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書局

作者:鬱雨竹 字數:3127

林管傢的表情一言難盡,“趙傢牽頭,陳傢,崔傢,甚至盧傢都有參與。好在崔傢和盧傢出頭的不是本傢,不然我們林傢隻怕更艱難。”

林清婉臉色微寒,“趙陳兩傢也就算瞭,我們林傢還得罪過崔傢和盧傢?”

林管傢搖頭,“不過是利益使然。”

“幾筐寒瓜礙著他們什麼利益瞭?還是我們林傢的書局壟斷瞭整個大梁?”林清婉氣惱道:“林傢把大數產業都捐瞭,如今除瞭這幾個農莊和書局外還有什麼?”

林管傢低頭不說話。

林清婉冷笑,“不過是見兄長歿瞭,所以落井下石罷瞭。”

“好在我們林傢也不用求著他們過活,”林管傢安慰她道:“如今我們自給自足,不去接觸他們,倒少瞭受氣。”

林清婉瞥瞭他一眼道:“你覺得林傢能自給自足嗎?”

她冷哼一聲道:“我可不想我林傢封閉起來,這世上好的物件千千萬,我為何要隻能用自己供給的?”

“姑奶奶要與他們硬磕?”林管傢擔憂道:“雖說現在林傢看著也不弱,但您應該知道,林傢的產業大數都捐出去瞭,如今就剩下這幾個農莊和書鋪,我們並無能與他們相抗的東西。”

林清婉捏緊瞭拳頭,垂眸問,“他們為什麼針對書鋪?”

“鋪子上就隻剩下書鋪瞭,”林管傢嘆氣道:“要是書鋪也關瞭,那我們就隻能指望農莊瞭。”

“顯然他們之後還會拿農莊來對付我們,隻不過因為有書鋪在前面擋著,所以暫時沒動手罷瞭。”林清婉點瞭點膝蓋道:“既如此,我們就從書鋪著手吧,不就是搞孤立和封閉嗎?我偏要給他沖出一條血路瞭。”

林管傢欲言又止,這哪能這麼容易,書在這個時代是士族壟斷的東西,能在大梁開書鋪的背後都站瞭不少的傢族。

而趙,陳,崔,盧四傢都在此有所涉獵,他們四傢再跟其他傢打聲招呼,為瞭不得罪他們,那些被打瞭招呼的肯定會做出讓步。

近段時間來林傢書局訂單減少的原因便是此。

林清婉轉身去書房,提起筆道:“其他三傢且不管,先把盧傢解決瞭。可知盧傢出頭的是誰?”

“柳管事跟那幾個退訂的書鋪管事打聽過,是盧傢六房的管事出面的。六房是旁支,主要是經商,並無出仕的弟子。”

林清婉冷笑,“真是什麼牛鬼蛇神都跑出來瞭。”

林清婉直接寫信給盧真告狀,他可是嫡支,又是如今盧氏在朝中官位最高的,搞不好以後是他當族長,林清婉也有辦法跟盧傢六房找回場子,但不僅慢,且還可能惹惱整個盧傢,最後跟整個盧氏對立起來。

還不如直接找盧真呢,方便快捷且直擊對方要害。

也讓別人看看,林江倒瞭,林傢是不是就沒有盟友瞭。

她會一點一點的讓他們知道,便是林江沒瞭,林傢也不是他們能夠欺負的。

林清婉將信封瞭交給林管傢,“交給驛站,盡快送到靈州。再請柳管事來,算瞭,還是我去書局看看吧。”

林清婉眼中帶著寒霜,“之前全顧著農莊瞭,還未去書局和書鋪看看呢。”

林傢的書局設在城內,便叫林氏書局,主要經營刊印書籍,造紙做筆,做出來的東西除瞭供應自傢的書鋪外,也賣給其他書鋪。

因為書局保存的雕版挺全,書鋪裡常賣的書它都能供應上,所以生意還挺不錯。

林江把所有產業,甚至價值最高的銀樓都舍得捐出去瞭,卻獨獨留下瞭書局和書鋪,就是因為裡面保存的雕版,於士族而言,那可是無價之寶。

而林傢的書鋪統一叫翰墨齋,除瞭從自傢的書局進貨,它也需要向別的書局采購些東西,除瞭他們沒有的書外,還有些貴重的紙張,毛筆,硯臺等物。

而最近他們也受到瞭打壓,需要采購的上等宣紙突然被告知斷貨,其他各種貨物也多少出現些問題。

翰墨齋一直是江南最大的書鋪,除瞭蘇州有兩傢外,揚州和江都也各有一傢,是這三地讀書人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如果翰墨齋這些高等貨供應不上,可以想見未來他們會失去多少客人。

因為林清婉一直把精力放在農莊上,書局和書鋪出瞭問題柳管事也不敢找她,隻能找鐘大管事匯報。

而且柳管事也不覺得林清婉有解決的辦法,現在很明顯是幾傢聯合起來要封殺他們,柳管事早已知道,林趙兩傢是不可能和解的。

所以隻能尋找外援,最近他都是在找別的合作夥伴。

林清婉就問他,“那你可找到瞭願意與林傢合作的人?”

“回姑奶奶,已有幾傢書鋪有意,奴相信,再加把力,他們會願意跟林傢合作的。”

林清婉站在書局的作坊裡,見大部分人都是坐著雕刻雕版,而印刷坊那邊幾乎不開動。

柳管事解釋道:“訂單太少,奴也不敢印太多,所以先叫他們雕版,好多存幾版,到時可以調換。”

因為紙也是費錢的,雖然他們自己就有生產紙,但成本也不低。

林清婉轉身去看隔壁造紙的作坊,問道:“他們能頂得住那幾傢的壓力?”

“商人逐利,隻要我們給的條件足夠,他們自然會願意。”

林清婉蹙眉問,“不虧本嗎?”

“虧本倒不至於,隻不過會賺得少些,但總比不賺錢要好,”柳管事嘆息道:“書局裡養著這麼多人,每一天的花銷都不少啊。”

那些工匠每個月的月錢可不少,且書局裡雇傭的工人也不少。除瞭工錢,還有花費的材料費等,就算姑奶奶不指著書局書鋪賺錢,那他們也不能虧本,反倒讓姑奶奶往裡填錢吧?

造紙坊這邊,工人們正在過濾紙漿,林氏書局造紙的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碎步,林清婉甚至還在角落裡看到一些破爛的漁網。

摸瞭摸晾曬出來的紙張,林清婉拿起來對著陽光,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摻雜的雜質。

這時候的紙張還並不怎麼好。

柳管事介紹道:“這是書鋪裡賣得最好的紙,讀書人都愛以此紙來練字,一刀二十文。”

林清婉忍不住高聲問,“多少?”

柳管事聲音微小,弱弱的道:“二十文。”

“這麼貴?”林清婉驚詫,現在物價算高的瞭,一鬥米十文,也就是說這種紙一刀就要二十文?

林清婉就指瞭旁邊明顯雜質較少,更加白皙的紙問,“那這種呢?”

“二十八文一刀。”

“那種呢?”

柳管事看瞭眼林清婉指的那種紙,道:“那是三十五文一刀的,也是我們書局做出來的最好的紙。”

林清婉沉默瞭半響才問,“那如今你們買不到的上等宣紙多少錢一刀?”

“我們進貨一直是二兩一刀,賣出去則是增加三百文到五百文不等。”

林清婉默默地放下手中的白紙,原來不知不覺間她和玉濱每天都要花這麼多錢嗎?

她們姑侄日常用來練字的紙張便是那二十八文一刀的,記錄和寫信等的則是用的三十五文一刀的。

而宣紙府中也常備有。

她以為他們吃住在別院,除瞭部分食材外大多是自給自足,自覺花錢很少,卻原來她們的花銷那麼大嗎?

“書局裡有宣紙嗎?”

“有,”柳管事道:“除瞭上等的宣紙外,其他等次的宣紙也都有一些。”

柳管事讓人去取來,攤開來給林清婉看。見她捏著宣紙沉吟,他便壓低瞭聲音道:“奴等也研究過這宣紙要怎麼造,卻一直不得其法。所以……”

林清婉放下宣紙,蘸著笑容道:“我不會宣紙,卻會另一種紙的造法,其質不下於宣紙。柳管事,你找兩個既忠心,能力又不錯的工匠與我回別院吧。”

柳管事眼中一亮,問道:“是藏書中記載的嗎?”

林清婉沒反駁,隻是道:“此事要保密,在紙張未出來前不要露出去。在此之前,你還是找人聯盟,先將書局撐一段時間。”

柳管事躬身應是。

林清婉看著造紙坊裡的人來人往,嘆息道:“難怪天下讀書人少,這不僅書貴,紙張也貴,非豪富之傢讀不起書,這讀書人能不少嗎?”

柳管事卻笑道:“比起以前,寒門學子算多的瞭,您到翰墨齋裡去看,坐瞭不少抄書的學子呢。”

林清婉腳步一頓,微微歪頭問,“寒門學子果然增加瞭許多?”

“是,姑奶奶該知道,自武周後,寒門學子便如雨後春筍冒出來,雖然這近百年來因戰亂又顯蕭條,但其實隻是在朝為官的少,民間寒門子弟讀書的基數不少的。”

柳管事就是幹書局的,書局裡來往的都是讀書人和與讀書有關的人,即便他沒刻意統計過,但這麼多年來下來也積累不少。

固然,現在讀書的多為士族,勛貴和豪紳,但那個多是在他們的階級裡的比率高。

真要統計起來,其實寒門學子的人數也不少,因為他們基數大啊。

哪怕一鄉隻出一個寒門學子,那以整個大梁計也算不少瞭。

何況江南還是久安之地,相比北方,讀書人更多。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