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華音寺

作者:甜味沙琪瑪 字數:2121

寺廟內,普惠大師的聲音緩緩響起。

“接下來,老衲就為大傢揭秘騙術之一,紙龜遊水。”

普惠大師說著,一招手,“把老衲事先準備的東西拿上來。”

“是!”小沙彌應著。

片刻。

一盆清水端瞭過來。

普惠大師拿過事先制作好的紙龜,輕輕放入水中。

“動瞭!動瞭!紙龜動瞭!”

“真得動瞭!”

“像活瞭一樣……”

底下的老百姓高聲歡呼,群情激昂。

紛紛露出驚奇之色。

“大師,這紙龜可是您施瞭法術的緣故,它怎麼變成一隻活龜瞭?”

“是啊,大師,他怎麼就成瞭活龜?”眾人出言詢問。

“哈哈!哈哈!”普惠大師爽朗一笑,搖瞭搖頭,“非也!非也!”

“這並非是法術,讓此龜遊水不但老衲能做到,底下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

“且聽老衲細細講來。”

普惠大師接著介紹。

“此龜乃是老衲用雄狗膽汁和鯉魚膽汁,塗抹曬幹制作而成。”

“大傢若想讓紙龜遊水,不妨回去試一試……”

“雄狗膽汁……”

“鯉魚膽汁……”

老百姓們竊竊私語,靈光一閃,“我說怎麼這麼耳熟……”

“原來,這個紙龜遊水的法子,就是何仙姑的騙術。”

“對!對!對!你這麼一說,我也想起來瞭,何仙姑就使過這個騙術。”

“原來竟是這般簡單,咱們回去也要試一試。看看紙龜究竟能不能遊水。”

第一個騙術被揭秘,下面的老百姓興致更濃。

紛紛探頭,露出渴求的表情,期待接下來的揭秘。

“第二個叫做燈煙畫蛇……”

“事先找到一條小蛇打死,然後把燈草上沾滿蛇血陰幹,拿此燈草點燃,燈煙升起,便是一連串蛇的模樣。”

“此法那位何仙姑也用過。”這次沒等百姓想起來,普惠大師便率先提醒。

很快……

“第三個……”

普惠大師講的聲情並茂,繪聲繪色。

百姓聽的有滋有味,就像是聽說書人講小故事一般,越聽越覺得有意思。

有那不懂的地方,他們還會時不時的問上兩句。

也有讀書人拿出紙筆,當場記下,待回去後一一試驗。

“好瞭!”直到普惠大師講的口幹舌燥,才堪堪叫停。

“今天就到此為止,明日繼續。”

普惠大師宣佈完普法大會結束,在兩名小沙彌的簇擁下,轉身離開。

至於其他和尚,則是被熱情的百姓,絆住腳步。

房租內。

“咯吱”一聲,門被推開,普惠大師臉上掛滿笑意。

“今天的法會十分成功,多虧瞭宋農女。”

“大師過謙瞭,是大師講的好,通俗易懂,別有趣味,才能讓百姓情致高昂!”

宋青苑微微一笑,透過窗戶,她已經看到瞭外面熱鬧的場景。

法會的成功,已不言而喻,而能出現這種局面,她的出謀劃策隻占其一。

真正起到作用的,還是普惠大師的親和力和號召力。

“今日之事一出,苑兒猜想明日,會有更多的百姓聞訊而來,到時又要辛苦大師瞭!”

“不辛苦!不辛苦!”普惠大師搖頭。

“能讓百姓瞭解騙術,免於上當受騙,老衲高興還來不及,怎敢談辛苦二字。”

普惠大師說著,轉身吩咐身後的兩個小沙彌,“去安排人手,為明日的普法大會做準備。”

說完,普惠大師又把頭轉瞭回來,對著宋青苑道,“以老衲之見,普法大會三天足矣。”

“足夠在百姓中造成影響,須知過猶不及……”

宋青苑點頭,“大師說的極是!”

“一切就按大師所言。”

三天的時間,一轉而逝,普法大會圓滿落幕。

而此次大會,也成為瞭淮安府,百姓茶餘飯後的新話題。

更有那文人雅士,對普惠大師口中的騙術,產生瞭興趣。

把普惠大師所言的方法一一嘗試,最後得出結論,這都是真的!

此後一段兒時間內,揭秘騙術,似乎成為瞭淮安內的新時尚。

而宋青苑這邊,已經不再關註普法大會的後續發展,一心埋頭於玉石開光之事。

驛站內。

普惠大師帶著三名和尚,坐在客廳的桌子前。

他們不斷的轉動著手中的佛珠,嘴中還念念有詞。

細細聽來,就是佛傢的金剛經。

“眾位大師久等瞭!”

宋青苑帶著宋青茉,楊雲晴,紅袖,從外面走瞭進來。

同行的,還有玉器店的夥計,他們手裡分別拿著盒子。

裡面裝著的,就是這段時間,經玉器雕刻師之手打造出來的玉器。

“見過幾位大師!”

宋青苑當先施以一禮,其他人緊隨其後。

“阿彌陀佛!施主有禮!”

幾位大師豎起右手,以佛禮相回。

“老衲來介紹。”普惠大師側身。

指向其中一名大和尚道,“這位是華音寺的主持,瞭然大師,農女已經見過。”

“這兩位分別是他的師弟,瞭智大師和瞭空大師。”

“而這位……”普惠大師又指向宋青苑,“就是當今聖上,親封的宋農女。”

華音寺,也就是普惠大師舉行普法大會的那間小寺廟。

至於瞭然主持,宋青苑在第一日時便見過。

於是待普惠大師介紹完,便痛快利落的打起瞭招呼。

“大師!”

“宋農女!”三人同時回應。

瞭然主持接著笑道,“貧僧也是久仰農女大名。”

“能與農女再見,實數榮幸。”

“農女揭秘騙術,讓百姓免於上當受騙。”

“宋傢又是種出冬小麥,解決瞭大齊百姓的溫飽,無論是於國於傢,還是與我淮安府內的百姓,皆有益處。”

“農女大善!宋傢大善!”

“阿彌陀佛!”

聞言,宋青苑謙虛一笑,“當不得瞭然大師的贊,苑兒隻是盡己所能罷瞭!”

“宋傢亦然。”

“到是三位大師,是我淮安府內的得道高僧,地位斐然,今日一見,名副其實。”

“能見到大師們,是我們的榮幸性才對……”

“宋農女……”

“大師們……”

一番商業互捧後,幾人終於坐在桌前,商討正題。

“貧僧聽普惠大師說言,宋農女想要為所賣之物開光……”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