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悠閑並一心等待的時光是轉眼即逝,很快就到瞭木蘭和康熙約定的三月之期。
木蘭本答應康熙在三個月之後就會回到京城,可是在上次胤回來過一次之後,她卻是一直沒有等到第二次機會。
木蘭在這些天裡也等得有些心急,她也還是準備依照之前的想法,想要帶著弘歷繼續留在圓明園裡。
不說這樣做對於她和胤有什麼好處,就單單隻說辛巴它們,如今就不太適合回到京城。
當然其中更重要的是,她依舊防備著那個背後之人和天道。
所以目前對於京城,木蘭她們是避之不及。
再說現在辛巴的身邊,還跟著那三十幾隻野狼。
在沒有把它們都妥善的安排好之前,也不可能就這樣帶著它們回到京城。
木蘭想著便寫瞭一封書信,準備叫人傳回京城給康熙。
誰知就在第二天書信還沒有送出去之前,她卻是從櫻桃等人的口中得知。
康熙今天一早就已經從京城出發,是直接帶著人就往圓明園來瞭。
也就在木蘭接到這個消息後不久,康熙就已經到瞭圓明園的門口,她便忙帶著弘歷去那裡迎接。
從馬車上下來的康熙,他一看到木蘭和弘歷就笑瞭,看來心情很是不錯。
康熙看到弘歷很是高興,弘歷對著他也很是親熱。
雖然有三個多月沒見,但弘歷卻並沒有忘瞭康熙,是立即就跑過去大聲喊著“皇爺爺”。
對於弘歷這樣的親近之舉,康熙低頭看著也是眼中帶笑,就一把將弘歷抱在瞭懷中。
一旁的梁九功和木蘭看著,還有些擔心康熙的身體。
畢竟現在的弘歷可不像以前,現在明顯是個小胖子的他,那體重也是蹭蹭蹭的往上長。
如今就是對於木蘭來說,這也是一件“苦差事”。
反正她是抱不瞭多久就會手酸,倒是像櫻桃這樣的習武之人,這對於她們來說倒是影響不大。
所以先前這一路走來,也是櫻桃抱著弘歷,木蘭則是做瞭甩手掌櫃。
雖然康熙一直看著弘歷在笑,但他是何等的敏銳和聰慧之人,又如何看不出梁九功和木蘭的擔心。
雖然康熙也不想承認自己老瞭,但若是以前的他,這一路行來也不會如此的腰酸背痛。
看來這人的年紀大瞭,還真是不服老不行。
康熙也不想在木蘭等人的面前強撐,所以在木蘭叫弘歷下來自己走路時,他也沒有再說什麼他不累的話。
等康熙和木蘭一起往裡面走去,梁九功等人就趕緊在後面跟著。
至於其他負責保護康熙的侍衛,則是留下瞭一些人去處理別的事,另一些人則是跟在瞭身後。
其實早在康熙傳話要來圓明園時,這裡面就提前增加瞭很多的侍衛,也對周圍加強瞭防衛和保護。
就是要確保康熙的安,在木蘭這裡系統也出瞭一份力,它負責監視著圓明園裡的一切。
康熙和木蘭一路走著,就像是在散步一樣,他們邊說話邊看著四周的景色。
弘歷則是早在這之前,就被櫻桃抱在瞭懷中。
畢竟就依著弘歷如今的年紀,是無論如何都跟不上她們的。
之後等康熙到瞭木蘭她們住的院子裡,第一時間就去看瞭依舊在昏迷的胤。
見老四胤雖然一直昏迷,但看著臉色卻很是不錯,可見木蘭把人照顧的很好。
康熙對此也很是滿意,又再次看向太醫問瞭問胤的情況。
而木蘭這時也趁著這個機會,把她想要繼續留在這裡的事說瞭。
康熙聞言後也沒有驚訝和反對,其實對於木蘭的這個想法,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他是早就已經看出來瞭。
所以現在聽到木蘭的話,他也並沒有太過的詫異。
隻是看到床上躺著的老四胤,康熙便還是有些難過和擔心。
在之前太子被廢以後,朝中的那些大臣,還有一些皇室宗親,就紛紛上瞭折子進言,試圖想讓他再立太子。
原本這人選中就有老四胤,還有老八胤,當然也少不瞭老三他們。
雖然在當初一廢太子的時候,那時朝中就有人瞭舉薦瞭老八。
但是他當時並沒有答應,並且還斥責瞭老八一番,也算是直接出手打壓瞭老八。
當時朝中的那些文武百官見狀,知道他是鐵瞭心的不會立老八為太子,這才慢慢的消停瞭下來。
也是因為那時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都因為立太子的事而開始暗潮洶湧。
所以之後才有他再次復立太子的事,也是為瞭暫時的把這個紛爭給解決。
不可否認,他也曾想給太子最後的一次機會,可惜他得到的結果卻還是讓他失望瞭。
倒是老四胤,一直以來都是勤勤懇懇的辦差,雖然人看著面冷也不喜多話,但他卻很是看重兄弟之情。
而且老四的手段和能力都很是不錯,這也是他之前那麼看重老四的原因。
之後在證實瞭木蘭的身份後,他在心中就更是看重瞭老四幾分,並且有瞭慢慢培養和鍛煉他的想法。
隻可惜老四他先是遭遇瞭幾次刺殺,之後又因為那個二阿哥弘昀的事,跟他這個皇阿瑪之間有瞭心結。
後來老四又因為那個年若蘭,和木蘭鬧翻後急怒攻心的昏迷不醒,才讓他隻能把那個念頭暫時的放下。
康熙想著這些就皺眉暗嘆瞭一聲,眼裡的神色也漸漸變得有些復雜。
原本在排除瞭太子之後,老四和老八他們兩人,也算是鬥得旗鼓相當。
老四身邊有十三和十四兩人幫襯,老八身後則是一直有老九和老十。
他們兩邊可以說是暫時取得瞭平衡,也是康熙他心中最想要看到的事。
在他還沒有真的做出決定之前,他並不想要一傢獨大,也不想任何人來威脅到他這個皇帝。
隻可惜在老四胤昏迷之後,這個平衡卻是很快就被打破。
老八和老九他們竟是又開始,想要試圖聯系那些朝中的大臣,想要讓他去再立太子。
對此康熙心中很是不悅,隻想讓老四能盡早的醒來。
他之前也看瞭太醫送來的脈案,知道他們對於老四的身體情況,是一直抱著不是很樂觀的態度。
他們不敢確保老四以後會不會醒來,又或是在醒來之後,會不會因為這麼長時間的昏迷,而讓老四有什麼“後遺癥”。
也就是這些擔憂和疑慮,讓康熙做出瞭另外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