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爺爺自從跟瞭他們一傢住,看報紙,聽電視新聞。
老人傢瞭解最新消息不說,而且可以常聽有知識有文化的寧雲夕他們講解。
孟爺爺的覺悟和以前不一樣瞭,對事情的看法和觀點跟著改革浪潮走瞭。
寧雲夕想,老人傢這樣想是好事,跟進時代步伐,然後怎麼瞭來著。
孟二叔說:“傢裡我們上次都來過人,侄媳婦你知道的,我們傢大概有幾口人,可以分到多少地,大概著計算少說有七八十畝。”
七八十畝絕對不少瞭,想一個足球場大是六畝地。幾十畝相當於十個足球場。
“除瞭七八十畝的耕地,我們村後山上一大片土地。”孟二叔能將山地都說出來,肯定是上哪兒瞭解到山地可以實現經濟收益的情況。
寧雲夕這下聽明白瞭孟二叔的話說:“分傢的事兒,不是說以前已經分好瞭嗎?晨浩說過分傢不需要考慮我們這傢子。”
“那是晨浩他爸我大哥說的。但是,我爸媽始終是不認這個事的。尤其是這幾年,我爸媽都在晨浩傢裡住,吃晨浩的,用晨浩的。我個人都覺得是不能這樣分的。屋子當時分傢分完瞭就算瞭。可是,這個耕地,現在重新劃分的話,要重新分清楚瞭。我和爸媽的意見是一樣的,你們傢是要分上一點的。”孟二叔表明瞭自己的態度。
其實吧,老人傢還沒有過世。這個村哪怕把地落實分下來到每戶,肯定是到兩個老人頭上,理應沒有到子孫分地這麼快的步驟。隻能說是,兩個老人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回老傢種田去瞭。村裡分瞭地,這個耕地總得有人來接收不能荒廢瞭。那麼,這個實際出來耕地的人,難免有涉及到其他人所占有的產權。
“現在傢裡是誰打算回到村裡種地?”寧雲夕問。
“老三。”孟二叔說,“我肯定回不去。老四有點懶,但是也在猶豫著回去。因為聽說全國種地的都發大財瞭。我兩個妹子都嫁出去瞭,不算。”
“村裡不算孟大姑和孟二姑?”
“不,這個村裡分地算人頭,她們倆的份額我們肯定要爭取的。”
寧雲夕:……即是說,孟傢幾兄弟打算拿妹妹的名額分多點地,然後,實際上兩個妹妹如果想要回自己的地則沒門。
農村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狀況,在繼承傢產上女孩子是不算數的。所以那會兒分傢分房子,孟大姑孟二姑照樣沒有分頭。按照孟傢兄弟的說法,兩個女的那時候嫁出去已經拿瞭傢裡的嫁妝,不該再擁有其它娘傢裡的財產。
人傢傢裡的私事兒,寧雲夕是不能多說的。更何況,這裡頭涉及到自己丈夫夾在中間可能難做人。寧雲夕對孟二叔說:“哪怕這事情和晨浩說瞭,晨浩肯定是和我公公一樣的態度,不會想要任何一分地的。”
“我和你老實說吧,侄媳婦,你們不收一分地,我爸媽心裡頭不高興,有膈應,始終覺得你們不當我們是一傢子。如果是一傢子,肯定得收自己應得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