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辦公室,薑杳坐下來思考薑如冰和蘇荷馨這兩個女人調換薑杳人生的目的。
不難想到,蘇荷馨是蘇央的母親,為瞭打造蘇央的錦鯉人設,想把真正的錦鯉除掉,其目的性很清晰。但薑如冰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起初薑杳認為這裡面是雇傭合作的關系,後來又覺得不太對。當年薑如冰為什麼帶著嬰孩直奔西省,同時薑如冰為什麼這麼窮。
如果她們是雇傭關系,薑如冰肯定會得到一大筆錢,不說榮華富貴,肯定吃穿不愁。但縱觀他們一傢四口一路走來,真的沒過過寬松日子,唯獨有一套房子,還是貸款買的。薑如冰對蘇夢雨的態度,如果她有錢,是絕對不會扣扣搜搜不給蘇夢雨花的。
如今重病,她也完全可以直接去找蘇荷馨要錢治療,顯然之前她沒有那麼做。
隻有正確瞭解他們的目的所向,才能夠找到敵人的弱點痛點,復仇才能徹底的爽啊。
薑杳又想到一個突破點,那就是蘇夢雨的親媽。或許可以通過瞭解蘇夢雨之前傢庭的情況,掌握到新的信息。那麼,就等明天給蘇夢雨印上對照星黑痣瞭。
正想著,傅頃打電話過來。
打電話的目的是問薑杳打算什麼時候認親,怎麼個認法。
這件事的確值得認真商榷。雖然宋璽和蘇閆東是薑杳的粉絲,很喜歡薑杳,但是突然沖過去告訴二位說她是他們失散多年的女兒,任誰都會嚇一跳。
同時這件事情,薑杳不想鬧的特別大,特別張揚,搞的天知地知,雜志媒體紛紛報道……
就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越低調越好。
還有個關鍵原因是薑杳和親生父母分離多年,她本身又在沒愛的傢庭中生的性情涼薄,還真的不知道怎麼面對這層關系。
渴望是真渴望的,誰不渴望親生父母呢。以宋璽和蘇閆東對薑杳的態度來看,他們絕對會是一對非常稱職的父母。
“老婆,我的建議是盡快認親,然後盡快舉辦我們的婚禮。”
這一晃領證也有好幾個月瞭。
再加上傅太太動不動就對薑杳的身世冷嘲熱諷,傅頃非常著急舉辦婚禮。傅太太越不認可薑杳,傅頃就越是要轟轟烈烈的娶她,給她一個世紀婚禮!
這也恰恰代表瞭一個男人的覺醒。原著中的傅頃雖然也很愛薑杳,但對於結婚和舉辦婚禮這一塊兒,他也顯得很懈怠,並不像現在這樣有積極性。
覺醒之後的傅頃把結婚和婚禮放在第一位,重視起來。他說:“老婆,按道理來講,我們應該先領證,辦婚禮,然後才能住在一起要孩子,這是一個男人負責任的表現。前幾年我年輕,思維不夠縝密,稀裡糊塗的以為跟你生瞭孩子就是徹底擁有你,現在想來,是十分自私的行為。”
薑杳舉著電話認真聽,心頭湧動著暖流……
果然覺醒和不覺醒的人思維很不一樣。
“現在順序已經顛倒瞭沒有辦法改變,但我們該補辦的事情也必須要盡快補辦才行。”
傅頃是真心實意的著急,在催。
“我知道。”薑杳終於開瞭口回應,“但我還是想解決一些事情之後再辦婚禮。”
“什麼事情?”傅頃問這話的意思就是,他要幫她解決。
在這大京城內,沒有他傅頃解決不瞭的問題。
但有些仇有些恨,必須自己報還爽啊。
金錦鯉,主角光環,這些原本屬於她的標簽,她必須要奪回來。同時她失去的幸福童年,與親生父母分離的二十多年,誰來負責,誰來彌補?
她不能放過薑如冰和蘇荷馨那兩個陰謀者,同時在她們背後,還有沒有更大的BOSS,都有待調查。
待一切歸位,她弄清楚來龍去脈,把陰謀者和策劃者都收拾的幹幹凈凈之後,才會考慮婚禮。
“婚禮的事情以後再研究,先研究一下明天俊俊的畫展吧。”薑杳打個岔過去。
知道薑杳有她自己的打算,傅頃就沒太勉強,夫妻倆研究起來明天俊俊畫展的事。
據官方說門票已經售出瞭三萬張,都是一傢三口帶著孩子來看展的。
提到瞭門票,薑杳就讓傅頃向主辦方多要幾張票。
“我們傢那邊都安排好瞭,剩下就是你們傢……”傅頃說著突然想到,“宋女士和蘇先生他們出國瞭沒?”
雙方之間並沒有留下聯絡方式,所以還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出國,要不要給他們留票。
看看時間,也快下班瞭,薑杳和傅頃就約著回傢再談。
……
皇傢一品別墅區。
薑杳的車子剛駛入園區,緊跟著傅頃的車子就開進來瞭。
坐在後座上閉目養神的薑杳突然聽到後車一陣按喇叭,煩躁的向後看,結果司機先說瞭,“後面是傅總的車,傅總親自駕駛的,應該是在跟薑小姐打招呼。”
薑杳擠瞭擠眉毛,他的老公好幼稚,都快到傢瞭按什麼喇叭打招呼啊。
跟著電話響瞭,事實上傅頃並不是在幼稚的打招呼,而是示意薑杳他們停車,因為他看到熟人瞭。
正在C區別墅中間看房的宋璽和蘇閆東進入瞭傅頃的視線。
“正好遇見瞭,我過去問問他們明天要不要來看俊俊的畫展。”傅頃打著電話推開車門。
薑杳回頭看過去,在C區別墅中間,真的走出來一行人,中間就是宋璽和蘇閆東。她瞬間吸瞭口氣,好像是緊張,也好像是激動。
獲得錦鯉仙鱗之後薑杳的靈氣明顯提升,提升之後自己的預感和靈光更準更精確瞭,在看到宋璽和蘇閆東的一瞬,她可以百分百肯定,那就是她的親生父母。
一隻手推在車門把手上,輕輕的扳瞭一下,車子還在落鎖。司機問:“薑小姐您要下車嗎?”
“嗯。”薑杳點著頭,把跟傅頃的通話掛斷瞭。
她又撤回身子,在後視鏡中照瞭照自己的臉,然後推開車門,走瞭下去。
此時傅頃已經跟宋璽和蘇閆東見面瞭,他們告訴傅頃,是來這裡看房子的,想要選購一套,回京定居。
傅頃聽後心說,不愧是親老丈人丈母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