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神奇的縫紉機(一更)

作者:桑非白 字數:3803

“平身。”

頭上響起的聲音溫和帶笑,讓季菀心裡的緊張淡去不少。

“謝皇上。”

她站起來,忍不住微微抬頭看向上座那個天底下最尊貴的男人。當今聖上剛到不惑之年,輪廓柔和五官俊朗,看著是個很和氣的人。

明德帝也在打量她。

小姑娘過分的美貌讓他有些驚訝,而後笑笑,“你就是發明瞭手套和溫房蔬菜,以及人工造冰術的季氏女季菀?”

雖說陛下看著很好相處,但畢竟是掌握全天下生殺大權的人,季菀可不敢‘居功自傲’,有些不太好意思的回答,“是。”

明德帝笑一笑,看向旁邊的周太師。

“太師有福氣啊,有個這麼聰明的曾外孫女,可是為朕解瞭不少憂慮啊。”

作為曾和國舅有婚約的周氏,明德帝自是知曉的。這也是季菀謹慎的原因之一。

陛下和皇後是少年夫妻,感情甚篤。當初母親和國舅的婚事,還是明德帝所賜。後來出瞭那樣的事,周傢等於是打瞭皇帝皇後的臉。也正因此,老太師才痛下決心直接把長孫給踢出族譜,一方面是因謠言之創,更重要還是平息帝王之怒。

後來他又親自入宮請罪。

五十多歲的老人,三朝元老,脫瞭官帽,頂著烈日跪在金鑾殿外磕頭。

當時不知讓多少人看瞭笑話,受瞭多少諷刺奚落。

也虧得明德帝是個仁慈寬厚的好皇帝,又素來敬重這個師長,非但沒有責怪,仍委以重任。

京城那些權貴世傢們,也是慣會看臉色。見皇帝這般態度,誰還敢在背後口舌是非?

這事兒也就漸漸消停瞭下來。

時隔多年,明德帝看見季菀,再想起往事,沒有憤怒,倒是有些感慨。

“陛下恩厚,才讓她有幸面見天顏。”

老太師客氣的說道。

明德帝又是一笑,看向季菀,“你多大瞭?”

季菀老實回答,“回陛下的話,民女今年十四。”

還未及笄啊。

“你是怎麼想到溫房蔬菜和造冰術的?”

明德帝又問。

季菀想瞭想,道:“民女生在鄉下,傢有菜田,知農事。又因父母教導,得以溫書識字,結合四時農合,做瞭溫房蔬菜的實驗,僥幸成功。至於造冰術,也是因偶然得知煙花成分,便突發奇想,實驗瞭數次,終於將水制成瞭冰。”

明德帝卻滿眼贊賞,“能從書中領會其間深奧,且能大膽創新,可見你聰慧。”

季菀被誇得有些心虛。

“陛下謬贊,民女惶恐。”

哪是她聰明啊,是她盜竊瞭先人的智慧,卻因此得瞭陛下恩賞,想想還真的是…小人之舉啊。

明德帝卻不知她心裡的小九九,又問道:“朕聽聞你精擅廚藝?”

這肯定是陸非離說的。

“隻是略懂。”

小姑娘謙虛,明德帝微笑,“北地將士對你傢的臘腸贊不絕口,這還隻是略通?連禦廚都說你細膩靈巧,想法獨特。”

季菀有點懵。

隨即想起來,當初她將臘腸的方子給瞭陸非離。所以,陸非離將之呈給瞭明德帝?

她臉色微紅,“幼時跟著長輩們耳濡目染,後為生計而鉆研,幸得將士們喜愛,民女不勝榮幸。”

季菀牢記母親的話,不可輕狂傲慢,是以字句皆是謙遜之詞。

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周老太師聽著陛下和曾外孫女一問一答,心中卻是驚濤駭浪。

知道嫡長孫女流落鄉間肯定吃瞭不少苦,卻沒想到竟能淒苦至此。

尤其當陛下問,“那你又是如何想到手套的呢?”

他聽見十四歲的小姑娘用有些稚嫩的聲音說道:“北方冬日寒冷,又因傢貧不得驅寒之物,母親點燈熬油做繡品以售賣,維持傢中開支,傢中姐妹也因農活而十指外露,生瞭凍瘡,故而想到可否有一物件,能使十指避寒又無礙驅使?這才有瞭手套。”

她回答得雲淡風輕,周老太師卻是聽得皺起瞭眉頭。

周傢何等顯貴,族中子女皆是十指不沾陽春水,自幼習得女紅刺繡,可不是為瞭以此為生計。

由此可見,長孫女一傢這些年過得有多苦。

七十歲的老太師心情沉重,再看規規矩矩站在那的曾外孫女,想起長孫說起長福在信中所言。

年輕喪夫,為婆母不容,苛待辱罵,險些弄出人命。長孫女那般柔弱的性子,竟被逼得上公堂狀告婆母。後為生計,曾外孫女行商賺錢,才掙下瞭些微傢產。

那麼小的一個姑娘,應是不諳世事的年紀,卻要拋頭露面去開酒樓做生意…這得遭多少人白眼受多少罪?

他想起小關氏那對母女,心中難掩怒火。

當年雖懲罰瞭她們,但至少兩人也是衣食無憂的。可嫡長孫女一傢呢?吃盡瞭苦頭受盡瞭風霜,如今還是平民白身。

周老太師心情復雜,臉色就不大好看。

季菀卻已漸漸放松,目光坦然,對答如流。

“…女紅極傷眼目,民女不擅此道,卻不忍母親勞疾,便想到可否有一器具,可代其勞?精研多時,終見成效。”

就這樣,明德帝從她口中得知瞭縫紉機,且聽得雙目泛亮,令她明日將造好的縫紉機搬進宮來,親自演示給他看。

季菀自是滿口應承下來。

周氏聽聞此事後,驚訝於女兒的大膽,同時也有些擔心。

“不是告誡你,不可狂妄。你怎的在陛下面前如斯膽大?你那個縫紉機,若效果不佳,這可是欺君之罪…”

“娘,您放心吧。”

季菀目光透亮,“如果沒有十分把握,我也不敢誇下海口。您看過縫紉機瞭吧?走,我教您使用。”

周氏心中還有些不信,女兒造出的那個縫紉機,她先前就看過圖紙,相當復雜。工匠們造好後,她也特意去看過。成品一目瞭然,比復雜的圖紙看著清晰多瞭,實在難以想象,這麼一臺縫紉機,用瞭那麼多零件。

等她親自體驗過後,才知女兒為何那麼熱衷此道瞭。

“竟是如此輕松快速的就能縫補衣物?針線也整齊美觀,平整牢固,使用起來也十分簡便…阿菀,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擅長女紅的周氏切身體會到瞭縫紉機的便捷精湛,一臉驚喜的看著寶貝女兒。

季菀微笑道:“娘,您現在還覺得我是妄言嗎?”

周氏看著女兒熠熠的目光,將她摟進懷中,“沒有,我們傢阿菀最是聰明能幹又手巧,是娘狹隘瞭。”

得到母親的認可,季菀很高興。

因要在天子面前呈現,周傢自是十分重視。老太師、周言、周長儒、周長清,乃至程氏和林氏,都過來一睹縫紉機的真容。擅長女紅的女人們,更是都親自按照季菀教授的方法試瞭一遍,都目露驚奇之色。

“太神奇瞭,竟是如此快速。”

“阿菀這腦子是怎麼長的?怎的如此聰明?”

“有瞭這縫紉機,可就不怕被針紮到手瞭,以後做衣服也方便。”

男人是不懂得女紅的,但也目睹瞭縫紉機的功能和作用,連府中的給主子們做衣服的繡娘都贊不絕口甚至對那縫紉機露出癡迷之色,男人們這下就徹底放瞭心。

第二天是沐休日,不用上朝。

周老太師單獨帶瞭曾外孫女入宮,卻不是在禦書房,而是在陛下的起居殿,除瞭伺候的內侍們,還有好多人,男女都有。進來的時候,季菀聽侍官特意提醒過,這些人,有些是工部官員,還有的是宮中尚工監和尚衣監的人。

連皇後都坐在明德帝身邊。

皇後看起來也就三十多歲,容貌艷麗,目光平靜,看著也不是傲下之人。

明德帝見到兩人到來,露出歡喜之色,等老太師和季菀行完禮後,他便道:“小姑娘,朕可是一直盼著你的那個什麼…哦,縫紉機,你可別讓朕失望哦。”

“是。”

季菀沒昨天拘謹瞭,言行舉止落落大方,倒是讓皇後有些側目。

“陛下,依季姑娘所說,這縫紉機可於女子女紅有益,若真如季姑娘說的那麼神奇,可否讓臣妾先且一試?”

明德帝爽朗微笑,“咱們先看看那縫紉機究竟是何物,屆時任由皇後試用。”

皇後笑得宛然,看向季菀,“既如此,季姑娘便讓我們大傢看看,這縫紉機,究竟長什麼模樣。”

“是。”

殿中眾人早已看見被黑佈蓋住,由兩個男子抬進來的大物件,皆有好奇之心。

隻見季菀走過去,將那黑佈掀開,露出縫紉機的真容。殿中立即就響起瞭議論聲。

“這就是縫紉機?”

“看著倒是個奇巧的物件兒。”

“桌子上那個橫著的是什麼?”

“像是個器皿。”

“還是鐵做的。”

“我看見針瞭,奇怪,怎麼往下垂?”

明德帝和皇後早已起身走瞭下來,對著那縫紉機轉瞭一圈,問道:“這就是你說的縫紉機?”

季菀點頭,開始介紹:“縫紉機由機頭、機座、傳動和附件四部分組成。”

她口說手比,“這就是機頭,是縫紉機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鉤線、挑線、送料四個機構和繞線、壓料、落牙等輔助機構組成,各機構的運動合理地配合,循環工作,把縫料縫合起來。”

明德帝聽得驚奇。

“原來是這樣。”

季菀繼續道:“縫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制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節約時間,且效率極佳。”

明德帝顯然對縫紉機很感興趣,當即命人呈上佈料,讓季菀當場表演。

季菀坐下來,將佈料放置桌面,穿針引線。底下雙腳輕輕一踩,隻聽得篤篤的聲音快速整齊的想起。不過幾息之間,那佈料上便針線密佈,甚是平整。

“陛下請看。”

她將那上好的佈料遞給明德帝,皇後也湊過來看。

“針腳竟是如此細密,這可比自己動手快多瞭。”

皇後滿目驚奇,翻過來覆過去看瞭好幾遍,又用手來回撫摸,若非親眼所見,她簡直都不敢相信。

她盯著那佈料看瞭好久,又傳給尚衣監的人觀摩。

尚衣監的尚宮是個中年女子,精擅女紅繡藝,宮裡所有主子的衣著服飾,全都是尚衣監所制,個個都是女紅高手。縫紉機縫制出來的線跡,比起她們手工的絲毫不差,甚至更精湛。最重要的是,快速方便,毫無瑕疵。

尚宮滿面贊嘆,“簡直是不可思議,竟然這麼快…”

尚供監的人則是去觀察縫紉機,頭一次看見這樣神奇的東西,一輩子和木頭鋼鐵打交道的男人,恨不能把眼珠子挖下來貼在那縫紉機身上,不停的詢問季菀各種問題。

“這機頭裡面是如何配置的?”

“針線可否會在運作的途中打結?”

“若是生銹,該如何換?又該如何整修…”

一群男人圍著一個小姑娘,七嘴八舌的詢問,把小姑娘答得口幹舌燥,老太師終於看不下去瞭,把曾外孫女拉到自己身邊來,板著臉道:“陛下在此,鬧哄哄的成何體統?”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