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蘇醒
莫心無也沒有想到,前一刻囂張的以為可以將明月堡一舉踏平,讓這百年傢族走向沒落,下一刻他卻被太後打入瞭大牢。
皇後娘娘急匆匆地趕過來,就看到太後滿臉疲憊的臉。
“母後,兒臣聽說你將莫大統領打入大牢瞭?”
“煽風點火、挑撥離間,哀傢不能再由他攪亂臨陽城的這灘渾水瞭。”
“母後行事果斷,兒臣佩服。”皇後娘娘其實有些意外,因為從今晚的事,她對母後的做法確實有些擔心、甚至是失望。但母後此舉,說明母後還是有魄力的。
莫大統領的野心和欲/望正在迅速地膨脹,必須及時遏止,否則還有可能發生更多無法挽回的事。
“哀傢雖然將他關瞭起來,卻也覺得莫統領某些話說得有道理。如今皇兒尚未醒來,就這樣放他們離開皇宮也是不妥。如今人都走瞭,再將人請回來已是不可能,該怎麼辦,哀傢想找你商量商量。”
“母後,我願意相信溫神醫……”皇後娘娘壯著膽子,“如果她真的要對皇上不利,那根本不需要將自己的血給皇上喝。你都看到瞭,溫神醫差點沒命。如果不是一腔摯誠,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身為一國之母,明皇後有自己的處世之道。與其對別人謹防逼迫,還不如多一點信任和寬宏。有的時候,猜忌和懷疑本身就是最傷人的。越是在這樣微妙的時刻,就越是要小心處理。一步錯,就有可能招來無窮的禍患。
顯然,母後和莫統領今夜的做法,已經傷瞭明月堡的心瞭。及時彌補,還有挽回的希望。若再加逼迫,就算是心胸再寬大之人,也會心懷隔閡。
“哀傢何嘗不想要這樣做,隻是,皇上的安危,心系大楊江山。不是你一句願意相信就能夠擔得瞭的,哀傢是怕……”
在後宮,學的第一招不是勾心鬥角,而是明哲保身。你首先要保證自己的安全,才能去鬥倒別人。太後雖然擔心自己的兒子,卻也必須為瞭自己打算。如果皇兒真的去瞭,這大楊江山不能亂,隻要她一日是大楊的太後,她就必須要幫助先帝和皇上守住大楊的基業。
換另外一種說法,她太後的地位,決不允許任何人動搖。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母後現在做這些,也已經晚瞭。”
“……”
這一夜,過得很是漫長。
明月堡內燈火通明,路曼聲在為溫書看傷。她跟著他們回來,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溫書受傷瞭,在這裡最精通醫術的人就是她。
“三小姐沒什麼大礙,隻是失血過多導致昏迷。過一段時間,三小姐就會醒來。”
“謝謝路禦醫。”
“六公子不用客氣。三小姐雖然沒有生命危險,卻也是危險至極。我發現在她的手上有兩道傷口,一道是她自己割的,另一道深得離譜,恐怕是他人所為。要不是三小姐事先服下瞭保心丸,這些失血量,很有可能要瞭她的命。”
金鐘樓神情肅穆,回想著蔓延瞭整個大殿的血腥味,手不禁握得緊緊。
這是路曼聲第一次看見這樣的金鐘樓,憤怒,這兩個與無垢公子最不相容的字眼,此刻就清晰地出現在金鐘樓的身上。
路曼聲不知道在大殿內到底發生瞭什麼事,但讓六公子如此憤怒的事,一定與三小姐有關。再想到三小姐手上的傷,有些事就很清楚瞭。
“是太後娘娘做的?”如果真是如此,那麼這些人也太狠毒瞭。
“我不知道,但那裡太後做主,不是她所為,也是她授意默許的。”
“我差點忘瞭,還有一個莫心無,他做夢都想三小姐死。”路曼聲冷笑。她第一次看到那個人時就十分的不舒服,她從他的眼底看到瞭殺戮和血腥,還有對三小姐深深的敵意乃至痛恨。
有他在,一定會想方設法地勸服太後,對三小姐不利。
“啟稟六公子,宮裡送東西來瞭,說是獎勵六少奶奶勞苦功高,為六少奶奶補身用的——”
明月堡的下人在門外躬身稟報。
緊接著,就有兩個公公將東西送瞭進來。最重禮數的金鐘樓卻沒有行禮,隻是站在那裡。
還是路曼聲上前一步,對兩位公公道謝,並給瞭他們一人一錠銀子。說金六公子擔心六少夫人的病情,心中煩擾,請兩位公公不必介意,她代六公子和六少夫人道謝。
如此這般,才送走瞭那兩位公公,也化解瞭那兩位公公臉上的異樣。
宮裡賞的東西,路曼聲不想讓金鐘樓看著煩心,讓人帶下去瞭。自己則來到床邊,看著床上昏睡中的三小姐。
不是說好嗎,要好好教訓那些人,那麼為什麼現在是你躺在這裡?如果早知道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她就應該要阻止她的。
“六公子,對不起。”
“路禦醫,這不關你的事,是書兒自己的選擇。”金鐘樓似乎猜到瞭路曼聲要說什麼,他沒有任何責怪她的意思。事實上,他隻怪自己,為什麼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沒有一直陪在她的身邊。
如果早知道,當初他們說什麼都不進宮,也不接手皇帝的病情。哪怕被太後和朝廷中人認為是居心叵測,那又何妨?
隻要書兒還好好的。
“那皇上的傷……”
“他會醒過來。”金鐘樓沒有看過皇上的身體,但書兒放心讓自己倒下去,那麼就說明皇上的身體已經沒事瞭。“或許明日一早,朝廷就會傳來皇上徹底清醒過來的消息。”
“六公子就沒有想過,從前到尾,這件事根本就是一場自我編織的陰謀?”
“想過,但許多事,即便知道,你也不能拆穿,隻有配合著將這場戲演下去。局中之人,情非得已。書兒喜歡江湖逍遙,我也從不過問朝局,為的就是有一日會陷入兩難之間。然而,即便我們無心,仍然會被牽涉其中。自古朝廷爭鬥,就是這麼的殘酷,不講道理~”
在說到最後四個字時,金六公子隻有滿滿的無奈,甚至是無力。
路曼聲沉默瞭,每次遇到這些事,她總是會想。連金六公子和溫三小姐這樣聰明的人,都無法擺脫朝廷爭鬥。如果換成她,能應付得瞭嗎?
他們兩個還是江湖人,隻因為明月堡和郡公府,就再難平靜。若你本身就是皇傢人,那又會如何?
許多人將皇傢和王室想得太過美好瞭,認為榮華富貴享用不盡,可卻忘記瞭他們的涼薄和寡恩。
為瞭權勢和統治地位,他們斬斷情義和羈絆,勾心鬥角、全是算計。哪怕是父子母女之間,也沒有完全的信任可言。
路曼聲本就是一個情薄的人,但她卻由衷地討厭她這類人。
大楊的命運會走向何方,明月堡又是否能自風波中心逃脫,一切都是未知數。
“四哥?”路曼聲聽到聲音回頭,原來金四哥不知何時出現在屋外,金鐘樓看見瞭他,喚瞭他一聲。
金傢四哥,這一次負責徹查皇上遇刺一案。太後將這件案子交給他本來是信任他,沒有想到短短的時間事情變成瞭這樣。
皇傢人的善變,還真是難以言說。
“六妹的傷如何?”
“路禦醫說,已經沒有大礙瞭,書兒事先服下瞭保心丸。”
“即便如此,還是太沖動瞭。”
“是,四哥。”
“六弟,對不起,沒有保護好六妹。”
“四哥千萬不要這麼說,是書兒任性,誰都沒說,便決定這樣做瞭。”
“這件事二哥三哥還不知道吧?”
“我不敢告訴他們。”金傢二哥三哥可沒有他們這麼好脾氣,要是知道那太後老婆子敢對他們六妹下手,就算不明著去討回場子,也要暗中給他們添些堵不可。
“這就好,六弟,我不會讓六妹白遭這些罪的。”
金傢四哥轉身便走,金鐘樓追出兩步。
“四哥,你在朝為官,有你的難處,千萬不要為瞭我們夫婦,做出讓皇上不悅之事。”
“六弟這是什麼話,我們是兄弟,情同手足。傷瞭我兄弟和弟妹,我怎麼可能就這麼算瞭?”
金傢四哥清正廉明,剛正不阿,是朝廷最年輕有為的好官。他忠君愛民,不畏權貴,年紀輕輕,在百姓之中就頗有美名。
但這位剛正不阿的金傢四公子,卻最重手足情義和傢人。金傢幾位兄弟,感情又是出瞭名的好,這也是江湖上商場上官場上也沒人敢得罪金傢六子的原因。因為這六位公子,情同一人,傷害瞭一人,就要做好其他公子一起為敵的準備。
“真的不用,四哥,書兒已經自己討回來瞭。”
“這是什麼意思?”
“我雖然沒有看到,卻也知道皇上受瞭不少的苦,太後也嚇得不輕。這一貫是書兒的作風,在得知自己很有可能遭罪之前,她一定會加倍地要回來。”
“……”金傢四哥沉默瞭,這確實是六妹的風格。
他這位六妹,是出瞭名的厲害。朝中至今還有不少人,怕瞭這位郡公府的三小姐。
但六妹討回來是一回事,他們作為兄長的,既然知道瞭這件事,就不能光看著。至少那個莫心無,他絕不會放過!
金四公子負責督辦此案,今夜皇宮的事他也大致聽說瞭。太後一介後宮婦人,狠辣有餘、思慮不足。莫心無對明月堡本就心存芥蒂,打著皇上和太後的旗號,趁機對六妹下手。
他敢把事情做得這麼絕,就不要怪他們對他不講道義。
“這麼說,皇上很快就會醒過來?”瞭解溫書的不隻是金鐘樓,幾乎金傢的每一個人,對六弟的這位夫人也都瞭解。
他們從不懷疑溫書能夠治好皇上,問題是何時讓皇上醒過來,又會用什麼樣的方式。
他們都知道這是一個陰謀,在後果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他們可以選擇方式和時間。
金四哥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知道皇上該醒過來瞭。
“嗯。”
“六弟,照顧好六妹。”
“四哥——”
“等我消息。”
金四哥走瞭,走得頭也不回,他堅決果敢的背影,似乎在預示著朝中又將有大動作。
而此時的皇宮,在天快亮的時候,坐在龍榻旁邊打盹的皇後娘娘,被床上的動靜給弄醒瞭。
她睜開眼睛,就看見皇上的手動瞭一下,緊接著慢慢睜開瞭眼睛。
“母後——母後——皇上醒瞭,皇上醒瞭!”皇後娘娘激動得快哭出來,她跑出大殿,才想起瞭寢宮內的皇上。讓一位宮女快去把這個好消息稟報給太後,自己則回到瞭寢殿。
皇上看著這位循規蹈矩、從不逾禮半分的皇後,因為他醒來,激動得忘形的樣子,忽然覺得他這位一板一眼的皇後,有種別樣的可愛。
“……皇上。”
明皇後的手被皇上拉住瞭,緩緩地將她的手湊到自己臉前,輕輕蹭著。閉上瞭眼睛,仿佛這些日子,就像經歷瞭一場深長的夢。
明皇後嚇得一動都不敢動,皇上對她也有過溫柔的時候,但從來都沒有這樣親昵地讓她的手撫上他的臉。
“這些日子辛苦你瞭。”
“不,皇上千萬不要這麼說,隻要皇上能好起來,臣妾……臣妾怎麼樣都行。”
“還是你對朕有心。”
“宮裡妹妹都掛心皇上,每日都想來看皇上。但溫神醫說皇上需要靜養,她們就先都回去瞭。”
“噓——”皇上阻止瞭明皇後說這個話題,“現在就朕和你兩個人,不需要提其她人。”
明皇後並未受寵若驚,反而有些噤若寒蟬。
因為皇上從未說過這樣的話,哪怕是在大婚時,他也沒有避忌提到宮內其她的妹妹們。
這句話說明皇上是知道她們女兒傢的心事的,隻是以前他不想理會,也刻意讓她們認清自己的位置和身份,抱著幻想的同時又要謹守分寸。
“皇兒——皇兒——”太後娘娘在掌事姑姑的攙扶下,匆匆趕到瞭皇上的寢宮。
皇上放開瞭明皇後的手,望著進來的人,“母後,兒臣給母後請安。”
“不用請安瞭,皇兒剛醒,快躺好,不要亂動……母後看看,這臉色是大好瞭,這溫神醫還真神瞭,皇兒喝瞭她幾口血,病就大好瞭。”
大病初愈,就有這麼好的精神,讓太後嘖嘖稱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