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公主出嫁

作者:葉染衣 字數:10394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女相重生之毒女歸來最新章節!

景瑟一覺醒來,就被告知三日後出嫁去往東璃和親。【最新章節閱讀.】

推開房門,她發現整個皇宮的光景都變瞭,昨夜入睡前的滿城白綢全部換成瞭炫彩大紅,一眼望去,盡是喜色。

景瑟險些以為自己出現瞭幻覺,忙狠狠掐瞭自己一把,很痛。

竟然是真的?

可是,這怎麼可能!

泰和帝才剛駕崩,二十七日大喪未過,顧禾怎麼可能不發喪而先辦喜事?

這一切都太出乎意料瞭。

景瑟招手喚來宮女,“你們幾個趕快替我梳妝,我要出去一下。”

宮婢們迅速過來,動作利落地給景瑟添瞭她最喜歡的淡妝。

“公主,您要去哪裡?”景瑟站起身準備往外走的時候,宮婢突然喚住她。

景瑟愣瞭愣神,“你們有事?”

宮婢垂首道:“攝政王殿下吩咐過,距離大婚僅有三日之期,讓公主好好待在擷芳殿待嫁。”

景瑟若有所思,這時才發現擷芳殿的宮婢全都換瞭,再不是之前顧乾安排來的那一批。

“你們是攝政王的人?”景瑟問。

宮婢頷首,“奴婢們是攝政王殿下安排來伺候公主的。”

景瑟聽罷,索性不走瞭,回來坐下,“那你去替我請攝政王,就說本公主要見他。”

“這……”宮婢滿面為難,攝政王正為先帝遺骸被燒成灰燼一事頭疼不已,哪有功夫來見清平公主?

“怎麼,你們不讓我出去,又不讓我見攝政王,是準備變相軟禁我麼?”景瑟挑挑眉,“我不記得自己犯瞭什麼大錯要被軟禁在擷芳殿的。”

宮婢臉色微變,“公主恕罪,奴婢絕對沒有這個意思。”

景瑟眼神冷瞭下來,“既沒有,那就去請攝政王!”

宮婢身子一抖,硬著頭皮準備往外走。

“一大早就發火,清平公主這是昨夜沒休息好?”

外面突然有聲音傳來。

景瑟偏過頭,就見一身玄色繡蟒紋錦袍的攝政王顧禾負手走進來,似笑非笑的眸光落在她身上。

宮婢們忙伏跪在地上行禮。

景瑟坐著不動,淡淡回望過去,“攝政王連招呼都不打就闖進我的宮殿裡來,把我這裡當成什麼瞭?”

顧禾彎唇一笑,“本王還以為我不會是例外,能同穆王和寧王一樣隨意進出擷芳殿的。”

景瑟心底一寒。

顧禾分明是昨夜傍晚時分才入的宮,他為何會曉得顧乾和梵沉都來過擷芳殿?

這麼算來,昨日之前,顧禾還沒進宮的時候就把她在擷芳殿的一舉一動都監視住瞭?

面露嘲諷,景瑟冷聲道:“那還真是不好意思,我沒把你當自己人。”

顧禾也不拘束,徑自坐下,抬眸看過來,“可本王一直把你當自己人,若非如此,本王也不至於力排眾議將先帝大喪之期往後壓,先給你辦喜事瞭。”

景瑟微笑,“那麼,攝政王殿下需要我感激涕零嗎?”

“這倒不至於。”顧禾笑得意味深長,“畢竟,我們是自己人。”

景瑟懶得聽他打官腔,不悅道:“有什麼話你就直說,我還有事要出去,沒工夫陪你在這兒耗。”

顧禾接過宮婢遞來的茶碗,莞爾一笑,“你出去作甚?”

景瑟面無表情,“我不是皇室的人,我有自己的傢人,三日後我出嫁,我總得抓緊時間與親人道別,怎麼,攝政王連這個也要限制我?”

“不會。”顧禾笑說,“你想見誰,一並說來,我讓他們入宮來見你便是,你是和親公主,安危關乎著東璃西秦兩國的交誼,一旦中途生瞭任何變故,我都沒法同文武百官甚至是西秦百姓交代,聰睿如你,當能體諒我的難處。”

“我不想在皇宮裡見他們。”景瑟冷冷道:“我隻想回右相府。”

“若我不讓呢?”顧禾依舊是先前的模樣,看似言笑晏晏,實則眸底藏著讓人膽寒的殘酷和冽。

景瑟有些晃神,想著關於這一點,顧禾倒是同自己有些相像。

忽然笑開,景瑟挑眉,“隻要我想出去,你以為就憑你也能攔得住我?”

顧禾忽然嘆一聲,“也對,你有那麼多高手護著,想出個皇宮又有何難?”

“既知攔不住我,何必再做徒勞之事?”景瑟譏笑,“莫非攝政王是來拖延時間的?”

“我想,你可能對我有些誤會。”顧禾不緊不慢地道:“我來找你,是因為你是我受封以來第一個親自送嫁的公主,關於你的喜好以及一些習性,我得提前瞭解,以便給你安排陪嫁宮女精心伺候。”

景瑟語中嘲意更甚,“這種事也讓攝政王親自來,宮裡的下人都死絕瞭嗎?”

接連被景瑟反唇相譏,顧禾不怒反笑,“清平公主好直率的性子。”

“過獎。”景瑟挑唇,“我隻是學不來攝政王的陰險狡詐而已。”

顧禾臉上依舊保持著笑容,且一點都沒有被景瑟激怒的樣子,低笑一聲,他吩咐宮婢,“準備鑾駕,護送清平公主出宮回右相府。”

“不必瞭!”景瑟馬上拒絕,“你弄這麼大的排場,我的傢人還得悉數出來迎接,我那祖母年事已高,經不得這樣折騰,攝政王,你見諒?”

顧禾笑意微頓,轉而看向伏跪在地上聽令的宮婢,“既然清平公主不喜排場,那就不必安排鑾駕瞭,一會兒本王會安排幾個護衛護送她出宮。”

景瑟揚眉一笑,“既然攝政王如此憂心我的安危,那我倒有個建議。”

“你說。”顧禾神情溫和,配上他那完美精致的明麗容顏,高貴之氣盡顯。

景瑟道:“我既是東璃選定的和親公主,那就由東璃人來保護我的安危,若是我出瞭丁點意外,那也是東璃的責任,完全與西秦無關,也免得攝政王提心吊膽,你覺得呢?”

顧禾頷首,笑贊,“好提議。那麼,清平公主準備讓誰護送你出宮?”

“當然是寧王殿下。”景瑟毫不避諱,直接欽點寧王,“畢竟他是我未婚夫,而我的傢人全都沒見過他,今日由他護送我出宮,剛好能在右相府停留一二,讓我祖母等傢人好好與他交流交流。雖然聽起來不大符合規矩,但我希望攝政王能諒解,畢竟三日後我就要去往東璃,很可能一輩子都回不來,我傢人必定希望我去那邊能過得好。所以,很多事情該交代的,我還是得回去交代一番。”

顧禾點點頭,“你說得對,那就這麼定瞭。”

看向地上的宮婢,顧禾吩咐,“去玉堂殿請寧王殿下,把方才清平公主的話原封不動轉告他。”

宮婢領瞭命,很快就去瞭寧王所居的玉堂殿。

顧禾馬上就吩咐人準備瞭肩輿。

寧王過來後,顧禾隨意與他交代瞭幾句就目送著兩人並肩出瞭擷芳殿坐上肩輿往宮門處行去。

待寧王和景瑟走遠後,顧禾才對著虛空做瞭個暗號。

馬上有功夫極高的暗衛閃身出來,單膝跪地,“殿下有何吩咐?”

顧禾眸底乍冷,“給我監視住那二人的一舉一動,本王倒要看看這個寧王究竟想作甚!”

暗衛鄭重頷首,“是。”

語畢,嗖一聲閃沒瞭影兒。

景瑟與梵沉是分開肩輿而坐的,且抬肩輿的轎夫都是顧禾親自安排的,因此,兩架肩輿雖並排而行,景瑟卻不好得與梵沉說話。

路過街市的時候,梵沉突然吩咐轎夫在一條偏僻的巷子前停下。

景瑟掀簾,不解地看向緩緩走下肩輿的梵沉,問:“寧王殿下為何中途停下不走瞭?”

梵沉對著她笑笑,指著巷子裡被拴著的三條野狗,道:“本王見那裡有幾條狗餓得狠瞭,連狂吠的力氣都沒有,不免心疼,打算去喂喂,不知清平公主可有興趣?”

景瑟眼眸一閃。

梵沉從不會無的放矢,他今日竟突然想起來要喂狗?想來這裡頭有些貓膩。

拉回思緒,景瑟笑道:“寧王殿下菩薩心腸,宅心仁厚,連對我西秦的狗都這般仁慈,本公主更應當奉陪瞭。”

梵沉勾勾唇,自錢袋裡掏出一錠銀子遞給轎夫去買肉包子。

景瑟挑簾慢慢走下來。

買肉包子的轎夫動作迅速,很快就抱著一大袋肉包子走過來,又把找補回來的碎銀遞給梵沉,梵沉沒有收,對他道:“諸位抬轎辛苦瞭,先去茶攤上吃些茶歇息歇息,一會兒本王與公主喂完瞭那些流浪狗,自然會轉回來。”

說完,梵沉又掏瞭一定銀子遞給轎夫。

那轎夫幹瞭一輩子行當,哪裡得見過這麼多銀子,當即喜得不能自已,馬上喚瞭幾個同僚過來齊齊給梵沉和景瑟謝恩,然後一轉身去瞭巷子正對面的茶攤上點肉吃茶。

拴著流浪狗的這條巷子是個死胡同,那一頭盡數被堵死,根本行不通,而這一頭正對著茶攤,轎夫們吃茶吃肉的時候均可隨時監視著寧王和公主的一舉一動,因此沒人會擔心他們突然消失不見。

景瑟跟著梵沉慢慢靠近那三條被拴住的流浪狗,許是一早就嗅到瞭肉包子的香味,三條狗不由得眼冒綠光,口水嘀嗒,對著景瑟和梵沉不斷搖尾巴。

“梵沉,你為何突然想起來要喂野狗?”景瑟距離狗三尺之外站定,沒再繼續靠近。

“噓——”梵沉壓低聲音,道:“這附近有顧禾的人,你別說話,一會兒我讓你做什麼,你照做就是,不要提問,明白嗎?”

景瑟點點頭,“好。”

梵沉滿意地勾勾唇,在流浪狗跟前蹲下身,緩緩自袖袋中掏出兩個中號瓷瓶來,遞瞭一個給景瑟,囑咐道:“一會兒你把肉包子拿過來一個個掰開,再把瓷瓶裡的東西均勻撒進去再喂給狗吃。”

景瑟愕然片刻,自他手裡接過瓷瓶,然後取瞭一個包子過來掰開裡頭的肉餡,又打開瓷瓶,發現瓷瓶裡是些白色粉末。

景瑟不解,將瓷瓶口湊到鼻尖準備嗅一嗅這是什麼東西,卻被梵沉一把擒住手腕,猛地搖頭,小聲警告,“這個東西不能嗅,你先把所有的粉末都撒進肉包子裡喂狗,一會兒有機會我再告訴你。”

“好。”景瑟心有餘悸地拍瞭拍胸脯,不再多言。

兩人很快就把兩個瓷瓶裡的所有粉末均勻分配入包子裡喂瞭狗,餓瞭幾日的三條狗吃得極興奮,意猶未盡,搖尾不停。

景瑟拍拍手站起身,準備喚上梵沉走人,側目卻見梵沉看著那三條狗,露出一種大仇得報的快感來。

景瑟頭一次得見梵沉這種神情,她心神一震,轉身看向那三條狗,狐疑片刻後猛然驚醒過來。

剛才梵沉交給她放進包子裡喂狗的東西,是骨灰!

先前出宮的路途上,景瑟偶爾聽得宮人們私下討論昨晚後半夜泰和帝的殘屍被燒成灰燼,當時她便知這一切都是梵沉的傑作。

包括後來的周監正斷言梓宮之所以會爆炸以及靈堂失火是因為她的至陰生辰壓制瞭龍氣之類的荒謬之言,一定全都是梵沉的安排,目的是讓她踩在先帝的大喪之期上受著全國百姓的矚目和囑咐名正言順嫁去東璃。

原本這就夠踐踏先帝亡靈的瞭,然而她怎麼也想不到,梵沉竟然又越過顧禾的眼線把泰和帝的骨灰偷出來喂狗。

滿面震驚地愣在原地,景瑟突然笑瞭起來。

解恨!實在太解恨瞭!

梓宮爆炸把屍體炸成碎片,又被大火燒成灰也便罷瞭,如今連骨灰都被野狗吞下肚,泰和帝必將永世不得超生!

聽到景瑟的輕笑聲,梵沉就知她已經猜到瞭,既猜到瞭,一會兒便不用再解釋,畢竟隔墻有耳,這種事傳出去是要惹大禍的。

景瑟含笑看向梵沉,“若早知寧王殿下這般心慈,本公主該讓人多找幾條野狗來的。”

梵沉莞爾,嘴角笑意微苦。

當年他的父王梵天睿,就是被泰和帝聯合風離痕於出征漠北途中放狼群活生生撕咬得骨頭都不剩的。

今日他的做法,全都是把泰和帝曾經加註在他身上的痛苦全部還回去而已。

不管是梓宮爆炸還是殘屍被燒,亦或者骨灰被喂狗,這都是泰和帝應得的報應。

景瑟不想他過分沉浸在曾經的痛苦中,適時道:“寧王殿下,時辰不早,咱們走罷。”

梵沉拉回思緒,點點頭。

兩人並肩,慢慢自廢巷中走瞭出來。

對面茶攤上的轎夫們吃飽喝足,見到二人出來,紛紛小跑過來各就各位,待二人起轎以後繼續朝著右相府方向而去。

*

一盞茶的功夫後,寧王與公主在廢巷喂野狗的消息傳回瞭皇宮。

顧禾正在禦書房處理奏疏,聽完暗衛的匯報以後陷入沉思,“你的意思是,寧王和公主不僅雙雙在廢巷喂野狗,他們還在肉包子裡加瞭料?”

暗衛點點頭,“屬下看得一清二楚,寧王隨身攜帶瞭兩個瓶子,瓶子裡似乎是些白色粉末。”

顧禾皺眉,“那些狗吃瞭添料的肉包子以後,有什麼反應?”

暗衛搖頭,“什麼反應也沒有,一切如常。”

“你確定?”

“屬下非常肯定。”

“啪”一聲狠狠折斷手裡的筆,顧禾猛地站起身來,後背已是冷汗涔涔,面無人色,看得暗衛心驚膽戰。

揮手屏退暗衛,顧禾對外吩咐,“來人,備轎,本王要去新靈堂!”

宮人們迅速備瞭軟轎,顧禾匆匆去往新靈堂。

昨夜的靈堂被燒毀,禮部連夜佈置瞭一個新靈堂,但因要以清平公主的大婚為首要,暫時不發喪,所以此時的靈堂內並無人守靈,隻有門外站著幾個禁軍守衛。

顧禾下瞭軟轎,匆匆去往靈堂,遣走瞭所有人,他自己站到供桌前,望著供桌上裝有泰和帝骨灰的青花瓷罐,一顆心提到瞭嗓子眼,袖中手指數次捏緊又數次松開,終還是忍不住將瓷罐抱瞭下來緩緩打開。

那一瞬,顧禾明顯聞到瞭普通面粉的味道。

驀地瞪大眼睛,顧禾滿面驚恐地往後退瞭幾步,手中瓷罐沒抱穩直直往下落,他眼疾手快,在瓷罐落地前接住又重新抱瞭起來。

怎麼可能?!

天大的疑問縈繞在顧禾的腦海裡。

新靈堂的守衛固若金湯,連一隻蒼蠅都飛不進來,寧王究竟是怎麼做到神不知鬼不覺把真骨灰給盜走的?

先帝的骨灰被人拿去喂狗,這種事一旦傳出去,他這位攝政王必將因為看管不利而獲株連大罪。

將瓷罐擺放回供桌,顧禾閉上眼睛,一顆心狂跳不停,慌亂不已。

不知過瞭多久,他才緩緩打開靈堂的大門走出去,嚴厲叮囑所有守衛,“若非有本王的口諭,禁止任何人靠近靈堂,便是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都不準,聽明白瞭嗎?”

眾禁軍護衛:“謹遵攝政王殿下旨意——”

回到禦書房,顧禾覺得自己整個人異常乏累,腦海裡昏昏沉沉,似乎有千萬條數不盡的線頭將他的腦顱拴起來往不同方向用力拉,痛得快要爆炸。

宮婢送來瞭精致的午膳,顧禾沒什麼胃口,咽不下去,索性讓人原封不動撤瞭。

先帝去後,孫大寶就轉到瞭新帝所在的建章宮伺候顧子瞻,現今跟在顧禾身邊的是趙公公。

見到顧禾面色不大好,趙公公進來道:“殿下,要不老奴去給您傳太醫來看看?”

顧禾擺擺手,“不必瞭,本王歇一會兒就好。”

他撐著額躺在軟榻上,精致的眉目微微皺起,嘴角的冷意比隆冬冰雪還要寒人心。

從記事起,他便知自己被皇伯父看中要培養成為顧傢江山的最後一張底牌,為的是有一天皇伯父後繼無人的時候站出來守護捍衛西秦江山。

因此,皇伯父對他的培養甚至超過瞭任何一位皇子,權術武功,國策謀略,每一樣都是他必精的。

且他自己也從未讓皇伯父失望過。

然而,他所有的自信在對上寧王之後便大受挫折,幾乎被碾壓成齏粉。

這是頭一次有人讓他感到如此無可奈何,也是頭一次,他無法成功接住對方的招數並及時反擊,因為,他完全摸不清楚對方下一步會下什麼棋,佈什麼局。

寧王……

腦海裡默念這個名字數遍,顧禾慢慢睜開眼,眸底冷得透徹。

這個對手,他接瞭。

未來的日子還很長,這盤棋下到最後誰輸誰贏,尤未可知。

*

景瑟與寧王一道回右相府,雖然陣仗盡量壓小,但畢竟是東璃寧王駕臨,還是驚動瞭闔府上下的人出來迎接。

一番客套之後,所有人都去瞭前廳。

老夫人頭一次得見寧王,面上樂成瞭一朵花兒,但因不知寧王脾性,不敢亂說話,隻是隨便聊瞭幾句東璃的風土人情就讓人擺飯。

末瞭,老夫人又吩咐人去對街請二房各位主子過來用飯。

景瀾才聽說景瑟回府,迫不及待就趕過來瞭,進門給老夫人等幾位長輩行瞭禮之後在一旁坐下,面上含笑,時不時打量著景瑟,本想與她說話,奈何廳內人數眾多,且景瑟旁側還坐著寧王,他怎麼都開不瞭口。

“喲,本宮當是誰來瞭,原來是瑟丫頭歸府,陣仗倒是不小。”

廳內眾人正說著話,外頭便傳進來一個尖酸刻薄的聲音,正是嘉華。

先帝時期,嘉華是先帝胞妹,被稱為“長公主”。

如今先帝駕崩,新皇小瞭嘉華兩輩,嘉華便依著輩分晉升為“太長公主”。

不過片刻,嘉華太長公主就在二老爺景宇堂的陪同下緩緩走進來。

老夫人馬上起身,率著所有人行瞭個禮。

景瑟也象征性地站起來福瞭福,整個前廳,唯有寧王巋然不動,保持著原有的坐姿,仿若根本不曉得嘉華長公主的到來一般。

嘉華太長公主的目光在寧王身上頓瞭頓,嘴角微微往上翹,卻是不屑與冷嘲。

早就聽人說起過,東璃的這位寧王不肯以真面目示人,清河也說寧王之所以這樣,蓋因相貌醜陋不敢示眾。

沒想到寧王今日送上門來瞭。

嘉華太長公主拉回思緒,笑看著景瑟,“你旁側這位便是東璃寧王殿下嗎?”

景瑟不語,算是默認。

嘉華太長公主打的什麼主意,景瑟稍微一猜就能想到,隻不過她堅信就憑嘉華那點腦子,在梵沉面前還不夠一根手指頭碾壓,因此並未過多在意。

掩唇笑瞭笑,嘉華太長公主看向老夫人等一眾右相府傢眷,道:“清平公主後日出嫁,今日把未婚夫帶來咱們府上,咱們作為娘傢人,於情於理都該以最好的禮節款待款待,老夫人,您說呢?”

自從嘉華進來的那一刻,老夫人一顆心就高高懸起,最怕這位性子陰狠喜怒無常的太長公主突然耍出什麼花招來,此時聽到嘉華這麼一說,老夫人臉上神情有些僵硬,卻還是不得不賠笑道:“太長公主說得是,寧王到來,令右相府蓬蓽生輝,自當給予最好的禮節款待他才是。”

嘉華滿意地笑笑,眼風再一次瞥到寧王身上,“算起來,寧王合該喚我一聲‘二嬸’,既是你長輩,又都是自傢人,本宮能否看看寧王的真實面目?”

嘉華才說完,景瑟心中就一陣冷笑。

果不其然,這個沒腦子的女人就是想以身份壓制,最後等在這裡逼迫梵沉揭開面具。

廳內所有人神情各異,目光都紛紛往寧王身上落,因為不隻是嘉華,就連他們也都非常好奇寧王究竟長什麼樣子。

梵沉嘴角淡淡一哂,幽邃雙瞳直直看向嘉華太長公主,“即將嫁給本王的是貴府大小姐,本王的未婚妻都不曾提出這種要求,這位大嬸,你既不是本王的未婚妻,又不是景瑟的親生母親,更不是本王的未來嶽母,這樣要求本王揭開面具,究竟有何居心?”

一聲“大嬸”,頃刻把嘉華喊老瞭幾十歲,字字句句帶毒。

臉上笑意頓時僵住,嘉華長公主嘴角肌肉抽搐,心中大怒。

“放肆——”

梵沉自她身上收回目光,冷嘲,“你們西秦皇族的確是挺放肆的,仗著有皇室高貴血統就敢胡作非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你雖仗著長輩身份對我大呼小喝,可你卻忘瞭,本王是東璃人,東璃有東璃的規矩,你若再觸本王底線,本王不介意按照東璃規矩來辦事。”

嘉華太長公主氣得整個人都在冒煙。

原本隻是想刺激寧王揭開面具致使景瑟當眾出醜而已,她卻沒想到寧王性子這般乖戾,三兩句就將她逼到死角,連臺階都不給一個。

“嘉華,不得無禮!”旁邊二老爺低沉渾厚的聲音傳來,明顯帶著不悅。

嘉華回過神來,面上仍有不甘,卻在接收到二老爺微怒的視線以後盡數壓瞭下去,冷哼一聲後走到旁邊坐下。

在景氏,嘉華什麼人都不怕,她能在新婚那日設計讓四少爺景鳴落水並以此來惡懲賀姨娘,也能讓自己的大紅嫁衣著火借機打壓周姨娘,便是老夫人,嘉華都不曾放在眼裡,她唯一怕的人是自己的夫君二老爺。

畢竟二老爺是她心儀的人,很多時候她都不願自己的儀態形象在二老爺跟前有損。

因此,被二老爺這麼一喝,嘉華不得不按捺住所有的情緒,乖乖安靜下來。

這一茬揭過,所有人都不敢再覬覦寧王的相貌瞭。

仆從很快就擺瞭精致的飯食。

這一頓飯吃得極其安靜。

飯後,老夫人屏退瞭閑雜人等,隻留瞭三位老爺以及她本人陪寧王閑聊。

景瑟起身告退,徑直去瞭暮雲居。

見到大小姐回來,晴兒幾個高興壞瞭,拉著她噓寒問暖一陣。

瓔珞苦著一張小臉,道:“表小姐,後日您就要去東璃和親瞭,奴婢們往後豈不是再也見不到您瞭?”

景瑟笑道:“若是你們願意,也可隨著我去東璃,若是不願去,就留在右相府,瓔珞你大可以回晉國公府,畢竟這裡不是你的主人傢,沒必要留下來。”

瓔珞的註意力都集中在景瑟的前半句話上瞭,她雙目錚亮,“表小姐,奴婢真的能隨著您去東璃嗎?”

“當然。”景瑟莞爾。

“可是……”晴兒遲疑道:“攝政王會同意奴婢們隨著大小姐去嗎?”

景瑟冷笑,“我又不是嫁給他,他憑什麼不同意?”

話完,吩咐瓔珞、晴兒、苗兒三人,“你們三個,若是想隨著我去東璃,就馬上收拾東西,一會兒便跟著我入宮,後日直接從皇宮走。”

三人聞言大喜,馬上喜滋滋回房收拾東西瞭。

景瑟交代完,這才回瞭前廳,對著上首的老夫人行瞭個禮,道:“祖母,孫女後日就要出嫁瞭,往後再不能侍奉您左右,還望祖母勿掛念。”

景老夫人看著她,心生感慨,從前的諸多利用到瞭真正分別這一刻,都化作瞭雲煙消散,隻餘難受,喉頭一哽,紅著眼眶道:“丫頭,你去瞭那邊,要照顧好自己。”

“多謝祖母,孫女知道瞭。”

景瑟對於右相府的人並無多大感情,因此與眾人的道別也沒什麼特別的,簡單幾句話就帶過瞭。

看著因顧乾被廢而憔悴不少的景宇桓,景瑟眼底浮現譏誚,“父親,女兒這就走瞭,一會兒還得去晉國公府同外祖母道別,將來若有機會,女兒會回來探望父親的。”

景宇桓長長嘆瞭一聲,“希望你去瞭那邊,能不受人欺負,安安穩穩過完這一輩子。”

景瑟笑而不語。

帶上瓔珞、晴兒和苗兒三人,景瑟與梵沉一道出瞭右相府以後又去瞭晉國公府。

站在晉國公府大門外,景瑟抬目看著匾額上金光閃閃的那幾個大字,鼻尖湧上一陣酸意。

這是娘親從小生活的地方,也是她重生以來唯一感受到親情的地方。

門房見景瑟一直站著不動,忙躬身上前來,道:“公主,國公夫人曉得您要來,已經在晚晴園等候多時瞭,小的領您進去罷?”

景瑟從匾額上收回目光,看瞭旁側的梵沉一眼,對著門房點點頭。

一刻鐘後,幾人來到晉國公府的晚晴園。

自中秋與薄卿歡大婚那日見到晉國公夫人至今,僅是幾日的功夫而已,晉國公夫人蒼老瞭許多,面上褶痕深深,華發添霜,看得景瑟一下就紅瞭眼眶。

她深知,外祖母之所以這樣,既是因為蘇尋,也是因為她即將去往東璃和親這件事。

她不管不顧,直接撲進晉國公夫人的懷裡,哽咽半晌自嗓子裡憋出一聲,“外祖母。”

“乖孩子。”晉國公夫人回抱著她,眼眶濕潤且通紅,“這一次,外祖母是真的要看著你出嫁瞭。”

景瑟一句話沒說,隻是落淚。

這種即將與親人分別,甚至很有可能是永遠分別的難受情緒,她就算是前世都沒深刻體會過。

先帝駕崩,西秦政權交替,京中世傢大族今後的命脈走向如何,沒有人能算得準,景瑟亦算不出待到自己從東璃歸來之日,最疼愛她的外祖母還能否健在人世,能否像今日這般拄著杖笑著對她招手,柔柔地喚一聲“乖孩子”。

想到這裡,景瑟心中愈加堵得厲害,眼淚幾乎是噴湧而出。

“別哭,孩子,別哭。”國公夫人輕拍著她的背,似乎早就看穿瞭景瑟的想法,輕聲寬慰道:“外祖母身子骨硬朗著呢,我還記得中秋那日的宮宴,你在皇城門外對我說,隻要有機會,就會回西秦來看外祖母,外祖母盼著那一天呢,聽說啊,東璃有娑羅樹,待你歸來,就用娑羅香給外祖母繡制一個香囊,這樣,我就能時時戴在身上,時時憶起小丫頭來瞭。”

景瑟紅著眼圈,點點頭,“待阿瑟歸來,一定給外祖母繡制很多很多的香囊。”

“乖乖的,別哭瞭。”晉國公夫人掏出繡帕,親自給她拭淚,笑說,“你看寧王還坐在旁邊,你這還沒出嫁就先哭花瞭臉,也不怕寧王殿下笑話你。”

景瑟突然破涕為笑。

見她終於笑瞭,寧氏幾人緊繃的心弦才終於松下來。

景瑟抹瞭眼淚,看向大舅母董氏。

董氏應是這幾日沒睡好,雙眼烏青,精神不濟。

“大舅母,關於蘇尋表妹的事,我……”

董氏曉得她要說什麼,強撐著搖搖頭,道:“這都是尋兒的命,她生瞭長孫,長孫登基為帝,就已經給蘇氏光耀門楣瞭。被賜死,既是為她夫君贖罪,也是為瞭拯救蘇氏一族,她死得光榮,也死得值,尋兒她……會是整個蘇氏的驕傲。”

究竟要有怎樣寬廣的胸襟和肚量才能站在親生母親的角度說出這樣大義凜然的話來?

景瑟看著董氏,一時怔怔,也是這一刻,她才恍然明白,外祖母看中董氏,讓董氏掌傢並非是沒有道理的,這個女人,既有機靈的頭腦,又有審時度勢的慧眼,是個極有主見的人。

晉國公夫人咳瞭兩聲,看向景瑟,“瑟丫頭,你過來的時候可曾用過飯瞭?”

景瑟頷首,“回外祖母的話,已經在右相府用過飯才過來的。”

“那就好。”晉國公夫人放瞭心,讓人去把她珍藏多年那串被得道高僧開過光的青金佛頭松石鏈拿來贈與景瑟,“這是外祖母給你的大婚禮物,算不得多貴重,但這東西曾被高僧開過光,能保佑你一輩子平平安安,來,外祖母給你戴上。”

景瑟低垂下腦袋,任由晉國公夫人動作笨拙地給她戴上石鏈。

戴上的那一刻,蘇妙語就拊掌,笑贊,“祖母的這串石鏈,除瞭我景瑟表姐,誰戴著都不好看。”

景瑟好笑地偏轉頭,見蘇妙語對她擠擠眼,她笑笑,收回視線,“多謝外祖母。”

董氏幾人也相繼挑瞭幾份禮物送給景瑟。

景瑟一一接過並謝瞭恩,又陪梵沉坐著與她們閑聊瞭一下午,薄暮時分才出瞭晉國公府。

半道上,景瑟遇見策馬而來的景瀾。

見到寧王和景瑟的肩輿,景瀾勒住馬跳下來行禮。

寧王擺手示意他不必多禮。

景瀾客套完,直接走向景瑟,手中捏瞭一個葫蘆塤,遞給她,道:“大姐,這是給你解悶的小玩意,我親自雕的,還望你莫嫌棄。”

景瑟雙目一亮,接過葫蘆塤仔細翻看兩下,有些不敢置信,“這……這是你親自雕的?”

“嗯。”景瀾頷首,“我喜歡塤那種懷舊的感覺,希望大姐去瞭東璃以後,每當聽到塤的聲音,都能想到自己的傢鄉,想到還有我們等你歸來,雖然……雖然不太可能,但總還是有一線希望的。”

景瑟收瞭小東西,道:“十月份開始武舉,你要加油,我希望歸來之日能見你鮮衣怒馬功成名就。”

景瀾有些激動,“大姐你……真的能回來嗎?”

景瑟不著痕跡地看瞭一眼前頭梵沉的肩輿,道:“若是我能說服寧王,想來是有幾分希望的。”

“那太好瞭!”景瀾幾近雀躍,拍拍胸脯保證,“今年的武舉,我一定會盡全力參加,希望我功成名就之日,能見大姐歸來,屆時我必與你浮一大白,不醉不休!”

“一言為定!”景瑟伸出手與他擊掌,兩掌相擊的聲音在夜色中凝結成一道道化不開的鄭重承諾。

*

八月十九,清平公主出嫁,全國掛喜。

街道上、樹梢上、石橋上,一路盡是大紅喜綢,鋪天蓋地,炫目奪彩,盡數蓋去先帝駕崩的陰翳,仿若根本就沒那回事。

天剛蒙蒙亮,顧禾安排的百歲婆婆就入宮來給景瑟添妝道喜瞭。

瓔珞幾人也都換上瞭錦繡新衣,忙前忙後。

景瑟看著銅鏡中身著大紅嫁衣的自己,突然覺得有些夢幻。

從今天開始,她就正式成為梵沉名正言順的妻子瞭嗎?

猶記得四月初六那一日,她在暮雲居的小院內手持剪刀一刀一刀把那套大紅嫁衣剪成碎片扔進火盆燒成灰燼。

那個時候,她沒有等到許諾好要娶她過門的新郎,等來的是他葬身火海的噩耗。

心如死灰,幾近絕望。

四個月,她做瞭整整四個月的行屍走肉,每天有形無神,魂遊天外。

如今想想,她根本不知自己那段日子究竟是怎麼度過來的,隻是很害怕很恐懼那種失去心頭所愛的感覺,不敢也不想再來第二次。

景瑟正發呆,外面女官的聲音就傳瞭進來,“公主殿下,吉時已到,您該去建章宮覲見新皇瞭。”

看清爽的就到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