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過繼為嫡

作者:葉染衣 字數:11424

陡然聽到這種消息,景舒娣臉色大變,整個人都僵住瞭。【全文字閱讀.】

柳氏見她分神,皺眉喝道:“發什麼呆,還不過來伺候舒嬈!”

景舒娣咬咬下唇,踱步走過來。

柳氏道:“去水房打溫水來給舒嬈洗腳。”

景舒娣端著木盆快速去瞭水房,沒多久將溫水取回來擺放在景舒嬈床榻下,彎下腰替坐在床沿上的景舒嬈脫去繡鞋把雙腳放入木盆裡。

景舒娣的雙手才碰到景舒嬈的腳,景舒嬈突然就繃直瞭身子,緊接著扔瞭手中的粉色繡帕抱著腦袋尖叫起來,雙腳在木盆裡拼命亂踢,仿若有蛇緊緊纏住瞭她的雙足。

柳氏面色大駭,趕緊抱住景舒嬈,嘴裡道:“我的兒啊,你這到底是怎麼瞭啊?”

景舒娣完全沒料到景舒嬈會是這般反應,她站起來,有些手足無措。

柳氏如今一見她就火冒,破口大罵,“你是怎麼伺候的?”一腳踢翻木盆,水倒出來浸濕瞭景舒娣的衣裙和繡鞋,“連基本的水溫都試不對,你去學院上瞭一年的課,全白瞎瞭!”

“母親息怒。”景舒娣彎下身將木盆撿起來,“我這就重新去取水。”

說完,她端著木盆就要往外走。

“站住!”身後傳來柳氏的厲喝。

景舒娣心頭一突,驟然停瞭腳步,回過身來,小聲問:“母親還有什麼吩咐嗎?”

柳氏道:“這邊不用你伺候瞭,你去好好收拾一下,把舒嬈要用的東西全部打包好,你自己的也帶上。”

景舒娣低垂的眼眶裡含著淚,卻還是不得不應,“是,女兒曉得瞭。”

嫡庶有別,嫡尊庶卑。

這是從記事起甄姨娘就每天對她耳提面命的話,讓她要一輩子記在心裡,不能逾矩,不能忤逆嫡母和嫡子嫡女。

可是這一次圍場事件,景舒娣覺得自己很委屈,事發當時,她已經歇下瞭,哪裡想得到景舒嬈會打扮成景瑟的樣子意圖去勾引梵世子?

後來出的水蛇事件,她到現在都還心有餘悸,四姐這個樣子,定然是沒法繼續在金陵待下去的,送去傢廟或許對她來說也是一種解脫,起碼傢廟是個清靜所在,能避開世人的嘲笑和鄙薄。

可是,為什麼?

為什麼嫡姐被罰,要把她也牽連進去?

她還記得前不久教習“數”的女先生當堂誇她天資聰穎,是個可塑之才,那是她去學海書院一年多頭一次被先生誇,她當時不知道有多高興,一心隻想著等回府要與人分享,可是回來後才發現自己在這府中除瞭甄姨娘之外,並沒有能說得上話的人,隻好把那些喜悅都藏在心底不敢說出來。

因為她很明白,一旦景舒嬈曉得她被先生誇瞭,少不得又是一番冷嘲熱諷。

她好不容易升騰起來的信心,不希望被嫡姐一盆冷水澆滅下去。

她以為自己能保持著這份信心繼續努力,不奢望出人頭地,起碼科目成績不落人後,不被先生點名批評,這就夠瞭。

可是她萬萬想不到,嫡母竟然這般心狠,因著嫡姐的事勒令她退學也便罷瞭,還要將她趕到傢廟裡去伺候嫡姐,及笄之前不得歸。

及笄就意味著成年,一旦成年就意味著要議親,也就是說,等她在傢廟待到瞭時限,嫡母就會派人接她回來,將她剩餘的聯姻價值榨幹完,屆時將會嫁給誰,也是嫡母替她決定好。

想到這些,景舒娣愈發難過,庶女就真的隻能一輩子活在底層居於人下嗎?

回到院子,甄姨娘遠遠就見她悶悶不樂,忙迎上來關切問:“六小姐這是怎麼瞭,怎的臉色這樣難看?”

景舒娣眼眶一熱,突然伸出手抱住甄姨娘,哽咽道:“姨娘,往後我不能陪著您瞭。”

甄姨娘一臉茫然,拍拍她的背,“六小姐有什麼煩心事均可與我說,這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興許姨娘給你開解開解就好瞭呢?”

景舒娣吸瞭吸鼻子,道:“母親讓我跟著四姐姐去傢廟,及笄之前都不得回來。”

甄姨娘臉色大變,“你說什麼?”

景舒娣就著原話又重復瞭一遍。

甄姨娘滿臉的不敢置信,“怎麼會夫人怎麼會突然讓你去傢廟?”眸色深濃瞭些,甄姨娘定定看著景舒娣,“六小姐,你實話告訴姨娘,你是不是頂撞瞭夫人惹得她不快瞭?”

“沒有。”景舒娣一個勁搖頭,“姨娘,我沒有頂撞母親,是是先前我給四姐洗腳的時候她瘋癥突然發作踢翻瞭木盆,母親就怪我沒有把水溫調試好,一怒之下就讓我跟著去傢廟伺候四姐。”

甄姨娘秀眉一再緊皺,“這麼說來,還是因為你先惹得夫人不快嗎?”

“姨娘,我沒有!”景舒娣眼睛都急紅瞭,哭道:“我明明伸手試過的,水溫剛好合適,不可能會燙到四姐。”

“可是四小姐早不發作晚不發作,偏偏在你給她洗腳的時候發作,這就證明是你的錯。”甄姨娘臉色嚴肅下來,拉著景舒娣的胳膊往外走,“你跟我去給夫人道歉求個原諒,興許她一高興,就能收回成命,不再讓你去傢廟瞭。”

景舒娣一臉憋屈,這個時候過去,隻會雪上加霜的罷?

若是道歉有用,她先前在四姐房間的時候就不會再三被訓斥瞭。

“姨娘!”景舒娣想到此,用力掙脫瞭甄姨娘的束縛,眸光堅定地道:“我不去。”

甄姨娘瞪大眼睛,從小到大,這還是景舒娣頭一次忤逆她的意思,這個孩子,莫非是翅膀硬瞭不成?

“你再說一遍!”甄姨娘很不高興,她分明是為瞭自己的親生女兒好,為何女兒不理解?

景舒娣也知自己不該這樣忤逆姨娘的好意,可是她今夜真的不能再去正房見母親,母親正在氣頭上,萬一自己過去再次觸怒她,一準沒有好下場。

“不是我不聽姨娘的話。”景舒娣語氣軟下來,“而是母親正在氣頭上,我再過去,不但討不得好,反而會火上澆油的。”

甄姨娘靜下來想瞭想,算是認同瞭景舒娣所言,她皺皺眉頭,“可如果你這個時候不去見夫人,待明天一早就來不及瞭,難道你真的甘心隨著四小姐去傢廟嗎?”

長這麼大,景舒娣頭一次從甄姨娘口中聽到“難道你真的甘心”這樣一句話,從前不管如何,甄姨娘總是告誡她要安分守己,讓自己活得像個隱形人,不能鋒芒畢露,不能爭強好勝。

現今聽到這麼一問,景舒娣有片刻出神,“姨娘,你也覺得不甘心嗎?”

甄姨娘這才發現自己說錯瞭話,連忙四下掃瞭一眼,“我不是那個意思,我隻是覺得四小姐被罰,你不該無辜受牽連。”

景舒娣目光亮瞭些,“姨娘,老夫人還不知道這件事,你與其帶我去給母親賠罪,倒不如我們一道去找老夫人,讓她給拿個主意,若是連老夫人都要求我去傢廟伺候四姐,那我也就認命瞭。”

甄姨娘面露遲疑,“我們越過夫人直接去見老夫人,會不會不太妥當?”

景舒娣道:“左右我都隻有今天晚上的機會瞭,妥不妥當的還有什麼緊要,姨娘心裡也不希望我真的去傢廟幾年才回來聯姻,不是麼?”

甄姨娘頓時一噎。

景舒娣說得沒錯,她打心底裡不希望自己的親生女兒去傢廟那種清修之地。

景舒娣還未完成學業,她的各項學科成績其實都挺不錯的,隻不過平素不敢表露出來,尤其是階段考試時,為瞭不把嫡姐的光芒壓下去,景舒娣隻好聽甄姨娘的話刻意出錯,把評分拉低,讓嫡姐高過自己。

甄姨娘一想到這些,心中就有些難受,自己的女兒這樣優秀,卻不得不時時掩蓋鋒芒,都已經低調到這般地步瞭,嫡母還是步步緊逼,非要將她的一生都給壓榨幹凈嗎?

“姨娘。”眼見著甄姨娘神情有松動,景舒娣小聲試探,“咱們去見老夫人罷。”

甄姨娘還在猶豫。

景舒娣道:“四姐姐都這樣瞭,如今三房隻剩一個三哥和我,我總覺得老夫人不至於這麼狠心讓我也跟著去傢廟的。”

甄姨娘心一橫,打算賭一把,拉著景舒嬈,母女倆直接往老夫人的千禧堂而去。

老夫人正準備歇下,忽聽謝嬤嬤進來稟說六小姐求見。

她皺瞭眉頭,“都這個時辰瞭,六丫頭還來作甚?”

謝嬤嬤答:“老奴不知,甄姨娘也一道來瞭,看樣子,似乎是真的有急事。”

老夫人不耐地擺擺手,“讓她們進來。”

謝嬤嬤出去傳話,不多時,景舒娣就跟在甄姨娘身後進來瞭,二人規規矩矩給老夫人行禮。

老夫人一眼掃下來,問:“六丫頭,都這個時辰瞭,你們怎麼還過來?”

還未及說話,景舒娣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道:“老夫人恕罪,孫女並不想這麼晚來打擾您歇息,孫女實在是有不得已的事,所以才”

“何事?”

景舒娣平素是最安靜的一個,因此,老夫人雖然不滿她深夜來擾,說話的語氣倒也不算鋒銳。

“母親讓我明日跟著四姐去傢廟,及笄之前都不得歸來。”景舒娣字字分明,慢慢道來。

老夫人臉色霎時就難看下來,“你說什麼?”

柳氏膽子竟然這樣大,私自決定讓景舒娣去傢廟?

“孫女不敢有半句虛言。”景舒娣伏在地上,聲音不算大,但足夠老夫人和謝嬤嬤聽分明。

“好一個柳氏!”老夫人當即就怒得摔瞭茶碗,臉色陰沉,“老身還沒死呢,這府中的大事兒何時輪到她做主瞭?”

甄姨娘和景舒娣齊齊被嚇到。

謝嬤嬤動作利落地收拾瞭地上的碎片狼藉,又重新給老夫人沏瞭一盞,然後安安靜靜退到一旁。

已經有瞭多年的侍奉經驗,謝嬤嬤深知這種時候不適合她一個仆人插嘴。

“老夫人息怒。”甄姨娘回過神來,也跟著景舒娣跪在地上,心中忐忑不已,她原以為老夫人是不重視景舒娣的,因此來時並未抱多大希望,如今見狀才意識到老夫人氣得不輕,這完全出乎瞭甄姨娘的意料,她一時無措,隻能低垂著頭,心中盼著這件事快些揭過去。

老夫人看向景舒娣,聲音柔和下來,“六丫頭,你今夜就宿在千禧堂,一會兒我讓墨梅給你安排廂房,明早醒瞭就直接來暖閣,我倒要看看,你不回去,柳氏會否有那個膽量過來當著我的面把你給強行帶走!”

景舒娣霍然一驚,抬目看向老夫人,“祖母”

老夫人已經示意謝嬤嬤出去吩咐墨梅安排廂房瞭,她道:“你莫慌,有我在,沒人敢把你送去傢廟。”

景舒娣猶疑道:“母親先前讓孫女收拾四姐去傢廟要用的東西,孫女若是宿在千禧堂,豈不是耽誤瞭事兒?”

老夫人皺眉,“你雖是庶出,卻也是千金小姐,如何能去做那些粗活,莫非三房的丫鬟婆子都死光瞭?”

景舒娣渾身一凜,“孫女不是這個意思。”

老夫人截斷她的話,“好瞭,你別再說瞭,今夜就宿在千禧堂,誰敢找你問罪,讓她先來過我這一關!”

景舒娣原本還想說些什麼,但見老夫人如此臉色,她定瞭定神,幹脆把話都給憋回去,隨著謝嬤嬤直接去瞭廂房。

景舒娣走後,甄姨娘也同老夫人辭行回去瞭。

翌日,天剛亮,送景舒嬈去傢廟的馬車已經停在角門外。

柳氏去往景舒嬈院子時,丫鬟已為她梳洗穿戴好。

左右掃瞭一眼,沒瞧見景舒娣,柳氏頓時皺瞭眉,厲聲問丫鬟,“景舒娣還沒起床嗎?”

丫鬟搖頭,“奴婢不知。”

柳氏一張臉陰沉如水,她抬步出門匆匆去往景舒娣的房間,推門卻見裡頭空無一人,繡帳內錦褥疊得齊整。

柳氏摸瞭摸床榻上,冰涼一片。

很顯然,並沒有人睡過。

莫非景舒娣不想去傢廟,連夜逃瞭?

一念至此,柳氏怒意橫生,她憤然轉過來,吩咐外面的丫鬟,“給我去找六小姐!”

忽有一人站出來道:“三夫人,昨夜奴婢瞧見六小姐同甄姨娘去瞭千禧堂,後來甄姨娘回來瞭,六小姐卻沒回來。”

柳氏聽罷,眉頭皺得更深瞭,“你說什麼?六小姐沒回來?”

“是。”那婢女回答得戰戰巍巍。

柳氏臉上肌肉抖動瞭兩下,景舒娣這個小賤人,竟敢提前去找老夫人,簡直太過分!

讓人關上門,柳氏匆匆去瞭千禧堂。

老夫人已經在暖閣就坐,見到柳氏進來,她問:“四丫頭送走瞭嗎?”

柳氏賠笑道:“還沒呢,媳婦琢磨著先過來給老夫人請安。”

“這倒不必瞭。”老夫人道:“我上瞭年紀,本就喜清凈,你們每天那麼多人前前後後來給我請安,你們跑得累,我也嫌煩,往後就這麼定瞭,早上不必過來請安,黃昏時來一次即可。”

柳氏屈膝,“媳婦記下瞭。”

老夫人見她還不走,不由疑道:“你可是還有什麼事?”

柳氏道:“昨夜六丫頭在四丫頭房裡伺候,後來四丫頭發作,媳婦擔心傷到六丫頭,就讓她先回房瞭,誰料今早丫鬟過去的時候,發現六丫頭的房內空無一人,六丫頭從來不會夜不歸房的,媳婦擔心她會否出瞭什麼事,所以特意過來稟報老夫人。”

老夫人瞇著眼,“就這麼件事兒?”

柳氏當然不敢說自己逼迫景舒娣去傢廟的事,面上適時露出悲戚來,“四丫頭已毀,如今三老爺就隻有六丫頭這麼一個庶女兒,若是六丫頭再有個三長兩短,我如何同三老爺交代?”

說完,柳氏抬袖抹瞭抹本就沒有的淚。

老夫人目露譏諷,轉瞬而逝,淡淡瞥向柳氏,“你說得沒錯,四丫頭出瞭這檔子事,老三確實隻剩下六丫頭一個女兒,雖是庶出,但好歹也是親骨肉。”

柳氏附和著點點頭,面上好不悲戚。

“我早就聽下人們說你待六丫頭如同己出,沒想到你雖然嘴上快瞭些,心地倒也善良。”老夫人不緊不慢地喝著茶。

柳氏一臉懵,她怎麼沒聽府上有人這麼說過?

心裡這麼想,臉上卻扯出一抹僵硬的笑,“老夫人過獎瞭,六丫頭這樣乖覺伶俐的孩子,我自然喜歡她。再者,老夫人說得對,不管是嫡出還是庶出,那都是三老爺的親骨肉,我沒道理因著嫡庶之分就過分冷落她,給她的待遇,雖不能時時與四丫頭比肩,但也絕不差的。”

老夫人點點頭,漫不經心來瞭一句,“既然你對六丫頭感情如此深厚,那麼想來定會同意將六丫頭過繼到名下來當成嫡女撫養瞭,是嗎?”

柳氏一呆,“老夫人說什麼?”

老夫人捏著眉心,不欲再多言。

謝嬤嬤笑著道:“三夫人,老夫人的意思是看在您這麼疼寵六小姐的份上,待四小姐去瞭傢廟以後,允準您將六小姐過繼到名下來當成嫡女撫養。”

“這”柳氏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過來,難怪老夫人先前會繞瞭那麼大一個彎子凈給她戴高帽,原來是在這裡等著她!

“怎麼,你不願意嗎?”老夫人垂下手臂,看過來。

“願意。”柳氏幹巴巴笑道:“六丫頭玲瓏剔透,能把她過繼過來,媳婦求之不得。”

“那就好。”老夫人臉色極淡,“一會兒我讓人瞧個日子,你準備準備,早些把六丫頭過繼過來。”

柳氏正待開口,聽得老夫人又道:“對瞭,還有一事我要與你商議。”

柳氏心頭一突。

“四丫頭之所以會成這樣,也怪府中庶務繁忙,你抽不得空閑去照拂她,六丫頭還少不得要好好調教,必得花費不少時間,我見你過分忙碌,往後你就歇歇,把掌管中饋的事兒交給年輕人去做。”

老夫人一番不輕不重的話,聽得柳氏整個人都僵瞭。

老夫人這意思哪裡是同她商議?分明是把話往好聽瞭說,實則直接收瞭她的掌傢大權!

柳氏極度不甘心你,咬唇不說話。

謝嬤嬤看瞭一眼老夫人的臉色,又看向柳氏,笑著說:“三夫人,老夫人也是體恤您近段時日過分忙碌以至於疏漏瞭四小姐,惹得三老爺寒瞭心,六小姐是三老爺唯一的庶女兒,可萬萬不能再出任何紕漏瞭,還望您費些神,多多調教調教。”

話說得這樣好聽,柳氏哪有反駁的道理,隻得硬著頭皮道:“老夫人處處為三房考慮,媳婦聽得心中感動,往後必定遵老夫人之言好好對待六姑娘。”

又問:“且不知老夫人讓誰來接管中饋?”

見老夫人不說話,柳氏趕忙解釋,“媳婦的意思是明日好去前廳交接。”

老夫人這才肯開口,“是瑟丫頭和三丫頭兩姊妹。”

果然是這兩個小賤人!

柳氏寬袖中的拳頭攥緊,胸中恨意難平。這才短短時日,景瑟和景宛白竟然聯起手來瞭,照這勢頭發展下去,往後自己要想對付這二人中的哪一個,豈不更加艱難?

柳氏正發呆,老夫人就吩咐謝嬤嬤,“去把六小姐請來。”

謝嬤嬤很快朝著廂房去瞭。

柳氏霍然一驚,張瞭張口,“老夫人,六姑娘在您這兒?”

老夫人面上並無半分波動,“六丫頭昨夜來千禧堂陪我說話,夜深瞭,我就沒讓她回去,在廂房歇下瞭。”

柳氏皺著眉,景舒娣這個小蹄子肯定把自己意圖將她送去傢廟的事提前告訴老夫人瞭!

難怪昨天晚上她沒回去,原來是躲老夫人這兒來瞭。

不多時,景舒娣隨著謝嬤嬤來到暖閣,步子小巧地上前,屈膝,“給祖母請安,給母親請安。”

柳氏至今還跪在地上,她抬起頭來,見到站在旁邊的景舒娣乖巧玲瓏,一笑起來,頰畔就有兩個迷人的小酒窩,那與三老爺有幾分相像的眉目讓柳氏赫然想起自己的女兒景舒嬈來。

不得不承認,景舒娣雖還未長開,臉龐也還有些稚嫩,但難掩未來國色,一旦長成,必不輸景宛白。

柳氏低眉,自己的女兒已經因為一條水蛇廢瞭一生,自己若是再不拉個依靠,往後的日子必定更加艱難,既然老夫人有意讓景舒娣過繼到自己名下來,那自己就坦然收瞭也無妨。景舒娣這個小蹄子,若是乖乖聽話好好孝敬她,她或許也會考慮一下給她尋個好夫婿高嫁,若是整天想著與她作對,那麼就怪不得她心狠手辣瞭。

思緒百轉千回,柳氏僅在瞬息之間就已經打好瞭主意。

上頭老夫人道:“六丫頭,你母親已經同意將你過繼到她名下作為嫡女撫養,你今後要好好孝順父母,不得懷有異心,不得作出逾矩之事,聽明白瞭嗎?”

驀然得知母親要將自己過繼去正房當嫡女,景舒嬈一張小臉上顏色變瞭又變,眼神也開始飄忽不定。

柳氏站起身,面含笑容地走過來,雙手拉著景舒娣的手,笑吟吟道:“瞧瞧這乖覺的樣子,一看就是個極聽話的,待你四姐走後,我會讓人在正房這邊騰挪出院子來,你往後就不必回甄姨娘處瞭,與我同住正房,舒嬈不在,咱們母女也好有個照應。”

景舒娣聽得一身冷汗。

母親是個什麼德行,她一清二楚,若是換瞭尋常,母親絕對不會用這樣的和顏悅色同自己說話,可今日卻一反常態,然而柳氏笑意盈盈的樣子並未讓景舒娣感到半分親切,而是覺得恐怖。

景舒娣並不傻,四姐出事兒這當口,母親能對自己有多好的態度?無非是心中打瞭主意待揭過這一茬以後好好整治自己罷瞭。

因此,柳氏笑得越歡愉,景舒娣心中就越忐忑。

她能說不想過繼到母親名下嗎?

可她隻是個庶女,面對這種事,唯有遵從的份,不能有半絲反抗。

低下頭,景舒娣側身一福,“多謝母親,女兒往後必會代替四姐好好照顧您。”

柳氏滿意地點點頭。

老夫人看看天色,道:“既然四丫頭那邊還等著,老三媳婦你就別再耽誤瞭,有什麼要說的要交代的,盡管去外頭交代瞭隨行的人便是。”

柳氏回過神,“老夫人,媳婦這就告辭瞭。”

景舒娣聽說景舒嬈要被送走瞭,她慌忙行禮告退,跟上前頭已經走遠的柳氏。

兩人走後,老夫人才看向謝嬤嬤,問:“柳氏方才對六丫頭的態度一反常態,這裡頭會不會有什麼貓膩?”

謝嬤嬤想瞭想,道:“四小姐出瞭這麼大的事兒,三夫人心中必是寒涼的,正常說來,這種時候也不可能端著笑對六小姐一個庶女,想來不過是做給老夫人看的罷瞭。”

長嘆一口氣,老夫人道:“從去年瑟丫頭回府至今,大房到三房一直事出不斷,尤以四丫頭這事兒最為糟心,真相如何,我已不想再去追究,我如今隻盼瑟丫頭能順順利利嫁入楚王府。”

謝嬤嬤寬慰道:“既然大小姐與梵世子的事兒已經挑明,那邊的態度也是盼著大小姐能盡快嫁過去,老夫人還有什麼可憂心的?”

老夫人眸色幽深瞭些,“這你就不懂瞭,楚王府和右相府聯姻,有人歡喜有人愁,喜的自然是咱們,憂的人權勢可大瞭去瞭,一旦有個好歹讓人拿住瞭筏子,這樁婚事能否順利進行都不好說,畢竟還有一月,一月之內,能發生太多變故瞭。”

謝嬤嬤心神一凜,馬上明白過來老夫人指的是天傢對於楚王府和右相府聯姻的態度,這種事,不是她一個仆婦能多嘴的,索性垂首不言。

景宛白正在鏡臺前梳妝,紫蘇喜滋滋跑進來道:“三小姐,奴婢方才聽得瞭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景宛白一愣,轉過身來,“什麼好消息?”

對於如今的她來說,再沒有什麼消息能好過太子殿下凱旋回京。

紫蘇神秘一笑,道:“是大小姐。”

“大姐?”景宛白瞇著眸。

“大小姐昨日自楚王府回來以後就去瞭千禧堂,親自向老夫人舉薦三小姐掌傢呢!”紫蘇道。

景宛白面色震驚,“你說的都是真的?”

紫蘇道:“這種事兒,奴婢可不敢撒謊,雖然到最後老夫人決定讓大小姐與三小姐一同掌傢,但奴婢覺得這是三小姐翻身的機會來瞭。”

景宛白大喜,“我就知道大姐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

就算隻是協助景瑟掌傢,那也說明老夫人在對三房失望以後又重新把註意力放在她這個大房嫡出小姐身上來瞭,實在可喜可賀!

快速捯飭好自己,景宛白就帶著紫蘇來瞭暮雲居。

景瑟昨日太過疲乏,雖然早就歇下瞭,今早還是一覺睡到瞭卯時。

景宛白過來的時候,景瑟才將將洗漱好。

苗兒將景宛白迎到瞭暖閣東次間奉茶。

景瑟沒多久就過來瞭,她大約猜出景宛白的目的,因此並未有多意外,面上含笑,“三妹妹這麼早就過來瞭?”

景宛白笑道:“我來看看大姐昨夜睡得可好?”

“還行。”景瑟道:“在圍場的時候鬧得太過,我兩晚上都沒歇息好,昨兒個從千禧堂回來後就直接洗浴歇著瞭,瞧著三妹妹這般紅光滿面的樣子,莫非有什麼喜事?”

景宛白也不忸怩,直接道:“我早上從下人們嘴裡聽得一事,說老夫人有意讓我們兩姊妹暫時掌傢,大姐可知道這事兒?”

景瑟不語,顯然默認。

愈加確定瞭消息的真實性,景宛白心中更暢快瞭,“這件事,是大姐主動提出來的罷?”

景瑟道:“我曾應瞭你要重新幫你取得父親和祖母的信任,自然不是空口白話說著玩的。”

景宛白已經不知該用什麼話來表達此刻心頭的感激。

“這個機會是我費瞭不少唇舌才從老夫人處討來的,往後該如何處世為人,你自己忖度,你母親已經不在瞭,且被老夫人逐出族譜。今時不同往日,你若還像從前一樣事事以自我為中心,那麼到時候重蹈覆轍,可別怪我事先沒提醒你。”

“我知道。”景宛白頷首,“這段時日,我自己學到瞭很多東西,更曉得從前是自己依著母親的庇護自視甚高,目中無人,今後這些壞毛病,我一定改。”

景瑟點點頭,“老夫人先前派人來傳過話,說今後早晨就不必過去請安瞭,黃昏時分再去,既然不用去千禧堂,那你隨我去清和園一趟。”

景宛白問:“可是去大嫂處?說實在的,我還沒正式去探望過小侄兒彥彥,煩請大姐稍待片刻,我回去準備一二。”

“你準備什麼?”

“給彥彥備一份小禮物。”景宛白道。

景瑟擺手,“那好,我就在暮雲居等你。”

景宛白去瞭約莫兩盞茶的時間才回來,紫蘇手中已經多瞭一個打著緞帶的小錦盒。

景瑟也沒問裡頭裝的什麼,直接起身,幾人一道去往清和園。

七個月,彥彥已經會獨立坐瞭,笑的時候半瞇著眼睛,肥嘟嘟的小臉一鼓一鼓,露出兩顆潔白的下排正中小米牙,笑完就把小手指塞進嘴裡吮著。

那模樣,說不出的可愛。

景瑟一看見彥彥,就想起昊昊小的時候,忍不住想要去抱一抱他,誰知才剛碰到小胳膊,彥彥就“哇”一聲哭瞭出來,一邊哭一邊不斷往小榻另一頭爬,想鉆進薑氏的懷裡。

景瑟哭笑不得,“這小皮猴子,竟然學會認生瞭,連姑母也不給抱。”

薑氏一把抱過小榻上的彥彥,彥彥小臉上還掛著淚,嘴巴一抽一抽地,嘟著小嘴,張著小眼睛,轉過身來警惕地看著景瑟,那模樣,仿佛在說景瑟是壞人。

景瑟張開雙臂,連哄帶騙,“彥彥乖乖,過來給姑母抱抱,你三姑母給你帶瞭好東西,給抱抱就給你,不給抱抱就不給。”

彥彥不為所動,轉過腦袋就往薑氏懷裡蹭,就是不給景瑟碰他。

薑氏也很無奈,笑著道:“大概是上次摔到的時候留下瞭陰影,這孩子認生尤為厲害,除瞭我,誰也不給抱。”

景宛白原本也想抱一抱彥彥,如今看來,連景瑟都毫無辦法,她索性隻得打消念頭。

“大嫂,我給彥彥帶瞭這個。”景宛白說著,就把小錦盒打開,裡面是一隻做工精細的佈老虎。

景瑟見瞭,不由笑問:“這是三妹妹自己做的?”

景宛白點點頭,道:“前段時間閑著無聊,就自己做瞭這個,原想送過來的,奈何一直沒機會。”

景瑟接過佈老虎一看,那些針腳和繡法,全都是景宛白的手筆,看來這隻佈老虎真的是景宛白親手做的。

見到景瑟沉吟,景宛白忙道:“大姐,你大可以檢查,我不會在佈老虎上做手腳的。”

景瑟幹笑,“我倒沒有這個意思,隻是覺得這隻佈老虎做得精巧,連我也喜歡得緊。”

說完,景瑟把佈老虎遞給彥彥,彥彥現如今不再像三四個月時隻能抓,他已經能捏住東西,伸手過來就捏住瞭佈老虎的一隻腿。

景瑟整個松開讓他拿走。

彥彥捏緊瞭佈老虎,樂呵呵傻笑不停,然後小手一揚,把佈老虎扔到地上。

景宛白一懵。

薑氏臉上有些尷尬,忙彎腰撿起佈老虎。

彥彥再接過,再揚手扔在地上,咯咯笑個不停。

景宛白微微蹙眉。

景瑟瞟瞭一眼景宛白,道:“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扔東西,一天扔上數百次樂此不疲,扔一次就高興一次,你莫與他計較。”

原來是這樣。

景宛白恍然,她還以為是彥彥不喜歡自己,轉念一想,彥彥才這麼大,連在座的誰是誰都認不清,怎可能會有什麼思想?

換上笑容,景宛白對著薑氏道:“大嫂勿怪,我對小寶寶的這些習性全然不知。”

破天荒看見景宛白向自己賠罪,薑氏有些受寵若驚,她趕緊道:“三小姐言重瞭,該是我給你道歉才對。”

二人你來我往地又客套瞭幾句,景瑟在一旁聽得無奈,出言道:“你們倆姑嫂就不要爭瞭,外人不曉得,還以為咱們是在吵架。”

景宛白臉色微紅。

景瑟看向薑氏,問:“我大哥是不是快要殿試瞭?”

薑氏點點頭,“每年三月十五殿試,算算日子,沒幾天瞭。”

一個月前,景瑟正忙於同後宅這群女人鬥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景明遠已經去貢院參加瞭今年的會試中瞭貢士,按照禮法,會試過後一個月就該進行殿試的,可現下皇帝還在燕山行宮生死未卜,殿試能否如期舉行,至今是個未知數。

這些話,景瑟也不好對薑氏說,怕她因此勞神,隻笑道:“大嫂隻管放寬心,大哥這麼努力,殿試一定能被選中,屆時大嫂就能帶著咱們可愛的小彥彥隨著大哥去新官邸瞭。”

彥彥好像能聽懂似的,嘴裡咿咿呀呀說著讓人聽不懂的話,惹得景瑟又想抱他。

泰和帝是在到達燕山行宮的第三日才醒過來的,昏迷數日的他頭腦昏昏沉沉,渾身無力,醒來時見到二皇子顧北銘正趴在床沿邊睡著瞭。

泰和帝四下掃瞭一眼,見到此處是個全然陌生的所在,他緊皺眉頭。

孫大寶見到泰和帝醒來,喜得驚呼一聲,“皇上”

他這一喊,直接把二皇子顧北銘給喊醒瞭。

顧北銘揉瞭揉惺忪睡眼,見到泰和帝睜瞭眼睛,他有些不敢置信,再次揉瞭揉眼睛確定自己沒眼花,喜道:“父皇,您醒瞭?”

泰和帝聲音虛弱,問:“這是哪兒?”

顧北銘道:“這是燕山行宮。”

泰和帝瞳眸驟縮,“朕為何會在燕山行宮?”

顧北銘道:“父皇,您先前昏迷不醒,兒臣擔心這樣把您送回京會引起動亂,所以瞞瞭消息將您送來燕山行宮,打算等您轉醒康復以後再回京。”

泰和帝“嗯”瞭一聲,算是認可二皇子的話。他想起自己最後的意識是從馬背上摔下來,馬上面露怒色,“那天在圍場的事,可查清楚瞭?”

顧北銘道:“父皇,馬兒受驚之事純屬天災,並非人為。”

做瞭這麼多年的上位者,泰和帝自然不相信會發生這麼巧合的天災,他皺皺眉,微微闔上眼眸,先保存體力再說。

顧北銘吩咐孫大寶,“孫公公,去讓人煮粥送過來。”

孫大寶看瞭泰和帝一眼,得到後者的點頭同意,他才匆匆去往廚房吩咐。

二皇子緊張地看著泰和帝,“父皇,您感覺怎麼樣?”

泰和帝面色淡淡,“渾身無力。”

顧北銘心道:你覺得渾身無力就對瞭,這麼些日子的湯藥可不是白喂的。

“兒臣這就讓人去傳太醫。”顧北銘作勢起身。

泰和帝忽然喚住他,“一會兒讓孫公公去傳便是,你且坐下,朕有些事想問一問你。”

顧北銘依言重新坐下來。

泰和帝問:“朕昏迷後,都發生瞭些什麼?”

顧北銘道:“當時宗政谷主斷言父皇摔得不輕,少不得一段時日才能醒,百官們全都慌瞭神,紛紛諫言讓兒臣站出來主持大局,兒臣思前想後,覺得不能把父皇受傷昏迷這件事傳回金陵,免得民心動亂,迫不得已之下才出此下策將父皇轉移過來,還望父皇恕罪。”

泰和帝聽罷,陷入瞭沉思,片刻後,再問:“所有大臣都跟來行宮瞭?”

“並沒有。”顧北銘如實道:“兒臣吩咐一部分公卿大臣和女眷先行回去瞭,畢竟父皇這邊需要人照應,各衙門的事兒也不能因此耽擱。”

顧北銘的話滴水不漏,聽得泰和帝一再皺眉。

印象中,這個兒子是最有志無謀的,做什麼都是三分熱度,總幹不瞭大事,說話更是不中聽,沒腦子,然而今日所言,字字句句圓滑得像隻狐貍。

不對勁!

泰和帝隱約覺得今日的二皇子說不出來的異樣,卻一時沒能發覺他到底哪裡變瞭。

“留下來的都有哪些人?”泰和帝再問,胸腔中的狐疑分毫未露出來。

顧北銘想瞭一下,“右相、京衛指揮使司指揮僉事、梵世子和梵二爺”

顧北銘還沒說完,就被泰和帝打斷瞭,“你把這麼多朝廷重臣留在燕山,朝中之事誰理?”

“當時情況危急。”顧北銘辯解道:“自當是以父皇的龍體為先。”

“他們又不是太醫,留在這裡作何用?”

顧北銘頓時噎住,這一刻他才警醒,他這位年邁的父皇實際上比他想象中要精明多瞭,方才那些話,聽似尋常的問答,但實際上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都是在試探他。

難怪老五總說父皇生性多疑,顧北銘從前不察,今日倒是深刻領教瞭。

“父皇若是不想他們留下,兒臣這就讓他們走。”顧北銘面帶愧疚。

泰和帝淡淡看他一眼,沒說話。

顧北銘開始心虛起來,父皇莫不是發現瞭什麼端倪?

“父皇。”顧北銘開口試探,“您人在燕山,公卿大臣們便是回瞭金陵也沒法上朝,您看”

泰和帝擺擺手,“吩咐下去,今日就啟程回金陵。”

顧北銘面色一陰,“父皇,您才剛醒就立即回京,怕是不妥。”

“朕的身子朕自己清楚,回不回金陵自然是朕說瞭算,怎麼,老二你這段時日越俎代庖成習慣瞭?”泰和帝忽然怒斥。

顧北銘眼眸縮起,變戲法似的自袖中抖出一根銀針刺中泰和帝的大穴,在泰和帝逐漸合上眼眸的過程中笑得肆意,“父皇,您今日話太多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