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娘留下瞭安國公夫人送來的兩位嬤嬤後,依言讓織夢傳瞭太醫來診脈,結果自然也診出喜脈瞭。
皇後娘娘有喜的消息傳出,賀者如雲。
安國公第二日就代李敬上奏折,說明皇後娘娘和李敬兄妹情深,安國公也已年邁,求聖上天恩,將李敬調任回京。
楚昭恒看瞭這奏折一眼,有些好笑,剛剛發現女兒有孕,就來求恩賞瞭?
“安國公年邁瞭?”他丟下奏折,好笑地問明福。
“回聖上的話,安國公今年五十四,要說老爺能說。不過,安國公身子康健,奴才聽說,上月還納瞭個妾室呢。”明福說瞭最近的傳聞。
他是真沒想明白,安國公這麼急幹什麼,皇後娘娘才有一個月的身孕,十月懷胎,生下來還得九個月呢。再說到時是皇子還是公主,都在兩可之說。
“哼,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啊。”楚昭恒看不出褒貶地說瞭一句,拿過下一本奏折看瞭起來。
“聖上,皇後娘娘身邊的宮人,送瞭點心過來,正等在勤政閣外。”殿外走進一個小太監,走進殿中下跪稟奏。
“明福,你去一趟,點心留下,就說等我晚些,去看看皇後娘娘。”楚昭恒拿著手裡的奏折,頭也不抬地吩咐道。
明福連忙帶瞭那小太監出去,在勤政閣外的正是織夢。
織夢是李錦娘帶進宮的心腹,這麼多年跟在身邊,一心一意為李錦娘謀劃。
她一看到明福出來,臉上堆瞭笑,上前一步趕著行禮,明福自然不會受她這個禮。
明福是禦前大總管,織夢是長春宮的管事姑姑,論品級明福高一級,可一個是皇帝面前的,一個是皇後面前的。
若是受瞭這個禮,李錦娘知道後,心裡必定會不痛快,明福在宮中人緣好,其中之一是向來不給人難堪,所以,他連忙走前幾步,“織夢姑姑不用多禮。這點小事,怎麼不打發個小宮人來,反而讓你親自來呢?皇後娘娘身邊,可是最離不得你瞭。”
“明大總管客氣瞭。皇後娘娘想著聖上辛勞,特意親自準備的東西,讓別人來不放心,看我還算勤勉,就吩咐我來送瞭。”
織夢承認自己得瞭李錦娘青眼,又強調瞭李錦娘會吩咐自己來,是因為對聖上的事情特別上心。
明福笑著接過瞭食盒,“聖上說辛苦皇後娘娘瞭,聖上現在在看奏折,說晚些時候去看皇後娘娘呢。”
織夢得瞭這句話,放心瞭,“那就有勞明大總管瞭,我先告退瞭。”她說著,在殿外磕頭告退,慢慢退出幾步,轉身離開瞭勤政閣。
走到外面,她轉身,看瞭那高高的殿堂,暗自嘆瞭口氣。國公爺一聽說皇後娘娘有孕,就讓夫人來傳信,讓皇後娘娘趁這機會,為大公子爭取回京。
皇後娘娘心中對國公爺有怨,不願先為大公子謀劃,而是想著趁這機會,拉下賢妃和她生的大皇子。
宮中多年不聞嬰啼,除瞭賢妃所生的大皇子外,隻有楊嬪養瞭個公主,如今也才一歲多。
前朝宮中孩子少,是因為宮中的孩子難成活。本朝孩子少,是因為聖上大半時間不在後宮。
織夢回到長春宮,發現宮裡卻有人來瞭。
賢妃、楊嬪等人聽到皇後娘娘有孕之事,都不敢怠慢,特來恭喜。
李錦娘看到賢妃那難掩黯淡的神色,隻覺出瞭一口惡氣,“原本隻有妹妹養育瞭大皇子,宮中總是寂寞瞭些,我原本喜歡融兒,賢妃妹妹掛念太後娘娘,我也不能與太後娘娘爭啊。”
賢妃眼神閃爍瞭一下,面上還是恭敬地道,“能得皇後娘娘喜愛,是融兒的福氣。說起來,融兒本就是皇後娘娘的孩子,如今皇後娘娘又有喜瞭,真是可喜可賀。”
李錦娘被堵瞭一下,的確,宮中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叫自己母後才是,可是,賢妃仗著生瞭唯一的皇子,在宮中可沒少囂張。
楊嬪聽著兩人打擂臺,隻當自己是聾子,反正她隻養瞭一位公主,這火一時也燒不到自己頭上。不過,若是皇後娘娘和賢妃娘娘鬥得厲害,或許,聖上也會註意到其他人瞭?
當年她和賢妃一樣是側妃,隻因為兒女差別,如今,自己隻是一個嬪,而賢妃,卻已經是四妃之一瞭。
李錦娘和賢妃兩人你來我往瞭幾句,看楊嬪呆坐一旁,賢妃笑著說,“楊妹妹,好久沒見大公主瞭,聽說聖上很是喜愛公主殿下呢。皇後娘娘若是生瞭公主,那聖上肯定也高興。”
“賢妃娘娘說笑瞭,是嬪妾無福,皇後娘娘若是為聖上添瞭嫡子,聖上一定更高興。”楊嬪不願平白被拿瞭當借口,連忙說道。
李錦娘哼瞭一聲,沒有接口。
織夢走進殿中,向賢妃和楊嬪行禮後,稟告道,“皇後娘娘,聖上聽說娘娘有喜,非常高興,說晚些時候要來探望您。”
李錦娘點點頭,看瞭看賢妃和楊嬪,這兩人當然也不好意思再留下去。
李錦娘瞪視這賢妃的背影,自己的兒子,就要屈居在這個女人的兒子之下嗎?
賢妃和楊嬪走出長春宮後,“楊妹妹,當年在東宮,我們受她轄制。以後等娘娘的嫡子生下來,我們的日子,可就更難過瞭。”
“我倒還好,反正大公主一個女孩子,礙不到別人什麼。姐姐您可要當心啊。”楊嬪關切地說瞭一句。
賢妃一時無語,兩人默默無語地走到岔路口,各自回宮去瞭。
賢妃一路走,一路不由捏緊瞭手中的錦帕,她送出親生兒子,忍受著同在一宮卻母子分離之痛,為的,不就是融兒有更好的機會嗎?現在,李錦娘有孕瞭,要是也生下皇子,憑著安國公府的支持,融兒將來哪還有什麼機會?
雖說現在看,太後娘娘和聖上看著都寵愛楚寶融,但是要是有瞭嫡子呢,還會一樣嗎?
賢妃隻恨自己沒有有力的娘傢母族支撐,不然,也就不怕李錦娘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