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第767章 新皇後援手

作者:扶雲遊 字數:2047

“皇上到瞭洛陽城外後,根本就沒有進城,急急地帶瞭兩個護衛離開,不知去瞭哪裡。”雪珠老老實實地回道。

榮妃的神色陰晴不定,她低聲問:“這個瘋瞭的校尉,關在懸榔府的哪裡?”

“聽小吏說,關在懸榔府的石寒院,由左神策軍”

榮妃沉吟瞭一下,心裡反復盤算著:“此人昨夜定是遇到極為詭絕之事,才會亂瞭心智,自己跑回皇城。不過,兄長派出的人都是江湖高手,身強力壯,也許稍加調養,就會恢復。若是到瞭皇上提審之時,此人受刑不住,全盤招瞭,到時就難收拾瞭。”

於是榮妃馬上便對雪珠說:“左神策軍韓統領的弟弟去年中瞭武舉,卻一直未封官職。你拿本宮朝煙匣中的南珠前去,告訴他,他弟弟今年就如這出匣的珍珠,必將寶光交照,大放異彩。”

雪珠心領神會,速速退瞭下去。

榮妃安排好一切後,心中終還是不安,她命人拿來冷暖玉子,放在案上,左手執書,右手擺著棋譜。外人閑自在,其實心中卻是翻江倒海,她自知今日之事,若一步有誤,自己必是粉身碎骨,還會誅連九族。但事已至此,絕無後路,隻能如這棋子一樣,要想從亂局中殺出,一定要多算出幾步。

熬瞭幾個時辰,雪珠前來復命:“回稟娘娘,一切辦妥瞭。”榮妃心下稍安,接著說:“皇上可有消息?”

雪珠道:“有消息說,持上帶瞭一千多黑馬黑甲的鐵騎去瞭木蘭崖。”榮妃暗中思忖,左右神策營並未聽說有帶甲的鐵騎,莫不是傳說中的“橫沖都”?橫沖都乃是當年隨皇上南征北戰的重甲死士,在軍中有極高的威望,契丹人聞之喪膽。皇上登基之後,這橫沖都便不知瞭去向,聽說被皇上安置在隱密之地,這些人隻聽皇上一人的調遣,若非萬分緊急,社稷攸關的情況,決不會動用這些人。今日為瞭一個宋允央,皇上竟然調動用瞭這支軍隊,可見宋允央在皇上心裡的地位。

榮妃憤恨地咬瞭下嘴唇,唇上尖厲的疼痛,讓她瞬間清醒瞭些:“也許皇上這麼做並不完全是出於對宋允央的寵傢,或許皇上已對洛陽城中得程可信手下的親兵有瞭猜忌。派自己的人去才能放心,一定要保宋允央一萬個周全。”

榮妃越想越覺得心中忿悶與不安,她躺在床塌之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後半夜時,雪珠又來回報,說皇上回來瞭。

榮妃一下子從床上坐瞭起來:“宋允央可跟著回來瞭?”

雪珠道:“沒有。隻是……”

“隻是什麼,快講!”榮妃道。

“主上回到宣德殿,馬上就要提審那個已瘋的校尉。可是懸榔府的人回來稟報說,此人癡傻異常,給他送去的畢羅他一口全放嘴裡,竟然噎死瞭。”

“皇上聽後如何?”榮妃的聲極為冷靜。

“皇上聽後,並未追問,隻是撫案冷笑,命人全都下殿去。”

榮妃聽聞此言,大驚,以皇上平日性格從未見此情景。她越想越覺得脊背發涼,冷汗森森而下。她在坐立難安,在殿上來回踱步,心道:“皇上此時一定是怒火難耐,必要找人出氣。兄長派人鑿開洛河河堤,至使洪水沖至瞭皇後靈柩所在地。此事,若是皇上深查起來,總歸會找到破綻。雖然不一定知道是自己所為,可是河堤決口是人為所致,還是有可能被發現的。到瞭那時,自己如何能避開鋒芒而自保呢?”

直到天已放亮,她終於想出瞭辦法。

榮妃沐浴更衣,一改平時作派,隻穿瞭件黃潤佈的長杉,山後佈的長裙,頭梳圓鬟椎髻,未著珠翠,帶著雪珠,來到瞭辰妃所住的重鸞宮。

辰妃身邊的宮人秋嵐前來迎接。見過禮後,秋嵐道:“辰妃娘娘說她如今虔心理佛,不再過問宮中之事,一切由榮妃娘娘便宜行事。”

榮妃道:“最近幾天,後宮動蕩,斂貴妃與謝容華忽然失蹤,魑魅謠言四起。婢妾自知德薄能鮮,隻求能秉燭執壺在娘娘身邊,與娘娘一起侍奉佛祖,為皇上祈福,願宮中重歸太平。”

秋嵐再施一禮道:“娘娘吩咐,重鸞宮已多年未修,散帶衡門,恐委屈瞭榮妃娘娘,請娘娘回吧。”

榮妃聽言跪下抽泣道:“皇後娘娘慈悲哀愍,可知有句話——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如今後宮眾人皆等皇後娘娘賜福。”

秋嵐見狀忙回殿通稟,一會回轉道:“娘娘說,榮妃娘娘既有如此佛心,北宮門外九華寺空谷高林,凈土絕塵是極好的清修之地。”

榮妃聽後點頭稱諾,卻跪著不起來。

秋嵐又勸瞭幾回,榮妃還是不走,所以隻能回去再稟。一會她出來說:“辰妃娘娘言道,榮妃娘娘請寬心移步九華寺,皇上最念舊情,絕不會為難無關之人。榮妃娘娘一片苦心,皇後娘娘自會當面向皇上陳情。皇後娘娘有句話送娘娘——凈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榮妃聽到此話忙言:“皇後娘娘教誨的是。”俯身謝過,根本不敢回古華宮,直接帶著幾個心腹去瞭九華寺。

秋嵐見她們走遠瞭,才入內殿向辰妃復命。內殿之上,辰妃素面素衣,立在刻蒼雲老鶴的櫟木案旁,用和瞭自己血的麝墨抄寫著經書。秋嵐回到殿內,立在娘娘身邊,顯得悶悶不樂。

過瞭一會,辰妃問她為何不快?秋嵐道:“榮妃得寵之時張揚跋扈,對娘娘您也多有不敬,如今皇上要治她,就隨她去吧,何必幫她。”

辰妃停下手中的筆道:“宮中妃嬪榮妃年紀最小,姿容最佳,本宮的年齡與她母親一般。這樣一位姣美之人跪在重鸞宮外哭哭啼啼,旁人見此情景定會對她心生憐愛,他們不說是她咎由自取,隻會道我刻薄寡情。”

本書來自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