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邊境不太平,京都城又何嘗不是呢?
皇後宮中
“娘娘,靜兒小姐來瞭”
劉嬤嬤領著一個年芳十五六歲的青衣女子進來,跪在張皇後面前。
青衣女子一進來就朝著張皇後行瞭大禮,拜瞭拜:“靜兒拜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張皇後連忙放下手中的茶杯,眉目和藹可親朝青衣女子笑道:“免禮免禮,靜兒快過來讓姑母瞧瞧”
青衣女子名喚張文靜,張飛梁的次女,是小妾花姨娘所生,小張文璇一歲,如今也到瞭婚配的年齡。
前些日子皇後眼看著自己喜愛的張文璇嫁給瞭毓王,怕兄長張飛梁因為疼愛長女而倒向毓王那邊,對張飛梁來說無論是毓王為太子,還是慕王為太子都無關緊要,他張飛梁的地位不會因為誰是儲君而改變,卻隻會水漲船高。
可自己皇後的地位卻會為此而發生天壤之別,若皇上立嫡子慕王為儲君,那自己自然順理成章的從皇後變成瞭萬人敬仰的皇太後,可若是皇上拋開祖訓立瞭周賤人的兒子毓王為儲君,那麼自己將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後變成瞭不受人尊敬的太妃,更要屈身於周賤人之下,日日看她臉上而存活,不允許,她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個高高在上,受萬人敬仰的皇太後隻能是她張飛燕一人。
正當皇後愁著該如何讓自己兄長全力以赴的擁護凌慕軒為儲君時,這時聽宮女傳話說張傢二小姐張文靜求見,於是便想到瞭讓張文靜入慕王府為寵妃,一來便有瞭可以牽制兄長為自己效力的由頭,二是倘若凌慕軒真的登基瞭,將來張文靜真的生下一兒半女的,她就有辦法讓西海的江山回到她張傢的手裡瞭。
思索間,皇後低眸望向緩緩走近的張文靜,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細眉如柳而爭綠,俏面共桃而競紅,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雲情意,這副容顏雖不及珞漪的驚艷,也不及張文璇的溫婉,舉措間卻是多瞭幾分嬌媚,皇後唇角勾起的弧度逐漸放大,心中暗暗贊許:是個做寵妃的料子。
見皇後贊許的眼神,張文靜便知道這德勝宮今日自己是來對瞭,她雲溪清麗出塵的容顏上綻放出瞭一抹溫婉的笑容:“靜兒一直想來拜見姑母,卻奈何父親一直說姑母是六宮之首,平日裡要侍候皇上左右,還要打理後宮大小事宜,甚是辛苦,叫靜兒莫要打擾瞭您,這才一直耽擱,未敢打擾。”
“瞧你父親說的,這軒兒帶著王妃前去北疆平亂,也已有數月,也不知何時才能凱旋而歸,平日裡本宮雖說是辛苦瞭些,但這一旦空閑瞭下來,眼下也沒幾人能陪本宮說說話,喝喝茶的,還是有些寂寥的”皇後目光有些落寞拉著張文靜的拍瞭拍繼續說道:“以前還有璇兒能陪本宮嘮叨嘮叨,可如今她也嫁與毓王為妃瞭,而毓王乃周貴妃所出,眾所周知這周貴妃向來與本宮不和,璇兒身為她人媳,自然也不能再像以前那般進出本宮的德勝宮,為瞭她能在毓王府站穩腳跟,本宮也不能讓她來我宮裡說說話。”
“靜兒自然知曉姑母的用心良苦,想必長姐也是明白姑母的疼愛,斷不會埋怨姑母的一片苦心”張文靜別的不說,這善於體察領會別人的心思的本事卻是得到瞭花姨娘的真傳:“姑母若是不嫌棄,這往後靜兒便常來陪您,直到軒表哥回來為止,姑母您說可好?”
“好是好”皇後笑著有些牽強,目光暗淡摸瞭摸張文靜的發絲:“可我們靜兒也到瞭該嫁人的年紀瞭,總不能整日呆著宮裡陪著本宮啊!”
“瞧姑母說得”一說到嫁人張文靜臉蛋頓時緋紅,羞答答地低垂著頭微笑,好象一朵出水的芙蓉,沐雨的桃花:“靜兒還小,不想嫁人,還想多陪伴姑母跟父親幾年”
“陪伴是好,可你終究還是要嫁人的………唉~”皇後摸瞭摸張文靜的臉頰,有些感慨!
一旁的劉嬤嬤嬉皮笑臉得說道:“娘娘,依老奴看啊!反正這靜兒小姐早晚要嫁人的,嫁誰不是嫁啊!”劉嬤嬤說著看瞭一眼驕羞羞的張文靜繼續說道:“何不讓靜兒小姐嫁與慕王為寵妃,這樣一來也解瞭娘娘的心頭愁,二來靜兒小姐嫁給瞭慕王也成瞭娘娘的兒媳,自然能天天陪伴娘娘左右,這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好是好…………”皇後卻裝著有些為難:“可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是本宮能做主的………再說萬一靜兒有心上人,兩情相悅的,那本宮豈不是成瞭棒打鴛鴦大罪人,這不行不行………”
“我說娘娘啊!靜兒小姐就在這裡,有沒有心怡之人,咱們問上一問便知瞭……”劉嬤嬤跟皇後一唱一和的說著。
“對,對,瞧本宮疏忽瞭”皇後邊說邊拉起張文靜的手:“靜兒,劉嬤嬤說的話你都聽到瞭吧!”
張文靜微微點點頭:“靜兒明白!”
“那好,你跟姑母說說,有沒有心怡的公子,若是有,那劉嬤嬤說的事也就此作罷瞭,若是沒有,改日本宮跟皇上說說,讓軒兒納你為妃如何!………”
兜兜轉轉瞭半天,皇後終於說到瞭張文靜的心尖上瞭:“靜兒全憑姑母做主便是”說完她兩腮紅紅的,隻低頭望著自己的腳。
“娘娘,靜兒小姐的意思是同意瞭老奴的建議瞭。”
“好,好,居然如此那就這麼定瞭,等軒兒凱旋歸來,本宮便跟皇上說說婚期吧!”皇後最後滿意點點頭:“靜兒也可以先到慕王府住上些日子,先瞭解一下慕王府,將來也好打理慕王府的大小事宜”皇後說到這時,清冷的眸光一轉:“本宮會讓秦嬤嬤跟你一同過去,必要時,你可以取而代之。”
“是,靜兒多謝姑母!”又噓寒問暖瞭幾句,張文靜見今日進宮的目的達到瞭,也不再多停留,便請辭出宮瞭,臨走時,皇後又吩咐她有空去看看張文璇,張文靜也答允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