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年前的嬌俏可人相比,蘇嬌嬌老瞭不隻十歲,肅王再說覺得她特殊,傢中鮮亮姑娘那麼多,不可能一直惦記著她的。
事實也是如此,肅王爺來到喬氏的住處,看到扭著帕子在半道上截他的蘇嬌嬌時,一臉嫌棄就不說瞭,竟然抬起一隻手捂著眼睛,“你離本王遠點,喬氏,喬氏,她怎麼回事,不是讓你把她送走或者發賣瞭嗎?怎麼人還在?”
蘇嬌嬌:“……王爺,你怎能如此薄情,我可是五公子的親娘啊,發賣瞭我,你讓他情何以堪啊?”
喬氏也道:“王爺,妾身就是顧念到這一點,所以才不知該如何處置蘇氏。”
肅王爺一拍額頭,“本王忘瞭這茬,這樣吧,命人把她送到莊子裡,本王真的不能再瞧見她瞭。”
立時有人上來,拉住蘇嬌嬌往外走,蘇嬌嬌還想大喊,喬氏揮揮帕子,“堵瞭嘴!”,她立馬不能再叫出聲,隻能用水霧蒙蒙的眼睛看過去,她雖然變醜瞭,但一雙眼睛還是如以往那般含情,最是能吸引人。
不想肅王爺已經轉身,蘇嬌嬌等於把媚眼拋給瞭瞎子,沒個卵用!
自此後,顧辛音就沒再關註這兩個人,因為她的官職派下來瞭,她被分到瞭工部,工部是接觸實際民生最多最廣泛的部門瞭,要負責整個天下的工業制造、水利、城市規劃、建築、土木、機器制造工程等等(來自百度)。
用現代一些的話來說,工部是掌握著整個國傢工業改革和現代化的命脈,絕對是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頂梁柱,可惜大夏並不是很重視這些,所以工部在六部中是最不受重視的一部。
顧辛音來瞭之後,每天點個卯,就是看卷宗,這些卷宗中包括的方面特別多,有房屋,橋梁等等這些建築的圖紙,以及如何修建的更加穩固這些介紹,還有一些農具的構造圖,隻不過按照圖紙上做出的農具很笨拙,使用起來並不輕便。
想瞭想,顧辛音從神仙谷商城兌換瞭一本輕便農具制作大全,讓元寶又是好一陣高興。
她先照著上面的要求,把農具需要的配件搞瞭出來,這幾天工部的人就見新來的於大人,在木匠那邊又是刨子嗤嗤刮木頭,也不知道在做啥。
太子來的時候,瞧見的就是一把新出爐的農具,和現有的犁很像,卻比犁更輕便,即便是人拉也不用太費力,當然,也要看地面的幹濕程度。
如果是那種死疙瘩地面,把犁給崩壞,也拉不動。
不過相比較起來,在同樣濕度的田地中犁地,比現有的犁更輕便,使用的時間更短。
太子覺得新奇,讓人把這新農具拿到皇莊裡試用,那邊的反饋很快就來瞭,說是能省一半的力,所以這件升級版的犁就開始瞭生產,並且開始著手在大夏推廣。
因為這事,工部在皇上面前長瞭一回臉,還賞瞭顧辛音不少銀子,這件事甚至發往瞭各個州府,就是為瞭讓人們知道,發明創造是有大獎勵的,也是變相鼓勵人們動手創新。
之後,民間果然有不少人改進瞭各種農具,有人改進瞭水車,也有人改進瞭紡車,還有人改進瞭織佈機等等,因著這個,皇上生瞭顧辛音的官兒。
顧辛音在工部一幹就又是三年,她從不起眼的小嘍囉升到瞭工部侍郎。
而此時,皇子們的奪嫡大戲才開始。
嗯,沒錯,皇上這種生物,在年老的時候大都會做出點昏聵的事來,如原劇情中那樣,當今扶持康王和太子對上,但因為太子太優秀,康王不濟事,他便把肅王也拉進瞭陣營,讓兩人一起對付太子。
三方對壘,暫時形成瞭穩定的局面,但因為皇上這兩年的身體不大好,經常懷念兩年前死在冷宮的陳貴妃,病情越發重瞭,還招瞭道士進宮煉丹,吃瞭丹藥後,皇上的身體更加孱弱,有一次甚至暈倒在瞭早朝上。
太子和康王還有肅王都來伺疾,就怕這時候皇上突然咽氣,他們錯失瞭在皇上面前表忠心的機會。
這三年,因為顧辛音升的太快,康王和肅王都來拉攏過她,但表面上她不為所動,沒用加入任何一個陣營,實際她和太子達成瞭一種默契。
她的庶弟中有一人可能投靠瞭康王,還來勸她不要太迂腐,應該早投明君什麼的。
被顧辛音攆瞭出去。
康王知道後,就記恨上瞭她,不過,沒用瞭七皇子北王,有太子在,即便康王和肅王聯合瞭,也沒原劇情中那麼囂張。
大概肅王爺和北王相比,做事沒那麼激進,讓康王也不敢那麼冒進吧!
這天,太子送來消息,說皇上醒來瞭,但不知為何,突然要調他去外地賑災,照理說,即便皇上想彈壓太子,但這個時候瞭,沒用道理把他支走。
除非皇上不想要這大夏朝廷穩固。
總結一下,太子想讓顧辛音以鐵面顧大王的身份進宮去看看。
現在禁軍封閉後宮,沒用皇上親自召見,其他人一概不見。
顧辛音點點頭表示沒問題,當天晚上就換上瞭鐵面顧大王的裝扮進瞭宮,自從陳傢人被發落後,她出來興致來瞭想去溜達溜達,會換上這身裝扮去轉悠外,一般都在工部待著,基本沒怎麼再這麼自在飛過瞭。
進入宮中之後,顧辛音放開神識,找到瞭皇上歇息的地方,竟然不是在他的寢宮,而是在煉丹房。
皇上正合目躺在床上,臉上泛著死氣,而床邊是康王。
咦,不是說皇上這些日子誰都不見,怎麼康王竟然在後宮?
“父皇,您真的不打算更改遺詔嗎?如果繼續堅持,您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瞭,我已經用您的名義讓太子去賑災瞭,想必太子沒那個膽量抗旨,明日定然會出發,您死後,兒臣會暫時壓下您的死訊,隻等太子到瞭災區,兒臣再給安排個疫病,到時候您的皇位就隻能是兒臣的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