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思念

作者:一個木頭 字數:2568

生氣的人覺得路特別長,因為耳朵一直在聽吵鬧聲。總算到瞭房裡,玉妙還是不能帶瞭生氣的樣子來,若花帶瞭丫頭們為自己打水梳洗,祝媽媽與邢媽媽早就在房裡準備好瞭點心,送過來。

是祝媽媽的好手藝,不愧是宮裡出來的,玉妙有時候也跟瞭祝媽媽學道菜,弄得祝媽媽高興得不得瞭,妙姐兒是個寬厚的主子,從不拿大,都是王爺管得太嚴瞭。

見玉秀吃得那樣開心,玉妙也隻能吃得很開心。的確好吃,心裡有氣,什麼都不香。

我到底過得幸福不幸福,天天夜遊到晚,滿城裡靜街宵禁,許連翔也是擔瞭若幹責任,周亦玉雖然還不太認這個丈夫,但是有信來:“妙姐兒出瞭事情,再也不見你。”

看瞭玉秀吃得一臉的陶醉,接瞭又被丫頭們請瞭去梳洗。我身邊的這些人都是好人,難道是沖瞭我,不,他們都是表哥的人。

廳外的朱祿還在院子裡踱步,從來自己夜遊回來不睡下來,朱祿從來不離開的。偶然有一次再出去,他一定要跟著。

第二天自己可以睡懶覺,朱祿卻要一早起來理事,自己每日的傢用買菜等,偶然興起要買的東西,出門的一切安全。若花開瞭單子,交給朱祿。

朱祿還要應付一切人,知道瞭朱祿原先是管表哥書房的小廝出身,就有上門來討好的,拉關系的,玉妙也知道朱祿辛苦,可是玩得性起,人一約自己就出門瞭。

別人約自己,還不是因為自己一出門就靜街,樣樣方便。

有時候玉妙想,不如回王府去吧。這樣大傢都可以少擔些心,可是我走瞭,玉秀,玉真,二姨娘日子過得更苦。

而且這是我婚前可以享受的一段時光瞭,表哥回來,還不是要唯唯諾諾,樣樣乖巧。

正在想著,吵鬧聲漸近,外面有一個人沖瞭進來,朱祿皺皺眉,是三姨娘抱瞭四少爺。

三姨娘抱瞭四少爺跪倒在玉妙面前痛哭:“求姑娘救救母子的性命,如果老爺不把我扶瞭正,我們一定是活不瞭的。”

姑娘現在最大,姑娘說一句比任何人說多少話都強。

四姨娘也奔瞭進來,痛哭在地:“我還年青,難道不會生,多生幾個讓大姑娘開開心。”

房間裡一片吵鬧,玉秀氣得進瞭來,她在玉妙這裡住瞭幾天,也看瞭出來王府裡的人不是怕事,隻是不願意為姐姐生事。

邢媽媽,丫頭們都是下人,不好再說話的,隻有自己可以說話。玉秀就氣得指瞭她們罵:“你們也太不象話瞭。”

四姨娘立即給瞭她一句:“老爺續弦是大事,六姑娘攔著,難道有什麼心事?”玉秀立即掉瞭淚下來,還真的不是她們的對手。哭著跑瞭出去。

玉妙看瞭丫頭們去追玉秀,看瞭四少爺被嚇得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平靜的站瞭起來,喚廳下的朱祿,朱祿正皺眉等玉妙叫他。

玉妙的聲音不高,卻穿過瞭這哭鬧聲:“取紙筆來,寫信給京裡姨媽,請她盡快為老爺從世傢續弦。”

房間裡一下子沒有瞭其它的聲音,三姨娘,四姨娘目瞪口呆地看瞭玉妙,象是玉妙嚇瞭她們一跳。

玉妙扶瞭若花的手,款款的轉身進房裡去,再也沒有回頭看一眼。

朱祿一看玉妙進去瞭,忙使瞭個眼色,立即就來瞭幾個人,把三姨娘,四姨娘架瞭出去。

玉妙梳洗完,燈下寫信,當然是先寫信給表哥,把這些天的事情一一傾訴幹凈,寫完瞭才對候在一旁的若花嫣然一笑,去睡覺瞭。

信一幹,若花立即交給瞭朱祿。

朱宣接到瞭信,卻是深夜,看完瞭微微一笑,這次總算求瞭我一件正經事。為瞭一個奸細求我,隻會令我生氣。

立即回信,先給妙姐兒回信,安慰她,當然隻能安慰她。小丫頭,離瞭我半步也不行。再給京裡母親寫信。

寫完瞭封起來,眼睛看瞭一旁的幾封信,都是朱祿一一發來的。朱宣一笑,好奴才,我有福氣,有這些忠仆。

先是路引,朱宣收到瞭也隻是一曬,妙姐兒單純,嚇得不輕。朱祿在信裡添油加醋地說瞭姑娘如何不敢讓開路引。

開路引,對朱祿來說是傢常便飯。哼,打仗呢,軍中有的是生意,有錢賺,軍馬,草料,衣物等。。。。。。。

難道這筆錢我自己不會賺!哪一樣不需要錢,鼓動人心需要錢,安插細作需要錢,兵部卡瞭我的軍需我也需要錢,還有哄妙姐兒也需要錢。

自己王府裡十幾個管事的都是作什麼的,每年過年過節還要孝敬我銀子呢,我養奴才從來不花錢。

想起瞭朱祿開路引,倒有笑話,歧伯侯公子要一張路引,知道自己不會給他開。就找瞭朱祿,許瞭朱祿五千兩銀子開一張。

這奴才,轉臉就把五千兩銀子呈到瞭自己面前,問這張路引開還是不開。我還能要奴才的錢,朱宣當時就細細地教瞭朱祿如何開,現把銀子賞給瞭朱祿。

哼,跟著我沒錢賺,他們就死心踏地跟著我瞭。我有忠仆,我對他們也不錯。

奴才都有錢賺,何況是我自己,不打仗的時節,我的管事年年自己都掙十萬一年,何況是我。到瞭打仗的時節,這些軍需我自己就包辦瞭,難道便宜瞭別人。軍中要買什麼,我自己最清楚。

想到瞭妙姐兒連收一百兩的東西也要問問自己,當然是建立在她不缺錢。自從妙姐兒接來身邊,首飾衣物從來沒有少過她,差一點的東西就是送過去,妙姐兒也看不上,我給她的錢是光明正大的,難道要花偷偷摸摸的錢去。

想想一開始給妙姐兒首飾,她是驚喜的。再就戴瞭給自己看,不過戴兩天,就隨瞭丫頭們安排她戴什麼就戴什麼。再給就不當一回事瞭。

新年人送瞭東西來,看瞭半天特意選瞭金項圈和金鐲子,上面鑲著的寶石都是珍品,妙姐兒當時正在和文錦,書錦,還有那個小奸細玩得一身汗,戴瞭個項圈撥腿就跑,一把都沒有拉住。一點感覺都沒有瞭。

老子沒有後顧之憂!在軍中一久,朱宣就要說粗話瞭。和這些當兵的,俗稱為丘八在一起,當然要入鄉隨俗,要是象對皇上一樣奏對,那還帶什麼軍。

又看瞭案上另一個卷宗,朱宣的心情沉重起來,這是報上來的戰死的士兵們,也要錢來撫恤,除瞭朝廷給的,我另外也要給。所以我的兵好帶,都是人生父母養的,難道不心疼他們。

一將功成萬骨枯,年齡越大越有這種體會。朱宣收回紛亂的思緒,這次這仗不是我挑起來的。南詔蠢蠢欲動,本就該打。吐蕃出兵相助,不打也不行。

隻是走的時候在妙姐兒面前誇下瞭海口,說瞭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才回去,下次哄孩子也不能說成這樣瞭。好勝的朱宣三個月是回不去,當然也用不瞭半年。

前面就快結束瞭,一結束就回去接妙姐兒,聽她跟我絮叨,一定受瞭不少的委屈,不然不會來信要我為沈居安求聘的。

朱祿事無巨細都報得清楚,朱宣一笑,這奴才以後可以當管事的,做起生意來太精瞭,隻要牽涉到錢的事情,都不吃虧的。

妙姐兒現在夜夜春遊,讓她好好玩去吧。我要快點打完回去瞭,免得她玩散瞭心。朱宣這樣想著把信放在瞭桌上。

(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