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瞭南山腳下,她敲瞭門,青衣小子白一開門見是許三花,立即笑著請她進去,“五姑娘不在,許姑娘這是來找三姑娘的吧?三姑娘住在漪瀾院,小的這就領許姑娘過去。”
說著一邊帶路,一邊看著許三花肩上的野狍子,不由得雙眼放光,“這是許姑娘剛打的野狍子?許姑娘可真是厲害。”
“你也挺厲害的呀。”許三花想著上次他靈活躲去刀疤子那身手,顯然也是個練傢子,不過見他往南邊去,趕忙道:“我不找你們三姑娘,我找你們大公子,麻煩你領我去西竹院吧。”
找大公子?
白一愣瞭愣,趕緊轉瞭個方向,帶著許三花往西邊去。
越靠近西竹院,許三花心就越快的跳瞭起來,這可是她第一次光明正大面對面的給賀璋送東西,不知待會兒他會是啥反應。
不過這人將荷包都戴上瞭,她可不用怵,不怕尷尬。
兩人剛走到西竹院門口,院門就從裡頭打開瞭,建西看見二人,一臉好奇道:“白一,這不是許姑娘嗎?”
白一便趕緊道:“是的,許姑娘是來找大公子的,所以小的就帶許姑娘過來瞭。”
“許姑娘來找我們大公子?來,快請進來吧。”建西笑瞇瞇的請許三花進去。
許三花卻總覺得哪裡不對,但一時間又想不出來,隻好壓下來,提步往裡走。
很快走進瞭院子,許三花一眼就看見瞭坐在亭子裡的賀璋,眼下天不那麼冷瞭,所以,亭子四面掛得厚厚的棉簾子都拆瞭下來換上瞭竹簾子,且也隻掛瞭兩面。
許三花扛著野狍子大步走上瞭亭子,裡頭坐著的賀璋抬眼看過來,許三花對上他的視線,餘光瞥見他腰間戴著的荷包,將肩上的野狍子往地上一放,咧嘴道:“聽阿璃說你喜歡吃狍子肉,我進山打野豬正好碰上瞭這隻野狍子,送來給你吃!”
賀璋目光如炬,看瞭那野狍子一眼,道:“此狍子毛順色亮,四肢纖長,其肉必定緊實美味,我甚喜歡,許姑娘有心瞭。”
許三花一聽,嘿嘿笑瞭笑,“你喜歡就好。”說著在賀璋對面坐下。
賀璋抬手給她斟瞭一杯茶,許三花接過來,看茶杯是紫色的,摸著像是玉,涼涼的,不由得暗暗咂舌,瞧瞧,人傢連喝茶的茶杯都是玉器。
再看裡頭的茶湯,卻似是紅色的,不由嘗瞭一口,一股醇厚的香甜味充斥在嘴裡,又似有一股花的清香,她納罕道:“這是啥茶呀?”
“是花茶,加瞭些蜂蜜,許姑娘可喜歡?”
“還行還行,我就喜歡甜味兒。”許三花說著,一口喝完瞭茶杯裡的茶湯,卻見對面賀璋正小口抿著,斯文又溫雅,再看自己空瞭的茶杯,頓時臉上就有些燒,忙放下瞭茶杯。
喜歡甜味?
賀璋挑瞭挑眉,記在心裡。
須臾,賀順托著個托盤進瞭亭子,將兩個玉碗放在賀璋和許三花面前。
玉碗裡又是上次那燕菜甜湯,但碗大不同,上次的碗隻有一個巴掌大,這次這碗卻有兩個巴掌大,不由得挑瞭挑眉。
咋的這賀璋老喜歡請人喝燕菜甜湯咧,這是怕她一碗吃不飽,所以換瞭個大碗?
心裡納悶一句,肚子正好有些餓瞭,她也不客氣,端起來吃起來。
賀璋瞧著,面上沒有什麼多餘的表情,倒是眼中多瞭一絲笑意。
清風徐徐,蕩得竹簾子發出聲音來,聽在耳朵裡,癢癢的,酥酥的,叫人忍不住想要去撓,去抓。
賀璋食量並不大,這碗甜湯勉強都吃下,他放下碗,見對面的姑娘一口又一口,眉眼愜意,鼓著腮幫子,就跟他從前養過的一隻腮鼠一樣,可愛極瞭。
“呵呵。”他不由輕笑瞭起來。
聽到笑聲,許三花抬眼望過去,看見賀璋的眼睛澄亮,安靜,像天上的月光一樣柔美,就恍若又回到那一天晚上一樣。
頓時,她的心又如擂鼓一樣,咚,咚,咚。
鬼使神差的,她脫口而問:“我送你的玉佩,你喜歡嗎?”
賀璋微頓,垂眸看向腰間的荷包,伸手去將裡頭的小巧玉佩拿瞭出來,捏在手心裡,望著許三花,輕聲道:“這一對蓮蓬雕刻得栩栩如生,且玉佩小巧玲瓏,一隻手就能握在手心裡,我自然是喜歡的。”
許三花抿嘴笑瞭,一雙杏眼彎成瞭極好看的半月牙,那裡頭的眼瞳好像兩顆黑珍珠一樣,又閃又亮。
“南湘說贈人玉佩,當是分為兩半一人半塊最好,可惜我去鋪子瞧瞭半天,就覺得這塊玉佩極好,這上頭的一對蓮蓬緊緊貼在一起,嚴絲合縫,幾乎融為一體,但仔細一看,又分明是兩個不同的蓮蓬,瞧著多好。”
賀璋聽著,又往玉佩上看瞭幾眼,望向許三花,一雙眸子裡閃爍極瞭,“嗯,瞧著極好。”
許三花嘿嘿笑瞭笑,望著賀璋的眼睛,忍不住道:“有沒有人說過,你的眼睛,真好看。”
賀璋微愣,隨即一笑,“有。”
“嗯?誰說過?”許三花杏眸微睜。
“你剛剛說過。”
許三花愣瞭愣,反應過來,登時撲哧一聲笑瞭出來。
池水安靜,花圃裡不知名的花兒爭相盛開,簇著這座涼亭猶如眾星拱月。
而涼亭裡的人相對而坐,談笑風生,如此歲月靜好,令人難忘。
……
“你是說,那姓許的小姑娘給璋兒扛瞭頭野狍子來和璋兒一起在亭子裡喝茶聊天坐瞭小半個時辰?”汀蘭院裡,畢氏聽完白嬤嬤的話,神色古怪,很是驚異。
她想起什麼來,又道:“上次那小姑娘來跟阿璃他們玩投壺,後頭璋兒是不是也去瞭?”
“去瞭,不但去瞭,大公子還吩咐廚房做瞭燕菜甜湯,和他們一起吃瞭,吃瞭小兩碗呢。”白嬤嬤語氣有些輕快道。
許是被白嬤嬤這樣的語氣感染,畢氏忽而也笑瞭起來,“吃飯也就罷瞭,璋兒何時跟琰兒他們幾個孩子一起坐著吃過什麼甜湯的?那日三弟妹他們回娘傢,璋兒天不亮就起來相送,也是稀奇事,後頭那小姑娘也來送阿璃他們,我當時就覺得有一絲不對,如今聽你這麼一說,大約我這心中也是明白瞭。”
說罷,畢氏看瞭眼那邊圓桌上放著的幾個盒子,那是她娘傢剛剛派人送到的上元節禮。
江州盛產煙火,煙火的種類千奇百態,爭相鬥艷,美不勝收。
是以,每年的上元節節禮,娘傢就總會給她送些煙火來,聊表她對故鄉的思念。
須臾,畢氏道:“嬤嬤你親自去替我下個帖子,請許姑娘明兒來做客,她新想出來的米豆腐甚合我口味,我想親自與她請教一下這米豆腐是怎麼做的。”
白嬤嬤眸中閃過一絲亮光,垂首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