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抬瞭抬手,打斷瞭她捏背的動作.
突然問道,“苑兒,可願意留在宮中陪哀傢?”
“嘩!”
此言一出,羨慕的有,嫉妒的有,感嘆宋青苑運氣好的也有。
更有甚者,埋怨自傢侄女,沒有此等運數。
要知道,能被太後娘娘看中,招致身邊作陪,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將來一旦出嫁,定會讓婆傢高看兩眼。
想到此,就連楊雲晴也替宋青苑開心,一個勁兒的對宋青苑使眼色,示意宋青苑快些謝恩。
這又是一個難題!
說不願,就是不識好歹,拂瞭太後娘娘的美意。
若願意,又顯得過於諂媚,善於攀附。
宋青苑苦笑。
果然,踏進瞭這座深宮,就有一個接著一個的無奈,一個接一個的身不由己,在等著她。
宋青苑眼神變得清明,鎮定自若的道,“能得太後娘娘的垂青,是每個女子的夢想。”
“苑兒開心都來不及,又豈會不願。”
“隻是傢中祖父,祖母年事已高,苑兒又快到待嫁之齡,留在他們身邊,承歡膝下的日子著實不多。”
“還請太後娘娘,全瞭苑兒對親人的一片心。”
宋青苑當即跪下,“等兩年後,太後若是不嫌棄,苑兒願意時常進宮,侍奉在太後娘娘左右。”
太後擺擺手,示意桂嬤嬤扶起宋青苑。
“哀傢剛說,百善孝為先,若是這個時候,駁瞭你的請求,豈非不近人情!”
“那好!”太後娘娘當即應下。
“哀傢就給你兩年的時間,兩年之後,你便來到哀傢身邊侍奉。”
“謝太後娘娘恩典!”宋青苑松瞭一口氣。
不出她所料,太後娘娘果真不喜歡,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女子。
兩年後,便是蕭大人可以娶妻的年紀,也是她該出嫁的年紀。
到那時,她以外孫媳婦的身份侍奉太後,才是名正言順。
“行瞭!”太後擺擺手,眼角上帶出一絲疲憊。
“楊姑娘與楊嬪姑侄多年未見,定有不少話說,就去楊嬪寢宮坐坐吧。”
“你們也退下吧,哀傢乏瞭。”
“謝太後娘娘恩典!”
楊雲晴,楊嬪同時謝恩。
“臣妾告退……”
眾位妃嬪,一起離開慈寧宮。
宋青苑也隨著眾人躬身告退。
剛要轉身,哪知太後道,“苑兒丫頭留下……”
慈寧宮外。
“楊嬪姐姐好福氣,娘傢侄女竟如此出眾。”
魏昭儀笑著,一雙眼睛在楊雲晴身上,肆無忌憚的打量。
仿佛出瞭慈寧宮,她身上那份清雅的勁兒,也隨之暗淡兩分。
楊嬪對著這份變臉的態度,仿若司空見慣,不以為意的挑瞭挑眉。
“雲晴,昭儀娘娘誇你呢,還不快謝恩。”
“謝昭儀娘娘誇講!”楊雲晴施禮道謝。
“呵……”魏昭儀幹笑,“楊嬪姐姐到是……”
“楊嬪妹妹!”
這時,德妃走瞭過來,一個轉身邊站到二人中間。
“姐姐和你有話要說,不如帶上另侄女,去本宮的寢宮可好?”
“當然好,謹遵德妃姐姐之命。”
楊嬪說著,拉起楊雲晴,隨德妃一同離開。
“呵!”看著三人的背影,魏昭儀嗤笑。
“靠上德妃便得意起來,真當自己有多尊貴,那滿身的銅臭味,遮都遮不住。”
魏昭儀抬起纖纖玉手,放到鼻尖,嫌棄的扇瞭兩下。
聞言,淑妃看瞭一眼笑道,“楊嬪妹妹有皇子傍身,當然得意。”
“唰!”
魏昭儀的臉色變瞭,俏麗的容顏難看起來。
這話,算是插在瞭她心尖上。
自打進宮以來,她便聖寵不斷,惹得眾位妃嬪眼紅。
可唯獨有一點,卻成瞭她的心病。
那就是,她沒孩子傍身。
被踩瞭痛腳,魏昭儀怒不可遏,撕扯著繡帕狠狠一甩,轉身離去。
待眾人都走後,靜嬪湊到淑妃身邊道,“娘娘,您說,太後娘娘這是何意?”
淑妃一瞥,“靜嬪妹妹這麼聰慧,會不明白……”
靜嬪柔柔一笑,聲音溫婉的道,“臣妾有所猜想,隻是實在震驚,不敢相信。”
“所以特來向淑妃娘娘求證一番。”
靜嬪餘光一掃,看淑妃沒有接話的意思。
於是繼續道,“兩年後,那位宋農女就到瞭該嫁人的年紀。”
“可太後娘娘,卻讓她來宮中侍奉,莫不是……”
靜嬪意有所指。
“你想說什麼?”淑妃眸色一動。
靜嬪捂嘴驕笑,“臣妾就是想著,咱們宮裡,莫不是要多出一個妹妹。”
“你這麼說……到是有這種可能。”
撂下話,淑妃轉身離開,背著靜嬪冷冷一笑。
“哼!”
靜嬪莫不是真把她當成瞭傻子,讓她做這個出頭鳥……
想也別想!
她若是捏酸吃醋,去找宋青苑的麻煩,那才是自找苦吃。
“小凳子,去把六公主給本宮找來,本宮有事要跟她說。”
…………
慈寧宮內。
太後拍著宋青苑的手,親切之意不加掩飾。
“今天對李德全的處置,你做的很好,哀傢很滿意。”
“隻有一點,哀傢要提醒你。”
“不能給人一擊致命,那就索性大方些,賣個好與人,這個做法固然對……”
“可也要看那個人的秉性如何,究竟值不值得。”
太後的眸中泛出冷意,沉聲道,“要知道,這世上恩將仇報的人,可不少。”
“不要因為一時的心軟,就放虎歸山。”
“你可明白?”
“謝太後娘娘的提點,苑兒受教瞭!”
宋青苑虛心聽著。
這都是太後在無數次爭鬥中,得出來的人生經驗,堪比瑰寶,她定要牢記於心。
“是個通透的!”太後點頭,神色柔和下來。
“有些人生來聰明機敏,可太過自負,聽不得別人的意見,不懂得學習和成長,這種人註定失敗。”
“人啊……到什麼時候都要虛心!”
“學無止境,苑兒可懂?”
“嗯!苑兒懂!”宋青苑點頭。
“古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
“苑兒以為,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短板,這樣才會成長,才會進步。”
“一味的盯著別人的缺點,隻會讓人變得狹隘,固步自封。”
“瞧瞧……瞧瞧……”太後笑瞭起來,“這張巧嘴,竟說的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