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喲喲,你到底是心疼女兒呢,還是心疼女婿呢?”
夏曦調侃她。
尤氏的巴掌作勢要落下,夏曦跑開。
孫氏在一邊笑。
吃過午飯,夏承眾人各自坐著馬車回傢。
夏曦去瞭賈安那裡。
賈安不在,許靖和虎子陪著賈安夫人。
夏曦身份暴露的事情,賈安夫人已經聽說瞭,不再避諱,笑著道,“我正想著讓相公去找王妃呢,靖兒來的時日也不短瞭,該送他回去瞭。”
來平陽縣的時候,許靖隻帶瞭一個小廝過來,賈安夫人不放心他們就這麼回去。
可賈安又不能回京,隻能是拜托夏曦瞭。
思量著元伯侯也差不多該來平陽縣瞭,夏曦找借口,“風安和風忠跟著風澈走瞭,我妹夫這幾日也沒空,這樣,你再等三日,三日後我派人送他回京。”
賈安夫人自然是沒有多想,點頭,“那就麻煩王妃瞭。”
夏曦擺手,“他們不用我照顧,一點兒不麻煩,倒是虎子在你這裡天天蹭吃蹭喝,麻煩你瞭。”
賈安夫人也笑著擺手,“我也不麻煩,他們兩人不挑食,好伺候的很。”
“我今日過來是想讓你幫我打聽一件事。”
“王妃請說。”
“你幫我打聽一下,嫵娘有沒有再嫁的心思,我想給她保個媒。”
賈安夫人愣瞭一下,隨即笑瞭,“我沒想到王妃還會操心這樣的事,我可以幫您問問,不過,王妃可否跟我說說,對方是什麼人。”
她常年纏綿病榻,很難交到人,嫵娘是她這麼多年來唯一的朋友,她自然想要幫著把好關。
夏曦把尹秀才的情況告訴瞭她,“人很有才學,也很孝順,尹大娘也好相處?沒有孩子,我覺得他們兩人經歷差不多,而且嫵娘性子爽朗?和尹秀才正好相配。”
賈安夫人聽的也滿意?“行?我回去問問。”
“你千萬不要說是我要保媒,就說尹秀才是賈安的一個朋友,你們兩人看著不錯?這才問問她的。”
賈安夫人知道她顧忌的是什麼?爽快的應下,“行,我一定不說。”
又道?“唉喲?我都有些迫不及待瞭?要不然?我現在就回竇傢莊?問問她?”
夏曦失笑?“不急,我還沒跟尹秀才說呢。”
賈安夫人也笑,“我還從來沒有給人做過媒,太激動瞭。”
“我也是頭一次,要真的說成瞭?得讓他們給咱倆一人一個大大的媒人紅包。”
賈安夫人笑起來。
賈安正好進院門?聽到自己夫人的笑聲?嘴角也不自覺的揚起。自從自己夫人身體漸好以後?他傢裡每天都有這樣的笑聲。
走進屋內,跟夏曦打過招呼,賈安夫人很是興奮的給他說瞭夏曦想要給她尹秀才和嫵娘保媒的事。
賈安滿眼寵溺的看著她?“天色還早,我現在送你回竇傢莊,問問嫵娘可好?”
賈安夫人巴不得呢,立刻點頭,“那太好瞭。”
“那行,你們問好以後給我個信,我讓尹秀才來縣城一趟。”
夏曦道。
賈安送自己夫人去瞭竇傢莊,不到天黑,就讓人傳瞭信回來,說嫵娘願意。
夏曦寫瞭一封信,第二日讓柱子給尹秀才捎瞭過去,第三日早上,尹秀才和尹大娘坐著馬車和村裡人一塊過來瞭。
乍然得知夏曦是戰王妃的時候,尹秀才整個人都是懵的,想起來在平溪縣的時候,平溪縣令畢恭畢敬的稱呼夏曦為夫人,他當時還覺得不可思議,現在一切都通瞭
尹大娘也是萬萬沒想到,夏曦如今的身份如此高貴,娘倆到瞭以後,沒敢去夏傢,留在店裡等夏曦。
柱子讓宋明去喊夏曦。
這兩天,夏曦來瞭店裡好幾趟,還和以往一樣,沒什麼區別,店裡的做工的人心情也平復下來瞭,該幹什麼幹甚,該怎麼稱呼還是怎麼稱呼。
夏曦過來,眾人還和以往一樣,紛紛招呼夏娘子。
尹大娘和尹秀才拘謹的站起來,就要跪下行禮,被夏曦上前一步攙扶住,“大娘、尹秀才,你們隻當我還是夏娘子。”
尹大娘反手攙住她的手,激動的不知說什麼好。
夏曦領他們去瞭後院屋中,讓尤金點瞭炭過來。
“我是覺得嫵娘人不錯,竇老爺品行也好,才想著給你們牽這個線的。你們呢別顧忌我,等看過以後,覺得好就願意,覺得不好便拒絕。”
這一會兒尹大娘的心情平復瞭下來,她嘆瞭一口氣,“夏娘子,不瞞您說,我們實在是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瞭,這也就是您說的,換做任何一個人,我也是不同意正兒過來相看的。”
一個付傢就夠瞭,她寧肯讓正兒娶一個尋常的農傢媳婦,也不願再沾染上有錢人傢,誰知道內裡是怎樣的。
“嫵娘我可以給您保證,品行端莊,個性灑脫,是個有自己主意的人,唯一不足的是她有兩個孩子。”
以尹秀才的條件,娶一個未嫁過人的女子也不是什麼難事。
尹大娘擺手,“這倒是不要緊,左右正兒也和離過,隻要人好就行。”
想當初娶付傢女進門,那可是方圓幾裡有名的“好姑娘”,不僅人長的漂亮,傢境也好,可又怎麼樣,差點毀瞭正兒。
“如此,我這就讓人去傳信,讓她們過來見一面。”
尹大娘點頭。
夏曦讓宋明去喊瞭虎子和許靖過來,讓他們兩人騎馬去竇傢莊一趟,告訴賈安夫人,尹秀才來瞭,讓嫵娘過來相看。
虎子和徐靜快馬加鞭去瞭竇傢莊,賈安夫人料想到夏曦今日會給回音,等著呢。兩人去瞭剛一說完,賈安夫人立刻去找瞭嫵娘,讓她好生打扮一番。
“我給你說,尹秀才人不錯,過瞭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瞭,你得好好把握住。”
嫵娘斜嗔瞭她一眼,“說的好像我有多差似的。”
“你當然不差,但你要找瞭好歸宿,豈不是更好。”
竇老爺也得瞭消息,讓鳳兒把孩子交給大兒子,他們兩口子陪著過來。
三輛馬車兩匹馬到瞭酒樓門前。
宋明立馬跑去後面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