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李安和若素成婚,還有五天時間。
婚禮的各項事宜已經在辰雨的操辦下井然有序。
新房也佈置得很好。
景恬此前讓長水給自己的小院,打造瞭一些功能實用、造型美觀的傢具,也吩咐人用馬車運到縣城裡,先給表哥他們用。
對此,除瞭經辦運送的相關幾人和陳良之外,景恬並沒有驚動旁人。
大姑一傢也沒有人知道,景恬竟然把自己傢小院新打的傢具,都搬到李安他們的新房裡來瞭。
這天一早,兩傢人又在用完朝食之後開瞭一次小會。
因為這次兩件事情一起推進,各種細節千頭萬緒。
臨街鋪面的裝修,之前日夜趕工地推進,此時至少門面已經全部完工瞭。
前幾天景恬又想辦法盤下瞭旁邊的一傢店面,把餃子館的店面擴大的一倍。
包括餃子館的後廚,景恬也依照她前世見過的餃子館的後廚結構,重新規劃,以圖讓廚房工作更加整潔高效。
李安還是主要牽頭負責這件事情,已經忙得腳打後腦勺,再也顧不上其他。
為瞭讓婚禮能有更加熱鬧的氣氛,也為瞭符合景傢村的一些風俗,除瞭那些拿到請柬可以進店用餐的客人之外,景恬還打算在鋪面前面的街道上,開一條流水席。
讓附近的百姓們,也品嘗一下餃子館的美味,同時,也為表哥他們送上祝福。
負責包餃子的女工由陳良派人都招好瞭,那天一共二十人在後廚忙活,其中有三人是辰驍衛底層的成員。
她們三人各帶一隊,這些天已經基本訓練到位。
原本這些人都是會包餃子的巧手。
可景恬的要求是,所有的餃子,都必須一樣大小。
無論是餡料的多少還是包出來的形狀。
這些女工幾日來反復摸索練習,已經基本達到瞭景恬提出的標準化生產的要求。
而標準化生產,就是景恬心中規劃的商業版圖擴展的基礎。
柞水縣裡的餃子館,隻是第一傢,以後,會輻射商州乃至整個聖唐。
這些連鎖開張的餃子館,就是一張大網,可以安插人手,用來探查或者傳遞消息。
而要做到批量連鎖擴張的第一步,便是標準化生產、統一經營以及可批量復制。
這在景恬生活的前世,也將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可對於景恬來講,就像讓王羲之前輩去參加景傢莊小學生書法大賽一樣輕松。
“二郎,你今天先盯一下前院裝修的事情,待會兒表哥先和我去徐大夫那裡送請柬。”
“大姑還是負責所有女工的事情。林嬤嬤繼續按照服務準則,培訓那些招來的夥計。”
“相公,你待會兒帶人去縣城的各條主要街道發傳單。對瞭,還有條幅,待會兒辰時準點放下來,撤掉黑佈。”
一條一條的安排,就像完全不用經過大腦思考一樣從景恬的嘴裡一一說出。
李樹山在旁邊幫著記錄下來,以免大傢忘記或者執行的所有遺漏。
他可沒想到,就是他此時無心記錄下來的這十幾頁景恬安排工作的日志,竟然成瞭整個聖唐商人所瘋狂追捧的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