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帶回來的兩個消息,都讓老太爺聞之色變。
一是京中的消息,二是遙州莊子上查到的事。
“就在太子病愈兩天後,這事就出瞭,老太爺,您看這事?”陳昌是在遙州回來的路上收到信的,就順道快馬繞到京都,打探清楚瞭這才急急忙忙回來告訴老太爺。
老太爺想要林傢入京,一定要有一個恰當的時機,這時候,京都一片混亂,風聲鶴唳,怕是入京的事要緩一緩瞭。
林橫沖坐在椅子上,頭微微低垂,目光落在地面上,搭在椅扶上的雙手手指不停的輕敲著。
“這事既然已經被捅開瞭,大庭廣眾之下擊鼓告狀,刑部估摸著當時也是騎虎難下不得不接這個案子,歷來,這種賑災貪腐案都是牽連甚廣,而今還因為蝗災沒能及時安置,趕上今年大凍,西北難民成片,皇上也不可能裝聾作啞,若不查,就無法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一查,恐怕朝堂一場動蕩在所難免。”
陳昌沉重的點瞭點頭,動蕩是必然的,隻是這樣一來,老太爺入京的計劃就要延後。
“按說,這西北出瞭這麼大的紕漏,京裡早就該知道,既然瞞住瞭,為何這時候又突然...”陳昌想不明白,既然有本事瞞下,說明手段瞭得,這消息應該是很難走漏才是。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西北雖離京都較遠,但總還是大夏國土,有人有本事瞞,就擋不住更有本事的查。”
“那...這事...”一旦查開,可要怎麼收尾?
“你速速再去一趟京都,有什麼消息,第一時間讓人回報。”林橫沖沉聲吩咐瞭一句,怎偏生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這樣的事。
此時,林傢動不得,隻能靜觀其變,目前,尚且看不出到底是誰的手筆,此事幹系重大,牽連甚廣,更加難以預料結果,隻能看事態發展瞭。
“是,我稍後就啟程,老太爺,大小姐的事?”這畢竟是林傢的傢事,他一個下人不好評價。
提及傢事,老太爺閉目仰頭靠在椅背上,當年,老大借機送走孩子,他便察覺出有些不對,隻因是內院的事,他便提醒瞭夫人一句,之後,夫人也查瞭,老大傢的就是難產而死,並沒查出什麼不對,他當時也沒太上心...
“傢門不幸!”
陳昌站在一旁不好接話,怪不得總覺得那大小姐有些不一樣,也難怪她有怨言,這些年,真是苦瞭她,是個可憐的。
“其他都查清楚瞭?的確有那麼個秀才?”
“查清楚瞭,是有個姓孔的秀才,就住在冷傢莊隔壁的一個山窩上,大小姐常到那山上拾柴,孔秀才說,是小姐五歲的時候碰上的,見她乖巧聰慧,一時興起,就問瞭名字寫給她看,大小姐當時就纏著讓他教...後來這一教就是七八年,那孫秀才我也去查過,為人孤傲,與人少有往來,孤身一人無兒無女,周圍打聽瞭一些,都知道這山上住著這麼個人,說出來,這孫秀才,老太爺可能還知道。”
也不知道,這大小姐是命苦還是命好。
“哦?”林橫沖挑瞭挑眉。
“這孫秀才名喚孫馮烈,字唐之。”
林橫沖眼睛亮瞭亮,起身大步到書架前,從左手第一個架子第二排翻出一本字帖,“你可確定就是此人?”
“沒錯,奴才當時聽著,就覺得這名字耳熟,所以在他屋裡仔細看瞭看,那小屋裡,都是字畫手記,那墻上的字,落款便是唐之。”
“南山先生!”陳昌辦事,一向細致,若不敢肯定是不會與他這麼說的,怪不得,那丫頭習的那一手好字,大傢之氣,原是師從南山先生。
造化啊!
多少讀書人想要一副南山先生的真跡?可以說有市無價,因為南山先生甚少露面,他的字畫更是少有流傳在外的,沒成想,自己那大孫女...竟是南山先生的學生。
“老太爺,南山先生說瞭,他不欲入世,隻圖清凈,與大小姐純碎是一場機緣巧合,如今大小姐既已回林傢,往後便不必去尋瞭,他隻是一個山中秀才。”
意思就是不要去打擾瞭,教他孫女不過是巧合,算不得正式門生,林橫沖暗暗嘆瞭口氣,他也是讀書人,能明白南山先生的意思。
功名於他們,猶如糞土。
“古人雲,內不安,何以謀外?林傢,是要好好整肅一番瞭,免的將來後患無窮。”趁著他現在還算健朗。
陳昌默默閉嘴低下頭去,老太爺這是下瞭決心瞭,雖然現在還不知道當年那個與冷大莊交易的婆子是誰,但是冷大莊已經被他帶來瞭,隻要老太爺開口,帶來一指認,便都明白瞭。
哎!林傢這個年,可是不好過啊。
“這些年,也苦瞭那丫頭,五六歲便要上山砍柴...那樣子,你也瞧見瞭...這要是老大尚在,看到的多心疼,要不是碰巧她自個兒聽到,要不是她自己機靈...哪裡還回的來。”
雖是一傢之主,是林傢的頂梁柱,可也終究是個老人,說到此,有些戚戚然。
“大小姐經歷這些苦楚,如今回來瞭,有老太爺照看,必是個有後福的,老太爺無需太難過。”陳昌見狀,勸導一句。
林橫沖也隻是一時心有所感,很快收斂情緒點瞭點頭,想起那個大孫女,突然又想起另一件事,“對瞭,陳昌,你去查的時候,可知道她懂醫術這事?”
醫術?老爺說的是大小姐?
陳昌有些懵瞭,搖瞭搖頭,這還真不知道,這大小姐還懂醫術?
老太爺擺瞭擺手,“罷瞭罷瞭,此事往後再說,你休息一下,收拾收拾便去京都吧。”事有輕重緩急,那大丫頭的身上,本就諸多古怪,人在府上,不急,到時候,問一句,再去查查就是。
“是!”
林橫沖又交代瞭幾句,陳昌便出瞭書房。
屋內,林橫沖無法靜心思索,幹脆起身到書桌前,拿起書桌右邊擺放的一張紙看瞭又看,這紙上的兩個字,就是林霜語那日在這隨手寫的松閣二字。
看著看著,林橫沖又不禁嘆瞭口氣,心思細膩,便是算計,也透著幾分磊落,又有如此韌性,再瞧這一手字,觀字如閱人,這要是個孫兒,該有多好,可惜啊!
明明受瞭這天大的委屈,回來之後卻一言不發,用一副襪套,步步為營,如果,老大傢的不去接,她知曉自己身世之後,估摸著,也自有法子回來。
原來,那副襪套不是訴委屈,是來討要公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