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田間勞作

作者:甜味沙琪瑪 字數:2072

一場宴會,宣佈著宋傢正式打入榆林縣上層。

之後接連下瞭幾場小雨,待天放晴後,冬小麥正式開收。

金黃色的小麥,在田地裡隨風搖曳,形成一波波麥浪,宣示著豐收的消息。

宋傢村地頭,一道道身影忙得熱火朝天,身上特別有朝氣,臉上露出滿足的笑意。

“別說,這冬小麥還真是個好東西!”一個村民對著身邊的人道。

“這一茬小麥種下來,田地裡至少能刨出幾兩銀子!”

“在種一茬玉米,足夠咱傢過個好年。”

旁邊人接話,“這冬小麥可是連萬歲爺都給瞭賞賜的,能差瞭嗎!”

“別說,老宋傢還真為天下百姓做瞭一件好事,現在往出一走,說我是宋傢村的,都覺得自己臉上有面子!”

“咱們宋傢村人走出去,那身板都倍直,倍直的!”相鄰地塊,一個村民高聲的喊著。

田地裡這樣的場面屢見不鮮,不是感嘆生活富裕,就是感嘆宋傢的冬小麥之功。

此時被百姓議論的宋傢,也在忙著收割小麥。

地頭上宋老爺子正在分配任務量,“老大這塊地是你的,老二這是你的,老三靠這邊。”

“大郎,二郎,三郎,一人兩根壟,老大媳婦,老二媳婦,老三媳婦,惠英一人一根壟。”

“苑兒,蓉兒,茉兒,四郎,在後面跟著收攏割好的麥子。”

“爹!”宋誠義做苦瓜臉,忍不住抱怨,“咱傢有下人,還有那麼多長工,犯得著自己親自下地幹活嗎?”

“這不是自找苦吃嗎!”宋誠義雙手一攤,無奈的看向宋老爺子。

“你懂個啥!”宋老爺子剜瞭一眼。

“我們宋傢如今既是官身,種地這種事更要親力親為,才能感受到百姓的疾苦。”

“不能因為傢裡有錢瞭,就讓你們放縱自己,胡吃海喝,各個吃的膀大腰圓,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這才是害瞭你們!”

宋老爺子背過手宣佈道,“以後咱傢別的地包出去,這四十畝留下來自傢種。”

“就是要鍛煉鍛煉你們,讓你們勤奮勞作,吃水不忘挖井人,咱就是當官瞭,也不能忘本,忘瞭咱們自己的跟腳!”

“什麼是耕讀傳傢,就是一邊耕作一邊讀書,咱們必須把宋傢,耕讀傳傢的精神,永遠的傳下去。”

“這條,以後就是咱宋傢的傢規。”宋老爺子大手一揮,把傢規定瞭下來。

宋誠義一屁股坐在地上,格外泄氣,左手照著臉輕輕一扇,“我這張臭嘴!”

就因為他多問瞭一句,以後年年都得幹農活,他真是……

欠那!

宋誠忠看瞭看彎腰割小麥的宋誠禮,又看瞭看坐在地頭唉聲嘆氣的宋誠義,眼珠子轉一轉。

商量道,“爹,那邊私塾快蓋好瞭,我要過去跟著張羅張羅,這事也挺忙的,你看能不能……”

“唉!”宋誠忠沒等宋老爺子說話,自己先是一嘆。

“爹說的這條傢規好,我舉雙手支持,可我這事……它多,真是固左就不能固右,所以……”

宋誠忠期待的看向宋老爺子。

宋老爺子無奈的背過手,老大還是老大,老二還是老二,老三還是那個老三,除瞭團結點,他們身上的小毛病還是沒改,尤其是老大,老二。

“私塾那邊是正事……”

宋老爺子剛開口,宋誠忠忍不住露出喜色。

隻聽宋老爺子繼續道,““田地這邊也是正事,先把這邊幹完,再去忙活那邊。”

“嘿嘿嘿!”宋誠義笑瞭起來。

“大哥,我走不瞭,你也別想走瞭,聽咱爹的話,老老實實的在地裡幹活。”

說著,拍拍屁股起身,拿起鐮刀快速的割瞭起來。

宋誠忠望瞭望已經開動的宋傢眾人,默默的回到自己分配的區域忙瞭起來。

這時有村民從旁邊路過,對著宋老爺子的方向行瞭個禮,“縣丞大人,怎麼還自己幹上活瞭?”

宋老爺子擺擺手嗔怪道,“都是一個村的,不興那套,私下裡還照舊,喊老爺子就成。”

“這不是天好,傢裡也不忙,領他們出來幹個活,當是鍛煉身體瞭,總不能當瞭官,就忘瞭本。”

“咱那,還是地地道道的鄉下人。”

村民聞言,立刻豎起大拇指,“老爺子這胸襟,這氣度,真是沒話說。”

“那行,我也先過去幹活,改天再去拜會老爺子。”

來人走後,宋老爺子也拿起屬於自己的鐮刀,找瞭一根壟開始割瞭起來。

別看老爺子已經五十來歲,可他的身體卻一點都不差,說句老當益壯也不為過。

…………

到瞭下晌,宋傢十幾口人忙活瞭一天,終於收割瞭三分之一的小麥。

這個時候裡正的大兒子跑過來,拱手道,“祖德叔,打谷場已經給你傢準備好,這就找人把麥子拖過去吧。”

宋老爺子擺擺手,“不瞭,打谷場讓村民去吧。”

“我傢這點小麥,就在自傢作坊裡晾晾就成。”

“如今,天怪不好的,說不上那天又下雨,讓村民們抓緊時間趕緊晾曬吧!”

知道宋傢有地方晾麥子,裡正大兒子也沒在客道,轉身去安排其他村民的晾曬工作。

就在宋傢收割完小麥的第五天,一場大雨,如期而至。

“唉!”

宋青茉推開窗戶低低一嘆,“這場雨來的可真不是時候,咱村還有好多戶人傢小麥沒有晾曬,若是雨水太大,肯定影響最後的收成!”

“是啊!”宋青苑輕輕點頭。

連宋青茉都開始憂國憂民起來,看來宋老爺子時不時的教育,起瞭決定性作用。

“今年清明到現在已經下瞭十幾場雨,若是繼續下去……”宋青苑有瞭更大的擔憂。

旱澇是最影響糧食收成的,無論是不下雨,還是下太多,對老百姓來說都不是好事。

宋傢村有冬小麥的收成支著,還不至於傷筋動骨,其他百姓就很難說瞭!

都是在土地裡刨食的人傢,一年的收成若是廢瞭,輕則節衣縮食,重則賣兒賣女,這在古代都不誇張!

更可怕的是……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