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宋記小吃鋪

作者:甜味沙琪瑪 字數:2160

葉氏抬頭,“你這孩子,有啥主意?”

“好主意唄,讀書識字,你看咋樣?”宋青茉走瞭進來。

“二伯娘現在,可識瞭不少字,自己看看書,寫個信,絕對沒問題!”

“娘啊,你也是宋傢的三夫人,多學點,總沒壞處的!”宋青茉笑著說道。

葉氏撇瞭一眼,“你這孩子,現在還來教訓起娘瞭!”

“學!學!娘學還不成嗎!”

當初,老爺子讓宋傢,都識字的時候,她也跟著學瞭一陣。

簡單的字,寫下來還沒問題,常用的字也認識,不過讀書寫信,這點還做不到。

“等趕明兒個,你和你姐就教娘。”葉氏道。

“成啊!”

“到時候,我就成瞭小先生瞭!”宋青茉高興的說著。

…………

天氣日漸變暖,送傢的菜園子,也已經開種

周氏帶著人,翻地,刨坑,栽苗,培土,澆水。

“那邊,種上兩壟的菇娘,給傢裡的孩子吃。”

“這塊,這塊種茄子。”

“這幾根壟,種豆角。”

“這邊,種辣椒。”

周氏劃好范圍,一一囑咐著。

“奶,今年多種幾壟黃瓜吧!”

“去年咱傢的黃瓜都沒夠吃!”宋青苑說道。

夏天的時候,在園子裡摘根黃瓜,洗一洗,吃著格外清涼!

“成,那今年就種幾壟黃瓜。”周氏應下。

又跟著傢裡人,種瞭會兒菜園子。

宋青苑拉著二郎退瞭出去,粉條作坊,需要紅薯和土豆。

如今眼看就要種地,他們也該把貨源的事,提上日程。

光靠傢裡的地,種出來的紅薯,土豆,肯定是不夠作坊用的。

倆人商量一番後,進入書房,把商定好的種地協議,寫瞭出來。

宋青蓉,宋青茉,錢婉茹也趕過來幫忙,五個人的共同努力下,幾十份協議,書寫完畢。

協議裡規定,種地的人傢,必須在秋收的時候,把紅薯,土豆賣給宋傢。

宋傢以一文錢兩斤的價格回收,土豆秧,紅薯藤,要無償歸宋傢所有。

規定這一點,也是為三房的利益著想,有瞭這些土豆秧,紅薯藤,三房喂雞,鴨,豬的飼料,能省不少。

變相的為他們節省瞭一筆開銷。

“苑兒,咱們這就去挨傢挨戶問問,看看他們今年,誰願意種土豆,紅薯。”宋青茉拿起寫好的協議說道。

“不用這麼麻煩!”宋青苑一回頭,看向二郎。

“哥,你去找裡正爺爺的大兒子,要他通知村裡,願意的人,就來咱們宋傢,簽份協議。”

二郎點頭。

前腳剛出門,錢婉茹就插話道,“苑兒,那粉條作坊,你想弄多大規模的?”

“若是小打小鬧,村子裡這些土地,到是夠用瞭。”

“若是想往外銷售,光咱們村子種,恐怕不夠!”

“而且村裡人,不可能全種紅薯,土豆,尤其是那些,擁有好地的人傢!”

“這個我想過瞭。”宋青苑微微一笑。

“粉條作坊,肯定是要大幹的,不然,當初把作坊蓋的這麼大,豈不是浪費瞭!”

“至於紅薯,土豆的問題……”

“咱們村子不夠,就在周邊村收。”

“孟傢溝,三裡屯,下溪村,想要種紅薯,土豆,又擔心賣不出去的人傢,都可以來我宋傢簽協議。”

“隻要他們種出來,我宋傢就回收,價格和村裡人一樣,一文錢兩斤。”

等日後,粉條作坊的規模加大,甚至可能要在全縣收瞭。宋青苑暗暗想著。

淀粉,粉條,是一項長久的買賣,若是真的能打開市場。

她的利益就能得到保障。

到時候,別說青石鎮,就是整個榆林縣,恐怕都要跟著種紅薯,土豆。

說話的功夫,天空中浠瀝瀝下起瞭小雨。

種菜園子的人,連忙跑回屋。

連打算去李正傢的二郎,也折返瞭回來。

為防止雨水淋到書桌上,宋清末連忙把窗戶關上,隻留下一條細細的縫。

手順著縫隙伸瞭出去感受著,被雨淋的溫度。

今年清明以來,下瞭好幾場小雨,照這麼下去,莊傢肯定能長得很好。

宋青苑也朝著窗外看瞭過去,靠在縫隙的另一邊。

感嘆道,“糧食豐收瞭,老百姓的日子,才能過下去!”

傢傢有餘糧,百姓安居樂業,如此才是盛世之景!

糧食在古代是個大問題,古代的人口少,很大的原因,就是糧食產量不足。

百姓挨餓,連生存都成瞭大難題,又怎麼來取妻生子,延續子孫。

可惜她在現代,隻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

力量單薄,就是想為百姓做些事,也是有心無力!

“苑兒你怎麼瞭?”宋青茉的手,在宋青苑眼前晃瞭一晃,打斷瞭宋青苑的思緒。

“看啥呢!看傻眼瞭都!”

“沒事!”宋青苑搖頭。

“我就是想著雨水好,咱傢的地,也能長得好!”

“尤其,是這些種冬小麥的,有瞭這幾場雨,小麥的長勢能更好!”

“沒準,咱傢的功勞,還能大一些!”

“真的嗎?”宋青茉露出驚喜之色。

“騙你的!”宋青苑在她腦袋上敲瞭敲。

“哈,你敢騙我!”兩人嬉鬧起來。

雨下的快,停的也快。

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

二郎,去瞭宋裡正傢,為土豆,紅薯訂單做準備。

宋青蓉也回瞭三房,她的吃食鋪子快要開業瞭,她要把東西都準備起來。

............

榆林縣。

挑瞭一個好日子,宋記小吃部正式開業。

噼裡啪啦一陣鞭炮聲過後。

宋青蓉帶著夥計,把一桶桶皮蛋瘦肉粥,推瞭出來。

“宋記小吃鋪今日開業,為感謝榆林縣,父老鄉親的支持。”

“在此之際,宋記小吃鋪,特推出優惠活動。”

“凡前一百名進店的客人,均可得到,皮蛋瘦肉粥一份。”

宋青蓉拿出一張紙,柔柔的念著。

這些話很明顯,是宋青苑為她準備的演講稿。

連皮帶瘦肉粥的主意,都是宋青苑所出。

隻是皮蛋,並不是出自宋青苑之手。

是吳堯在一本古籍上看到,找宋青茉兩個人研究的時候,被宋青苑發現,認瞭出來。

現代的皮蛋做法,宋青苑不知道。

可他們按照古籍上的做法,做出來的,和現代也相差無幾。

於是,就有瞭今天的皮蛋瘦肉粥。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