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還沒亮,許老太爺送葬,村裡幾乎傢傢戶戶都有男丁去瞭,棺材抬上山,還得挖坑,一通忙活,等下葬完成,日頭都升上一半瞭。
許三花上山去遠遠磕瞭個頭,回傢時,就見黑妞沖上來,興奮道:“姑娘,陽大匠來瞭!”
陽大匠來瞭?
今兒才二十五,還沒出正月,陽大匠竟提前來瞭?
想著馬上就建宅子瞭,許三花激動的很,當下大步沖進院子,果然見陽大匠正坐在堂屋喝茶,身旁還跟著小豆丁孫子陽初。
“陽大匠,你來瞭!這是準備來給我傢建宅子瞭?”她大步走進去道。
陽大匠摸著一把白胡子,搖頭晃腦道:“丫頭,你那壇子雞可要準備好,匠人們今兒天黑之前就會到,明天就開始動工,現在咱們先把圖紙給弄出來吧。”
“陽大匠隻管放心,村裡別的不多,喂雞的多,保證頓頓都有。”原來還是壇子雞的吸引力大,許三花嘿嘿笑瞭笑,見小豆丁抬頭看著她笑,不由伸手拍瞭拍他的頭,“你也有。”
陽初一聽,頓時滿意瞭。
陽大匠自來有自己的習慣,開工前一天畫圖紙,主傢隻需說想建個啥樣的宅子就行,其他的自有他大筆一揮。
先前考慮到銀子的問題,許三花隻說建個三進的宅子帶個小花園就夠瞭,但現下,她手裡的銀子還挺夠,當下便道:“陽大匠,八畝地能建多大的宅子?”
陽大匠清楚許傢的情況,想瞭想道:“八畝地,不弄其他復雜的,建個五進的宅子倒也足夠。”
五進院子確實又有些大,像賀璋傢,那五進的太寬太廣瞭,走來走去的都麻煩。
許三花便道:“那建個四進的,再帶個小花園弄上些其他的建築,像對面賀傢一樣,有些個歇腳坐坐的涼亭啥的,應該夠吧?”
陽大匠一聽,直接用炭筆在紙上畫瞭起來,他一生畫瞭不知多少張這樣的圖紙,是以很快,一張圖紙就落成瞭。
“這個樣子,八畝是絕對夠瞭的,你看看如何。”
許三花接過圖紙一看,正是四進的宅子,不但有兩個小花園,還有一處小水池,收口的另一方則是一條長廊,其中還擴有兩個亭子,還真是飛簷長廊,亭臺水榭,雕梁畫棟,建出來指定氣派。
院子又多,絕對夠住,玩耍走動的地方也夠,卻也不像賀傢那般的大,如此許三花很是滿意,點頭道:“行咧!就這麼建,挺好的!不知一共需要多少銀子?”
“不多,所有的材料包括匠人的工錢一共是八千兩!”
許三花一聽八千兩,倒是沒有猶豫,賀璋傢建得宅子可是兩萬兩呢!她這四進的也不差,八千兩銀子值得!
當下就回屋去抱瞭上次白地主給的匣子,又往裡頭添足八千兩,回堂屋來一起給瞭陽大匠,她聽賀管事說過,陽大匠給人建宅子,都是要提前將銀子付瞭再動工的。
這可是老字號的大工匠,可不怕他收瞭銀子會跑路。
陽大匠接瞭匣子也沒數,就給陽初抱上瞭,然後看著許三花,笑瞇瞇道:“明兒開工,今兒先吃個壇子**,許久沒吃,早就念著咧,中午怕是來不及,晚上吃也行,中午就隨便來點吧!”
許三花可是見過他在賀傢建宅子時隨時都坐那吃肉喝酒的,曉得他嘴巴好吃,收買瞭他的胃,快快給她建宅子,爭取在大哥成親前建好上梁進火,多好!
所以,這人可得巴結著才好。
許三花當下點頭,讓陽大匠先坐著,自己麻溜的往灶屋去瞭。
如今老許傢的灶屋可不像從前要啥沒啥,每頓都是幾十口子人吃飯呢,裡頭的東西齊全著,少瞭哪樣都有田寬隨時添置上的。
薑氏和何氏的茶飯手藝不錯,許三花看瞭看他們正準備的中午的菜色,蒸的米飯,燒的紅燒狼肉,便吩咐他們另外做上兩道菜,炒一個米豆腐臘肉,炒一個酸辣肉絲,再涼拌一個涼皮。
又讓彭貴擱後院去逮一隻雞來殺瞭,她自個往洪大夫傢跑瞭一趟,裹瞭些草藥回來。
等雞處理好,親自動手照上次做壇子雞那樣給做好,煨在壇子裡,煨上一下午,到夜飯時倒也差不多瞭。
中午飯,陽大匠是由老許頭陪著吃的,兩個人年紀差不多,別看陽大匠是城裡人,但他沒有架子,跟老許頭擺閑,擺地裡莊稼,擺些瑣事,倒也擺閑得很是融洽。
還沒到傍晚,兩百多個工匠就到瞭,許三花看得心裡一陣火熱,這麼多人幹活,賀傢用瞭一個來月,她傢最多也就一個月指定能建成!
她從豆腐作坊裡暫時撥瞭四個人出來在建宅子期間做這些匠人的飯,至於住處,這些匠人每個人都帶瞭被褥行李來,一到,就去瞭孤山腳下,自行搭瞭簡易的茅草棚子暫住,根本不用主傢操心。
陽大匠和陽初祖孫二人,卻是也不要許三花操心住處,他們則是住在對面賀傢的,她隻管負責每天送去壇子雞就行。
一頓一隻,一天要兩隻,許三花看瞭看自傢雞圈裡的雞,旋即便拿瞭銀子給她奶,讓她看著村裡哪傢的雞好要賣的,每天都去買兩隻回來。
倒也不必一下子買完,畢竟傢裡雞圈太小也放不下,總也不能全殺瞭,這天氣眼看著越來越好,殺瞭放不久。
到瞭第二日早上,孤山腳下就火熱的忙碌瞭起來,村裡都曉得老許傢要建大宅子瞭,還是跟對面賀傢一樣,請的城裡的大工匠,有閑的不由都溜達去看熱鬧。
畢竟,府城的大工匠建房子他們可是從沒見過的,之前賀傢建宅子,他們沒好去湊熱鬧,老許傢不同,一個村的,看看熱鬧他們也不虛。
許三花也去晃悠瞭一圈,見陽大匠隻坐在那裡,將圖紙一拍,銀票一甩,底下自有負責各樣分工的小工頭各自領瞭自個該做的事,忙得是有條不紊。
如此根本不用主傢操心半分,許三花看著,不由咧開瞭嘴角,高興得不行。
連續晴瞭好些日子,各傢各戶差不多的地都整好挖出來瞭,就等著播種苞谷瞭。
趁著天氣好著,這一日吃過瞭晌午飯,老許頭換瞭身短打,光著腳,擼起褲腿,牽著傢裡的黃牛,吆喝瞭三個兒子一起扛著犁杖和釘耙就一起往山坳子下的三畝田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