞悉一切、看穿鬼神,黑影被看的心中發毛,沒撐多久就瘋瞭似的沖道士拼命猛紮。等反應過來時,道士已經滿身血污的倒在地上,看著躺在地上沒瞭呼吸的道士,黑影趕緊逃下山去。

第二天、一老人漫步在山腳的路上,迎面走來一位灰佈長袍的道士,老人見後忙微笑示意…

大道有規且無規,最早的道士清風道骨還時不時下山濟世,但隨著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這些有真本領的道士紛紛歸隱於野,原因無他、鬼厲非比人心惡。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