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唐臣被雪涯拽著走,有些不好意思,他忙閃身躲瞭一下。然後刻意與雪涯隔開半尺的距離,他才說:“今天實在是狼狽。”
雪涯不以為然地說:“誰都有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比如讓公子題詩很輕松,若是讓公子做魚湯,便是難上加難瞭。”
謝唐臣神色一窘,低聲道:“那天,我為傢妹買藥回來,邊有題詩的板子,有感而發就隨手寫瞭幾句。後來才想那原是謝姑娘住的地方,但卻沒有進去拜訪。還望姑娘見諒。”
雪涯見他一臉認真地解釋著那天的事,忽然覺得他說的內容都沒重要瞭,重要的是他雙目直視著自己,專心地隻說給她一個人聽。
當謝唐臣說完些話後,雪涯愣瞭一下才反應過來,忙低頭掩飾地笑瞭笑道:“公子太客氣瞭。那天我子在板子上寫的詩頗有失意之感,不知是否因為令妹的病情?”
謝唐臣沉默瞭一下,沒有說話。
雪涯的心也像頓時沒有著落,輕懸瞭起來。她暗自責備自己:“我與他是什麼關系,怎能這樣大大咧咧地詢問人傢妹妹的事。樣子,似是傢中沒有父母,否則哪個母親會舍得讓哥哥一個人照顧妹妹這樣辛苦?”
可沒想到,謝唐臣此時卻開瞭口:“說起來也是慚愧。我是湖山城人氏,父母早逝。我有兩個妹妹,與我相依為命。前年大妹妹已經出嫁,小妹妹已經十六歲本想著今天也給她找婆傢,卻沒有想到她卻患瞭重病,每年到瞭接近冬天的時候,就咳嗽個不停,有時甚至喘不上氣,人也越來越虛弱。這次進京就是為瞭給小妹妹找醫生治病的,可是幾個月過去瞭,找到的名醫也有不少,卻是一點好轉都沒有,倒像是愈發加重瞭。”
主到這裡,謝唐臣重重地嘆瞭一口氣,張瞭下嘴卻什麼也沒說。
雪涯卻像是能聽到他心裡的話一樣,很自然地應道:“你不必太過自責,作為哥哥你已經做得夠好瞭,若是你父母還健在,他們一定對你非常滿意。”
“謝姑娘真會安慰人。隻是傢妹的病情說到底還是我因為照顧不周。”謝唐臣神色頗為黯淡:“那年我去嶽陽上任,因為新到一個地方人生地不熟,想到小妹身子一向不好,就請瞭一個婆子專門照顧她。可是沒想到這個婆子為人歹毒,趁我不在傢時,百般克扣小妹的飲食與湯藥的開銷,這才使她的病愈嚴重起來。”
兩人一邊聊著,一邊走,已來到瞭雪涯相熟的賣魚店鋪前。雪涯熟練地叫來魚販,讓他把謝唐臣拿來的魚收拾整齊,垛成塊,放進麻紙裡包好。
謝唐臣見雪涯這麼心安理得地指使魚販做這做好,便好奇地問:“姑娘以前就認識此人?”
“以前不認得。”雪涯轉頭嫣然一笑:“我在一傢小經紀中照顧受傷的小貓,因為常來這裡為貓賣小魚,這才和魚販認識瞭。”
謝唐臣點瞭點頭,隨手指瞭一下雪涯懷裡的小貓道:“這也是你負責照顧的小貓嗎?”
“不是,這是一隻被人遺棄在小經紀裡的貓,我憐,就抱回客棧自己養著。”
謝唐臣舒瞭一口氣道:“謝姑娘的心腸真好。”
魚販收拾好魚並用麻紙包好遞瞭過來,謝唐臣剛要伸手接,卻被雪涯搶先一步拿瞭過去。
謝唐臣有些錯愕地站在瞭那裡。
雪涯沖他微微一笑:“謝公子恕我無禮。我剛才刮魚鱗時笨手笨腳的,就知道你平時根本不做這種事情,就算是收拾好的魚給你,你回去知道怎樣做湯嗎?”
謝唐臣尷尬地搓瞭搓手,搖搖頭。
“既然這樣,公子若不嫌棄,我就瞭隨你去的妹妹,為她燉好魚湯,你?”雪涯小心翼翼地問。
謝唐臣本就不會做飯,她與妹妹住的地方每天也是買現成的飯食回來吃。如果不是妹妹提出要喝新鮮的魚湯,謝唐臣都不知道來買魚。
如果雪涯能為妹妹燉湯那是再好不過瞭,隻是他與雪涯不過是一面之交,如何好意思讓人傢為自己做這麼多的事?
雪涯的猶豫,溫和地說:“除瞭為你妹妹燉湯外,我主要是想瞧瞧她。我之前也得過與你妹妹很相似的病,但是你在呆在冷風裡不好好的嗎?主要是有一位醫術高明的人給瞭我一個方子,很管用,我去若是你妹妹與我當年情況相同,不妨試試這個方子。”
一聽雪涯還能為妹妹治病,謝唐臣簡直喜出望外,他連連作揖道:“謝姑娘真是在下的貴人啊!若是真能將小妹的病情緩解,我整個湖山謝傢都將記得姑娘的大恩大德。”
雪涯被他的樣子弄瞭一個大紅臉,低著頭說:“謝公子言重瞭,咱們還是快點去吧!”
謝唐臣此時臉上一掃剛才的陰霾,步履輕松地走到雪涯身旁,帶著她往城南的一傢客棧走去。
雪涯隨著他往前走,發現其實他們兩個住的客棧相隔並不遠。隻是謝唐臣所住的客棧明顯不及雪涯所住的客棧幹凈寬敞。
“公子滯留洛陽這麼久,手裡的盤纏所剩的也不多瞭。”雪涯想。
進字謝唐臣住的客棧裡面,雪涯對於這個判斷更為肯定瞭。這個客棧裡住的人非常雜,有西域來跑買賣的,有壓鏢的,有進洛陽販糧食的。人來人往,吵吵鬧鬧,真不知這樣環境下,謝唐臣的妹妹如何養病?
七拐八拐的,雪涯跟謝唐臣走到瞭二樓盡頭的一間客房門前。門是從外面鎖著的,謝唐臣沒有馬上開門,而是貼耳在門上聽瞭聽,然後小聲說:“裡面很安靜,小妹應該已經睡瞭。這段時間她睡得很不好,難得睡著,咱們先別進去瞭。”
雪涯懂事地點點頭,然後伸手拽瞭拽謝唐臣的衣袖,示意他跟著自己走。
謝唐臣眸光深沉,聽話地讓雪涯拽著他衣袖。到瞭樓梯那裡,雪涯放開他的袖子問道:“廚房在哪裡?我們趁這個時間先把魚湯燉瞭吧!”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