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苑繼續道,“如此一來,他必會小心謹慎做人,與那個女子徹底斷絕來往。”
“因為……他害怕!”
“苑兒,你真聰明!”
宋青茉像個小迷妹般,眼裡閃著星星,滿是佩服之色。
偶爾眼中也會流出自惱,輕輕拍瞭拍頭頂,她怎麼就這麼笨呢,想什麼都是一根兒筋。
“苑兒回來瞭……”
宋青茉,宋青苑一左一右的走著,回到瞭趙傢擺席院落,立刻便被祝氏熱情的拉住。
“走,舅媽帶你們兩個去洗洗手……”
宋青苑喜歡幹凈,這是宋傢,李傢之人皆知之事。
祝氏,李傢深受宋傢的提攜之恩,自然要在這些小事上上上心。
“謝謝舅媽!”
宋青苑輕聲說著,便跟在瞭祝氏身後,前去洗手。
酒席過後,李傢這邊送親的人,又被趙傢熱情招待,尤以宋傢二房之人為重。
趙傢上房內。
趙母熱情的把宋傢眾人和李傢眾人,迎瞭進來。
“寒舍簡陋,親傢老爺子,親傢太太,親傢姑太太,別嫌棄。”
趙母說著,又看向宋青苑,宋青茉,沈碧青等人笑道,“縣主,茉兒小姐,二少夫人,來炕上坐。”
緊接著,趙母便把坐墊擺好。
“謝謝!”宋青苑三人同時說著。
順著趙母的意,坐在瞭炕上。
這時,趙母又重新看向李氏,“親傢姑太太,地上涼,來炕上坐……”
聞言,李氏撩起眼皮,看瞭看趙傢的炕。
眼裡閃過嫌棄,一閃而逝。
故意挺直身子,矜持的擺手道,“不必瞭!”
“坐在這裡即可!”李氏說著,目光便在趙傢屋內,打量瞭起來。
趙傢很簡樸,很普通的農傢沒有什麼兩樣。
唯一的區別就是,傢裡收拾的幹凈些。
被褥是新做的。
桌子板凳有些舊,好在完好無損。
還能坐人。
可李氏縱觀全屋,一副高雅的字畫也無。
一點值錢的東西也沒有。
眼裡不自覺的有染上瞭嫌棄。
桌子嫌棄!
凳子嫌棄!
茶杯,茶壺,還是嫌棄!
李氏瞥瞭一眼,把這份嫌棄,收斂起來。
“咳!”清瞭清嗓子,故作姿態的開口道,“久聞趙傢是耕讀傳傢!”
“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傢裡被打理的井井有條!”
“難怪趙立,年紀輕輕便得中童生。”
“都是傢裡教的好!”李氏隨口,一計高帽,帶在瞭趙母腦袋上。
“姑太太,哪裡的話。”趙母謙虛笑笑。
“耕讀傳傢,我們可不敢當!”
“最多就是傢裡人都識瞭幾個字!”
“姑太太傢才是真正的耕讀傳傢。”
“子女具是有出息之輩,附近這十裡八鄉的,誰不誇姑太太,有福氣!是旺傢之象!”
趙母開始吹捧。
可是李氏早已不是原來那個,被捧兩句,就洋洋得意的李氏。
每天有春來嬸在身邊,孜孜不倦,滔滔不絕的贊美她。
普通的贊美之言,早已入不瞭李氏的心。
隻見她聽瞭趙母的話,隻是輕輕一笑。
既矜持,又淡然。
儀態大方的微微點頭,“親傢母,繆贊瞭!”
“跟親傢母這樣識字,有見識的人說話就是不一樣!”
“聽著就讓人覺得知書達禮。”李氏拿出繡帕,掩唇輕笑。
似是不經意的道,“我就常說與弟妹說,做親還是要找讀書人傢。”
“懂規矩,知禮儀!”
“像村裡的婆婆,貪墨兒媳婦嫁妝的事,便不會發生在這樣的人傢!”
“親傢母說,是不是啊?”
“是啊!是啊!”趙母尷尬一笑,“這樣的事,肯定不會的。”
“肯定不會的!”趙母臉色發僵。
笑容險些維持不住。
大戶人傢有大戶人傢的規矩,村裡有村裡的習俗。
作為婆婆,雖然不會明目張膽要兒媳婦的嫁妝,可是作為兒媳,孝敬公婆本是應該應份之事。
多多少少都會拿出一些,補貼傢裡。
甚至有些“賢妻良母”,更是會主動把嫁妝上交,由著婆母打理。
可是李氏今天的話一出,顯然想讓李春妮上交嫁妝,是不可能瞭。
就是交她也不能收,畢竟發話的,可是宋傢的二房夫人。
尤其是以這樣的話,來敲打她,她要是再伸手,豈不是被宋傢看扁。
趙母擺擺手,“我們趙傢,沒有要兒媳婦嫁妝的習俗。”
“春妮嫁進來瞭,我們肯定當閨女似的疼她。”
“她的嫁妝就是她的,可著他們兩口子花,我們不插手。”
趙母保證著。
李氏瞥瞭一眼,淡笑,“親傢母果然深!明!大!義!”
“是啊!是啊!”
聽瞭趙母與李氏的對話,最開心的莫過於祝氏。
誰不希望自傢的閨女,進瞭門兒之後銀錢湊手,不被婆母管制。
祝氏眉開眼笑,“趙傢,果然是大姐口中,那個及懂規矩的人傢。”
“跟這樣的人傢結親,我們李傢也放心。”
“承蒙抬愛!”
趙母苦笑,心裡暗道,傳言果然不可信。
都說宋傢二房太太讀書少,識字少,為人嗓門大,直來直去。
可誰想今日,她也會拿話敲打人,果然就像那讀書人說的,人不可貌啥來著……
“我們春妮是個好孩子,在傢時,時常……”
李氏的聲音又響瞭起來。
“時常跟著弟妹算算賬,攏攏銀錢,那廚房洗漱的活計,偶爾也會做做。”
“我就說她,嫁瞭人,可不能像在娘傢一樣,做著嬌女。”
“要學會侍奉公婆,要給丈夫洗衣做飯,要勤儉持傢……”
“……”
李氏每說一句,趙母的嘴角便抽搐一分。
什麼在傢做嬌女,嫁瞭人就要洗衣做飯,過苦日子,這分明就是說……
趙母也是個人精,豈能不懂李氏話中真意。
很快便道,“我們趙傢人口少,平時也沒啥活計。”
“這喂雞,喂鴨,洗衣做飯的事,都用不到他們。”
“春妮隻要顧好立兒這邊就成。”
“我們這無需他們操心。”
說著,趙母嗔笑,“沒道理春妮在傢是嬌女,如珠如寶的寵著。”
“到瞭我們趙傢,就可勁兒使喚。”
“我們趙傢不是這樣的人傢,幹不出來這樣的事。”
趙母連連擺手。
“親傢母,是個好的,春妮攤上這樣都婆婆,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祝氏也加入吹捧之列。
和李氏一唱一和的為李春妮爭取權益。
奠定在婆傢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