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話:兒子

作者:樹洞裡的秘密 字數:2264

自冬月裡洋洋灑灑的飄瞭一場長達四五天的大雪之後,這兩天又開始飄起瞭小雪花來。

怕雪下得太大,路不好走,所以洪大夫和請的兩個穩婆跟許三花生產之時一樣,都提前住進瞭許傢宅子裡。

臘月二十二這天早上,雪花飄得更大瞭些,吃過早飯的胡氏準時發作。

全傢人早就做好準備的,胡氏一發作,就趕緊往產房裡抬,兩個穩婆有經驗的很,吩咐外頭準備熱水這些,然後就將門給關上瞭,阻絕瞭外頭擔心的人。

隨後許三花就得到瞭消息,將團團圓圓給賀璋看著,自個帶著人扶著路娘就趕緊往對面來瞭。

還有得瞭消息的周氏也下來瞭。

胡氏這已經是第三胎,這一胎特意註意瞭的,娃兒絕對不會大,照理說應該很好生才對,

但因為胡氏的年紀擺在那裡,已經不年輕瞭,難免就叫人更擔心幾分。

比頭胎還叫人擔心呢。

老胡氏捏著專門往道觀裡去求來的一塊木牌子,嘴裡念念有詞的祈禱個不停。

產房裡胡氏一陣一陣的聲音斷斷續續的響起,像是在忍耐,但又痛的忍不住要叫。

許三花擔心得攥緊瞭手,但想著已經進去產房的路娘,又松和瞭幾分,有路娘在,不會有事的。

眾人在另外的屋子裡大概等瞭將近兩個時辰,產房內終於發出一聲洪亮的聲音。

老胡氏雙眼一亮,一聲無量天尊,再加一句菩薩保佑,那是將佛和道都感謝瞭一通,這才趕緊往外頭去。

許三花聽見哭聲也是一喜,扶著老胡氏往外頭去。

許大茂一直守在產房門口,不肯到另外的屋子裡避寒,冷得渾身打哆嗦,但第一個看到瞭襁褓,嘴都咧到瞭耳朵根。

天氣冷,怕孩子受冷,所以隔著棉簾子微微挑開點給外頭人看的。

老胡氏一湊過去,立馬問:“男娃還是女娃?”

許大茂第一個看瞭娃子,裡頭穩婆已經將娃子抱瞭進去瞭,許大茂咧嘴笑著,“娘,是兒子!”

雖說在他看來兒子女兒都行,但媳婦就盼著兒子,這下成瞭,以後也不用牽著掛著,媳婦不用再生瞭,大傢都歡喜,齊活。

老胡氏和走在後頭的老許頭一聽是兒子登時也是喜不自禁。

老胡氏連連對著老天爺作揖,直喊老天保佑。

得知她娘沒事,又生瞭兒子,許三花也很是高興,見她奶這樣,就不由得打趣,“奶,你這又是無量天尊又是阿彌陀佛還老天保佑的,到底謝的是哪方神明喲。”

老胡氏聽著,也忍不住笑,“都謝唄,這些神明我都求瞭,現下你娘母子平安,我自然要感謝。”

十裡八村的風俗,生瞭兒子都要煮紅雞蛋,給村裡傢傢戶戶發。

不過以前日子難過,幾個雞蛋都舍不得吃,哪舍得煮那麼多雞蛋給村人發?

雖是風俗,但照做的少,能滿村發紅雞蛋的,幾乎都是那種求兒子求瞭一個又一個才終於盼來的,高興得不得瞭,才如此做的。

就比如許大茂這情況。

所以,產房一收拾好,老胡氏進去看瞭胡氏又看瞭孫子,就立馬催促著許大茂去買雞蛋回來煮。

這煮紅雞蛋發給村人,還非得是當爹的親手煮親手發不可的。

孤山村一百來戶,一傢發兩個,那也得兩百個瞭。

不過村裡養雞的人多,許大茂背著個大背簍往村裡走瞭一圈,雞蛋就買齊瞭。

然後花瞭一下午煮好瞭紅雞蛋,當年傍晚,就挨傢挨戶發瞭去。

曉得他終於有瞭兒子,村人們無不都是真心實意的恭喜道賀他。

等到洗三酒,也熱熱鬧鬧的辦瞭,老許傢的喜悅剛剛平靜下來,馬上就是除夕夜。

而除夕夜一過,初六,羅氏這裡也發動瞭,折騰瞭一個下午,一直到晚上,才順利生下一個女娃來,母女平安。

這是老許傢這一輩的第一個女娃,自然也是值得高興的。

一時間傢裡都是小娃兒,樂的老胡氏和老許頭這兩個老的,每天都是喜笑顏開的,所謂四世同堂,莫不就是如此啊!

正月二十二,八樹辦滿月酒。

喊瞭一個月的八樹,許大茂十分的覺得這個名字拗口不好聽,於是乎就找瞭女婿賀璋,讓他給重新取個名字。

給孫輩取樹和花字的老許頭默默的點瞭點頭,一眨不眨的盯著賀璋,期望他給自己這個小金孫取個好聽點的名字。

說不得將來出息著呢。

現在村裡有瞭村塾,傢傢戶戶都有娃子讀書識字,他們傢的大瞭自然都要送去。

老許頭心裡盼望著他們老許傢也能出個讀書人咧。

看大樹二樹,三花六花,都聰明,說不得就出讀書的料呢!

許八樹,許八樹,真是讀書人,不得被外人笑話?

許三花也笑瞇瞇的看著賀璋。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小舅子,賀璋略微一想,想瞭個好名兒,自清。

許自清。

老許頭一默念,啥字不字的整不明白,但這三個字一起念,好聽呀,比喊許八樹好聽多瞭。

於是乎,老許傢這一輩最小的八樹有瞭一個文氣的大名,許自清。

等到二月初六,許四樹的女兒辦滿月酒,也請賀璋取名字。

賀璋隻感覺自己就成取名的瞭,這一兩年的,加起來,取瞭多少個名瞭。

也不差這一個。

他嘴巴一張,許思齊這一輩第一個女娃,取名許思瑤。

比起大樹二樹三花的,這好聽的一個名字,就是這個傢族的改變。

村裡叫狗娃栓子石頭的數不勝數,但自從他們上村塾瞭,先生左一個許石頭,右一個餘狗娃的,實在令先生拗口。

有好些讀書還不錯的,先生便做主給他們另取瞭大名,畢竟,將來要是走得遠,能考科舉試試,試卷上落一個餘狗娃許石頭的可還行?

他們的父母們對此也很是高興。

聽說老許傢這一輩小的都取瞭文雅的名字,也巴不得先生給他們的娃子取個好聽的大名呢。

一時間,找先生幫忙給讀書的娃子取大名的不知凡幾。

慢慢的,村塾的教舍裡,再沒有狗娃石頭之類的名字被喊出來。

便是他們回傢,被傢裡人喊上一句,都要搖頭晃腦的聲明一下,“我不叫狗娃瞭,我叫餘文樂。”

這便是村塾建成一來,村裡最大的改變瞭。

當然,還有改變的,就是漫山遍野瘋跑的娃子少瞭,隨便逮著一個,也能給你搖頭晃腦的背一套的三字經來。

見證這這份改變的村人們無不都是滿意的點頭,送瞭娃子去的覺得自己真是十分的明智,還沒送娃子去的,都趕緊將娃子送去。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