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用瞭藥的緣故,也或許是傷瞭錦心有愧的緣故,虞氏這段日子消停瞭。
拒絕瞭好些夫人的請見,安心照顧錦心,教導秦炎悰,偶爾接受秦恪的問安,雖然沒什麼交流,母子倆總算不曾針鋒相對,太太平平地度過瞭幾個月,轉眼就近瞭九月。
“姐,你跟我出門一趟,帶你去見見人。”
王十三平日很忙,又成瞭親,縱然與王氏同在京城,見面的時候少之又少。
這日匆匆而來,讓王溪諳與他出去,出於信任,王氏倒也沒問,吩咐應媽媽去回稟佟芳卿,帶瞭在傢的寧寶昕跟王十三走瞭。
“十三吶,你這般神秘做什麼?說說看嘛。”
“驚喜,絕對是驚喜,所以,我不說。”
王十三騎馬而行,桃花眼眨瞭眨,引得路邊姑娘失神。
王十三風華無雙,這些年惹得京中女子頻頻註目,他還算把持得住,風流而不下流,縱有**,卻不會下手。
“故弄玄虛。我們還有許多事要忙,你最好是有驚喜,否則,姐給你驚喜。”
王氏示威地握拳,冷冷一笑。
王十三“嗤”瞭一聲,沒嫁人的王溪諳會動手,可做瞭娘的王溪諳,也隻會嚇唬人而已。
王十三的宅子靠近皇城,算是貴氣的地方,王溪諳有時候會想,是不是王氏一族不安於江南,想要重新站上朝堂,分上一羹?
身為出嫁女,這事不是她能置喙的,但是若王氏一族出頭,出嫁女必然能得到實惠,也許,將來兒子的前程、女兒在婆傢的地位,都會大不一樣。
還有幾日便是寶昕出嫁的日子,難道十三弟是想送什麼大禮?
王氏自以為猜中瞭,微笑著,假裝懵懂,這小子,在她眼中永遠是當年那小毛頭的模樣。
進瞭王十三的宅子,到瞭正堂,王十三在門前手一伸做瞭個請的姿態,王氏拉著寶昕笑微微地踏進門。
這正堂擺著十三弟送的大禮?
剛走進去,迎面看見左右站瞭兩排人,主座上坐著一名白瞭頭發的老夫人,正笑吟吟地打量他們母女。
王氏一瞬間覺得眼花瞭,抬手捏著手絹擦瞭又擦,“十三弟,我這眼睛是不是出問題瞭?”
越擦越是看不清楚,不一會兒眼淚流瞭出來,手忙腳亂的。
“纖纖啊。”
這聲呼喚,驚得王氏如同中瞭定身術,連眼珠子都無法轉動瞭。
“十三弟,我耳朵也出問題瞭。”
王十三有些心酸,哽咽著推她一把:“看不清聽不見,那就走近些。”
王溪諳踉蹌幾步,順勢撲倒在地:“娘,娘啊!”
上座正是王老夫人,母女多年不見,心情激蕩,都有些失控,抱在一起嚎啕大哭。
迢迢江南路,遠嫁臨洛的王溪諳哪能隨意回去,而江南娘傢的親人也不會無緣無故跑這麼遠來看她,還以為也許隻有哪日死瞭,才能引起娘傢的關註呢。
作為生母,必然疼惜子女,可女兒畢竟是出傢成瞭婆傢人,沒有壞消息,他們權當王溪諳過得不錯。
直到王十三來瞭京城,才將庶七房的確切消息送出,寧世昀獲罪,王老夫人也被限制離開,這一耽誤就是好幾年。
王十三示意寶昕,寶昕眉頭微挑,上前扶住半跪在地的王氏:“外祖母、娘,保重身體。”
她一直在回想,若江南王氏這般有錢,為什麼前世沒有對他們伸出援手?
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王氏一族隻看重於傢族有用的,不想讓他們拖累得罪永定侯府。
所以,雖然這樣的場面讓她心酸落淚,但是她並沒有驚喜,也對江南王氏一族沒有什麼感情。
十三舅舅除外。
寶昕理智地分析,她及笄的時候王氏一族沒有動靜,而她即將大婚王氏卻出面瞭,是不是表示,他們想對秦恪示好?
或者,以前他們不方便與皇室有聯系,現在確實最佳時機?
王老夫人在眾人的勸說下止瞭淚,和藹地看向寶昕:“這是瑾兒那丫頭吧?”
“娘,是瑾兒,太子妃欽賜表字初珺。”
“既是太子妃所賜,那就該用初珺,怎麼說也是未來婆婆,得敬重。”
寶昕低頭撇嘴,看吧,果真不太對勁。
“外孫女見過外祖母,外祖母安。”
“安吶,乖,快起來。”
王老夫人送瞭寶昕一套玉飾:“小玩意兒,初珺拿著玩。”
“謝外祖母。”
外祖母……外孫女,離得遠,心不近,寶昕覺得還是保持距離的好。
王氏坐在王老夫人身側,眼巴巴地看著王老夫人,王老夫人心軟瞭。
“你這孩子,這些年過得不如意,卻不曾送信來,報喜不報憂,可痛死娘瞭。女婿獲罪那年,我本來想進京,可身子不爭氣,病倒瞭,你爹就不許我走遠路。為什麼這些年也不想著回來看看呢?”
“娘,路是女兒選的,人是女兒看中的,就是遍佈荊棘,女兒跪著也要走下去,哪能讓娘親跟著提心吊膽。娘給女兒的陪嫁豐厚,倒是沒受罪,隻是未分傢前被嫡婆母刁難一番而已,都是小事。”
王老夫人冷哼:“小事?欺辱你們庶七房,差點讓初珺丟瞭小命,還是小事?女婿出事不曾出手相幫,還是小事?不過,想來今後女婿的管路會平順些。”
“陛下倒是想用他的,留他在京好幾個月瞭。”
“那就做京官好瞭。”
王氏搖頭:“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何況,瑾兒嫁入皇室,他外放可能更好,免得被人當做眼中釘。”
王老夫人蹙眉,低垂著眼想瞭想:“也有道理。王氏一族五代不入仕,現在五代已過,利用傢族的人脈幫襯女婿,倒也不會太難過。”
王氏覺得這話好像有些不對勁,也沒多想:“不用的。罷瞭,這些事就由他自己決定吧,當務之急得把瑾兒的親事辦好瞭。”
“侯府的人……”
“既已分傢,以前他們疏遠我們,現在我們也不稀罕他們幫忙,就把他們當客人好瞭。娘,要不去宜居巷住些日子吧,讓女兒盡盡孝心?”
王老夫人臉色微微僵瞭僵,搖頭:“不必瞭。初珺啊,過幾日你就要嫁進皇室,來,這是外祖母送你的嫁妝。”
長輩賜不可辭,寶昕接過,道瞭謝,低頭一看銀票數額,就要塞回去:“外祖母,百萬之巨,外孫女愧受,您還是收回去的好,娘親準備的嫁妝已經很豐厚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