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嵐這最近連續的兩天裡,白天在公司是悶頭查找著信息、記錄和做好備註,晚上則拉著孫晗一起,研究著課程體系框架裡填充的內容。
隨著搜集和整合信息的增長,張嵐也快速梳理和確認瞭最終的方向,即做好1個年級,先對應語文和英語這2個課程方向,做好示例。
終於在跟趙總提出建議後的第三天,把課程體系的框架提交瞭上去。
趙總倒是快速地回復瞭站內信,“張老師,你速度很快啊,我已經收到瞭,這幾天集團的會比較多,過兩天我馬上看看。你還是帶團隊先打磨著課程吧。”
張嵐也馬上的做瞭回復,“好噠,謝謝趙總,等您看完,隨時找我。”
2020年11月底,成都的研學公司裡。
11月裡的某一天下午,剛過午休的時間,正巧出來接水的孫晗,就看到張總難得的過來瞭,身邊還有個個子不高的女生,徑直走進瞭姚總的辦公司,關起瞭門。
雖然有著不認識、不知道怎麼回事的疑惑,孫晗倒也沒有多想,繼續忙著自己手邊的工作。11-12月其實都算是寒假項目的籌備期,既然之前的學期中研學,已經經歷過一次全流程的完整演示,這種籌備期對於孫晗及其團隊來說,也算是信手拈來瞭。
大傢各司其職。負責市場推廣的仍在試圖拓展著客戶;負責課程的也在繼續進行模塊化的處理和打磨;負責後勤的在整理更新著各種標準化流程指南;負責文案設計的既要準備著更多研學手冊的模板,也要穿插著進行日常公眾號內容更新的供給。
孫晗的辦公室距離姚總的,並不遠,時不時也能聽到裡面高一聲、低一聲的談笑。大約1個多小時之後,姚總和張總、還有不認識的那個女生,一起走進瞭孫晗的屋裡。
伴隨著熱情洋溢的笑臉,張總首先開瞭口:“孫老師,來來,給你介紹一下啊,這位是徐博士,一直深耕在生態研學領域裡,很多年瞭哈,今天正好過來一起聊聊資源開拓的事。”
“徐博士,您好。我叫孫晗。”
徐博士看著倒是很陽光的樣子,也馬上點頭微笑,半開玩笑的說:“孫老師你好,太客氣瞭,我沒有那麼老的吧,不用稱呼您哈哈。”
一旁的姚總搶先接瞭話,“哎呦,這我可得幫孫老師解釋一下瞭啊。孫老師北方人,從小在北京那邊長大的,張口閉口的就是您,我一開始也不習慣的哈哈。”
孫晗也微笑著點頭,“是啊是啊,孫博士您也別介意,咱們初次見,是尊重啦,我也是用這個字說習慣瞭。”
“沒有沒有,我開玩笑呢,孫老師。”
姚總面向孫晗,簡單的又閑聊瞭幾句,“孫老師,我們一會還得出去見客戶,就先走瞭,你幫忙盯著點公司裡,有什麼事,隨時電話。”
三個人臨出去的時候,孫晗也分明看到,從旅行社過來的張總,他帶過來的那幾個人,像現在自己團隊中負責後勤的寧老師,還有在鄭老師那邊負責市場的齊老師,碰到後都跟徐博士打瞭招呼。
孫晗心裡也是有點奇怪,剛才介紹時也沒說這徐博士是張總的老同事,而且按理說,一傢旅行社裡也不至於需要聘請一位專業博士吧。但看起來,徐博士分明又是張總引薦給姚總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送走瞭這三位,孫晗不禁心裡繼續打瞭個問號,也貌似升起瞭一種預感似的,這該不會是又要加入一位新人瞭吧。
11月底的周會上,成都的研學公司裡。
距離上一次與徐博士的見面,也不過是幾天的時間,恰逢每周一固定的周會。這一次,繼續是個小范圍的碰頭會議。
時針已經指向瞭9點整,姚總、孫晗、鄭老師,已經坐在瞭小型會議室裡,沒多時,張總也推門進來,一邊道歉一邊說:“不好意思啊,實在不好意思,樓下找不到停車位瞭,耽誤瞭好一陣子。姚總,哎呀,抱歉抱歉。”
姚總倒也沒說什麼,示意張總坐在身邊,低聲問瞭句:“徐博士,還沒到嗎?要不你催催?”孫晗坐在對面,自然是聽不大清楚具體說的內容,但看到姚總並沒有馬上開始的樣子,也猜到瞭是不是還在等著什麼。
會議室比較小,在場的幾個人,又沒有人講話,仿佛都傻愣愣的在坐著。一時間這氛圍也是有點壓抑似的。鄭老師倒是時不時拿起手機看看、又放下。孫晗也不好意思擺弄手機,隻好默默繼續等待著。
看到張總又跟姚總在低聲說瞭什麼,終於,姚總發瞭話。“是這樣啊,一會還有一位新同事要過來,大傢再稍微等一下。”頓瞭頓,又繼續著,“最近公司裡也不算太忙,但我看大傢氛圍都還挺好的,孫老師、鄭老師,你們各自都是在做著課程的模塊化處理瞭吧?”
“是的是的,姚總您前陣子提過之後,我們馬上就著手開始瞭。包括把我們之前做過的現有產品,都在更新迭代之中。”鄭老師搶先答道。
孫晗不緊不慢,“姚總,我們的進展,隨時都有跟您匯報過瞭,大體上就是先確定好課程的分類,再根據類別進行瞭模塊化的研發。目前一直在進程當中,暫時並沒有什麼困難或存疑的地方,目前進展都還不錯。”
孫晗繼續補充瞭一句,問道:“對瞭,姚總,咱們寒假項目,請問公司是否有進一步的消息瞭呢?”
“寒假項目,暫時看沒有什麼變化,孫老師、鄭老師,你們先按之前說的去準備著就行。像孫老師你那邊是3個還是4個來著是吧?”
“姚總,我這裡的是上海的科技主題、北京的文化主題、西安的歷史主題、川內還有1個地質主題的。”
“好的,暫時不用調整,先繼續弄吧。鄭老師,你也是4個主題,是吧?”
鄭老師也趕緊回復著,“對對,我們負責的是雲南的地質主題、貴州的科技主題、山西的古建主題、川內還有1個文化主題。這幾個我們都有成品,但現在仍在更新迭代當中。”
“好的好的,你們就按現在的節奏,自己把控著就行。”
正在聊天當中,會議室的門被推開瞭,一陣風似的快步走入一人。孫晗抬眼看到的正是徐博士。徐博士一邊放下背包,一邊喘氣粗氣忙不迭的說:“實在不好意思,各位,這第一次單獨過來,地鐵坐過站瞭。”
“哎呀,徐博士,可盼到你瞭。”張總起身相迎,又轉向瞭大傢。“孫老師,你上次見過瞭哈,徐博士。鄭老師,上次你沒在公司裡,我介紹下哈,這位是徐博士,今天正式加入咱們瞭。徐博士一直深耕於地質研學領域,高材生啊。”
“哦哦徐博士啊,你好你好,我姓鄭,以後多多指教。”
“鄭老師太客氣瞭,以後還得跟大傢多學習呢。今天實在不好意思,來晚瞭。”看到孫晗在場,也微笑著再次打瞭招呼,“孫老師,又見面瞭哈。”
姚總也緊接著看向大傢,“沒事沒事,徐博士,你先坐吧。張總剛才已經簡單介紹過瞭,我再補充幾句啊。徐博士一直專註在研學領域,好幾個課題也都獲過獎的,很瞭不起。這次呢也是通過張總引薦,請徐博士過來,給公司來做顧問,以後孫老師、鄭老師,你們也跟徐博士一起,多多配合啦。”
碰頭會過後,徐博士主動來找到瞭孫晗。“孫老師,現在方便嗎?聊一下要不?”
孫晗合上瞭筆記本電腦,“好的,沒問題,您坐,”
“孫老師,我雖然一直做研學,但多數還是做地質方向啦,有些會關聯到人文歷史這些,但有些主題可能就接觸不多,以後還得跟孫老師多溝通請教呢。”
“徐博士,您太客氣瞭,之前也聽姚總、張總都提到過,您一直在研學領域裡深耕,主題的事隻是不同方向的問題,其實大多都可以貫通。您是一直在成都這邊嗎?”
“對,我就是本地人,博士畢業後呢工作也在成都,不過我現在都兩個小朋友啦,最近也是才剛剛算是重啟事業瞭哈哈,這不就機緣巧合吧認識瞭張總,又被引薦到瞭這邊,認識大傢,以後咱們一起努力瞭也是。”
“哇,徐博士,您這是傢庭事業都美滿啊,真的是令人羨慕。您剛過來,或者我一會先發一些我們現有的產品內容,您先看下,這樣稍後也可以根據具體課程,再進一步溝通。”
徐博士點瞭點頭,“沒問題的,那就先謝謝孫老師瞭。我也先問下啊,之前聽說你們已經做過學期中研學瞭,能否先介紹下你們之前的一些流程呢?我也再思考下,看看有什麼需要補充或者改進的。你覺得呢?”
“好的,您想的挺周到的。因為是集團內部學校,算是現有的生源。我們之前的流程就是,在做課程研發的同時,也進行瞭上遊地接資源的對接,後續有執行前的準備工作,比如物料采買、後勤指南等等,同時還有前置課程,然後再到執行期間,以及執行後的復盤。”
“那孫老師,我插一句啊,你們有進行執行前的培訓嗎?”
孫晗有些無奈的笑瞭笑,“因為這次參與的都是學校日常的老師,當時時間也緊,姚總就決定說先不做培訓瞭。當然瞭,我們之前是有所準備的,我個人還是傾向於,培訓很重要。”
徐博士非常肯定的回復:“是啊是啊,哎呀,你們還真是幸運,沒遇到什麼情況,不過這個事,我稍後也要跟姚總再溝通的,培訓可不能少啊。”
......
孫晗與徐博士又繼續溝通瞭一陣子,覺得倒也還好,應該真的是有實際經驗的吧。外加對培訓的看法,兩個人也算一致。孫晗也不禁默默心裡在想,如果真能加入一員有實操能力的大將,自然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