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段姻緣,一段是不由我選擇的,夭折瞭。我自己選擇的,沒能走到最後。可是父親,我並不後悔。如果重新選擇,當時那般情境,我大概還是會那麼做。那個時候,我是不容傢族的棄女,蕭時是傢中嫡長子,他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他做不得蕭傢的主。哪怕當年他找到我,我們兩個也是不會有結果的。我想,這也是他最終放棄的原因之一。”
“阿菀說得對,人活在這世上,總有許多的身不由己和無可奈何。可當年的我和蕭時,都不懂。那個時候我們太年輕,輕狂自私,不顧一切…知道他曾找尋過我,我不是無動於衷,卻更慶幸。慶幸他沒能找到我,慶幸我已嫁人。否則我們又該如何自處?蕭傢和周傢,又要如何自處?皇上和皇後那裡,又該如何交代?當年的事,究其根本,也不能說是某個人的錯,大底是命吧,命裡註定我有這麼一劫。”
長女回來幾個月,周言還是第一次聽她如此平靜的說起往事,一時之間心中也是五味陳雜。
“如今我已不再年少,也不復從前的天真單純。人活著不能隻為自己,卻也不能隻為別人。我沒什麼本事,卻有幾個聰明懂事的孩子,我總歸是對得起季傢的。後半輩子幾十年,如果有選擇,我想,我還是應該像當初選擇自己的婚姻那樣,再為自己做一次主。”
周言一怔,而後展眉笑瞭。
長女這麼說,也就是想通瞭,不反對改嫁。
“蕭時今天又單獨找瞭你二弟。”
言外之意很明確,他還是看好蕭時這個後生。就沖蕭時沒有莽撞的直接來下聘,而是連續試探他們父子的口風,便是顧及長女的感受,不願她為難。同時也能說明,蕭時連番舉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能說明,如今蕭時至少能做自己的主瞭。
穩重細心,對長女餘情未瞭,這樁婚事,再合適不過。
周氏又沉默須臾,認真道:“全憑父親做主。”
……
得知母親終於走出過往願意為自己的後半輩子爭取一次,季菀和季容都很開心。但等蕭傢請媒婆上門提親時,季菀卻傻眼瞭。
“周傢女秀毓名門,幼承庭訓,端莊優雅,知書達理。國舅爺仰慕已久,特來提親。”
媒婆滿臉笑意,眼睛都瞇成瞭一條線,滿口的誇贊之詞。
季菀和妹妹躲在簾子後,聽著那些話,腦子裡一片空白。
她知道,國舅爺和母親曾有婚約。雖然時隔多年,可當初那件事鬧得那麼大,讓兩傢都丟瞭臉面。如今蕭傢竟能不計前嫌,再次下聘。看來這國舅爺,還真的是對母親一往情深。
對外周氏隻是周傢旁系女,前來投靠罷瞭。輩分上,她是周言的侄女兒,老太師的侄孫女。名分上不是親生的,所以她的婚事,還是得由老太師來定奪。
正好今日休沐,周傢幾個男人都在。
程氏還有點懵,她是知道大姑子和國舅爺以前有過婚約的,但沒想到兩人還能再續前緣。當然,這樣的大事,是沒她說話的份兒的。
“姐姐。”
季容扯瞭扯姐姐的衣袖,小聲道:“娘才剛松口,蕭傢就來提親,這…不會是早就安排好的吧?”
季菀一邊聽著太祖父和外祖父與那媒婆的對話,一邊道:“外祖父大概早有打算。國舅爺…是個好人。”
其實她也就隻見過蕭時一面,第一印象很好。太祖父和祖父與蕭時同朝為官這麼多年,如果他們答應,那蕭時應是可靠之人。
“國舅…”季容想起一件事,“就是上次救瞭你和陸傢六姐姐的人嗎?”
“嗯。”
季菀點頭,前廳媒婆已經在說起他們仨,“國舅爺知道周大姑娘膝下有三個孩子,願意將其當做自己的孩子,上蕭傢族譜,以後便是蕭傢的兒女…”
“不可。”
周言放下茶杯,漫不經心的兩個字讓媒婆的笑容僵在臉上。他側頭看向父親,“父親,阿菀他們幾個是季傢血脈。雖季青已亡,他們也分傢瞭,但他們也是上瞭季傢族譜的,若要改繼他人,得季傢人同意才行。想必玉瓊也不會答應。”
周太師點點頭。
媒婆顯然沒料到兩人會拒絕,但她也是見過世面的,很快就恢復瞭笑臉,“這上不上族譜的也不是什麼大事,隻要周大姑娘知道,若能結兩府之親,國舅爺定當將大姑娘的兒女視如親生。”
答應要季傢的幾個孩子上蕭傢族譜,也就是安周氏的心,免她的後顧之憂罷瞭。蕭傢有自己的嫡親子女,周氏若不願將幾個孩子改上蕭傢族譜,蕭傢人也不會勉強。省得將來季傢找上門來,還說蕭傢倚仗權勢搶人傢孩子呢。
最終這門婚事還是成瞭,婚期就在十月二十八。
眼看媒婆歡喜著走後,季菀也牽著妹妹去瞭瓊苑。
“娘,蕭傢來提親,是您首肯的嗎?”
季菀直接開門見山,她不願母親為瞭他們幾個委曲求全。
周氏屏退下人,對兩個女兒招瞭招手,讓她們依偎在自己身側,溫聲道:“你祖父找我談過瞭。放心吧,我不會委屈自己的。”
季菀看著她的眼睛,確定母親沒有說謊,這才松瞭口氣。
“娘,蕭傢復雜嗎?國舅爺既然主動派人來提親,應該是不會薄待您的,蕭傢…”
古代的豪門聯姻,那何止是兩個傢族的事兒?
周氏笑笑,“蕭傢一點不復雜。國舅爺除瞭皇後這個嫡姐,還有兩個庶出的弟弟妹妹,庶妹早年出嫁。因蕭傢子嗣不多,也就沒分傢。蕭府就兩個老爺,國舅爺和庶出三爺。國舅爺隻有一子一女,三爺則多些,有六個。年紀都比你們兩個小。”
她微微低頭,對兩個女兒道:“以後你們隨我入蕭府,便是姐姐,要和蕭府裡的姑娘們和平相處,懂嗎?”
兩姐妹都點頭,然季菀卻不免想得更多。
國舅爺原配早逝,那中饋肯定是三夫人在打理,母親嫁過去後是長嫂。這中饋之權,肯定會和三夫人有爭執。蕭老夫人的態度,也很關鍵。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