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死局
“哦,路姑娘這是有其他的看法?”
醫術的最高境界啊,讓一百個人來回答,可能就有一百種不同的答案。以前的路曼聲,或許還想想這個問題,現在麼,路曼聲黯然搖頭。
總覺得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事。
“醫術的最高境界,不是自己自封的,也不是皇上欽賜的,而是你經手的病人感同身受的。對待每一位病人,都抱著全力以赴的態度,站在他們的角度為他們排解憂難、解除苦痛。做到瞭這一點,不管是哪位大夫,都能自豪地認定:他已經達到瞭醫術的最高境界。”
平板的聲音敘述著最樸素的道理,這個道理,幾乎比向左的還要樸實。但路曼聲在說著這些話的時候,有一種近乎執拗的虔誠在裡面,讓聽到她話的人都有些吃驚。
尤其是崔永復和向左,這些自問比較瞭解路曼聲的人。
“若照姑娘這麼說,一位大夫盡瞭全力,還是沒有治好自己的病人。被病人記恨,甚至拔刀相向,又該如何?”
“行該行之事,擔該負之責,大丈夫頂天立地,但求本心無愧!”音調還是那樣的音調,但大夥兒就是感覺到一種莫名的激昂,湧在心頭。
崔永復微微牽動嘴角,對路曼聲點點頭,讓她坐下去。
“醫術的最高境界,曾經的方醫聖,也問過我這個問題。”崔永復徐徐道。
方醫聖這三個字,本身就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一提到他,在場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安靜下來瞭。
他們也很想知道,方醫聖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
那個答案,一定比他們想象的都要巧妙、都要振聾發聵。每個人都這麼想,因為方醫聖不是別人,而是矗立大堯醫壇的頂尖醫者!
不用說,崔永復也知道這些孩子們心裡在想些什麼。可惜,要讓他們失望瞭。
崔永復搖搖頭,嘆瞭口氣,“方醫聖當時隻給瞭我四個字。”
四個字?哪四個字?
一時間,在座之人都有著這樣的疑問。而某一部分心細之人,還想問問他們這位總主考官:為何搖頭,又為何嘆氣?
“求索,信心。”
“……”
“求索,便是活一日,追求醫術的道路便永無止盡。信心,一旦出手,就百分百信任自己所做的決定是正確的。隻要做到瞭這兩點,那便可以問心無愧。”
所謂的信心,並不是盲目的自大,而是每一個考慮,都是深思熟慮、建立在紮實的基礎和準確的判斷之上。也隻有方醫聖,敢毫不心虛地說出後面這一點,也隻有他,才敢說自己一出手,便是百分百的自信。
路曼聲抬頭。
方劍之所信奉的兩點,恰恰是路曼聲一直想要做到的。這兩點說起來容易,可誰也不能保證一定會做到。
一個人一旦上升到某種高度,就會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即便有心前進,也會遭遇各種瓶頸,無法超越。這一個求索,背後又含著多少艱辛、多少血淚?
“這也不代表各位考生說的就是錯的,我問諸位這個問題,不過是希望你們能時時將這個問題放於心中,勇敢地去面對今後的挑戰!這次杏林盛會的經歷,於大傢異常寶貴,即便最後有不少人在這裡淘汰瞭,你們求索的心不會就此間斷。至於自信心,古人說格物致知,你瞭解的東西多瞭,信心自然就與日俱增。”
沒錯,崔永復所要傳達給諸位考生的便是這個。懷揣著夢想奮進,哪怕經歷百折千磨,都毫不動搖,遲早就能達到所謂的醫術最高境界。
會試第三回合的鐘聲敲響瞭。
“好瞭,我要說的都已經說瞭,各位可不要嫌我這個老傢夥囉嗦。要知道,人老瞭,廢話難免會多些的。”
底下人呵呵笑。崔大人才不老,正值盛年,比他們看起來還要年輕。
“去準備吧,預祝各位取得好成績,我很期待能在尚醫局與諸位見面。”這一屆的杏林盛會,真是讓人期待啊!
在第一道鐘聲響起時,各考生有半炷香的準備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從未對大傢開放的第七會場。
杏林苑一共六大會場,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其實,這隻不過是大部分人所認定的事實,在杏林苑,還有一個最為秘密、專門為特殊考試所開辟的第七會場。往年幾屆杏林盛會,第七會場都尚未開放,久而久之,大傢也就忘瞭這一茬。
而這一屆的杏林盛會,沒有辜負大傢的期待,從初試到復試,再到會試,總有著弄不完的新花樣。甚至連隻在少數傳聞中出現過的第七會場,也轟轟烈烈地在大傢的面前打開瞭。
“啊!——老鼠——老鼠啊——”大門剛一打開,就有一隻灰溜溜臟兮兮的老鼠從裡面竄瞭出來。走到前面的楊錦楊大小姐感覺到腳上有一種粘粘糊糊爬動的感覺,低頭一看,就看到那隻老鼠對她睜著大眼睛。
其他人也俱是一顫,倒不是被這老鼠給嚇的,而是被它驚到的。這第七會場是什麼地方?那是杏林考生的聖地,怎麼會出現老鼠?
這個見面禮,也太讓人印象深刻瞭。
一共七位主考官,前三後四分成兩排,站在杏林苑第七會場大門前的臺階上,對這傢宣佈這次的會試規則。
根據路曼聲的理解,這一輪的考核內容大致如下:
在這第七會場內,一共有兩百隻老鼠,除掉剛才跑出的那一隻,還有一百九十九隻。而這一百九十九隻老鼠中,有三十隻老鼠體內攜帶著疫病的病菌。若剛剛跑出的那一隻,正好是三十隻中的其中一隻,那也就還剩下二十九隻小老鼠帶著病菌。
這些病菌,以一炷香二十隻老鼠的速度傳播著,一百九十九隻老鼠若全部得瞭疫病,那在座所有的考生就全部都會淘汰。
相反,若是這些老鼠全部都沒有得疫病,那在座的考生破例全都可以留下。有多少隻老鼠感染疫病,就有多少位考生被逐出杏林苑。
這樣的規則一經發佈,有人歡喜有人憂。排名靠後的那些考生,幾乎快哭出來瞭。天哪,要是淘汰的話,一開始豈不就會淘汰他們?
這太不公平瞭,就算他們在這一輪的考試中發揮出色,也會因為別人的過失慘遭淘汰。而那些排名靠前的人,則完全不需要擔心。隻要保住健康的老鼠數量,他們便能成功晉級。
這是什麼規則?大傢根本就不明白,而制定這樣的規則又有什麼意義?
有些人甚至悲哀的想,他們已經被那些主考官給放棄瞭,他們不過是陪皇上讀書的小公公,讓他們光明正大地留下,成績靠後的則名正言順地被踢出局。
規則一出,底下一片嘩然。
這就是他們珍之重之的第三輪考核,原先說好的實戰在哪裡?難道就是讓他們去捉老鼠?他們已經為瞭這一天,做瞭不少的準備,可結果卻大相徑庭。
考生們意識到,他們被這些主考官給擺瞭一道。隻有這個時候,才真實地意識到他們的力量是多麼渺小,由著這些出題人和主考官們擺佈。
不過,他們早應該想到,這一回合的考試沒那麼簡單。之前數次考核,他們可是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認為還會按照往年的思路來考,那才真是他們天真!
“最後一點,走出這扇門的,最低是五個人!從這扇門出來,才是真正的第三回合的較量!五個人中,隻會留下三個人!”
喧鬧的人群驀地安靜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連這之中最聰明的人都摸不清楚出題人搞出這樣的題目和規則,到底是什麼意思?
私心作祟,一群排名靠後的人倒是稍稍放瞭一點心。至少他們還有機會不是嗎?他們確實排名靠後,但隻要他們能從裡面順利走出,接下來的五進三就還有希望。
排名靠前的那些高手,為瞭在接下來的五進三考核中保持優勝,就自然不會與成績靠前的人成群結伴,那樣無疑是自尋死路。
有不少的頂尖高手,可能會因此困在這第七會場,無法走出。時候一過,自動淘汰出局。
聽到這兒,可能不少人都心生疑惑。規則就這樣,是否還有哪裡沒說清楚?譬如說,這些人如何就能從這扇門後走出?需要完成什麼樣的任務,或是執行什麼樣的規則,才能五個人一齊走出?
沒有,什麼都沒有。考生們一一求證,那些主考官仍然搖著頭,催促著他們快些進去。
路曼聲冷笑,這是一個死循環,看起來不完整的規則和考題,最能考驗人性。人性的怯懦、自私、貪婪、畏懼、猜疑、忌憚,等等不利的情緒,都在左右著每一個人做出選擇。
那扇大門,究竟哪五個人率先走出?
厲害的隊友,被排除在外。成績靠後的隊友,在沒確定裡面染病的小老鼠數量控制在一定的數字內,又不可能輕易跟你走出。
事情會如何發展,恐怕誰也料不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