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溫情(五)

作者:一個木頭 字數:2479

一輛雙輪的馬車在一傢門前停下,朱祿籲住拉車的馬,把堵住車門的身子往一邊兒讓過去,身後是一道門簾為門的車門打開,如音從車裡出來,看著朱祿隻是坐在那裡不動,也拿他沒有辦法。

“沒有板凳,就這麼跳下車?”如音嘀咕一句,朱祿這才“哈”地一聲象是剛想起來,拿過來一個板凳扔到如音腳下,然後也嘀咕:“要人服侍,還和人慪氣。”

如音提著裙子,自己下瞭馬車,也是惱火,沖著朱祿道:“不就是拿瞭你的荷包。”朱祿懷裡抱著馬鞭作靜坐的樣子,臉是不沖著如音,話是一句也沒有少說:“那就還給我,不就是幾個荷包。”

朱壽給朱祿的荷包,一夜睡起來,全部都不見瞭,如音在朱祿夜裡睡著的時候把荷包全拿走瞭。

此時在辦差事,如音也沒有時間和朱祿理會,反正荷包我是拿走瞭,打算全部給人玩去,朱壽這個傢夥,等你老婆來,才好好告你狀呢。

門上這個時候迎出來一個丫頭是一臉的笑:“朱祿嫂嫂,您真是貴人踏賤地,快裡面請。”如音用手裡的絲帕拭一下額頭上的淚水,五月的天氣流火一樣的熱,出來動一動就是一身的汗。然後如音才問出來:“榴花兒,你們奶奶在傢呢?”

榴花兒滿臉堆笑地伴著如音往裡面走:“在呢。”這是一個十二、三歲的丫頭,卻是六房裡三奶奶梁氏的丫頭。

“我來看看,說三奶奶這幾天總是不舒服,也沒有去鋪子裡,王妃讓我去買一樣東西呢,順路我就來瞭。”如音含笑隨著榴花兒走進來。

六房的三爺是跟著王爺在軍中做一個抄寫的小吏,三奶奶梁氏前幾年因為疑似“奸細”被太夫人趕瞭,後來是婆婆在太夫人面前求瞭情,才重新來往。

後來是求瞭王妃房裡的杜媽媽,這才重新有瞭一個差事,在王妃外面的鋪子裡幫著,卻是跟在如音手下。

這裡是一進的四合院,梁氏迎出來:“朱祿嫂嫂哪裡來?”如音先隻是打量這小小院落,正房一明兩暗,兩邊廂房各有兩間,梁氏就是從東廂房裡迎出來,手底下隻有一個丫頭榴花兒是早出來接的。

“看你院子收拾得真齊整,”如音覺得是不錯,還有一個小花池子,走廊角上是一個竹架子在,上面開著累累黃花,看上去有幾分靜謐的樣子,象是一切都是那麼安然安樂。

當然這裡不是安樂的,隻看一看梁氏就知道,面容上還有淚痕,正在請如音房裡去:“請房裡坐吧,”想來如音是在王府裡長大,見過多少好景色,在這裡誇一句,不過是句客套話罷瞭。

如音這才跟著梁氏去到房裡,榴花兒送上茶來,如音接過來這才問梁氏:“三太爺三太太都不在,論理我該去請個安才是。”

“都去五太爺傢打牌。”梁氏說這一句話的時候,心裡就很是難過,對著如音不好悲傷,隻是先說自己為什麼不去:“不想原來的病又犯瞭,一宿一宿地睡不著,我又著急,好不容易找瞭一個差使有進項,這在傢裡歇著,還請嫂嫂不要怪我才是。”

看著梁氏也的確是面色臘黃的,再有淚容更是顯得不好,如音勸解一句:“我就是來看看你,怕你為不能去在心裡想著反而添病,隻是你有什麼病根兒,要除瞭才”

剛說到這裡,外面進來三個小姑娘,大的七歲,五歲,小的還搖搖擺擺的進瞭來。後面跟著榴花兒照顧著是最小的小姑娘:“姑娘們來給朱祿嫂嫂請安來瞭。”

三個花朵兒一樣的小姑娘,如音一看就喜歡瞭,來以前現備的有見面禮,趕快拿出來,一個人手裡給瞭一個荷包,正是昨天夜裡悄悄起身拿走的荷包。先倒出來給梁氏看瞭,荷包都有一枚小小的金錢,雖然不大,卻是金子打的。

“姑娘們別嫌不好,拿著買花戴吧。”如音逗瞭小姑娘一會兒,這才對梁氏道:“你不舒服,你還歪著,倒別為我來拘束瞭,幾時好瞭,帶著姑娘們進府去給王妃請安,王妃最喜歡小孩子。”

正為生瞭三個女兒犯愁的梁氏看到如音這個樣子,不禁心酸起來,忍住淚道謝道:“也想去給王妃請安去,隻是怕我們不是那臺面上的人。”

如音卻是不以為然地道:“親戚不走動,怎麼還是親戚呢,王妃素來對傢裡親戚的都有照應,你不去誰還認識你不是。就說這端午節吧,傢裡的親戚都是按著太夫人在的時候例領東西,哪一傢也沒有少過,隻是你得瞭不有,要是沒去,讓人去領瞭來才是。”

“是我公公去領的,多謝嫂嫂想著。”梁氏說完,聽著如音又回到原先的話題上去,因小姑娘們在,聲音就低不少:“隻是你是什麼病,年紀又不大,總是犯病可不好。你不是還想有兒子?”如音開一句玩笑。

梁氏忍不住淚流,倒讓如音驚異:“想是我說錯瞭話,這是怎麼說的?”梁氏先揮手讓榴花兒把姑娘們都帶出去,幾個小姑娘象是看慣瞭,沒有問什麼就都跟出去。

房裡梁氏這才對著如音把話說出來:“先是有一個姨娘,生瞭一個兒子不想不到周歲就沒有瞭,姨娘想的心傷,生產的時候落下瞭病也沒瞭。我這生來生去就隻是姑娘,族裡幾位太爺們,經常來逛,有一時禮節不周的地方,就說我命硬克的,偏我婆婆等著要孫子,也是每天冷言冷語的,今年更是多,因此上病瞭,自己在傢裡想著不能去鋪子裡又著急,就越發的是不”

一切打聽清楚來的如音聽著這個話頭兒,先是嘆一口氣,接著梁氏的話道:“論理我是奴才,不該我說太爺們不好,隻是太爺們傢廟上呆著享受供奉還不知足,到處管小輩們的事情,跟你說個笑話吧,王爺打發姨娘走,太爺們就是王妃也說呢,何況是你,王妃素來是賢德的,反而說太爺們事事上心,端午節倒一傢多給瞭東西。”

在傢裡病瞭幾天,隻有王爺王妃回京那一天掙紮著在王府門前接過的梁氏目瞪口呆:“果然是要打發姨娘,油車胡同就是隔壁那一條街上,我雖然病,也在傢裡聽我婆婆說過兩句,什麼不應該呀,我隻是不信,聽嫂嫂這麼一說,竟然是真的。”

如音溫婉的笑一笑,半吐半露地道:“王妃是什麼性子,成親到今天,幾曾管過王爺的事情。王爺要打發走,想必有王爺的道理。隻是族長太太和太爺們竟日去見王妃,打擾管傢不說,隻是說王妃去讓王爺收回成命才是。我隻是不在眼前,我要是在眼前,我倒要說幾句,王爺的事情太爺們自和王爺說去才是。是不是這個理兒?

這一句話深得梁氏的同情,對如音吐瞭知心話:“我們爺是耳朵根子軟,對著我就說三個姑娘瞭,長大瞭嫁妝也是一筆錢,沒有兒子也罷瞭,可是我公公婆婆和太爺們在一起說過話,回來就說無後為大,說我命硬,克得這個傢裡沒有兒子,我們爺這幾天裡也有些變心思,難道要我去死不成?”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