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十一月的京都,連續下瞭幾天的大雪,整個都城一片素白,就連院子外面的樹枝都懸掛著冰凌,日光下,冰凌閃爍著寒冷閃爍的光芒。
陸氏放下手中的賬冊,抬眼看向窗外,不由擔心此時還在回京都半路的女兒。
“夫人,姑奶奶這兩天就回來瞭,瞧,今日天氣就放晴瞭,雪都停瞭。”李媽媽替陸氏捏著肩膀,她服侍陸氏這麼多年,自是看得出此時陸氏在想什麼。
“這雪一下好幾天,就怕她在路上耽擱瞭。”陸氏含笑說道,上個月趙言鈺回瞭京都,得知阿莞沒跟他一起回來,還以為是小倆口又鬧什麼別扭,後聽趙言鈺解釋,才知道那丫頭是去瞭大月國。
前幾天收到她的信,知道她已經就要回來瞭,陸氏才沒那麼擔心。
“她這次回來,可一定要給她補補身子瞭。”陸氏忽然又道。
李媽媽笑著說,“夫人是想姑奶奶給您生個大胖孫子瞭。”
“都過門一年多瞭,再不懷上,隻怕別人要在背後說什麼瞭。”陸氏嗔瞭李媽媽一眼,嘴角噙著笑意。
“說起來,夫人,那四皇子妃實在令人覺得莫名其妙,都這麼多年瞭,還揪著咱們傢不放。”李媽媽想起半個月前去參加襄王妃的壽宴,楊君柔對陸氏出言諷刺的事。
陸氏眼色一沉,想起那日的情景。
襄王妃待她一直親厚。阿莞又是牡丹郡主的學生,陸氏自然不會錯過襄王妃的壽宴,當時賓客滿座,她得宜大方地坐在襄王妃身邊,跟她細說南越城的風光和特色。
說到她為什麼帶著兩個孩子先回瞭京都……
“瑞哥兒明年要參加鄉試,戶籍在京都。得回來考試,如今在皇甫先生身邊學習……晟哥兒雖然小,但啟蒙的話還是在京都的好,南越城始終還是差瞭點。”陸氏含笑地說著。
襄王妃點著頭,“是這個理。你怎麼沒把晟哥兒帶來給我瞧瞧,聽說是個小精靈。”
“過兩日帶他們兄弟來給您請安。”陸氏說。
“那齊大人在南越城豈不是無人照顧瞭?”不知誰問瞭一句。
有人便道,“怎麼會,不是還有下人麼?”
陸氏淡笑不語。
楊君柔似笑非笑地看著陸氏,眼底深處藏著不易察覺的嫉妒,她沒想到陸氏去瞭南越城一趟不但人沒變得憔悴,反而更加風韻豐盈。看著竟比之前更多瞭幾分端莊美麗,這哪裡是傳言中被丈夫冷落的樣子?
“聽說齊大人在南越城名聲可大瞭,是眾所周知的風流人物,還為瞭鳳凰樓的花魁與陳傢大爺……”楊君柔掩嘴淺笑,“都說南越城美人多,看來不假。”
齊正匡為瞭一個花魁被打的事情早已經傳回瞭京都,如今被楊君柔看似無意中提起,更引起眾人的興趣。
本來大傢就看在襄王妃的份上假裝不知情,如今這層表面一揭破,哪裡還不馬上八卦議論起來。
陸氏就算再怎麼淡定從容。這時候也覺得尷尬。
她就知道,齊正匡那件事一定會傳回京都,如果因為這件事影響瞭她幾個兒子的前程,那該怎麼辦?
“不過就是一個女人,男人喝醉瞭什麼事做不出來,四皇子妃,你也太大驚小怪瞭。”襄王妃淡淡地掃瞭楊君柔一眼。眼中閃過不悅。
楊君柔笑瞭笑,“我隻是聽說的而已,哪裡知道是真是假,隻是作為女子的聽到這樣的事情,難免覺得心裡難過。齊大人與齊夫人向來鶼鰈情深,沒想也有這樣的結果,可見啊,那南越城的女子不簡單。”
“是啊,聽說那邊最喜歡把自己的女人送給別人瞭,不知道齊大人收瞭幾個別人送的?”說著,那人吃吃笑瞭起來。
這就不是開玩笑瞭,簡直是在打陸氏的臉。
分明是在諷刺齊正匡戴瞭綠帽子!
陸氏壓抑心中的憤怒,她就知道,今日來參加壽宴肯定會遇到這些刁難,齊正匡已經不如以前風光,齊傢在別人眼裡顯得落拓,那些見高拜見低踩的人肯定會趁機落井下石,“男人在外逢場作戲的事兒,婦道人傢哪管得瞭那麼多,南越城的女子就是比京都的要開放些,各位夫人若是想見識見識,不如待來日我送幾個去各位傢中?”
這話一出,那些幸災樂禍的婦人們臉色便不怎麼好看瞭。
“齊夫人真是大方。”楊君柔諷刺地笑道。
“這哪裡就是大方的說法瞭,為人妻子總是要為丈夫的子嗣著想,我們老爺子嗣單薄,多納幾個妾室再是平常不過瞭,要說南越城的女子如何,除瞭性子比較開放些,其實倒也不錯,外頭不過是以訛傳訛,沒得毀瞭她們的名聲,不是我自誇,我們老爺生得比別人要好一些,走出門的時候,還不少良傢婦女給她扔木瓜呢,這才是光明正大的手段,不像有些人,隻曉得背地裡耍心思。”陸氏睨著楊君柔笑著說道。
投木報瓊,其實是以前男女相愛互贈禮品的說法,陸氏是故意要這麼說的。
楊君柔被陸氏這樣的目光看得暗生惱恨,她當然知道這眼光是什麼意思,不就是嘲笑她當初想要勾引齊正匡不成反而成瞭笑話麼?雖然那件事隻有幾個人知道,但楊君柔卻當是這一生的奇恥大辱,對陸氏和齊莞恨之入骨。
其實時隔這麼久,她對齊正匡當初的心動早已經隨著時間漸漸地淡瞭,但卻無法真正放開。
得不到永遠是最念念不忘的。
她一直執著地認為,如果不是齊莞的攪亂,她如今一定會是齊正匡最深愛的女人,有她在他身邊提點,他絕對不會有今日的落拓。
陸氏軟弱無能,根本不是他的賢內助!
眾人聽到陸氏說起子嗣的問題,看向楊君柔的目光便多瞭幾分不明的味道。
楊君柔嫁給四皇子這麼久瞭,肚子一直沒有消息,反而是四皇子前兩個月收的兩個妾室都已經傳出有孕的消息……
“好瞭好瞭,宴席該開始瞭。”襄王妃察覺到氣氛越來越不對,隻好出來打圓場。
陸氏抬眼看向楊君柔,正好對上她一雙冷厲含怨的眼睛。
她淺笑,毫不示弱地回視著,她知道,和楊君柔的私怨今日之後又會更深瞭。
“……夫人,夫人,姑奶奶回京都瞭。”
外面傳來丫環清脆的聲音,陸氏從回想中醒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