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女相重生之毒女歸來最新章節!
“皇上駕崩——”
隨著綿長悠遠的喪鐘響起,從養心殿內孫大寶開始,報喪的聲音層層往外傳,響徹整個宮闈。【最新章節閱讀.】
全城皆驚,百姓駭然。
誰都不曾想到,三月份才率領百官在圍場一展雄姿的泰和帝會突然就駕崩瞭。
勞苦半生,享位二十九年。
泰和帝自上位以來,一直以中央集權為國之頭等大事,尤其重點清理打壓因開國之功而深受祖蔭的世傢大族,楚王府為最典型。
楚老王爺曾妙計以少勝多大敗南蠻人,為西秦開疆拓土,被稱為當年戰場上的神話,頗得先帝看中。
到瞭泰和帝執政期間,楚老王爺逐漸退出戰場,退出朝堂,將自己的一生戎馬經驗盡數傳授給兒子梵天睿。
梵天睿顯然在戰爭上天賦極高,又得楚老王爺從旁指點,數次出征平戰亂,攻無不勝戰無不克。
然而,梵天睿卻沒遇到惜才的君主,泰和帝與先帝最大的區別在於泰和帝疑心過重。
梵天睿的功高震主,顯然引起瞭泰和帝的格外忌憚,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泰和帝萌生瞭清理開國功臣無功後裔和功高震主之臣的想法,念頭一出,便如野草串生,其勢難擋。
於是,二十一年前,楚王梵天睿出征漠北途中被狼群活生生撕成碎片而死,因幸存目擊者僅有梵沉一人,梵沉又不肯道出真相,消息便以訛傳訛,演變為楚王離奇身亡,連屍首都尋不到。
那一年,梵沉五歲,梵越三歲。
泰和帝以楚王府後繼無人為由收回瞭楚王兵權。
這是泰和帝打壓楚王府的開端,雷厲風行,手腕鐵血。
然而這也僅僅是開端而已。
今年三月春獵回京途中,泰和帝不惜調動江山殺手鐧於華亭山埋伏對付梵沉,意圖徹底滅瞭楚王府復興的頂梁柱——楚王世子梵沉。
而此次行動的代價是所有火螭衛的老巢盡毀,火螭衛成員死傷慘重,蕩然無存。
泰和帝這輩子,生而多疑,敗於多疑。
二皇子的逼宮傳位,五皇子的暗地謀劃,全都脫不開他的多疑,他從來不信任何一位妃子,包括皇後,亦從來不信任何皇子,包括他親自冊封的東宮太子顧乾。
死在自己的疑心病下,何等蒼涼。
當然,除卻這一層過,後世史書記載更多的將會是他的功。
兢兢業業治理江山自是不提,泰和帝最大的功便是秉承瞭先帝宏願將女子官學發揚傳承下來,使懷才女兒均有機會發揮巾幗本色,為國獻力。
泰和帝執政期間,出瞭個驚才絕艷的女相夏慕,且不論夏慕最終下場如何,她的滿身才華是不可否認的,而之所以會有女相,這層功勞自然得算在帝王的開明政策上。
然而不管史官筆下如何寫,不管後世之人如何評論他這段帝王路,他都再沒法睜開眼來看,豎直耳朵聽。
*
帝王駕崩,內外肅然,滿城縞素,沉重壓抑。
僅僅一個時辰,整個皇宮的金碧輝煌就被滿目冷白綢佈所覆蓋。
靈堂設在乾清宮正殿,高大沉重的梓宮內,泰和帝靜靜而躺。
所有妃嬪皇子公主都在堂前跪靈。
公卿大臣們聞訊後紛紛披麻戴孝入宮。
景瑟作為新晉和親公主,理所應當隨著眾位公主而跪。
她旁側不遠處,顧瀟瀟雙眼哭得通紅,像隻兔子。
“瀟瀟。”趁著眾人不備,景瑟小聲喚瞭她一下,“你要不要緊?”
顧瀟瀟挪過來些靠近瞭景瑟,一邊抹眼淚一邊道:“很小很小的時候,我每天都陪著母妃在等,盼望有一天養心殿的公公能端著牌子去驚鴻殿傳召侍寢,更期盼驚鴻殿的大門外能突然響起傳旨太監高喊‘皇上駕到’的聲音,然而我和我母妃一盼就是十三年,我沒盼到他去驚鴻殿寵幸我母妃,也沒盼到他把對於其他皇子公主的愛分給我一份,最後盼來的,卻是他這一副漆黑沉重的梓宮,我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若說欣喜,這喜又從何而來?他活著,我母妃還有個盼頭,哪怕她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起碼每天喝藥的時候,她都在想著自己終有一日還能痊愈,隻要痊愈就能有重獲聖寵的機會。如今他撒手人寰直接去瞭,等同於斷絕瞭我母妃的所有希望,我母妃不開心,我又如何開心得起來?我恨他,可是我又心痛他扔下我母妃帶著無邊絕望留在這世上。清平姐姐,你說我是不是很矛盾?”
景瑟跪在地上,伸手抱著她的肩膀,“小傻瓜,你不是矛盾,而是為人子女該有的正常反應。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你愛你母妃,見不得你母妃受苦,自然而然就把一切罪責歸結到你父皇身上瞭。你怪他,是因為你骨子裡把他當成自己最親最親的親人,然而他的親人卻不止你們母女倆,所以你覺得不甘,亦覺得不公,這份不甘與不公逐漸放大就成瞭埋藏在心底裡的怨念,因此,你總覺得你該是恨他的。可是你卻忘瞭,你再如何恨,他都是你的親生父親,是給予你生命的人,血濃於水,看到他躺在這裡,你是該哭也該難過的。”
顧瀟瀟似懂非懂地問:“真的嗎?”
“當然。”景瑟投給她一個寬慰的笑,又替她理瞭理鬢邊碎發,“你想哭就哭罷,不必因為矛盾而壓抑瞭自己的真實情緒,這是你最後能為他做的瞭。”
聽到景瑟這麼一說,顧瀟瀟馬上又紅瞭眼圈,小聲哭泣起來。
這一茬揭過,靈堂內便隻剩一片寂靜,外面已經下起瞭秋雨,冷風絲絲入袖寒人骨。
不知過瞭多久,外面突然傳來一聲高喊。
“雍王到——”
聞聲後,跪靈的皇子妃嬪公主及公卿大臣們紛紛讓開一條道。
景瑟也扶著顧瀟瀟挪到一旁。
“參見雍王——”
所有的聲音整齊洪亮,響徹靈堂。
不多時,就見一個長相精致,五官完美的錦袍少年郎攙扶著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走瞭進來。
老者面色和藹,進殿後雙目一直緊緊鎖在靈堂正中的梓宮上,老眼中閃著淚花。
少年郎一身脫塵絕俗的氣質,俊美的五官讓景瑟自動多留意瞭兩眼。
不得不承認,這是景瑟活瞭兩世所見過的顧傢長得最好看的少年郎,那眉那眼那鼻,仿若聖手親自裁剪貼合,每一個弧度,每一個輪廓,線條都流暢優美到極致。
這是個可以同梵沉和薄卿歡比肩的美男子。
顧傢宗室最具才華的小王爺,顧禾。
見到他,景瑟幾乎就能肯定自己之前的猜測沒錯,泰和帝的最後一步棋,是小王爺顧禾,這個不可能背叛顧氏江山,永遠隻忠顧氏江山的雍王後裔。
感覺到有人用極其犀利的眼神打量自己,顧禾慢慢偏轉過頭來。
景瑟已經先一步垂下腦袋。
顧禾四下掃瞭掃,跪在靈堂內的人數眾多,且每個人都穿著喪服,一眼望去白花花一片,根本辨不清先前的視線來源於哪裡。
若有所思地收回視線,顧禾繼續攙扶著雍王朝著梓宮方向走。
跪在靈堂最前面的顧乾忙起身行禮,“見過叔祖父。”
雍王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多禮,蒼老的手扶著還未蓋棺的梓宮邊緣,凝望著裡頭安靜得連呼吸也沒有的泰和帝,嘴唇顫抖瞭好久都沒能說出話來。
所有人屏息凝神,對這位最老的王爺報以無比尊敬的態度。
“怎麼走的?”不知過瞭多久,雍王哽咽且沙啞的聲音才傳出來。
顧乾垂首,“父皇一生兢兢業業,過勞成疾。”
“沒想到啊!”雍王別開眼,看向外頭淅淅瀝瀝下著的秋雨,眸色晦暗,“沒想到你父皇會重走瞭你祖父的路,我原以為,他怎麼也能熬到壽終正寢的。”
顧乾道:“叔祖父請節哀。”
雍王抬手,示意旁邊站著的顧禾,“禾兒,跪下給你皇伯父磕三個響頭。”
顧禾後退兩步,馬上有太監送瞭蒲團進來。
顧禾雙膝一彎,直接跪在蒲團上,對著梓宮恭恭敬敬三叩首,起身後又在香爐內插瞭三柱香。
景瑟看著這一幕,若有所思。
且看這樣子,顧禾應該早就知道自己即將被封為攝政王瞭。
泰和帝果然老謀深算,一早料到自己大限將至,把什麼都提前安排好瞭,可憐他所有的兒子都還被蒙在鼓裡。尤其是顧乾,這個人應該是現場最為高興的,因為他認為自己馬上就能繼承帝位執掌江山君臨天下瞭。
嘴角勾出淡淡譏諷,景瑟心中腹誹,比起顧禾來,顧乾簡直弱到不堪一擊。
泰和帝是個極其精明的人,他選定的攝政王,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顧禾的才華與智謀,景瑟早就聽說瞭的,但除此之外,他必定還有著超出所有皇子的優異之處,否則絕不可能會被泰和帝看中。
念及此,景瑟心中微嘆,原來自己和梵沉的對手根本不是顧乾,而是泰和帝的最後這一步棋:顧禾。
未來的日子,想來不會太過平靜瞭。
顧禾餘光往旁邊瞥瞭一瞥,視線在景瑟身上頓瞭一瞬,眉心不著痕跡地蹙瞭蹙。
但也僅是轉瞬,顧禾就收回目光,看向顧乾,淡淡道:“皇伯父駕崩,便意味著新一輪的政權交替開始瞭,太子身為西秦儲君,希望你能秉承皇伯父生前的志願守護好西秦江山。”
顧乾點頭,“本宮既為儲君,天生就註定該擔起守護江山的重任,便是禾小王爺不提醒,本宮也會汲汲營營,不敢說一定能做到最好,但起碼不愧對顧傢列祖列宗。”
顧禾道:“既如此,那就勞煩太子請出遺詔,當著所有王公大臣的面宣讀,也好讓所有人得個安心。”
“這……”顧乾臉色一下就變瞭,父皇臨終前連話都說不瞭,手腕也使不上力,且駕崩得突然,哪裡有機會立下遺詔?
便是立瞭遺詔,也沒在他手裡。
一念至此,顧乾突然想起中秋那夜自己收到情報說父皇會連夜召見二皇子妃和皇長孫。
眸光一晃,顧乾抬起頭來,往人群中掃瞭一眼,果然沒見到二皇子妃和皇長孫,他擺擺手,示意孫大寶,“孫公公去幫本宮看一看二皇子妃在何處。”
顧禾深深看瞭顧乾一眼,面上沒什麼情緒,始終淡淡的,這份淡然,愈加凸顯此人城府之深絕非顧乾之類皇子可比擬。
雍王不解,“太子不先請遺詔,為何談及二皇子妃和皇長孫?”
顧乾直接斷言,“因為遺詔在二皇子妃手裡。”
此話一出,除瞭景瑟、顧北羽和顧禾等少數幾個人之外,其餘人等全都變瞭臉色,包括雍王。
老眼梭然一瞇,雍王沉瞭聲音,“皇上竟然把遺詔交到一個女流之輩手裡,此舉何意?”
顧乾道:“還請叔祖父耐心等一等,待二皇子妃來瞭,一問便知。”
話完,顧乾吩咐宮婢,“來人,給雍王看座!”
雍王是泰和帝的二皇叔,自然沒有為他跪靈的道理。
宮婢很快搬來瞭椅子。
顧禾攙扶著雍王慢慢坐瞭。
孫大寶才剛跑出靈堂不久,馬上就折瞭回來。
顧乾問:“人呢?”
孫大寶抖著身子道:“回稟太子殿下,太後娘娘駕到。”
話音才落下,太後的禦輦已經到瞭靈堂外,撐傘的婢女馬上攙扶著太後往靈堂裡走來。
太後的身後,還跟著臉色慘白的二皇子妃蘇尋和走路不太穩的皇長孫顧子瞻。
一剎後,眾人伏跪著身子,朝向太後來的方向,齊聲高喊,“恭迎太後娘娘——”
雍王也站起身來,“恭迎皇嫂。”
太後站到雍王跟前的時候,景瑟清楚地看見太後眼眸內閃過復雜的光,像是痛苦,又像是……恨。
景瑟心神一凜,太後和雍王……莫不成有故事?
快速收回眼,太後回轉過身,掃瞭跪靈的眾人一眼,通紅著眼,道:“吾兒一生,勞苦功高,晚景之年,聖體多有不豫,皆因積勞成疾,氣血兩虧。吾兒在位期間,納言求治,政教嚴肅,對於政事,從未敢有半分懈怠,可謂嘔心瀝血。今,吾兒駕崩,哀傢……甚悲!”
最後兩個字才落下,伏跪在地的所有人就齊聲道:“太後娘娘節哀——”
太後看向一旁臉色雪白的二皇子妃蘇尋,從她手裡接過遺詔,對著眾人道:“皇帝生前留下瞭遺詔,僅此一份,今夜當著哀傢和雍王的面,便由太子親自來宣讀。”
顧乾被點瞭名,不著痕跡地看瞭一眼蘇尋。
蘇尋此時的臉色已經雪白到無法形容,她整個人都在顫抖,淚珠兒在眼眶裡打轉。
顧乾心中雖疑,卻不便問出口,隻得收回視線,恭恭敬敬從太後手裡接過遺詔緩緩打開。
遺詔的是經過宮廷特殊手法封存過的,顧乾在打開的時候,所有人都看到封痕是嶄新的。
也就是說,在此之前,並未有人打開過遺詔,也沒人曉得遺詔上寫瞭什麼。
顧乾抬起眼,見太後、雍王、以及宗室幾位王爺都在看著自己,他握住遺詔的手指緊瞭緊,目光終於落在卷軸上,緩緩念。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蒙天佑入繼大統,獲奉宗廟二十九載,雖拼力上遵祖訓,下順群情,禪精竭慮,朝乾夕惕。卻仍舊不能仰法太祖之謨烈,皇考之功績,朕雖有心臻國治,然,無力也,有負皇考之重托,此乃朕之一大憾事。朕近日頗感心力交瘁,體虛力乏,恐大限將至,故此立下遺詔,望後世子孫遵之重之。”
“朕這一生,育十二子,大皇子晚折,二皇子歿於歧途,五皇子性格過剛,謀略欠缺,不適天命。三皇子雖得朕鐘愛,然,心性過純,仍需歷練。四皇子顧乾,乃朕親封之皇太子,朕曾抱以厚望,期其以敬天助民為己任,然燕山宮變之時,四皇子野心畢露,朕深覺遺憾,回京後緣於多病,長久未能提及廢儲之事。”
念到這裡,顧乾已是臉色大變,雙唇顫抖,攥著卷軸的那雙手恨不能化成火焰直接燒毀這道遺詔。
眾人聽罷,亦是屏息凝神,大氣不敢出。
所有人都以為,皇帝一旦駕崩,太子繼位便是順應天意和民意,然而誰也不曾想到,泰和帝竟然在遺詔裡才開始說出想廢太子的心思來。
這樣一個突如其來的轉變,除瞭冰雪聰明早就猜到遺詔內容的景瑟和顧北羽,其餘人等全都覺得過分突兀,難以接受。
景瑟抬瞭抬眼,見筆直跪在地上的顧禾面上清淡醇和,並無半分情緒波動。
收回目光,景瑟暗暗唏噓,這一次,是真遇到對手瞭,顧禾不愧為泰和帝的最後一張牌,光是從氣場上,就能完完全全把太子顧乾給碾壓下去。
若論及手段和謀略……
景瑟想著,自己與梵沉聯手,必定能占上風,隻不過對手是顧禾,恐會麻煩不斷,相較於對付顧乾,對付顧禾定會吃力些。
沒聽到顧乾繼續念的聲音,太後皺瞭皺眉,看過來,“太子,你怎麼停下瞭?”
顧乾慘白著臉,一句話答不上,掃瞭掃眾人看向自己的異樣目光,他咬緊瞭牙,忽然閉上眼,道:“皇祖母,孫兒忽覺身體不適,怕是無法繼續宣讀下去瞭。”
這種托詞,在場的人都能聽得懂。
太後也知他定然接受不瞭泰和帝想要在遺詔裡廢太子的突如其來變故,於是擺擺手,“你既身子不適,就先去旁側的偏殿裡歇息,把遺詔交給禾小王爺,讓他替你宣讀下去。”
“孫兒遵旨。”顧乾緩緩行至顧禾身前,在旁人看不見的角度,他望向顧禾的目光帶著森冷的不甘與嫉妒,憤怒的火焰幾乎要將他整個人都給燃燒起來。
顧禾不緊不慢地站起身,先謝過太後的恩,方才自顧乾手裡接過遺詔。
顧乾並未去偏殿休憩,他就跪在諸皇子最前面,安靜聽著。
顧禾清潤的聲音慢慢響起,接著顧乾先前的往下宣讀。
“泰和二十九年四月,朕於乾清宮召宗親諸王,商議重立儲君之事,未遂。同年七月,朕再次召見宗親諸王協商終得果,以華文殿大學士代書諭旨:皇四子顧乾,急功近利,有負朕托,難堪國之大任,故此,廢黜。”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驚呆瞭。
顧乾一張臉陰沉扭曲到極致。
顧北羽眸光閃瞭閃,想著自己猜測得果然沒錯,父皇這一生都沒信過他的任何一位皇子,顧乾自詡貴為皇儲,便有恃無恐,殊不知他的一舉一動全都納入瞭父皇眼底,父皇疑心病雖重,可正是這份疑心病,讓他對每個皇子都深入瞭解到透徹,幾乎能猜準每個皇子的內心所思所想,故而,父皇最終寒瞭心,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大統,反而要傳位長孫,扶幼帝,以便控制。
隻是,父皇究竟會讓誰來輔佐幼帝呢?
顧禾無視眾人神情,繼續宣讀:“二皇子妃蘇氏,出身將門世傢,德才兼備,雍容華貴,溫良賢淑,有其母,子必孝。朕雖屬意長孫子瞻,無奈其父曾於燕山發動宮變,重罪難恕。朕左右考量,江山不可後繼無人,為瞭不負列祖列宗重托,朕崩之日,由長孫子瞻接替朕之大位,然,其父之罪大於天,不可不理,遂,長孫登基之日,由其母自刎以贖其父之罪堵天下悠悠眾口。”
顧禾才念到這裡,所有人的目光就唰唰往蘇尋身上落。
蘇尋雖早就曉得自己會有這麼一天,可她萬萬沒想到皇上會這麼快就駕崩,自己的死期突然就到來瞭,想到自己才一歲半的兒子以及蘇氏親人,又想到自己當初勸諫二皇子不要走錯路,二皇子寧願與她大吵也不肯聽一句勸時的光景,她再也忍不住,一個勁落淚。
顧子瞻不知道母妃為什麼哭,他隻是看到蘇尋落淚就害怕,“嗚哇”一聲哭瞭出來。
氣氛僵持的靈堂內突然被這一聲驚哭打破瞭寂靜。
蘇尋臉色大變,趕緊抹瞭淚將顧子瞻抱進懷裡,低聲道:“子瞻乖乖,不哭不哭哦。”
一面哄一面拍著他小小的脊背。
顧子瞻慢慢安靜下來,蘇尋高懸的一顆心才逐漸落下,轉而跪向太後,“太後娘娘恕罪,皇長孫他許是昨夜沒睡好。”
太後輕嘆一聲,擺擺手,“罷瞭,才一歲半的孩子,本就是愛哭的年紀,哭瞭也好,他皇祖父走瞭,他是該哭的。”
聽到太後這麼一說,蘇尋頓時松瞭一口氣。
景瑟垂下眼眸,蘇尋是董氏的親生女兒,更是她的表妹,她本不想親眼看著她死,可泰和帝在遺詔上說得很清楚瞭,之所以要讓蘇尋自刎,是為瞭讓她替死去的二皇子贖罪,以便皇長孫顧子瞻繼位之時不留下任何話柄。
可事實上,顧北羽、顧乾、顧禾等一幹聰明人都聽得出來,所謂的“自刎謝罪”隻是泰和帝為蘇尋找好的“立子殺母”借口,泰和帝真正的目的是不想讓蘇氏這個外戚發展壯大,甚至於將來造成外戚專權的危險局面。
太後捏瞭捏眉心,“禾小王爺,請繼續宣讀遺詔。”
顧禾看瞭眾人一眼,繼續念:“宗室雍王之孫顧禾,才華卓絕,智計無雙,乃天造之才。新帝年幼,需大才之臣從旁輔助。朕斟酌數月,終定得雍王之孫顧禾為攝政王,自幼帝登基之日任封輔佐。”
讀到這裡,跪在靈堂內的眾人臉色又是一番難以置信的轉換。
泰和帝竟然避過瞭自己的所有兒子把大權往外托?
就連太後和雍王都怔住瞭。
顧北羽瞇瞭瞇眼,原來父皇看中的是顧禾。
顧禾……
顧北羽猛地想起那些年顧禾尚在讀書年齡時泰和帝曾親自挑選當代鴻儒去往雍王府給顧禾教學,至於武術,請的更是退出江湖的上一輩卓絕高手。
念及此,顧北羽呼吸猛地一頓。
莫非,父皇早就做瞭兩手準備,培養皇子的同時也在培養顧禾,目的就是為瞭防范將來有一天他對所有皇子寒瞭心之後還能拿得出底牌來?
抬起眼角,顧北羽看瞭看顧禾,越來越覺得自己的所有猜測都是對的。
父皇若非早就培養瞭顧禾,為何會突然想起讓這個人入朝攝政?
顧乾顯然與顧北羽想到一起去瞭,他本就鐵青的臉更添瞭一層怒火,不得不暗自冷嘲。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什麼皇儲“立賢不立嫡”,全都是幌子,父皇那樣精明的人,怎麼可能不知道他的東宮之位來自於女相夏慕的悉心輔佐?
然而父皇還是毅然決然立瞭他。
直到這一刻,顧乾才恍然大悟,父皇看重他,不是因為他的才華和本事,而是看中他母妃曾被皇後害死,他即便過繼到皇後名下,也是一輩子恨著皇後的,隻要有恨,他就不可能過分依仗皇後,更不會因母族勢大而做出紊亂朝綱的叛逆之舉。父皇要的是他這個沒有母族勢力的人先入主東宮穩住時間,穩住其他皇子,而這段時間內,是顧禾快速成長的秘密時機。
泰和帝一旦駕崩,便是顧禾這張底牌出鞘的最佳時刻。
這一瞬,顧乾打心底流露出深深無奈來,他一直以為的“父皇看中”,原來都隻是在為顧禾這個宗室小王爺鋪路。
這個從小就被自己以及所有皇子都忽略的宗室小王爺,才是最終的贏傢!
現場最冷靜的當屬即將被封為攝政王的顧禾本人,他一雙妙目落在卷軸上,專心致志,仿佛隻是在閱讀旁人的故事給眾人聽,而這些故事,都與他無關。
直到眾人的議論聲停下來,他才繼續宣讀遺詔,“朕之三子、四子、五子均已成年,朕崩後,按其列分別封為賢王、穆王、瑞王。”
“朕自幼得皇考親訓撫養,又得母親皇太後慈育,大恩罔極,本該冀盡孝養,奈何朕大限將至,心願未遂。朕崩後,還望朕之皇後朱氏順志承顏,代朕侍奉皇太後,以減母親心頭悲慟。”
“朕勞苦一生,執政期間,每每投以至誠之心敬天法祖,不敢有一息之頓,故由此積勞成疾,朕之晚年,有心乏力,此後雖不能再親眼見這錦繡河山之繁茂,卻惟願攝政王能盡心輔佐幼帝,朕期於九泉之下終有一日能見宗室天潢之內,人人品端形方,州府之地,官吏奉公守法,萬民樂業。”
“朕之大喪,悉遵舊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佈告天下,咸使聞知。欽此!”
遺詔宣完,整個靈堂驀地陷入寂靜,鴉雀無聲。
泰和帝的這道遺詔,雖算不得有史最長,卻是信息量最大也最多的。
先是以遺詔廢太子,讓一群太子黨如同遭瞭雷擊,再是立皇長孫,緊接著讓皇長孫生母自刎謝罪,再然後封瞭宗室禾小王爺為攝政王輔助幼帝。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小聖旨,全都包含在這一卷遺詔中,聽得眾人許久都緩不過神來。
靈堂外的秋雨越下越大,沁涼的寒意激回瞭眾人散亂迷茫的神情,所有人在這一刻才頓悟。
禾小王爺先前說得沒錯,皇帝一駕崩,就意味著皇朝新舊政權的交替開始瞭。
隻是,誰也不曾料到,交替新舊政權的竟不是泰和帝的親生子嗣,而是剛滿一歲半的皇長孫顧子瞻與宗室小王爺顧禾。
景瑟緊抿著唇,看向距她不遠處的顧北羽。
顧北羽面上有些訝異,顯然還沒從遺詔的震驚中回過神來。
收回視線,景瑟又看向顧禾。
這一次,顧禾準確無誤地捕捉到瞭她的目光,他幽深如潭的妙目回望過來,裡頭隱藏著讓人覺得高深莫測的神情,唇角勾起一抹似有若無的冷嘲,轉瞬即逝,他快速移開視線,看向太後,恭敬舉著卷軸,“太後娘娘,微臣已經念完瞭。”
太後深吸一口氣,高聲道:“三叩九拜,跪新皇!”
群臣起身,對著顧子瞻所在的方向重新下跪,聲音洪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轉向皇後、太後、顧禾所在方向,繼續喊道:“太皇太後、皇太後娘娘萬福金安,攝政王殿下大安——”
今年的這場及時秋雨,見證瞭一代王朝新舊政權的徹底更替,如浪淘沙。
讓人收瞭遺詔,顧禾站在最前頭,不疾不徐地道:“本王承蒙皇伯父厚愛,得以入朝輔助新帝,然,眾所周知,新帝年幼,不足以單獨處事,目前的朝政皆為本王代理,俗語雲新官上任三把火,本王今日便當著皇伯父的靈柩點瞭這第一把火。”
所有人都低垂著頭豎直耳朵聽著,就怕這把火燒到自己身上來。
顧禾目光落在不遠處的楚老王爺和梵越身上,道:“梵氏乃開國最大功臣,世子歿,本王哀,然楚王府不可後繼無人,遂,今次本王在皇伯父靈前親封梵越為楚王府世子,待國喪之後,擇日承襲楚王之位,今後入朝為新帝效力分憂,至於楚老王爺……”
顧禾頓瞭一頓,繼續道:“本王的親祖父雍王即將去往雁蕩山頤養天年,正巧祖父他早年間與楚老王爺是故交,不知楚老王爺可否依著這份情誼陪同雍王去往雁蕩山?”
景瑟猛地變瞭臉色。
按照梵沉的計劃,待她嫁過東璃以後,他會想辦法把楚王妃和楚老王爺以及梵越和小包子都接去東璃的,然而她不曾料到,顧禾剛被封為攝政王就拿楚王府開刀瞭。
封梵越為楚王世子,是為瞭杜絕梵沉的“可能出現”。
也就是說,就算梵沉還活著,顧禾也會當他死瞭,今後若再見,顧禾定會不遺餘力殺瞭他以坐實“梵沉已死”的事實。
讓楚老王爺陪同雍王去雁蕩山,事實上是變相抓住瞭楚王府的軟肋,梵越一旦承襲瞭楚王之位,是要入朝輔政的,但他隻能忠君,若敢有丁點異心,楚老王爺必會死在顧禾手上。
景瑟心中怒火起伏。
泰和帝在世時,極力打壓楚王府,不讓楚王府後嗣有機會入朝為官,而顧禾的想法卻剛好相反,他不僅要楚王府後人入朝為官,還有辦法讓梵越不得不忠於新帝。
不愧為泰和帝的終極王牌,夠狠!夠絕!夠雷厲風行!
楚老王爺和梵越都聽得出來攝政王這是準備變相軟禁楚老王爺來威脅楚王府。
可梵沉已經不在瞭,且楚王府早已不復昔日繁茂,此時的他們,不得不遵。
閉瞭閉眼,楚老王爺道:“老臣多謝攝政王大恩。”
梵越一張臉氣得鐵青,原以為死瞭老皇帝,楚王府就能後顧無憂,然而他萬萬沒想到,顧禾竟然是泰和帝的最後一張牌,還是王牌!
且看這個人處事的狠絕手段,簡直完全碾壓瞭泰和帝的任何一位皇子,怕是不輸曾經的老大。
楚王府今後的路,隻會如履薄冰。
“臣領旨謝恩。”不知過瞭多久,梵越心不甘情不願地從齒縫間擠出一句話來。
顧北羽偏轉頭看瞭景瑟一眼,見她眼圈通紅,整個人怒得幾乎快咬碎一口銀牙,他心一陣抽痛。
景瑟修長的指甲掐入掌心,唇線緊繃。
泰和帝!泰和帝!泰和帝!
這個老奸巨猾的狗東西,死瞭還留下這麼一大張王牌來對付楚王府,讓她如何不恨!
她恨不能現在就沖上去把泰和帝拖出來鞭屍一百遍!
“稍安勿躁。”耳邊有人細語呢喃,聲音醇和溫潤。
景瑟心神一震,隨著那股讓人舒心的芝蘭清香看過去,正是代表東璃使者前來給泰和帝吊唁的寧王,梵沉。
她難受得絞緊在一起的五臟六腑仿若在頃刻之間就找到瞭各自的安樂所在,整個人都放松下來。
這個人,不管在何時何地,都有能讓她安心的強大本事。
想到這裡,景瑟輕輕莞爾,先前心頭的鬱悶一掃而空,她睿智,梵沉善謀略,隻要兩人聯手,難道還怕對付不瞭一個顧禾?
寧王今夜換瞭一身素凈衣袍,面具依舊覆瞭上半邊面容,唯見一雙天然紅唇以及那弧度美妙的下頜,潔白如玉。
他上前,拱手給太皇太後、皇太後以及攝政王顧禾行瞭個虛禮。
顧禾視線定在梵沉覆瞭面具的臉上,斜斜挑唇,“寧王是過來吊唁的麼?”
寧王點點頭,“貴國皇帝駕崩,吾等東璃使臣甚悲,昭然郡主身體抱恙,便由本王代表東璃來給皇帝陛下吊唁。”
顧禾黑眸閃瞭閃,站往一旁給寧王讓出道。
寧王腳步輕緩,慢慢行至香爐前,接過宮婢手裡的線香點燃後插進香爐,又燒瞭一把紙錢,這才回過身來,面具下的鳳眸於楚老王爺和梵越身上定瞭定。
這一幕極快,快到顧禾根本來不及抓住什麼,寧王就重新看向瞭景瑟,笑問顧禾,“本王與貴國清平公主的大婚原定於本月底,如今貴國皇帝突然駕崩,敢問攝政王,這樁婚事還做不做得數?”
“當然。”顧禾莞爾,“先帝在遺詔裡說瞭,全國大喪二十七日釋服,二十七日後,皇宮將會為清平公主準備和親出嫁。”
景瑟心底又是一寒。
原定日期分明是本月底,距離現今不過十二三日的時間,如今卻要因為泰和帝的駕崩而拖延到二十七日以後,也就是說,時間延長瞭兩倍不止。
景瑟幾乎已經到瞭忍無可忍的地步,她向梵沉投去幽怨的目光,表示自己等不瞭那麼長時間,也不想等那麼長時間,萬一中途再生變故,那他們的大婚豈不是又得廢瞭!
梵沉感受到瞭她的灼熱目光,心下瞭然,面上卻不動聲色,問顧禾,“攝政王可知本王為何要娶貴國清平公主,又為何要在月底之前大婚?”
顧禾目色微閃,笑道:“這個嘛,本王倒是有所耳聞,據傳寧王命中有劫數,需在月底之前娶一位陰年陰月陰日陰時的女子方能安然渡劫,關於這一點,本王表示深刻的理解與同情,然而先帝駕崩,大喪二十七日是硬性規定,寧王若要在月底大婚,本王怕是沒法給你鋪紅毯,隻能繼續掛白綢。”
------題外話------
1、皇考:是指現任皇帝對先帝的尊稱。
2、文裡有個小bug,新皇是孫子輩,照理,皇後長他兩輩,不該是皇太後,先前的皇太後也不該是太皇太後,但是我找不到有史可依的喊法來,若有精通歷史的親們看見瞭這個小bug,請自動無視o(n_n)o
3、本文不是玄幻文,女主再開掛也不可能直接殺瞭皇帝,我不敢說這是正劇,但邏輯思維是在線的,虐皇帝,我虐瞭,精神上的虐,讓他幾近絕望,氣到駕崩。我不知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才叫虐,親們若是有好提議,可以去評論區留言。
看清爽的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