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這話兒其實沒毛病。
沈陽是舊日老盛京,許多民間的生活習慣還都是從清代綿延下來。
這叫糊墻。
而且這“糊墻”可不止是糊滿四壁,而是從天棚到墻根兒,都是滿貼的。
雖然現代叫“壁紙”,可是這可不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壁紙,而是關東自古就有的老習俗瞭。
宮裡頭用的是特制的紙,用各種吉祥紋樣的印花;老板姓傢裡呢,沒這麼些閑錢,就可以用其他的普通紙張來糊。
到瞭近現代社會,就更是可以用報紙啊,或者什麼畫報內頁啊、海報啊都行。要的就是個裝飾,而且能叫墻壁不掉灰。
老板娘的解釋,客人是接受的,便也笑笑就想回座位去。
可沒想到,客人膝蓋那個高度,卻“哇”地哭瞭個小娃娃。
小孩兒看著也就三歲大小,兩三聲之間,已是哭成瞭個淚人兒。
看來是真的到瞭傷心處啊。
“哎喲,這是怎麼地啦”老板娘趕緊蹲下,在圍裙上使勁蹭瞭蹭手,嘗試著想要去抱抱那個小孩兒。
客人不好意思瞭,連忙解釋,“我剛剛問墻上的那些糕點,其實不是我自己想吃,就是寶寶想要的。她現在聽懂瞭店裡沒有這個,這就著急瞭。”
老板娘也是十分抱歉,連忙說,“不怕不怕,道對過就有一傢蛋糕店。看看寶寶想吃什麼,我去給寶寶買過來,啊。”
顧客低聲跟寶寶商量。
可是小孩子也許是太小,小到心底世界裡隻有單純的“是”和“非”,她不懂得轉圜,隻抬起小胖手指著墻上的畫兒,哭得更加傷心,“寶寶,就要吃那個別的,不要不要不要”
小寶寶哭得太認真,說瞭兩句話,已是聲音嘶啞,又咳嗽瞭起來。
任誰看著都要心疼死瞭。
那當媽媽的顧客,眼看著眼圈兒都跟著一起紅瞭。
漙兮一咬嘴唇,“老板娘,店裡有高筋面粉麼”
老板娘忙道,“有啊有啊,你忘瞭我們是賣包子的啊,店裡除瞭米,就是面粉瞭”
漙兮深吸口氣,蹲下安撫小寶寶,“寶寶乖,姐姐給你變一個魔法我數三聲,如果寶寶不哭瞭,寶寶要吃的餑餑就會出現瞭。”
“隻要寶寶肯耐心地等,不哭也不鬧,姐姐跟你拉鉤上吊保證,寶寶一定能吃到”
寶寶還是有點遲疑。
漙兮卻已經眨眨眼,認真地開始數瞭,“一”
寶寶雖然還是滿眼的淚,卻還是立即閉住瞭嘴。
漙兮含笑數,“二”
寶寶趕忙站直,用袖頭子使勁蹭瞭蹭臉上和眼睛,將淚痕擦掉。
漙兮不繼續數瞭,將最後一個數字的自由留給小孩子。
她忙起身,沖老板娘眨眨眼,“您等等我”
店裡隻有面粉合適,可是其餘配料沒有能達到她標準的。不過幸好傢裡冰箱裡常年凍著一些,她要回去拿。
老板娘不知內裡,隻跟著擔心,跟出來低聲問,“小魏姑娘,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是你去買,是不是這周邊兒,哪傢店賣這些的呀”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