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章,緣由

作者:梅花糕兒 字數:2414

“你這老婆子,折騰瞭我半天,總算是放心瞭?”孫祿堂埋怨道。

“你這老頭子,吹胡子瞪眼的給誰看呢?我這麼做還不都是為瞭你好,誰讓你沒事說自己大限將至的!若是……若是你下次在這麼胡說,老婆子我……我就不活瞭!”說到這裡,孫夫人再次低聲抽泣起來。

“好瞭,好瞭,小輩都在這呢,你這麼哭,影響多不好!”孫夫人一哭,大高手孫祿堂也免不瞭慌神,立刻出言安慰。

“要你管!”孫夫人嘴上雖這麼說,卻是擦幹瞭眼淚,抽泣也漸漸停止。

老兩口你一句我一句的鬥嘴,看上去似乎在吵架,但隻要是明眼人,都能從中看出兩位老人的感情之深。

老兩口都一大把年紀瞭,卻依然這麼恩愛,此情此景,讓武秋生煞是羨慕。

羨慕的同時,不由有些觸景生情,想起瞭自己前世的女友。

前世武秋生和他的女友,也時不時的鬥嘴。

不過鬥嘴歸鬥嘴,這絲毫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

兩人吵吵鬧鬧的,感情反倒是越來越好。

想的正出神,耳邊突然聽到瞭自己的名字,武秋生這才回過神來。

“對不起伯父,小侄剛剛想事情,一時想到瞭入神處,沒能聽到您說話……”

孫祿堂聞言,擺瞭擺手,渾然不在意道:“我們是一傢人,哪那麼多規矩,想事情想入神,也是人之常情。

伯父這次叫你,是想讓你和存周(孫祿堂次子),去把我的幾個親傳弟子,都叫到書房去,我有話對你們說。”

“好,小侄這就去辦!”武秋生點瞭點頭,和孫存周一起退瞭下去。

等他們把一眾師兄弟都喚來時,孫祿堂已經換瞭一身衣服,坐在瞭書房主位上。

孫祿堂一生收瞭不少弟子,海桂元、靳雲亭、李潤如、陳微明、沙國政、鄭懷賢都是他的弟子。

這些弟子中有些已經出師,有些則因為戰亂,已然身死。

此時此刻,陪伴在他身邊的,除瞭一些不成器的弟子,唯有他的兒女,武秋生以及鄭懷賢等寥寥數人。

那些不成器的,孫祿堂自是不會通知,故而出現在書房中的人,並不算多。

“師傅(伯父、父親)!”進入書房後,幾人一起給孫祿堂行禮。

“嗯,來瞭,都坐吧。”孫祿堂點瞭點頭,伸手示意幾人坐下。

“是!”

看著幾人坐定,孫祿堂端起書桌上的茶碗,潤瞭潤嗓子,這才繼續道:“想來存周和秋生已經跟你們說瞭,為師這次叫你們來,是有事要跟你們說。”

“是的!”

“既然你們都知道,那為師就直說瞭。

我從九歲開始練拳,天資雖佳,一開始卻並不得法,所以練的時間不算長。

幾年後,母親病重,我本打算放棄習武,卻在那個時候,遇到瞭李魁元師兄。

李師兄教瞭我形意拳,等我小有所成時,又把我推薦給瞭他自己的老師——郭雲深師傅。

自此,我在拳術一道,突飛猛進。

十一年後,郭師傅說,單論形意拳功夫,我已經超越瞭他,功臻沖空化境。

那年我二十六歲,那年我堪堪可以做到水不過膝。

二十六歲比肩宗師,照理來說,我足以自傲,但我並不滿足,因為有一些人,我依然無法戰勝。

為瞭尋求進一步的突破,我開始研究拳與《易》之間的關系。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說到易,就要提到太極和八卦。

太極拳我一時半會學不來,但要學八卦掌卻不難。

形意拳打法多直行直進,無花俏之招法,長勁亦是最快。八卦掌則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術。

兩者剛好互補,早在多年前,郭雲深師傅就經常和程廷華師傅互相交流,兩個門派也因此成為瞭兄弟之邦。

經郭師傅推薦,我得以跟隨程廷華師傅研習八卦拳,數月後,再有所得。

自此,我打遍天下,於三年之間踢館數千傢,無一敵手。

就在我自認為天下無敵時,我遇到瞭太極名傢郝為真。

郝為真被我打敗後,非但沒有生氣,反倒是將自己所習太極拳之心得,盡數傳於我。

得瞭太極拳後,我不再癡迷於戰鬥,經過多年的研究,我終於將三傢合冶一爐,融會貫通。

也正是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之前走錯瞭路。

拳術一脈,源遠流長,最早的時候,練武之人多是為瞭強身健體,故而世上多是類似於五禽戲那種,隻有練法,沒有打法的功夫。

這種功夫,用來強身健體的效果是極好的,卻有一個巨大的缺點——進步緩慢,難以突破。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部分武術傢,對於生死之間有大恐怖這句話的體會越來越深。

他們通過大量的實踐,認知到戰鬥可以激發出人的潛力。

慢慢的,打法和練法相結合的功夫,就被開發瞭出來。

練法是根基,沒有練法隻有打法,練武之人的身體,必然會在高強度的訓練下,損耗一空。時間久瞭,人就廢瞭。

光有練法,沒有打法,那就像三歲兒童拿著一把槍,空有武力,卻不知該如何運用。

許多人練武,都是為瞭揚名立萬,擊倒一切對手,原本我也是這樣認為,但在我將形意、八卦、太極三種內傢拳融會貫通後,卻是改變瞭想法。

我開始意識到,打法是為練法服務的。

練武的最高境界,不是要擊倒對手,而是要把自身的體能,開發至極限。

可惜,那個時候,我已經五十多歲,早就過瞭巔峰,錯過瞭將身體開發到極限的機會。

如今,距離我上次領悟,已有二十年。

今日,我感覺到如果我再不嘗試突破,怕是此生無望瞭。

我們練拳的人,能到化勁已是百萬中無一。

除瞭刻苦,還要悟性,更要機緣。

但即便到瞭化勁,人生依舊隻有短短百年。百年之後,血氣依舊會衰敗,最後塵歸塵,土歸土。

想要更進一步,唯有抱丹坐胯,凝住氣血。

許多拳術秘笈中,都會出現類似道傢結丹的說法。我想這應該是前人,有著和我同樣的想法,是他們在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

原本武秋生還在疑惑,像孫祿堂這樣的高手,為什麼會說自己大限將至。經對方這麼一說,他算是明白瞭。

今日孫祿堂之所以會說自己大限將至,是因為孫祿堂想要沖進那虛無縹緲的抱丹境界。

抱丹坐胯,成就仙道,自明朝後,便無人能做到。

就算孫祿堂達到化勁巔峰,已有四十多年,也沒有把握,更不知道前方是否真的存在路。

因為未知,因為沒有把握,卻又不甘心放棄最後一搏,故而孫祿堂才會提前告知自己的親人。

在場沒有笨蛋,武秋生能想到,其他人自然也能想到。

書房內,頓時一片沉默。

作為弟子(兒女),他們不希望長輩冒險,但是作為練武之人,他們又明白武者向往更高境界的心……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