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翔鸞

作者:顧婉音 字數:2090

因瞭太上皇殯天的事情,所以最後大封六宮的事兒也並未能實現。按照朱禮的意思,便是隻在後宮冊封瞭一番,將金印和玉冊都給瞭,便算是完事兒瞭。

就是賞賜,也是對比著以往少瞭一大半——這其中還是楊雲溪的功勞。是楊雲溪先辭瞭自己的賞賜,說是百姓流離失所,她在宮中安享富貴卻還要拿這些到底於心不安,便是請辭瞭。

她這麼一請辭,其他人自然也不可能再坐著等賞賜,自然也是一樣的請辭。於是便是成瞭這般結果。

不過背後亦然也有痛罵楊雲溪不過是裝模作樣的人,隻是這話到底也沒人敢明著罵罷瞭。

楊雲溪既然做出瞭這樣的事情,自然也是不在意背後痛罵的那些人的——而且她這般做,除卻真心實意之外,也的確是有那麼一些沽名釣譽的心思的。

畢竟,她得寵在宮外看來,也不過是因為美貌和薛傢罷瞭。正因如此,她才是分外看重這名聲。她要讓人覺得,她楊雲溪得寵,她楊雲溪一步步的走上高位,是應該的,是理所應當的!

隻是冊封的時候還是出現瞭一些情況——朱禮給楊雲溪的宮殿起瞭個頗讓人有些爭議的名字。

朱禮題的是:翔鸞宮。

鸞者,青鸞也,鳳凰屬。

歷代皇後,皆住棲鳳宮。棲鳳宮棲鳳宮,顧名思義,鳳凰棲息之處。而宮中自然也是隻有一隻鳳凰,那就是皇後。皇後住在棲鳳宮,便是天經地義,讓人覺得再理所當然不過的。

可是現在楊雲溪的宮殿卻是用瞭翔鸞二字。

朱禮不可能不知道鸞鳥也是鳳凰的一種。所以朱禮的心思,便是再明顯不過。

楊雲溪在聽見這兩個字的時候,倒是也微微的怔瞭一下。說實話,她其實並不知道這一茬。朱禮之前並不曾跟她說過此事兒,更是不曾透露出半點風聲來。所以說,其實她和旁人一樣的意外。

下意思的,她便是想要出聲推辭此事兒。隻是轉念一想,最終又生生止住這個念頭,笑盈盈的行禮謝恩道:“臣妾多謝皇上厚愛。”

朱禮其實倒是已經做好瞭楊雲溪推辭的準備瞭,沒想到楊雲溪竟是沒有推辭,一時之間倒是讓朱禮有些驚喜。朱禮伸手扶起瞭楊雲溪來,柔聲道:“後宮一切事宜便是交付與你。”

末瞭又看向其他人:”你等便是以貴妃馬首是瞻罷。“

一個貴妃之位,一個翔鸞宮,便是足以讓所有人明白楊雲溪在朱禮心中的地位瞭。

楊雲溪站在朱禮旁邊,側頭看著朱禮,心頭微微泛著甜。那種滋味,好比是仰頭灌下去瞭一碗蜜糖水,就那麼一路甜到瞭心裡。

一同冊封的,還有李太後,和曾太妃。因瞭皇帝那一句不要虧待瞭曾太妃,所以曾太妃便是理所當然的留在瞭宮中,免去瞭陪葬或是送去冷宮那邊養老的命運。

至於那些年輕妃嬪給太上皇陪葬的事情,楊雲溪管不瞭也不敢去多看——這麼多年的規矩,不是她一個人能置喙的,也不是她能改變的。

楊雲溪唯一能做的,就隻是不去看,不去聽,不去想罷瞭。

隻是李太後自從那日之後便似是對曾太妃有瞭深仇大恨一般,隻跟朱禮說,不願和曾太妃靠得近瞭。於是一個便是住在瞭靠在前頭的地方,一個住在瞭宮闈最深處。

曾太妃自然也不會跟李太後計較這個,事實上為瞭朱裕,曾太妃倒是巴不得住得清凈一些的。

別看朱裕現在才不過是個連乳牙都沒長齊全的孩子,可是已是封瞭王。因瞭年幼倒是還沒賜封號,所以隻以名字叫一聲裕王。朱裕算是最年幼的王爺瞭。

這般的情況,朱裕便是隻能在宮中長到十四歲。到時候就必須出宮建府瞭。不過對於曾太妃來說,卻是再好不過的事情瞭——普通的妃嬪,孩子多數也都是不能養在身邊的,縱然養也不過是啟蒙之前。啟蒙之後都是要去皇子所的。

曾太妃心滿意足,自然是不會再計較別的。況且有瞭太上皇臨終之前的吩咐,朱禮是怎麼也不可能虧待瞭她的。

搬瞭宮的第二日,楊雲溪便是帶著眾人去給李太後請安。

李太後經歷瞭太上皇的喪事之後,便像是又老瞭幾歲,如今倒是真的沒瞭多少當年做皇後時候的凌厲氣勢,坐在那兒倒是顯得有些陰鷙。

楊雲溪恭順行禮:”臣妾給母後請安。恭祝母後身子康健,福壽綿延。“

李太後看瞭一眼楊雲溪,“起來罷。阿石和小蟲兒也都挪過去瞭?他們沒鬧騰罷?小孩子敏感,換瞭新地方容易不習慣。”

李太後這話聽著倒是十分關切,楊雲溪卻也沒太往心裡去,隻是笑瞭一笑:”倒是也沒鬧騰,阿石還小隻要身邊人不換,倒是也不會覺察什麼。小蟲兒倒是有些好奇,不過卻也是沒害怕什麼的。那小丫頭熊得很,昨兒剛去就把院子裡的花禍害瞭一遍。“

想著昨兒那一地的碎花瓣和殘花敗柳,楊雲溪又是好笑又是惱:”真不知是哪裡學的,半點不憐惜那些花兒朵兒的。“

都說女孩子愛花,可是小蟲兒簡直就是個采花大盜瞭。

李太後聽著這話,登時也笑瞭:“也不妨事兒。她喜歡就讓她折騰,橫豎也不值什麼。昭平以前也是那樣的,和別的孩子都不一樣。不過正是因為如此,倒是讓先帝喜歡得不行——“

提起瞭先帝,李太後倒是自己先沉默瞭一下,最後便是硬生生的轉開瞭話題:”你們也不必每日過來請安的,每日這般跑著,倒是累得慌。”

楊雲溪笑瞭一笑也沒提起先帝來,隻道:“過來給母後請安是我們該做的,橫豎每日也沒多少事兒。能給母後您解解悶,倒是我們的榮幸。”

李太後對於楊雲溪這話倒是沒多欣喜之感,末瞭隻是笑道:“你事兒也多,也不必每日過來。秦沁和徐熏時不時的過來就行瞭。再說瞭,你不是還要去曾太妃那兒請安麼?”

這麼平淡一句話,倒是生生透出瞭幾分火藥味來。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