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9不做冤種備胎9

作者:槐樹仙 字數:2069

世界任務是讓百姓安居樂業,沒說一定要起義造反,目前皇上正處於盛年時期,並沒有後期的多疑,也沒有對兄弟們有諸多猜疑,對太子的態度也沒有那麼忌憚,更沒有什麼自然災害,百姓的日子還算和順。

所以,顧辛音決定進入朝廷,自然得顧及名聲。

是,做臣子不如做皇帝權力大,還有可能被人掣肘,但做皇帝要操的心也會很多,原身以前雖然也算能幹,以一己之力撐住瞭建安伯府,但他不見得能治理得瞭國傢。

就算有顧辛音留下的治國記憶,或許原身也能慢慢適應,但哪裡比得上一個從小就長在治國教育中的人治國嫻熟呢?

沒錯,顧辛音根據原劇情分析,已經有瞭合適帝王人選。

這個人就是原劇情中的太子,他脾氣溫和卻不軟和,處事公平,很得朝臣們的認可。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能幹的太子,他下面那些成長起來的弟弟們都望其項背,隻敢跟在太子哥哥的身後,不敢與之爭鋒。

但後期皇上年齡大的時候,覺得這樣能幹的太子礙瞭他的眼,就扶持其他皇子和太子打擂臺。

就是四皇子康王,康王是個好色的,看上瞭蘇嬌嬌。

嗯,很狗血的事,堂堂王爺的腦子不知道是不是被驢踢瞭,當街攔住一個婦人,這個婦人身邊還有丈夫陪著,康王就像是昏瞭頭一般,對原身放話道:“本王看上這婦人瞭,你是哪傢的子弟,隻管報上名來,本王會給你高官厚祿,以還你今日獻妻的功勞。”

原身當時很著急,額頭不斷冒汗,絞盡腦汁兒用各種借口想要保住妻子,但蘇嬌嬌在一旁卻絲毫不著急,還在一旁嘟囔嫌棄原身小傢子氣。

她當然不擔心瞭,因為在康王把人抓起來弄走的時候,肅王李晟名從天而降,把蘇嬌嬌扯瞭回來。

因為這事,兩人結下瞭仇,在朝廷上各自針對算計,肅王爺就是被康王給陷害地殺頭的。

其實皇上再昏庸也不至於想要殺死自己兒子,是康王命人給皇上下瞭藥,皇上昏迷,康王假傳聖旨,把要把李晟名搞死,而當時太子被康王和七皇子北王聯合著坑去瞭南方賑災,被困在瞭一座感染瞭疫病的城中,因為太子不是主角感染瞭疫病,人就那麼沒瞭。

如果太子活著,也就沒有兩人得事瞭。

顧辛音之所以不願意挑起戰爭有兩點,一是太子賢明在外,原身不一定能承擔一個國傢的重擔。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顧辛音並不願意挑起戰爭。

這個世界之前她做岑小竹時的情況不一樣,那時候天下已經亂起來瞭,餓殍遍地,所以她才會趁勢而起,現在百姓日子安穩,她隻需要盡自己的能力繼續穩住局面,不要讓康王和肅王有搞事的機會就可以瞭,沒必要挑起戰爭。

從古至今,戰爭一起,第一受害的始終是百姓!

三天的時間,足夠搬傢瞭,就算那些庶弟庶妹們不情願,但建安伯鐵瞭心要讓他們搬走,他們也沒辦法。

有個自覺聰明的庶弟還偷偷跑去問建安伯,“爹,是不是那天大哥跟你說瞭什麼,所以你才提出分傢的?”

建安伯心裡苦啊,很想把實話說出來,但又怕大兒子不給他解藥,硬是咬著牙沒透露半個字。

不過老東西讓這個庶子悄悄請瞭幾個京城中非常有名望的大夫給他看診,結果那幾個大夫啥都沒看出來,建安伯就更不敢說實話瞭。

因為他覺得就是那藥粉藥性太厲害,毒性在他身體裡隱藏太深,那些大夫才都沒檢查出所以然來。

那個幫忙找瞭大夫的庶子咬牙憤憤道:“爹,你說實話,是不大哥對你動瞭手腳,你被他威脅瞭,所以才會提分傢。”

建安伯連忙搖頭,“沒有沒有,你可別胡說,你大哥那麼好的人,怎麼可能對我動手腳,你小子別在外面胡說八道,如果壞瞭你大哥的名聲,我就讓人把你的名字從族譜上劃掉。”

這個威脅太可怕瞭,那庶子忙閉嘴不敢吭聲瞭。

但他實在憋不住,找瞭他妹妹說瞭此事。

他妹妹就是原劇情中給原身下毒的那個庶妹,她自認為比哥哥聰明,當下眼珠子一轉,就去建安伯那裡撒嬌套話,關乎自己能否清醒,建安伯的警惕心很強,自然不可能告訴她。

這姑娘不想搬走,本來生在一個落魄的伯府身世就夠差瞭,現在又被分傢,以後就和伯父沒關系瞭,還要搬出城去住鄉下莊子裡,以後她不就成瞭普通村姑?

她自然不肯幹,當下就找上瞭顧辛音。

這姑娘以前仗著建安伯的疼愛在原身面前沒有低過頭,現在照樣改不瞭那股高傲,“大哥,我找你有話說。”

顧辛音點點頭,“你說。”

姑娘不高興地看看站在旁邊的管傢,不高興道:“大哥,還有人呢,這些話不適合讓別人知道。”

顧辛音並不搭理她,“於伯是府裡的老人瞭,你有什麼話就直說,不想說就走。”

姑娘沒想到顧辛音說話這麼不客氣,想要發脾氣,但今時不同往日,她有求於人,隻能忍下這份委屈,咬瞭咬唇道:“大哥,你是不是在父親的飯菜或者湯藥裡動瞭手腳。”

顧辛音挑眉,“怎麼?父親說的?”

“大哥,你沒否認?我就知道父親不是自願分傢的,大哥,你太過分瞭,為瞭分傢竟然幹出這……!”

顧辛音不等她說完,上去就點住瞭她的啞穴。

之後就揮揮手讓人把她帶到瞭建安伯那邊去,不知道建安伯說瞭什麼那姑娘變老實瞭。

最終,一個個一步三回頭地走人瞭。

至於那些沒有子嗣的小妾,顧辛音做主,願意另尋人傢出嫁的,就給一封放妾書,不願意嫁人的,就在伯府後院專門騰出個院子,讓人搬進去度過餘生。

看著空出來的院子,原身的娘可算是揚眉吐氣瞭,“真好啊,兒啊,你不知道娘盼這一天盼多少年瞭,還是讓娘等到瞭啊!”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