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各方姿態

作者:好瞭 字數:2110

他走過很多地方,但是沒有見到這種適合壘成垛子的,這種田要是多一點,和風調雨順差不多瞭。

“有些地方吃水都困難瞭,禹城有些井已經幹瞭。”楊雪楓好像自言自語的說。

田蝶舞沒有意識到旱情已經這麼嚴重瞭,她到禹城也是在轉一圈,而且田傢院子裡因為有一個小環境,並不幹旱。

“這樣下去,說不定會有暴動呀。”田蝶舞有些擔心的說。

“哼,也許有些人等的就是暴動。”楊雪楓不在意的說。

鄧闊在晨曦中練劍,很少有人來鄧闊的後‘花’園,所以也沒有人知道他後‘花’園的奢侈,裡面除瞭名貴的‘花’木,夏天放冰,冬天有地龍通到湖畔下,所以這個‘花’園不管什麼時候都有他喜歡的東西。

他練的隻是強身健體的劍,並不是什麼武功,也看的出他閑成什麼樣瞭。

“老爺,府衙‘門’口又有人死瞭。”李師爺站在一邊很淡定的說。

鄧闊好像沒有聽見一樣,不過慢慢的收瞭劍勢:“幾個?”

“兩個。”李師爺簡單的說。

“恩,知道瞭。”鄧闊接過丫鬟手裡的面巾擦瞭一下臉。

“老爺,這是一個機會,為何老爺一直壓著?”李師爺十分不能理解。

“天子哪個不想自己的臣子,能把一方治理的風調雨順不給他找事兒。”鄧闊簡單的說“再說,京城來的消息,兩個皇子的事情一直都在那裡懸著呢,皇上根本就無心朝政,要是這個時候去煩他,肯定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呵呵,皇上對外說兩個皇子身患奇疾,看能撐多長時間。”李師爺幾分得意說“聽說那天獵場外有神跡出現,老爺,會不會……”

“皇子都是真龍之子,神跡隻會庇佑他們。”鄧闊瞭一下“要不是皇上隱忍這麼長時間,我都擔心是有人人安奈不住開始動手瞭。”

“也是,那現在怎麼辦?”李師爺有些擔心的說“這樣下去很有可能會暴動的。”

“暴動的話就征錢征人,城裡的那些富商,隻有自己‘性’命受到威脅的時候,‘花’錢才大方。”鄧闊不在意的說“對瞭,今年的詠‘春’詩會在城外舉行?”

“聽說是在田傢小姐之前買的三百畝荒灘這裡,要說這個田老爺為瞭這個‘女’兒真是費盡心機瞭。”

“費盡心機又怎樣,敗傢‘女’就是敗傢‘女’。”鄧闊想瞭一下“你去告訴周翰書,今年的詩會我會出席。”

李師爺有些意外:“這個時候大人出現在那裡,恐怕不好吧。”

“不是我不好,是他田守正不好。”鄧闊不在意的說“聽說那三百畝荒灘變良田,我倒要看看那三百畝良田能養多少人。”

李師爺不知道自己傢老爺究竟是什麼意思:“那小姐和董公子的事情。”

“那個董凌雲想娶我‘女’兒,最起碼要拿一個狀元回來,也是不一定的事情。”鄧闊想瞭一下“以馨兒的姿‘色’,如果進宮會怎麼樣?”

李師爺愣瞭一下:“這要和小姐好好商量一下,那深宮大院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

“如果贏瞭,我鄧闊什麼都有瞭,如果輸瞭……”他猶豫瞭一下嘴角‘露’出一抹奇怪的冷笑,不過是一個‘女’兒而已,我生養瞭她,她總要做點兒事情。

杜氏已經傢裡念叨瞭好幾天瞭,之前田傢突然之間落敗,現在又說隻是一個局,讓杜氏有些坐立不安瞭,因為田傢在禹城的影響力太大瞭,而且田傢落敗的時候,她還去冷嘲熱諷瞭一下。

“凌雲呀,你今天怎麼不出去找鄧小姐呀。”杜氏又跑到董凌雲的書房裡。

董凌雲無奈的放下書,他也有點煩,因為詠‘春’詩會在田蝶舞那裡舉行,而到時候鄧馨兒也會過去,他可不認為田蝶舞會不計較以前的事情,再說現在田傢依然是禹城首富。

“我雖然和鄧小姐有口頭婚約,但是婚期還沒有定下來,再說我若不高中狀元,拿什麼來娶鄧小姐。”董凌雲看著自己娘。

“已經有婚約瞭,看瞭時間就娶,我們董傢還配不上他們鄧傢不成。”杜氏十分嚴肅的說。

不過還真的配不上,鄧傢不管怎麼說也是一城知府,而董傢現在隻能說是一個中等的書香世傢,在說之前要不是田傢,董傢就徹底敗落瞭,關鍵是董凌雲和田蝶舞退瞭婚,這個忘恩負義的帽子,估計的摘不下來瞭。

“娘先不要說這些瞭。”董凌雲真不想說這些事情瞭。

杜氏猶豫瞭一下:“其實呢,我聽說杜老爺回來瞭,雖然我們和田傢已經沒有什麼關系瞭,不過以前田傢落敗的時候,我們也去看過不是,既然田老爺回來瞭,我們也應該去看看。”

董凌雲看著自己娘:“要是敢和田小姐提送錢的事情,田老爺說不定直接收瞭你手裡的鋪子。”

杜氏反‘射’‘性’的微微後傾,手搭在自己的腰包上,她可是過過窮日子的,當初董凌雲的父親過世,他們娘倆已經到瞭吃瞭上頓沒下頓的情況瞭,要不是田傢,現在他們母子兩個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呢。

“你這孩子說什麼話呢?那些房契可都過到我名下瞭。”杜氏慌忙說。

董凌雲也不在意:“要是田老爺想收回去,自然有他的手段,田老爺在禹城根深蒂固,之前那麼快的落敗,我就感覺奇怪,沒有想到其中會有這樣的事情。”

“想到瞭你怎麼不早說,好好讀書,一定要考一個狀元回來,到時候不管是田守正還是鄧闊,都要看我們的臉‘色’。”杜氏生氣的說,轉身就走瞭。

出瞭‘門’口又折瞭回來:“最近鋪子裡都沒什麼生意,糧價是一天一個樣,還缺斤短兩的,這日子沒法過瞭。”說完才快步離開瞭。

杜氏走瞭,董凌雲也沒有心思拿書瞭,他是一個讀書人,聖賢書裡講的就是為國為民,可是現在禹城成瞭這樣,他們這些飽讀聖賢書的人,卻隻能幹坐在這裡。

還有之後的詠‘春’詩會,不過是一群浮華讀書人的爭風顯擺而已。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