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好奇的等著許三花說啥話呢,這人這麼一出聲,大傢夥不由都朝他望去。
“明貴傢的,你認識這新東傢?”一個老婦人看著那毛藍夾襖的老婦人問道。
許三花也跟著看過去,見這人有些眼熟,想到這裡是板橋村,瞬間反應過來。
她二嬸周氏的外傢就是板橋村的,她從前在周傢見過這婦人,可不就是周氏的舅娘嘛。
當下沖她笑笑,照許大樹的喊法喊人:“舅姥爺舅姥姥好!”
老方氏和旁邊的蔡明貴聽見許三花喊,立馬咧嘴笑應道:“還真是三花啊!誒!”
旁邊的老婦人立馬小聲跟她打聽,畢竟是新東傢,“明貴傢的,這三花是誰啊?你啥親戚?都能賣的起這麼多田地啊!”沒聽說蔡傢有啥有錢的親戚啊!要是有,也不至於佃人傢的田地種瞭。
不過,倒是聽說蔡明貴嫁到周傢村的妹妹有個出嫁女,正是如今日子紅火十裡八村都曉得的孤山村老許傢的二房媳婦,算起來,他們傢的娃子不就是該跟明貴傢的喊舅姥姥嗎?
這姓,叫三花的。
啊呀!
老婦人立馬瞪大瞭雙眼,直直看著許三花,這莫不是就是老許傢那許三花啊!
老方氏忙小聲跟她道:“這是我那小姑子的女兒婆傢的侄女,孤山村老許傢的許三花啊!”
侯樹才就站在前頭,聽得清清的,當下不由睜大瞭眼睛,他就說咋這麼耳熟,還真是孤山村那許三花啊!
老方氏後頭的她兒媳婦莫氏聽著,看著許三花,腸子都要悔青瞭。
當初表妹周氏托瞭姑姑來說這麼親事,她當時覺得老許傢太窮,且還有個兇名在外的許三花,怕秀兒嫁過去受欺負,所以自是不願結這門親,為防傷瞭親戚情分,她以秀兒已經相看好瞭親事為由拒絕瞭,轉頭就將秀兒定給瞭娘傢侄兒。
哪知親事才定下,就聽說老許傢在他們鎮上擺攤買吃食,生意好的很,當時她還沒有那麼後悔,後來老許傢又是開作坊又是開鋪子的,請瞭那麼多人做工,還在淮水河建瞭那麼多房子,聽說掙的錢不曉得有多少呢!
後來許大樹的親事定下,老許傢的聘禮值十來兩銀子,這事傳得沸沸揚揚的,她聽著心裡就很是後悔瞭。
可惜,秀兒的親事已定,許大樹的親事也定,後悔也沒有用,也是叫人笑話罷瞭。
但是現在,這買瞭魏傢的田地成瞭他們的新東傢的竟然就是許三花,莫氏瞧著,心裡咋能不悔死瞭?
這田地多金貴,桑樹灣子這一片兩百七八十畝的田地,都是上等的良田良地,咋地也值將近兩千兩銀子瞭。
老許傢如今這麼出息,竟是動輒千兩的東西都能說買就買瞭,還真是有錢啊!
不止莫氏這麼想呢,在場的板橋村村人們都曉得瞭許三花就是老許傢的許三花,見他們傢都能買這麼多地瞭,不由都是羨慕。
羨慕的同時也懷著一絲期待,都是鄉裡鄉親的,這個許三花應該不會為難他們這些佃戶吧?這田地還會繼續佃給他們吧?
不過心裡也有些敲邊鼓,畢竟,這許三花的兇名傳瞭多少年瞭,她脾氣不好,誰不曉得?
許三花卻是不管村人們心裡的彎彎繞繞,看瞭一圈之後,便道:“各位鄉親,我今日走這一趟,一是來看看這些田地,二就是來跟各位佃戶說一聲,這田地換瞭東傢,除瞭這些之外,我還想統計一下,你們村佃瞭桑樹灣的田地的有哪些人傢?這些人傢都佃瞭幾畝地幾畝田,既是換瞭新東傢,這本賬自然也要重頭開始。”
這話聽著,似乎是這田地還會繼續給他們種?
眾人不由很是高興,當下配合得很。
薑斷拿瞭田傢有給他的一本新賬本出來,蹲在地上,就開始和侯樹才交談起來,有侯樹才一一介紹這些佃戶,他負責拿瞭炭筆記下。
他就識得一些字,寫得不是很好。但眼下,黑妞不識字,也不可能讓許三花這個姑娘蹲在這裡些,薑斷隻能挺身而出,一邊寫著,一邊不由怨念的瞄瞭許三花一眼。
他明明有宏偉大志,要闖蕩江湖混出個名堂來的,咋的一遇上許三花就跟她來瞭這鄉旮旯?瞧著還越想個打雜的瞭,他可沒有賣身啊!
要問他為啥不走,薑斷搖搖頭,也說不上來,隻得埋頭哭寫,包吃包住,總得做事,不能白吃白住啊!
不多時,就將三十四戶佃戶的戶主都記在瞭賬本上,包括一傢佃瞭幾畝地幾畝田,都記得清清楚楚。
許三花看瞭看眾人,隨即問:“之前佃這地是魏老爺的,他是咋收的租子?”
租子?
對啊,換瞭新東傢,雖說還繼續佃給他們,但租子咋樣?會不會增加呢?
畢竟,這個許三花兇著呢!
板橋村沒有村民在老許傢做工的,又離著稍遠些,所以還不怎麼曉得老許傢大方,特別是許三花打來野豬還發給做工的人呢。
是以,一時間,都有些猶豫著咋說。
蔡明貴看瞭看其他人,張嘴道:“三花啊,我們每傢佃得的田和地基本都是一樣多的,所以每年的租子,田裡的谷子收成全部作為租子等著魏傢管事帶人來拉,而地裡的苞谷收成,則是我們佃戶自己的,之前魏老爺的租子都是這樣收的。”
大米二十五一斤,苞谷才八文一斤,貴瞭幾倍,且同樣的三畝田和三畝地,三畝田一年能收七八石左右的谷子,而三畝地一年能收五石左右的苞谷,算下來,相當於佃戶每年給地主種地種田,要交七八石的租子,約摸二十二三兩上下的銀子,而自己辛苦一年,就隻能獲得五石左右的苞谷,約摸作價五兩銀子。
一傢七八口的,也隻能勉強養活罷瞭,不會有餘糧。
這樣一算,比大多地主要收的六成租子,要黑心太多瞭呀!
難怪魏傢是白節鎮的糧食大戶呢!
苞谷不值錢,大米才金貴。
聽說魏傢除瞭佃出來的田地,自個還有不少莊子帶著的田呢!那都是請的長工種的,並沒有佃出來。
自然,她和魏鐵設計弄出來的這些田地,都是魏傢佃出來的。
許三花心裡有瞭數,看瞭看包括她二嬸周氏的舅傢人在內的板橋村各村民,笑瞭笑,道:“我收不收這些谷子也沒啥大礙,都是莊稼戶,我曉得鄉親們的不易,所以,我不照魏老爺的租子來,我就照我老許傢的規矩,就收五成!谷子的出產你們可以留下一半!”
“但是呢,我有一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