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府的第一個早晨,玉妙早早地就起來瞭。朱宣見到她過來定省就微笑:“以後不用過來瞭。我有時候是住在軍營裡的。”
晨曦裡,朱宣又恢復瞭平易近人的笑容。幸福的感覺再次出現在玉妙心裡。
看來在這裡,懶覺雖然睡不成,卻不用起得太早。
正這樣想著,朱宣又說瞭一句:“不用過來,也不要起得太晚瞭,以後去瞭京裡,不會覺得不習慣。”
言下之意就是在自己以後的婆婆面前,還是要晨昏定省的。
房門外走進來瞭一個年青的小廝,年紀和朱福差不多大,躬身道:“王爺,早飯擺在哪裡?”
朱宣想瞭想道:“朱喜,擺到姑娘那裡去吧。”朱喜答應瞭出去。
朱宣伴瞭玉妙慢慢象東院裡走來,丫頭們跟在身後。
在東院門前停住瞭腳步,朱宣手指瞭西北方一片鬱鬱蔥蔥,道:“那邊就是花園子瞭,早就叫人收拾好瞭,你休息幾天就搬過去吧。那裡比這裡涼快得多。”
順瞭朱宣的手指看過去,樹木成蔭中,隱約可見樓閣,面積想來是不小。
媽媽們從臺階下迎出來,笑道:“姑娘回來瞭。”跟在她們身後走出來的,還是易姨娘與石姨娘,朱宣與玉妙同時都愣瞭一下。
在心裡嘀咕瞭一句,這麼早出現在這裡,該不會是。。。。。。玉妙偏過臉看瞭看朱宣的臉色,並沒有太高興,也沒有高興的感覺,全然不象見到自己還有個笑臉。
“王爺早,表姑娘早。”易姨娘就跟在身後,邊走邊笑道:“給表姑娘預備瞭點小禮物,趕早兒送過來瞭。不知道表姑娘喜不喜歡。”石姨娘就隻會笑著跟著。
當中的地上擺瞭飯桌,一旁的幾上堆瞭禮盒,佈匹,分為兩份。左邊一份隻是四匹綾羅,一個小小的盒子放在上面。
右面那份卻是齊齊整整的四份禮,黑漆禮盒打開瞭,亮燦燦的釵環一眼看得清楚。
玉妙立即去看朱宣的表情,朱宣的眼底閃過一絲不耐,卻沒有說什麼。
本來是趕早來問候,沒有想到朱宣也在,兩位姨娘忐忑不安地。耳邊聽玉妙道謝,方如卸重負。
朱宣已經站到瞭桌旁,與玉妙一同入座,這頓飯因為旁邊兩堆禮物而吃得沉悶不已。
朱宣是個食不語的人,玉妙倒不講究,但是旁邊站瞭兩位服侍的姨娘,又是新來,她隻能選擇低頭吃飯。
姨娘們陪瞭玉妙一整天。玉妙心裡的不安更加重瞭。
果然第二天一早,易姨娘與石姨娘又早早出現瞭,她們象是打聽瞭玉妙昨天起床的時辰,來的時候玉妙剛梳上頭。
第三天又是如此,抽瞭個空子,邢媽媽對玉妙道:“姑娘現在這裡是客,姨娘們太殷勤瞭些。”然後又寬慰道:“幸好後天我們就要搬瞭。”
園子裡已經去看過瞭,不如這裡房屋整齊,卻是軒亭小閣,隻見雅趣。而且園子離正房也遠,邢媽媽的意思是兩位姨娘未必有功夫還天天來晨昏定省的。
說真格的,玉妙還沒有嫁過來。
就這件事情,讓玉妙思忖瞭半天,說還是不說。明天就搬傢瞭,這幾天朱宣都不在,但是玉妙覺得晚上一定會出現。
她早早的遣瞭易姨娘與石姨娘,婉言道:“天這麼晚瞭,表哥也許今天在傢住,姨娘們還是早些回去準備吧。”
易姨娘就笑瞭笑走瞭,石姨娘則欲言又止,但什麼也沒有說。
等兩個人走出瞭院子,玉妙才以手扶瞭額頭。朱宣大步走瞭進來,先擺手兒讓丫頭們不要說話。
本來是想看看妙姐兒在做什麼,卻看到玉妙象是頭疼的樣子,關切地道:“不舒服?”
桌前坐著的人兒閃過瞭一絲驚喜的神情,又有些黯然。朱宣有些納悶,坐下來吩咐丫頭倒茶來:“今天一下午沒有喝到水。”
全無氣質地把茶水一飲而盡,象是渴極瞭的樣子,玉妙又奉上來,朱宣接過來,笑道:“這幾天在傢裡做什麼?”
想瞭想,玉妙半吐半露地回道:“兩位姨娘天天都來陪我一起說話。”
原本和氣地眼眸裡閃過一絲清冷,朱宣立刻就明白瞭。這小小事情,但是玉妙在意,妙目盼顧著不時看瞭自己。
朱宣笑一笑道:“知道瞭。”又問瞭搬傢的事情:“園子裡去看過瞭,我看著人收拾的,小福子也盯著,他經常往你那裡去,比別人知道你的喜好。”
見玉妙又要站起來,抬起手來制止道:“沒有外客,就不要拘禮瞭。把你弄得不安生。”
玉妙就漸漸話多起來,因為年紀小,聲音脆生生地:“管傢昨天來的,說瞭以後丫頭的月例銀子都由這裡出,多謝表哥瞭。又送瞭許多吃的用的,還帶瞭春暖去見瞭管事的,說以後要什麼方便的。
傢裡送我的人昨天走的,因為表哥不在傢,就沒有辭行。表哥讓帶給父親的東西書信都帶瞭去瞭。我也寫瞭一封信回去。“
聽瞭這絮絮叨叨,好象是泡在溫水裡,一波一波地往心裡襲來。
妙姐兒嗓音真好聽。朱宣這樣想著,道:“你還會寫字?”
玉妙回道:“跟瞭父親學瞭幾個字。”才掩蓋過去。
丫頭們站在地上,聽兩個人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談。
院外的暗影裡,夜梅悄悄地走出來,回到石姨娘身邊,在她身邊耳語瞭幾句,石姨娘有些感傷。
夜梅走後,秋巧也從樹後走出來,對瞭夜梅的身影看瞭看,也回到易姨娘的身邊,易姨娘象平常一樣在晚妝,聽瞭秋巧的話,也輕嘆瞭口氣。
秋巧忙出主意:“姨娘多和表姑娘親近是對的,總能見到王爺。”
易姨娘低瞭頭想瞭一會子,對秋巧道:“你還是再去那邊遠遠地看著,看王爺出來往哪裡去。”
秋巧答應瞭走出來,回頭看房裡單薄的身影,也有些難過。王爺房裡姬妾雖然不多,但通房的丫頭卻有好幾個,有些日子不往姨娘這裡來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