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沈居安回到傢,先去瞭二姨娘房裡看瞭玉秀,問瞭一問玉妙的情況,不住地微笑道:“原來以前管得那麼嚴,竟然是一片苦心。好,妙姐兒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三姨娘和四姨娘一同走瞭過來問安,四姨娘懷裡抱瞭四少爺,笑著送到沈居安面前:“老爺,您看四少爺長得多象您。”
傢裡這難得的溫馨讓沈居安大為欣慰,看瞭三個姨娘坐在一起陪瞭自己說笑,心情從來沒有這麼好過。
坐瞭一會兒,三姨娘,四姨娘就笑著站瞭起來:“天這麼晚瞭,不耽誤老爺和二姐休息瞭。”
沈居安就笑著點頭道:“好,好。”
二姨娘今天也沒有謙讓,帶瞭笑送瞭三姨娘,四姨娘出去,回去打發沈居安睡下來。
第二天沈居安就歇在瞭三姨娘處,二姨娘與四姨娘也一起來問安,又是一傢子有說有笑的。
第三天在四姨娘那裡時,四姨娘就笑著求他:“聽說大姑娘要為老爺張羅著續弦呢,一定是在傢裡住的時候看瞭我們都侍候得不象樣,不知道是張羅瞭哪一傢,也好提前打聽瞭性格好服侍的。”
三位姨娘約好瞭,這些話由四姨娘來說,四姨娘年青漂亮說話又最厲害。
沈居安笑瞭笑道:“還隻是提瞭一下,沒有這麼快呢。”
四姨娘讓丫頭端瞭水來,蹲下瞭身子為沈居安洗腳,一邊笑道:“我們都是沒有念過書,不懂規矩的人。以前沖撞過大姑娘不少次,有時候心裡也後悔,下次大姑娘回來時,一定好好的給她陪個不是。”
沈居安舒服的享受,笑道:“妙姐兒不是個尖酸的孩子,都是一傢人,她不會記在心裡的。”
想起瞭玉秀剛才說的話:“姐姐一個人住瞭那麼大的園子,姐姐房裡用的人就比我們傢的人還要多。”
就對四姨娘笑道:“玉秀去這幾天隻看到妙姐兒在園子裡的房子,她冬天搬回王府住,那房子還要氣派。園子裡的房子隻是小巧。”
四姨娘又是第一次聽說,忙笑道:“可不是,聽瞭六姑娘回來說,我還在想,冬天下瞭大雪,那麼空曠的園子裡住著也淒惶的。原來大姑娘竟然是隨瞭節氣換著住。”
心裡更打定瞭主意。對沈居安笑道:“大姑娘一向大度,不過我們不賠禮心裡總是難過的。老爺要是能體諒,我真想明天就去看看大姑娘去,給她好好賠個不是。再者大姑娘走瞭這些日子瞭,傢裡也應該去個人看看送些東西不是?”
沈居安想想說得也對,對四姨娘笑道:“你有這片心,我當然同意。不過玉秀剛去瞭回來,下個月我是要去封信給她,另外再送些東西過去。你再去也不遲。”
四姨娘高興地立即“哎”瞭一聲,笑道:“傢裡經常有人去看,也讓王府裡的人看看,老爺並不是不疼的,是他們強接瞭去,咱們也沒有辦法的。”
這句話大合沈居安的心意。接下來四姨娘又要沈居安做衣服好出門,沈居安也同意瞭。
第二天沈居安走瞭,二姨娘,三姨娘都來探消息,知道同意去瞭,各各松瞭一口氣。四姨娘的那張嘴還是信得過的,在傢裡時經常去玉妙那裡借東借西的,這一次讓她有發揮之地瞭。
三姨娘聽瞭四姨娘要做衣服,就又不高興瞭。四姨娘這會兒還不想和她翻臉,敲打她道:“三姐不同意我做衣服也行,三姐自己做瞭,請三姐去跑一次好瞭。”
三姨娘也想想這會兒要一致對外,換瞭笑臉道:“我又沒有說什麼,四妹去王府,當然要穿得好,也是大傢的面子。”
倒對二姨娘說:“二姐今天就把錢拿出來,給四妹把衣服做好瞭,讓她早些去吧。”
這一次沈傢姨娘們攜起瞭手來,正說著話,有傢人來回二姨娘:“二太太來瞭。”
二姨娘趕快回去自己房裡,姚氏帶瞭愁容已經做在房裡瞭,因二姨娘管事不得不來和她說,強笑道:“為紫瓊訂瞭陳傢的親事,不想陳傢小子的奶奶生瞭重病,要沖喜。他們傢三個小子,大小子成瞭親,二小子訂上紫瓊,小三訂瞭王傢,現在隻有紫瓊年齡相當,這幾天就要過門去瞭。我來說一聲。”
二姨娘連忙答應瞭:“等老爺一回來就對他說。”又為紫瓊嘆息:“不是說瞭明年才過門的,怎麼又沖上喜瞭。”
姚氏眉頭鎖著,這件事情讓她犯瞭心口疼,氣得不得瞭。沖喜為什麼不找王傢去。我們就要慌裡慌裡的嫁。。。。。。
陳傢為瞭沖喜,臨時付瞭一筆錢,數目不多,但是丈夫沈居正也高興瞭。姚氏心裡罵他貪財,氣得不行。
說完瞭話,姚氏就走瞭。二姨娘想想紫瓊嫁過去,有妯娌三個,老二大多都是傢裡不疼的,上有長子,下有幼子,也為紫瓊難過。
陳傢也是一般的人傢,紫瓊過瞭門隻怕還不如自己在沈傢做個姨娘。
又聯想到自己的女兒玉秀,求瞭玉妙幫忙說親事,不知道有沒有結果。又想到四姨娘去見玉妙,是不是能夠說得大姑娘回心轉意,體諒到我們平時侍候老爺的辛苦。
傢裡再來個太太,自己又成瞭應聲蟲,哪有現在管瞭傢快活。想著就坐不住瞭,洗瞭手到佛前上瞭一炷香,才回來繼續理傢務。
等沈居安晚上回來,就把紫瓊的事情告訴他。沈居安趕快就去瞭沈居正傢裡,安慰瞭一番,談瞭一下親事如何辦。
辦得這麼急,一切東西都不齊備。隻能兄弟三個分頭一齊置辦。
姚氏更是落淚,三太太張氏也陪瞭她落淚。沈居安是個秀才出身,懂綱常規矩,既然許瞭親,沖喜也是應該的。
就把道理講瞭一遍,勸瞭一回,回來瞭。
紫瓊哭得不行,哪有這麼急匆匆都不周備就成親的。自己傢裡都辦不齊,陳傢想來更是草草的。
到瞭日子還是哭著拜別瞭父母上瞭花轎。
(還是求收藏,本書隻是下班後娛樂,不會讓人看瞭心裡七上又八下的,有讀者覺得平淡,兩百章以後鬥爭加一些,不過人生太多起伏,本書也自娛自樂瞭。就是這種心情,喜歡看的人請收藏。人生夏炎又冬寒,一個木頭生活中很笨,羨慕那些能把握人生的人,不知我幾時能修到那個地步,可千萬別是入土之前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