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瑟遇刺這件事,顧北羽雖知那刺客與泰和帝有關,卻非常認真地帶著大理寺的幾位官員每日奔波查案,一切做得有模有樣。【全文字閱讀.】
泰和帝給瞭顧北羽半個月的時限,仿佛僅是眨眼間,半個月就已經過去。
這一日,顧北羽入宮覲見泰和帝。
泰和帝坐在乾清宮大殿主位上,金碧輝煌的大殿襯得他眉眼間不怒自威,一朝天子儀態盡顯。
泰和帝左下首,分別坐瞭皇後、淑妃及二皇子生母敬妃、五皇子生母端妃、二皇子妃蘇尋。
泰和帝右下首,坐瞭楚王世子梵沉、二皇子顧北銘、五皇子顧北晟、右相景宇桓。
按照泰和帝的意思,今日隻是一場小宴,主要目的是宴請梵沉和右相,希望能借此宴讓景梵兩傢和好如初,莫因景瑟遇刺一事而僵瞭關系。
當然,除瞭主要目的之外,順帶讓三皇子顧北羽把這些時日的調查結果報上來,也好讓所有人都曉得究竟是誰吃瞭熊心豹子膽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殺右相府嫡女、未來的楚王世子妃。
事實上,在座的都是聰明人,人人都明白讓顧北羽來匯報查案結果才是今日設宴的真正目的。
隻不過上位者的心思,不是坐在下首的任何一個人能胡亂揣測的。
已是陽春三月,金陵的天氣漸漸轉熱,現如今的大殿四角都用青銅容器擺放瞭消暑的冰塊。
顧北羽進去後,恭恭敬敬給泰和帝行瞭禮。
泰和帝明顯心情愉悅,他擺擺手,“平身。”
顧北羽謝恩站起來。
泰和帝道:“朕今日設宴,特地請瞭梵世子和你舅父右相,為的便是前些時日景瑟遇刺一案,你是此次案子的主要負責人,朕曾允瞭半個月的時限,不知你現下查得如何,可有眉目瞭?”
顧北羽道:“回稟父皇,兒臣已經查出瞭那日刺殺景瑟表姐的真兇。”
所有人都屏住瞭呼吸。
泰和帝眼底泛冷,且看顧北羽這般自信滿滿的樣子,莫非他真的查出瞭那個人的身份?
皇後瞇著眼睛,“三皇子,短短半月,你確定已經查出瞭真兇?”
太子戴罪出征漠北,皇後很明白,現如今顧北羽是百官眼中最適合儲君之位的人,一旦讓他查出瞭這次刺殺的真相,皇上勢必對他更加信任,那麼將來即便顧乾從漠北大勝歸來,聲望怕是早已及不上顧北羽,自己的地位必會動搖。
一念至此,皇後眉目冷冽下來,添瞭一句,“事關重大,三皇子可得拿出確鑿的證據來,若敢昧著良心找替死鬼,便是欺君,罪無可恕!”
“兒臣不敢辜負母後和父皇的信任。”顧北羽挑眉,恭謹道:“這半月,兒臣帶著大理寺的幾位官員將當日刺殺現場圈禁起來,經過一系列的現場勘查及後續追蹤調查,兒臣現已查明真兇就出自”
泰和帝面色驟然緊繃,呼吸凝滯片刻,眸底已然迸出殺意。
顧北羽話還沒說完,就有太監端著冰鎮過的櫻桃上前來。
遮瞭錦綢的托盤內,經過冰鎮的櫻桃鮮紅欲滴,顆顆飽滿,整齊擺放在白玉碟上,隱隱散發出熟果香甜味,頓時吸引瞭所有人的目光。
這個季節,櫻桃剛上市,宮中算是首批出現,又這般誘人,自然引得人人都想嘗嘗鮮。
顧北羽站著不動,餘光不著痕跡地往梵沉方向瞟瞭一眼,梵沉輕微點瞭一下頭,動作快得沒有人能察覺到絲毫異樣。
太監逐步往前,雙手捧著托盤往泰和帝跟前的案幾上放。
泰和帝亦被碟中櫻桃吸引瞭幾分,抄起銀箸準備去夾一個過來嘗嘗。
銀箸剛碰到櫻桃的那一剎,泰和帝隻覺得眼前一道光亮閃過,卻是那太監打扮的人自托盤底部抽出極薄的一把匕首,閃電般掠過泰和帝眼前,飛快朝著他的胸膛刺去。
這番變故,驚得在座所有人臉色大變。
皇後拍案而起,對外厲喝,“來人,護駕!”
外面湧進來的禁衛軍已經趕不及阻攔那太監打扮的刺客,匕首劍端離泰和帝的胸膛不過咫尺之距。
顧北羽速度飛快,寬袖一拂,將席面上一個銀制酒杯飛快朝著那刺客的手腕擲去。
刺客武功卓絕,意識到有硬物飛來,他馬上將握著匕首的那隻手縮回來以刀柄阻擋酒杯。
便是這瞬間的功夫,讓顧北羽尋瞭時機,一閃身到瞭泰和帝的禦案前,那刺客已然回過神來,鋒利的匕首帶著毫不留情的殘忍速度,“嗤”一聲刺進顧北羽的胸膛。
利器刺穿**的聲音回響在氣氛僵絕的大殿內,噴濺而出的鮮血把白玉碟內的櫻桃染出詭異妖艷的紅來。
“北羽”淑妃臉色煞白,驚呼一聲後暈瞭過去。
泰和帝睚眥欲裂。
刺客縮瞭縮瞳眸,快速拔出匕首轉身要走。
禁衛軍已經悉數湧瞭進來,馬上將刺客團團圍住。
刺客眉目一瞭冷,眼見著出門無路,他站定,反手將那帶血的匕首刺進自己的胸膛,連眉頭都不帶皺一下,那刺客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畏罪自殺瞭。
連番變故發生得都太快,讓所有人反應不及。
一刻鐘後,大殿內才混亂起來,驚叫聲和呼救聲響成一片。
泰和帝驚魂未定,大喊:“傳太醫!快傳太醫”
馬上有宮人急速去瞭太醫院。
眾皇子妃嬪乃至右相景宇桓都受到瞭嚴重的驚嚇,誰能料到這樣嚴密重要的宴會,竟還百密一疏讓刺客扮作太監混瞭進來?
最關鍵的是,三皇子顧北羽為瞭護駕被刺客刺傷瞭!
景宇桓看向梵沉,滿臉焦急,小聲問:“梵世子,你可知今日為何突發變故?”
梵沉淡淡一笑,“右相太過抬舉小婿瞭,未卜先知這種本事,小婿目前還未練成。”
景宇桓一噎,轉而看向亂作一團的眾皇子妃嬪,眉頭緊皺。
五皇子顧北晟見勢頭不對,馬上起身來到禦案前托住搖搖欲墜的顧北羽。
泰和帝得以重歸龍座,他陰冷的目光掃瞭殿內眾人一眼,最終定在梵沉身上,面色看不出喜怒,“今日之宴乃朕親自所設,不料陡生變故,事發突然,刺客又死得過快,目前看來,要想查明刺客的身份,似乎有些困難瞭,梵世子對此可有何看法?”
梵沉挑唇,不答反問,“皇上以為,今日的刺客目標是誰?”
這還用問?刺客一開始就朝著泰和帝刺去,目標自然是皇帝瞭。
安靜下來的眾人看向梵沉的眼神都有些古怪。
坊間盛傳梵世子之大才,經天緯地,博古通今。在這件事上,他竟沒看明白?
泰和帝半瞇著眼,指尖毫無規律地敲瞭敲案幾,半晌,揚眉道:“刺客第一時間刺向朕,目標自然是朕瞭。”
“未必。”梵沉道。
泰和帝眉棱微動,“這麼說來,刺客不過是給所有人做瞭個假象?”
梵沉默然,不置可否。
“刺客的真正目標是三皇子。”片刻後,梵沉道:“從刺客的行事風格來看,不難得知這是個死士,死士出行任務,通常不達目的不罷休,而方才三皇子受傷後,刺客眼見著逃不走,馬上就自殺瞭,可見其已經完成瞭任務。”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淑妃已經醒瞭過來,瞧著上頭被五皇子雙手托住的顧北羽,馬上離席來到殿中,重重跪在地上,淚眼漣漣,“妾身求陛下查明真相,給三皇子做主。”
說完,額頭用力磕在地上發出“咚咚”的聲音。
泰和帝臉色鐵青,震怒,“到底是誰吃瞭熊心豹子膽竟敢在朕的宴會上行刺!”
皇子妃嬪們瑟瑟發抖,大氣不敢出。
“很明顯。”梵沉又道:“對方不想讓三皇子說出刺殺景大小姐那件案子的真相。這個地方便有兩種可能,其一,對方是擔心三皇子說出真相暴露瞭刺殺景大小姐那位刺客的真實身份。其二,對方是擔心三皇子說出真相以後在皇上面前立瞭大功提升地位。”
梵沉話才說完,泰和帝鷹隼一般的目光就往女眷席上掃過去,最後停頓在皇後身上。
太子犯事失瞭民心,現今顧北羽呼聲最高,最為不安的人當首選皇後,若是她安排瞭刺客潛進來,也不是無可能的。
皇後被泰和帝看得心神一凜,連忙起身走到殿中淑妃旁側跪下,她是個聰明人,深知這種時候開口自然不能是為自己辯解,隻淡淡道:“刺殺皇子乃株連大罪,事關重大,還請皇上馬上派出錦衣衛親自參與調查,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結案給淑妃和三皇子一個交代。”
泰和帝看瞭皇後半晌,沒看出什麼端倪來,這才移開目光,冷然道:“朕敢斷言,指使刺客行刺的幕後主使就在殿內,就在在座的眾人當中!”
要想做到成功刺殺顧北羽,就必須提前知道顧北羽今日會站在大殿內稟報案情,更要把握好入殿的時機以及刺殺的時機。
如此精準的契機,外面的人是算不出來的。
因此,幕後主使隻能在大殿內,一定是在座之人中的某一個。
可惡,到底是誰?
泰和帝面色愈發冷,雖然顧北羽在關鍵時刻被刺,沒有道出最後的真相,泰和帝樂見其成,但公然行刺這麼大的事,絕對不是一兩句話就能糊弄過去的,勢必要查明真相方能給在座的所有人一個交代。
“來人,傳錦衣衛指揮使薄卿歡!”沉思半晌,泰和帝突然出聲。
先前顧北羽被刺殺時,孫大寶就站在距離泰和帝不遠處,但他來不及救駕,當下也是嚇得不輕,面上還未緩過神來,聽得泰和帝的聲音,馬上甩著拂塵匆匆去往錦衣衛衙門。
太醫院的太醫很快就來瞭大殿,先給顧北羽紮針止瞭血才讓人把他抬去偏殿。
泰和帝不發話,殿內的任何人都沒法離開,便是淑妃想去看看顧北羽的傷勢都不能。
畢竟事到如今,但凡是今日出現在大殿內的人都成瞭嫌疑人。
薄卿歡在一柱香的功夫後隨著孫大寶來瞭乾清宮。
泰和帝直接道:“薄愛卿,不必行禮瞭,你快看看躺在地上的那名刺客,能否直接看出他的身份來?”
薄卿歡琥珀丹鳳眼往大殿內掃視一圈,最終停在已經氣絕的刺客身上,緩緩蹲下身,拔出繡春刀,以刀刃將刺客的臉左右翻瞭翻,又用刀尖挑瞭挑刺客胸膛衣襟處,沒發現什麼可疑的證物。
泰和帝早就習慣瞭薄卿歡的潔癖,對他不用手而用繡春刀這種事見怪不怪。
“如何?”泰和帝問。
薄卿歡站起身,稟道:“刺客身上毫無可疑的證物,要想查明他的身份,臣尚需一日時間。”
皇後道:“三皇子傷勢嚴重,生死未明,薄大都督可得盡量在最短時日內查出真相給所有人一個交代。”
薄卿歡勾唇,“臣自當盡力而為。”
泰和帝眉尖蹙瞭蹙,“刺客的身份且不論,朕深覺今日的幕後主使就在這大殿裡,薄愛卿能否一一盤查,一會兒就給朕吃顆定心丸?”
薄卿歡目色微閃,“皇上認為幕後主使就在這大殿裡?”
“根據種種推算來看,能把刺殺時機掌握得這般精準的,唯有大殿內的人。”泰和帝憤然道。
“皇上也算嗎?”薄卿歡問。
眾人臉色劇變。
敢用這種語氣同皇帝說話,敢直接當眾懷疑皇帝的,古往今來怕是隻有薄卿歡一人瞭。
泰和帝臉上肌肉抖瞭抖,目光愈加森冷。
“如若皇上把自己算入嫌疑人之列,那麼臣馬上就著手逐一審問今日出現在大殿內的所有人。”薄卿歡對泰和帝的目光視若不見,繼續道。
“放肆”皇後大怒,“你怎麼敢懷疑皇上!”
薄卿歡莞爾,“皇後娘娘明鑒,臣並非懷疑誰,不過是為瞭公平起見罷瞭,既然大殿內的人都有嫌疑,那麼皇上就不能例外,免得傳出去讓人詬病皇上處事不公。”
“再者。”唇邊笑意更深,薄卿歡又道:“三皇子是皇上的親生兒子,皇上身為一國之君,怎麼可能安排人謀殺自己的親生兒子?”
皇後氣得面色青灰,“既然你覺得皇上不可能安排刺客,為何還要把他放入嫌疑人之列?”
“身正者,影直也。”薄卿歡轉而看向泰和帝,拱手,“這是皇上曾經給百官的忠告,想來用在今日這般場合也是一樣的,皇上既不可能親手那排這場謀殺案,那便行得端坐得正,又有何懼?臣之所以把皇上代入嫌疑人之列,不過是為瞭講求個公正公平而已,如若皇上覺得臣錯瞭,那麼,臣甘願領罰。”
話都說到這份上瞭,泰和帝若是還放言說薄卿歡膽大包天膽敢懷疑他,那就有逃避之嫌,屆時反而扯不清關系。
沉吟片刻,泰和帝心頭怒意勉強消下去些,“朕以為,薄愛卿說得甚是有理,朕允許你把朕放入嫌疑人之列,那麼接下來,薄愛卿是否可以著手調查瞭?”
“當然。”薄卿歡欣然應下,馬上讓言風安排瞭幾個數字錦衣衛去往東西兩邊暖閣,逐一將大殿內的人帶過去審問。
當然,負責審問的這幾個數字錦衣衛避開瞭尹一。
看著被傳去的皇子皇妃及嬪妃們一個個安然回來,泰和帝臉色越來越難看,目光不經意就往梵沉和皇後身上瞟。他總覺得今日之事若不是皇後為瞭顧乾的安排,就是梵沉在背後搞的鬼。
畢竟梵沉這個人自進來到現在,平靜得讓人感到心驚,他似乎對於刺殺之事並無半分感觸。
懷疑歸懷疑,泰和帝卻找不到半分證據來證明此事與梵沉有關。
更何況,前段時日被刺殺的人是景瑟,是梵沉的未婚妻,今日讓顧北羽來匯報案情,是在幫景瑟查明真相,梵沉這個做未婚夫的完全沒有立場在這種時刻刺殺顧北羽。
不是梵沉,那就隻有皇後嫌疑最大瞭。
泰和帝的目光又重新定在皇後身上。
皇後早就察覺到瞭泰和帝不斷往自己身上投放的目光,她挺直腰板,坐得更端正,面色毫無半分波瀾。
薄卿歡已經讓人去大理寺請瞭仵作前來當眾驗屍。
仵作看瞭半晌,斷言道:“回稟皇上、各位娘娘、薄大都督,刺客腹中有東西。”
泰和帝臉色一變再變,“什麼東西?”
仵作道:“臣現下不敢確定,須得將屍體解剖方能取出來。”
聽到要剖屍,泰和帝突然寒下臉來,“這裡是大殿!”
薄卿歡道:“剖屍這種事,自然不能在大殿當著皇上和各位娘娘進行,若是皇上信得過,大可讓仵作將屍體帶回大理寺去解剖,若是信不過,便讓孫公公跟著去監督。”
泰和帝思慮瞬息,轉而看向孫大寶,“孫公公跟著仵作去大理寺,一有結果就回來匯報。”
孫大寶領瞭命,沒多久就跟著仵作及抬屍的侍衛們去瞭大理寺。
暖閣內的審問還在繼續。
偏殿裡,太醫已經為顧北羽止血包紮過。
顧北羽傷得甚重,是在疼痛中醒過來的。
太醫過來匯報時,淑妃聽得渾身都在抖。
泰和帝額頭上青筋暴跳,“有無性命之憂?”
太醫道:“回皇上,三皇子暫時無性命之憂,隻是需要較長時間靜養。”
泰和帝總算松瞭一口氣。
正在這時,顧北羽踉踉蹌蹌從偏殿過來,一進門就重重跪在地上。
泰和帝見他負傷來此,當即瞪大瞭眼,“北羽,你傷得這樣重,為何不在偏殿好好歇著?”
顧北羽滿面愧疚,“父皇恕罪,是兒臣沒用,沒能盡早察覺那太監是刺客假扮才導致瞭這樣的悲劇。”
泰和帝眉目舒展開來,“你既護駕有功,朕又怎會怪你?受此重傷,現下感覺如何?”
顧北羽道:“兒臣無甚大礙,隻是先前關於景瑟表姐遇刺的兇手之事還未說完。”
這意思是要接著說瞭。
泰和帝面色一緊,擔心他真把那個人的身份暴露出來最終牽連到自己頭上,忙道:“你受瞭傷,先回去休養才是,景瑟遇刺那件事,待你何時恢復瞭又再說。”
話完,看向梵沉和右相,問:“梵世子,景愛卿,朕這般安排,你二位不會有異議罷?”
景宇桓忙道:“今日突發變故,臣等不勝惶恐,自當以三皇子的安危為首要,左右景瑟已經醒來並逐漸恢復,兇手之事,過些時日也無妨。”
泰和帝看向梵沉。
梵沉不緊不慢道:“臣無異議。”
泰和帝滿意地點點頭,一擺手,示意宮人將顧北羽帶下去好生照料,補充道:“既是有心人的安排,那麼北羽如今大難不死,怕是還沒如瞭背後之人的意,為防再生變故,北羽這段時日就莫出宮回三皇子府瞭,住回你從前在宮裡的殿閣去,痊愈再說。”
這番話看似對顧北羽十足關心,但梵沉一聽便明白,泰和帝這是在變相軟禁顧北羽。
泰和帝終究還是懷疑到顧北羽自己頭上去瞭。
果然是個生性多疑的君主。
唇角微微翹瞭翹,梵沉舉杯一飲而盡。
仵作的驗屍結果沒多久就傳瞭回來,刺客腹中是一顆骨香珠,上刻異族圖騰,圖騰紋路裡有劇毒。也就是說,不管刺客先前有沒有自殺,他到最後都會被腹內骨香珠上的劇毒折磨而死。
所謂骨香珠,是指在西秦以南的邊境小國曼羅國內,有“人骨做珠”的驚世駭俗傳統,曼羅人的骨骼天生有異香,死後會被傢人剔骨打磨為佩飾,他們認為這是對死者的最高尊重。
好巧不巧,五皇子顧北晟的生母端妃便是曼羅人。
得知刺客腹中有骨香珠的那一刻,泰和帝整張臉陰沉到極致,目光狠狠剜向五皇子,沉聲怒喝:“怎麼回事?”
五皇子一臉茫然,此時才知自己被人陷害瞭,他忙離席跪地,“父皇明鑒,這件事絕對不是兒臣做的,兒臣豈敢刺殺三皇兄?”
泰和帝雙眸噴火,“朕是問你,刺客腹中為何有曼羅人的骨香珠?”
五皇子一個勁搖頭,“兒臣不知,還請父皇明鑒,此事絕對與兒臣無關。”
泰和帝臉色陰寒,瞪向端妃,“整個皇宮,隻有你是曼羅人,能有骨香珠的人也僅你一個,如今出現在刺客腹中,端妃,你打算給朕一個怎樣的解釋?”
端妃大驚,深深伏跪在地,“陛下明察,妾身唯一的一串骨香珠至今還存放在曲臺殿,陛下若是不信,大可讓人去搜。”
那是端妃生母的骨骼打磨出來的,為瞭緬懷母親,她一直帶在身邊。
泰和帝馬上就吩咐孫大寶,“帶著幾個人去曲臺殿,把端妃的骨香珠拿來。”
孫大寶帶著幾個宮人快速去瞭曲臺殿搜尋,約莫兩盞茶的功夫終於找到瞭那串骨香珠,用鋪瞭錦綢的銀盤托住送到乾清宮大殿來。
眾人探目一看,明顯能見那串骨香珠上空瞭一個位置。
而仵作自刺客腹中取出來的骨香珠,恰與端妃那串上的其餘骨香珠一模一樣。
證據確鑿!
端妃大驚失色,“皇上,妾身冤枉,妾身冤枉啊!”
“父皇!”五皇子緊皺眉頭,“光憑一顆骨香珠,如何就能定瞭我母妃的罪,這件事很明顯,從頭到尾都是有人在栽贓!”
顧北晟說完,目光四處掃瞭掃,最終看向二皇子顧北銘。
前段時日景瑟遇刺的事傳開來以後,泰和帝曾下旨給顧北羽,讓他徹查,然而那聖旨上卻寫著“朕深思熟慮,二皇子有志無謀,五皇子之後,眾皇子皆年幼,難堪大任,現今唯有將追查真兇之重任全權交付與三皇子顧北羽”。
當時五皇子聽聞以後很是生氣,他曾去找二皇子,抱怨說父皇偏寵老三,絲毫不給其他皇子表現的機會,事實上,顧北晟是想以此來試探二皇子對泰和帝的態度。
二皇子當即斷言:“你既抱怨,何不從中作梗讓老三一無所獲失瞭父皇信任給自己尋契機?”
五皇子眼前一亮,以為尋到瞭黨派,當夜便與二皇子細細斟酌瞭一番,在後來的數日裡,不斷遣人從中作妖妨礙顧北羽查案。
關於這件事,隻有五皇子顧北晟與二皇子顧北銘兩人曉得。
如今顧北羽在關鍵時刻遇刺,最終查出來與端妃的骨香珠有關,這讓五皇子不得不懷疑這一切都是二皇子提前預謀好,為的就是一箭雙雕,既順利鏟除顧北羽,又嫁禍到自己頭上來。
太子戴罪出征,三皇子失勢,五皇子失信,未來的朝堂風向必定二皇子一傢獨大,儲君之位,一步之遙。
好一招過河拆橋的連環妙計!
五皇子當即恨得牙根癢癢,陰毒的眼神恨不能直接殺瞭二皇子。
二皇子抬起酒杯,淡淡飲下,面對五皇子充滿恨意的目光視而不見。
事已至此,錦衣衛對於殿內其他人的盤查審問已無必要。
泰和帝怒不可遏,馬上下令讓掌管著東城兵馬司的五皇子顧北晟停職待勘,真相出來之前,端妃禁足曲臺殿,無旨不得出。
一場關於景瑟遇刺真相的宮宴變成瞭鴻門宴,其間驚心動魄,此後過瞭若許年仍有人覺得膽寒與後怕。
散席後,景宇桓仍覺不能平靜,他快步跟上梵沉,小聲問:“梵世子,今日之事,果真是五皇子設下的局嗎?”
梵沉頭也不回,聲音淡淡,“嶽父大人若是對這樁案子感興趣,先前在大殿時就該對皇上說明你想親自參與查案,如此,豈不是能第一時間獲知真相?”
景宇桓被梵沉這番話堵得一噎,他並非對這案子感興趣,而是想從梵沉嘴裡套話,渴望得知更多消息,一會兒回去也好傳信去漠北顧乾手裡。
此番變故來得太過突然,依著景宇桓為官數十年的經驗來看,絕非是表面上這樣簡單,可方才在大殿,指證端妃和五皇子的證據確鑿,雖然皇上並沒有第一時間定罪,但看這形勢,五皇子的敗局該是早晚的瞭。
走瞭一會,梵沉停下來,轉眸看著景宇桓,問:“景大小姐回去後,恢復得如何?”
景宇桓馬上換瞭笑臉,道:“每日都有大夫過府看診,說恢復得極好。”
梵沉挑眉,“我怎麼聽說她才回去那日就有人前去挑釁滋事?”
景宇桓反應過來梵沉指的是丹陽郡主那件事,他面露愧疚與無奈,“景瑟回府那一日,我還在公署辦公,並不知事情細節與經過,隻回去後才聽聞丹陽郡主跑去說瞭一些不好聽的話被右都禦史夫人記下,後來驚動瞭整個都察院的禦史,不過好在丹陽郡主沒對她動手,景瑟並無大礙。”
梵沉冷嘲一笑,“右相這位生父還真是當得敷衍。”
景宇桓面上笑意一僵。
梵沉語氣譏諷,“景大小姐在楚王府時,我府上無論主子還是下人都沒人敢在她跟前放開聲音說話,就怕驚擾瞭她,你可倒好,去楚王府保證瞭一番定會善待她,回府第一日就送她這樣一份大禮,那日若非三皇子及時出現,景大小姐豈不是舊傷未愈又得添新傷?”
景宇桓啞口無言。
梵沉冷冷看他一眼,“景瑟若再有個三長兩短,本世子定會傾楚王府之力,讓整個右相府陪葬!”
景宇桓渾身一僵,梵沉看向他的眼神裡,殺意之森冷,不容反抗。
勉強擠出一抹笑容來,景宇桓道:“梵世子盡管放心,那日的事是個意外,今後再不會有人刻意去暮雲居擾瞭景瑟的清靜。”
梵沉沒應聲,快步上前去瞭。
景宇桓抬袖抹去額頭上的冷汗,暗暗唏噓。
回到右相府後,景宇桓把今日宴會上所發生的事悉數告訴瞭老夫人,老夫人一聽自己的外孫被刺客重傷,氣得嘴唇發抖,“怎怎麼回事?”
先是景瑟遭瞭刺殺,如今又是宮宴上,竟有人明目張膽行刺皇三子,且傷者一個是右相府內最具聯姻價值的嫡出大小姐景瑟,另一個是自己嫡親的外孫,一想到這兩件事,老夫人就火冒。
景宇桓垂首,道:“老夫人不必過分憂慮,三皇子的傷無甚大礙,並沒有當初阿瑟的嚴重,皇上已經下令讓太醫來看過,太醫斷言隻需靜養一段時日即可。”
顧北羽一旦有個三長兩短,淑妃在後宮的地位就會被動搖,屆時,自己那唯一的女兒必定受盡苦楚和欺凌。
老夫人哪裡還平靜得下來,怒火都快燒遍全身瞭,“宮宴不都是經過層層搜身才能進去的嗎?為何有刺客趁機潛瞭進去也無人察覺?”
景宇桓輕咳一聲,提醒道:“老夫人,宮中之事,咱們私下裡還是少議論些,當心隔墻有耳,禍從口出。”
老夫人也知自己是一時心急才會說出那些話,此刻聽景宇桓一提醒,她趕緊閉瞭嘴,片刻後忍不住又問:“三皇子的傷勢當真不嚴重?”
景宇桓肯定地點點頭,“還好沒刺到臟腑處,三皇子事後還撐著回大殿覲見皇上,且太醫都當著所有人斷言瞭,想來並無大礙的。”
閉瞭閉眼睛,老夫人深吸一口氣,“那就好,那就好。對瞭,這件事暫時不要告訴瑟丫頭,她還未痊愈,萬一聽聞後過分憂慮傷瞭身子加重病情,得不償失。”
景宇桓點點頭,退下後囑咐瞭除暮雲居之外的各房各院,禁止在景瑟面前提及顧北羽受傷的事。
見不到梵沉和顧北羽,景瑟便沒法得知宴會上的個中細節,她隻是偶爾聽得一兩句零星的閑言碎語說三皇子在入宮匯報案情的那日遭瞭刺殺,還是替泰和帝擋劍而被傷到的。
景瑟問瞭晴兒和瓔珞幾個,她們紛紛表示不知。
曉得景宇桓和老夫人有意隱瞞,景瑟也不打算再追問,每日按時喝藥,祈盼能在春獵前痊愈,屆時便能去圍場光明正大見梵沉。
春獵前一日,景瑟已經恢復得差不離瞭,她隻身去往千禧堂。
老夫人聽聞她已經大好,立刻喜上眉梢。
“祖母,明日的春獵,孫女也想去。”景瑟小聲道。
老夫人臉色一下就變瞭,笑意凝滯,“瑟丫頭,你別胡鬧,這才剛剛痊愈,如何能去得圍場那麼危險的地方?萬一再有個什麼事兒,你讓我們如何向楚王府交代?”
“祖母,孫女已經大好瞭。”景瑟央求道:“從出生到現在,我有十數年是在外邊過的,從未去過圍場,今次機會難得,您就同意瞭罷!”
想到景瑟受傷時晉國公府和楚王府的態度,老夫人心底就一陣一陣發寒,她哪裡敢同意景瑟去圍場,依舊咬著不松口,“不行!圍場太過危險,莫說是你,府上任何一位小姐都不能去。”
景瑟抿瞭抿唇,看來老夫人是鐵瞭心不讓她去瞭,而今她又出不瞭府,顧北羽更是傷到現在都還沒個消息,也不知情況究竟如何,看來她想要成功說服眾人去圍場,還得請梵沉出面幫忙。
可是她如今的境況,連梵沉的影子都見不到,要如何請他幫忙?
在這件事上,景瑟頗覺頭痛,說服不瞭老夫人,她就直接回瞭暮雲居。
傍晚時分,丫鬟報說蘇若妤來瞭。
景瑟頓時看到瞭希望,她兩眼放光,喜道:“快請她進來。”
蘇若妤將禮品交給丫鬟瓔珞,抬步來瞭景瑟的閨房。
景瑟一見到蘇若妤,不及她說話,就當先開口,“若妤,你幫我一個忙,可好?”
題外話
貓爺駕到束手就寢顧南西著:這是重生虐渣文?確切地說,這是腹黑女國師的寵貓日常,是北贏萬妖之王的暖榻史。
國師大人對杏花說:“你身子真暖,以後,為我暖榻可好?”
後來,杏花幻成瞭一個貌美的男子:“阿嬈,入春瞭,我我難受。”
註:閱讀又名養喵成夫:國師,榻上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