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八道改造程序

作者:月下小劍仙 字數:2895

現在的洪俠院士,也就是以前的紅馬甲大蝦。

作為第一位歸順群星帝國的異形生物,它憑借著自己淵博精深的生物學技術知識,一舉成為瞭科研中心生物化學和生物醫學等多個領域的領頭羊,是生物研究院名副其實的科研大牛。

現階段,作為群星帝國科學院和工程院的雙料院士,紅馬甲大蝦是基因改造戰士計劃的主要負責人。

最初的基因改造手術發生在三年之前,那時候隻有兩道手術,而且經過改造的戰士很快出現瞭代謝功能紊亂,器官排異等多種問題,甚至都沒有活到預期計劃的三十到四十歲就已經死去瞭。

結果是殘酷的,無論是對於沈森還是那些接受改造的“志願者”。

以至於有一段時間因為技術突破使得部分裝備生產列裝,軍隊實力增強後,他暫停瞭基因改造戰士計劃,轉而讓紅馬甲從事生物醫學研究。

但是隨著武器裝備對士兵身體素質的更高要求,後續局勢的嚴峻,靈能者的大量出場,蟲群的突然出現,甚至是奇幻世界未知神靈的存在都在常規力量上籠罩上瞭一層沉重的壓力。

所以再三思量和慎重考慮之下,沈森重啟瞭計劃。

同時幸運的是,世上作惡多端的壞人層出不絕,得益於他們的無私奉獻,才有瞭讓他繼續實驗的決心。

研究所裡,聽到紅馬甲的說明,沈森按照之前看過的報道,順口的問瞭一句。

“現在的基因改造戰士和之前有什麼區別嗎?”

“報告元首,當然有非常大的區別。”

紅馬甲組織瞭一下語言,用不太標準的漢語說道。

“新的實驗體,是我們通過基因改造和生物移植兩層技術創造而成的超人類戰士組。

他們都是由成年男性實驗者改造出來的。

比起上一代,新的基因戰士更快、更強。他們擁有前所未有的超強肉體力量、對環境甚至是精神層次攻擊的基因抗性,是生命和技術的奇妙組合。”

“哦,我記得你的報告中指出,新的改造多瞭幾道新過程,結果如何?”

“是這樣,沒錯,簡直是天才般的生物構造……”談到興起,紅馬甲嘴角的密集絨須微微擺動,長著銳利尖爪的手掌也忍不住開始比劃。

“我們研究瞭領袖您送來的炎龍和蟲群之後,從它們的身體器官構造裡面得到瞭啟發,從而使得新的改造方案有瞭突飛猛進的突破。”

“目前,基因改造戰士的手續一共有八道,分別是;

階段一——第二心臟。

這是開始之初,最為簡單的植入器官。第二心臟不僅能夠加快血液供應,也在受體原有心臟損毀時維持完整的生理機能。第一階段的植入能讓改造戰士在氧氣濃度不足或身受外傷的情況下存活。

階段二——骨強化器官。

這是一個管狀器官,小巧的體積容納瞭復雜的結構。骨強化器官監控並分泌影響骨骺愈合和骨骼骨化的激素。

同時,特殊的工程激素能促進骨骼組織吸收星際戰士口糧中添加的陶瓷類化合物。在植入的兩年後,這將會引起長骨的明顯加固及胸腔的極度骨化,使得肋骨長成骨板,相互交錯重疊,渾然一體,並全面增大受體的骨骼尺寸。

階段三——肌肉強化器官。

此器官植入胸腔。它體積小巧,近似球體,其主要功能在於激素調節,這與骨化強化模塊類似。肌肉強化組織能夠刺激人體肌肉的發育。

階段四——熟悉的血液再造器官。

它的作用依舊是在某種程度上控制第二、第三階段的植入器官。同時,此器官也將改變受體的血液組分。使得改造戰士的血液比正常人的血液更為高效,滿足身體額外“生物部件”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改造步驟。

階段五——拉瑞曼器官。

這是個暗色肉質器官,形似肝臟,約有高爾夫球那麼大。它和一組復雜的血管一起植入胸腔。這個組織生成和存儲特殊的“拉瑞曼細胞”。

如果受體受傷,這些細胞會被釋放到血液裡。它們附著於血液中的白血球上,然後被輸送到傷處。一旦接觸空氣,拉瑞曼細胞生成皮膚替代組織,迅速形成疤痕,從而止血並保護暴露的傷處。

階段六——預置胃

預置胃是契合胸腔的一個大型植入器官。這是一個進行預先消化的胃,能讓改造戰士食用多種有毒或幾乎無法消化的物質。

真正的消化並不在預置管胃內進行。一個個獨立的檢測管偵測潛在的毒素並加以中和,此外,在必要時,預置胃將和其他消化道隔離。

階段七——多肺。

這是另一項大型器官植入。

多肺,或“第三肺”,是一個灰色的管狀器官。血液從嫁接到受體肺系統的血管流過這個器官。空氣由此器官上的擴約肌吸入。

在有毒空氣中,一個伴生括約肌關閉氣管,阻止普通呼吸以保護肺部。多肺能從缺氧或有毒的空氣中吸收氧氣。更重要的是,由於其有效的毒素分解和中和能力以及再生系統,它不會因呼吸毒氣而受損。

階段八――卵石腎臟。

這個棕紅色的心形器官改善和調節星際戰士的循環系統,使其他的植入器官有效發揮功能。

粒巖腎臟還能極其快速有效的過濾血液。第二心臟和卵石腎臟能夠協同工作,在星際戰士昏迷時,血液高速循環並緊急解毒系統。這能讓星際戰士在多肺無法處理的毒氣中存活下來。”

“這幾道改造手續很大程度上可以在多個方面增強改造戰士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在危險條件下的生存能力。

同時經過改造之後,基因戰士的身體強度,速度,反應能力都會有大程度的增強,是接近完美的戰爭機器。”

沈森註意到瞭其中的幾個字,“接近完美”,那代表目前的改造戰士仍然擁有缺陷,距離他心目中完美的星際戰士有不小的差距。

不過對此,他沒有責怪紅馬甲,也也沒有問存在什麼缺陷。

畢竟基因改造戰士的實驗滿打滿算才幾年時間,隻能說剛剛起步,需要在不斷的實驗中完善體系和改進技術,不能一蹴而就。

至於新的改造戰士存在的缺陷,現在的結果隻能當做猜測,具體問題還得經過時間和戰爭的考驗之後才能得出準確的答案。

“很好,你們團隊做的不錯,我對你們的結果很滿意。

不過還是需要你們再接再厲,繼續加快速度,在新的風暴來臨之際,我希望在帝國的戰場之上看到你們創造出的基因戰士開疆拓土,殺敵衛國!”

“是……”紅馬甲凜然答道。

接下來的幾天,沈森都待在廢土星球巡視,瞭解一些以往沒有出現在簡報上的小事或是細枝末節。

比如廢土的太空之中,已經測定完數據參數,準備計劃重新發射軌道衛星,恢復廢土世界的完整的通訊信息系統和探測導航體系。

人造衛星用途廣、種類繁多。

廢土計劃第一批發射的衛星包括通信衛星、資源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偵察衛星、測地衛星、天文衛星等現階段急需的一些衛星。

一方面是為瞭補充缺失的設備,一方面則是為瞭實驗和測試技術,為其他更加先進和重要設備的發射積累經驗。

《諸界第一因》

除此之外,再例如對廢土世界的勘測區域以1123號營地區域為中心,已經占到瞭全部星球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

在此過程中,收攬瞭僥幸活下來的拾荒者總計超過六萬餘人,其中還挖到幾個地下避難基地,從裡面掏出來瞭大約三千多個活著的前朝遺民。

其中有科學傢藝術傢,也有士兵。畢竟李老頭他們的人員職業類別組成極其單一,想要從裡面挖出來別的東西也比較費勁。

當然,在此過程中也獲得瞭一些缺損的技術和裝備,都被連人帶物一塊送到科研中心總負責人李老頭那裡,交由他處理。

足足幾年的時間,在廢土雜七雜八的收獲加起來可能都沒有先鋒機甲STC生產模板的一半大。

沈森一方面感嘆自己的幸運,同時一方面也真正的感受到那次巨大的災難對李老頭所在文明的影響到底有多麼嚴重。

整整一個文明五分之一的區域,搜刮到瞭微乎其微的一點點東西,隻能說聊勝於無。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