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裡正媳婦的心思

作者:甜味沙琪瑪 字數:2224

不怪宋老爺子懷疑,宋誠忠,宋誠義每次積極主動做事的時候,總是有一番算計。

經歷的多瞭,宋老爺子也不得不防著。

宋老爺子打量的目光,掃視過去,不斷猜測著,這個兒子又要搞啥貓膩。

半響,宋誠義被宋老爺子的目光弄的毛愣愣的,訕訕的道,“我閨女說,幹活能鍛煉身體,長得結實些。”

......

這話宋老爺子不信,同時宋老爺子也聽出來瞭,宋誠義在這幹活,跟宋青苑有關系。

看著宋誠義被宋青苑管制的服服帖帖的樣子,宋老爺子的心裡別提有多復雜。

自己費勁心力,才能做到的事情,就這麼被一個小姑娘搞定瞭。

宋老爺子一陣欣慰,一陣心酸。

最後,默嘆一聲,拍瞭拍宋誠義的肩膀,“你閨女說得對,好好幹。”

說罷,宋老爺子抬腳,就回瞭宋傢。

分產文書一試四份,宋老爺子和宋傢三房各一份,宋老爺子直接把二房的文書交給瞭宋青苑。

“你爹你娘拎不清,你二哥太混,你三哥要專心科舉,四郎還太小,既然你願意扛起二房的傢,爺就把二房交給你。”宋老爺子道。

“辛苦你瞭,別讓爺失望!”宋老爺子摸著宋青苑的頭。

他雖然不經常回傢,可他不傻,從幾次宋傢大事中,他也看出來瞭,二房現在做主的是這個小丫頭。

老二兩口子,都看著這個小丫頭的臉色做事。

這樣也好,二房這兩口子,前半生有他管著,現在有他們的閨女管制,將來宋青苑出嫁後,三郎也成長起來瞭。

老二兩口子,這輩子算有著落瞭。

把事情安排好後,宋老爺子帶著大郎,三郎到瞭鎮上,他要置辦謝禮,感謝大郎,三郎的先生。

次日。

祠堂門前響起瞭一連串的鞭炮聲,聲響過後,一群小孩子圍瞭過來撿啞鞭。

其他人也陸續走進祠堂,紛紛向宋傢,宋老爺子道喜。

這次,宋裡正在祠堂為大郎,三郎置辦瞭四桌席面。

除瞭宋傢的眾人,請的都是村子裡比較有地位,或者相熟的人傢,其中以宋氏族人居多。

席間,宋老爺子,宋裡正,大郎,三郎依次發言。

“讀書!還得讀書啊!”宋裡正有感而發,“傢裡條件過得去的,一定要送孩子去讀書,讀書才能有出息,才能讓傢裡徹底改頭換面。”

早前,宋裡正也上過學堂,讀過書,後來傢裡條件不允許,就沒有繼續考。

再後來,宋裡正成長起來,傢裡條件過得去瞭,就陸續送傢裡的子孫進學堂,但終歸比宋老爺子傢慢瞭一步。

孩子們的讀書天賦,比起大郎,三郎也差得遠。

宋裡正每每想起,不覺唏噓,如果當年他堅持下去,是不是......

都是命啊!宋裡正灌瞭一口酒。

宋老爺子樂呵呵的陪著。

酒足飯飽,宋傢女眷復雜收拾殘局,眾人陸續歸傢,宋裡正打著嗝,懶洋洋的癱在椅子上。

抽出煙袋,點著,愜意的抽著。

裡正媳婦走瞭過來,一把把宋裡正推開,沒好氣的道,“瞧把你樂的,不知道的,還以為考中的是你孫子!”

“咋?”宋裡正動作一頓,“瞎說啥呢,我也想要那麼出息的孫子,也看人傢祖德給不給。”

“再說,我是宋氏族長,族裡有人出息,我高興有啥不對。”宋裡正的煙袋在桌子上敲瞭敲。

“呵!”裡正媳婦冷笑,“有兩個會讀書的孫子,祖德傢的威望又提升瞭一步,你就不怕哪天他把你擠下去。”

“怕啥怕!有啥好怕的,與其擔心比人,不如做好自己。”宋裡正吐出一口煙,“讓傢裡的孩子好好讀書,咱也考個功名,光宗耀祖。”

“說得容易,也要看你的孫子有沒有這個本事!”裡正媳婦哼瞭哼,別過頭,擔心的道,“宋祖德的大孫子要是考上瞭童生,那他大孫女的身份,又拔瞭一層。”

“咱傢小雨,不是被比進泥裡。”裡正媳婦的眉眼間,帶著憂心。

“哪能咋整!當初我就不同意老胡傢的親事,還不是你和老二媳婦,要死要活的,非要給小雨定下,現在又前怕狼後怕虎的,當初幹啥去瞭......”宋裡正呵斥著。

“小雨也不小瞭,趕緊給老胡傢透個風,早點把親事辦瞭。”宋裡正吩咐著。

裡正媳婦皺眉,“你當我不想快點把親事辦下來,老胡傢不吐口風,我能咋整。”

裡正媳婦憂心忡忡,現在很明顯,老胡傢不熱絡。

宋裡正嘆瞭一口氣,“改天我去老胡傢說道說道。”親事訂都訂瞭,還能退咋的。

............

另一邊,宋傢上房內。

宋老爺子正說起糞肥的事,“去年攢下來的糞肥,都差不多用完瞭,今年又多瞭二十畝地,傢裡看看,是不是在抓幾頭豬。”

田地種久瞭,肥力下降,糧食就會減產,肥田,施肥勢在必行。

這個時候,沒有化肥,糞肥就成瞭天然的化肥。

村子裡,傢傢戶戶都會攢一個糞堆。說是糞堆,其實裡面的東西很雜,有灶坑的草木灰,也有河塘裡的淤泥,還有生活污水,可瀝腐性垃圾。

這些東西沃在一起,發酵,經過處理,就成瞭人們說的糞肥。

每年秋收後,上凍前,把糞肥施在田地裡,使田地得到休息。經過一冬天的滋養,田地就會慢慢恢復肥力。

宋傢去年積攢的糞肥已經在冬天施下,今年又要重新積攢。

“今年傢裡的地多瞭,肯定得多抓幾頭。”宋誠禮道,“要不,就抓五頭吧?還有傢裡的雞也要養起來。”

“五頭?你看看?”宋老爺子詢問的看著周氏。

周氏蹙眉,“五頭有點多,其他的時候還可以打豬草,冬天的時候,就隻能喂麥麩和糠。”

宋老爺子懂瞭周氏的意思,“咱傢今年的地增多,多種些小麥,就有麥麩喂。咱傢還可以種幾畝地的紅薯,紅薯藤曬幹瞭和麥麩摻著來。”

“爺,咱傢不用種紅薯。”宋青苑接過話,“咱傢的紅薯藤,可以在村子裡買。”

去年她和二郎養豬用的紅薯藤,除瞭六畝地出產的,剩下的都是從村民手裡買來的。

宋青苑繼續道,“紅薯藤沒幾個錢,一板車,也不過十文錢。買上幾板車的紅薯藤,摻合上麥麩,就是再來幾頭豬,也夠吃瞭。”

“咱們傢的田地裡最好都種上小麥。”宋青苑如是說。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