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章,身份

作者:梅花糕兒 字數:2091

《葵花寶典》相傳為前朝宮中一位太監所創,但到底是哪一位太監創出來的,卻無人知曉。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為前陣子要和東方不敗交手的緣故,武秋生也曾派人調查過,有關於《葵花寶典》的來歷。但他的調查結果卻顯示,宋朝並沒有宦官成為武學大師的記錄。

功夫高強的宦官,對皇帝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即便個別宦官可以用對皇帝的忠誠來獲得信任,但要在宮廷內侍中存在《葵花寶典》武學的傳承鏈,也是難以置信的。

若宋朝真的存在這麼一批人,金國軍隊攻陷汴梁時,這些宮廷武學大師,為什麼沒有站出來,保護自己的皇帝免於被俘虜?

一個合理的假設是,《葵花寶典》來自比宋朝還要早的時代,這個時間大約可以推到唐朝中晚期。

因為正是在那段時間裡,宦官們掌握瞭史無前例的巨大權力,甚至可以廢立皇帝。

當然,還有一個推測是,葵花寶典的作者是個年輕宦官,主要負責看守皇傢珍藏的典籍,他在汴梁淪陷的動亂時,離開瞭宮廷。

等到瞭晚年,他終於在武學研究上取得瞭成果,並寫下瞭《葵花寶典》這部著作。

關於《葵花寶典》,武秋生有過無數個推論,但基於此書是由前朝太監所著這一點,最為靠譜的推論,就是以上這兩個。

然而今天,這個凝真境強者的出手,卻顛覆瞭他之前的推論。

前文說過,修煉別人的功法,很難進入凝真境界,雖然也有東方不敗特別適合葵花寶典,喬峰特別適合降龍十八掌,這種例子在。

但這兩個例子,終究隻屬於個例,這就跟某公司取消快遞小哥底薪後,有人的月薪一下子漲到瞭八萬塊一樣,並不具備代表性。

有鑒於此,武秋生否定瞭此人特別適合《葵花寶典》的假設,做瞭一個更為大膽的推測。

他的推測是,眼前這人,修煉的根本就是自己創造的功法。

葵花寶典是前朝宦官這個說法,屬於謠言,眼前之人,才是寶典的創始人,真正的葵花老祖。

這個想法不可謂不大膽,和江湖上廣為流傳的《葵花寶典》出處,大相徑庭,但這凝真境界強者聽後,卻沒有反駁,反倒是充滿贊賞的看瞭武秋生一眼。

“你居然一下子就猜出瞭咱傢的身份?那麼你不妨再猜一猜,咱傢姓甚名誰?”

“這……恕晚輩愚鈍。”武秋生盯著對面的面相看瞭半天,倒是看出瞭對方些許命理,但礙於自身對歷朝歷代太監的瞭解實在太少,故而沒能猜出對方的名字。

發現武秋生也有猜不到的東西,老太監似乎很開心,呵呵一笑後,便向他透露瞭自己的姓名。

原來這名凝真境界的強者,居然是大名鼎鼎的三寶太監鄭和。

歷史上記載的太監,鮮少有好名聲的,但鄭和卻是一個例外。

說起鄭和,後人很少有厭惡他太監身份的,在大傢的印象中,這是一個偉大的航海傢。

太監能做到他這份上,確實讓人敬佩。

對於這麼一個人,武秋生自然也是敬佩的,當下他便收起瞭臉上玩世不恭的神色,恭敬道:“原來是三寶太監當面,晚輩失敬、失敬!”

鄭和擺瞭擺手,勸慰道:“年輕人有些傲氣是應該的,更何況不知者不怪,之前我並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你對我怠慢一些,也不是不能原諒。”

武秋生拱手道:“多謝鄭公海涵。晚輩有一疑問,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不知鄭公是否能給我解惑?”

鄭和道:“莫非是關於葵花老祖一事?”

武秋生並沒有作答,隻是不動聲色的點瞭點頭。

“這件事,說起來話就長瞭,若要把前因後果都說清楚,還需從頭說起。”隨著說話聲,鄭和整個人似乎融入瞭滾滾的歷史洪流中,雙眼漸漸失去瞭焦距。

“洪武皇帝在擊敗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其它南方起義軍和南方大元勢力後,於至正二十七年開始北伐。

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的協助下,這次北伐相當順利,大軍所向披靡,一路打到通州。

然而,正當大軍想要繼續北上,攻打元大都前,最後一個城池時,卻被一個人攔住瞭。

十幾萬大軍,被一人所攔,聽上去很荒唐,但這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那攔住十幾萬大軍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時的天下第一高手,大元朝的國師——八思巴。

八思巴出生於南宋年間,論年齡,他比起武當張真人,還要年長一些。

張真人大器晚成,早年雖也闖出瞭一番名氣,卻並不算特別出彩,直到七八十歲,創立瞭武當派,才逐漸被世人所知。

但八思巴不同,他從小就是天才,在蒙古統一中原後,就曾設立擂臺,廣邀天下群雄,挑戰各路高手,期間無一敗績。

相傳,在他六十歲那年,曾經去瞭一趟終南山活死人墓,尋找神雕大俠夫婦。

他有沒有找到神雕大俠,無人知曉,隻是那次後,神雕大俠徹底絕跡江湖,而八思巴也沒瞭蹤跡,在江湖上消失瞭二十年之久。

當他再次出現時,已經邁入一個全新的境界——凝真。

凝真高手,壽元高達三百之數,憑借一人,足以抵得上千軍萬馬。

當然,如果洪武皇帝當真狠下心來,用十萬大軍圍殺他,也不是做不到。

隻是這麼一來,未免傷筋動骨,北伐能不能夠順利進行下去,還要兩說。

就在這關鍵時刻,張真人突然從天而降,和八思巴決戰於通州城外,十萬大軍之前。

那一戰打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戰鬥一直持續瞭三個時辰。

最終張真人獲勝,巴思八身死。

此人被殺,消息很快傳回元大都,一時之間元朝高層大亂。

至正七月二十八日,元惠宗倉惶北逃。

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徐達將軍率軍攻克通州,不日又攻陷元朝的首都——大都。

至此元朝滅亡,張真人雖不願接受封賞,但由他執掌的武當派,卻成為瞭大明國教。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