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夫妻爭執(二更)

作者:桑非白 字數:2151

丫鬟笑道:“咱們大少爺如今在禁軍當值,少在府中,少不得耽誤瞭。不過您也切勿憂心,二夫人也是個不能容人的,聽說和二少爺也鬧得很是不愉快。怕是短時間內,也傳不出好消息來。至於四少爺…四老爺是庶出,非老夫人親生,便是得瞭曾長孫,也不見得多高貴。國公夫人和三夫人都不急,您急什麼?”

二夫人臉色這才好瞭些。

“大郎沒直接來我這兒找人,怕是心有怒火。罷瞭,他們小夫妻之間的事,交給他們自己處理吧。”

“夫人您這麼想就對瞭。”

大丫鬟在旁邊給她捏肩,道:“您是長輩,訓導小輩也無可厚非。可大少爺房中事,您若幹涉太多,便是壓住瞭大少夫人,大少爺怕是也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左右不過是兩個丫鬟罷瞭,值得傷瞭您與大少夫人的婆媳情分?”

二夫人心頭剩下的火氣也消得差不多瞭。

“惜珍到底是大郎的發妻。而且,她說得也不無道理。那兩個丫鬟,我瞧著也不像正派之人。大郎喜歡收瞭通房倒是沒什麼,別養成瞭她們恃寵而驕的性子,亂得大郎後宅不成規矩,平白讓那幾房的看瞭笑話去。”

竇氏強勢太過失瞭女子的柔軟,可正是這樣的性子,才能鎮得住後宅。這次鬧到瞭大房那邊去,那兩個丫鬟多少也該警醒些。別以為有主子寵愛,就可無法無天瞭。

兒子要收兩個通房,或者將來納幾個妾,她都不管,隻要有分寸就成。

“夫人,左右都隻是小事,不值得您操心。”大丫鬟察言觀色,見她徹底消瞭氣,這才又道:“倒是五少爺的婚事,該著手準備瞭。眼看著四少夫人都要過門瞭,風氏定然著急,若等她對老爺吹耳旁風,還不如您主動籌備,省得落一個苛待庶子的罪名。”

“他才十六歲,著什麼急?”

每一個女人能對小妾和庶出子女心無芥蒂,二夫人自問非狹隘之人,但也做不到十分大度。

“他一個庶子,若沒功名在身,又有哪傢女兒看得上?不過你說得也沒錯,總歸都是陸傢子嗣,我作為嫡母,該操心的還得操心。尋個日子,我跟老爺提一提就是。若有合適的,定下來也好。”

**

竇氏剛踏進門,就見陸大郎沉著臉坐在太師椅上,屋子裡的丫鬟都被趕瞭出去,連個添茶水的都沒有。

她並無懼色,抬頭挺胸走進去。

“夫君急著找我回來,可是有要事?”

陸大郎對竇氏縱有萬般不滿,也不得不承認,竇氏這不卑不亢的氣度,也少有人及。

他心中怒火消瞭些,“坐吧。”

竇氏也不客氣,在他旁邊坐瞭下來。

陸大郎沉吟一會兒,才道:“爾蓉和爾冬我已接回來瞭,以後她們還在我書房伺候。她們熟知我習性,一直也沒出過差錯。換瞭旁人,我不習慣。”

竇氏道:“那以前沒有爾蓉和爾冬的時候,夫君是如何習慣的?”

“那時我還未有單獨的書房,無人伺候筆墨。”陸大郎神情淡淡,“她們都是從外面買來的,在我身旁伺候多年,向來都是規矩之人。你是我的妻子,是正室夫人,禦下固然要嚴,但也不能太過獨斷專行,落下不仁之名,讓旁人議論。”

“我行的端坐的正,不怕旁人議論。”竇氏神情未有絲毫松動,“爾蓉和爾冬心術不正,如今便已攛掇得夫君與我生瞭嫌隙,夫君若再這般護著,將來不定怎麼恃寵生嬌。妾氏生亂,才徒惹笑柄,屆時影響瞭夫君的前程,再來處置,便為時已晚瞭。”

好言相勸她不聽,總有各種借口。

陸大郎再好的脾氣也被消磨光瞭,他沉下臉,道:“她們為人如何,我心裡清楚,此事就這麼定瞭,切勿多言。我下午約瞭朋友賽馬,晚上不回來用膳瞭,你自己一個人吃吧。”

說完他便起身出去瞭,腳步很快。顯然,這事兒沒商量餘地。

竇氏抿著唇,神色極冷,捏著桌角的手指已泛白。猛然一揮袖,茶杯嘩啦碎落在地。

丫鬟春蘭連忙上前勸道:“少夫人別動氣,不過兩個上不得臺面的丫鬟,大少爺想留著便留著。便是日後得瞭大少爺抬舉,也就是個暖床的。您是主母,她們得在您跟前侍奉,端茶倒水,捏肩捶腿,您想怎麼使喚都行。她們若安分些,將來撐死也就是個妾。若不安分,大少爺自會厭棄,您何苦因此要和大少爺不對付,平白生瞭嫌隙,讓那兩個賤婢痛快。”

“你懂什麼?”

竇氏冷冷道:“我竇惜珍眼裡揉不得沙子,絕不做那白日強顏歡笑夜裡以淚洗面的深閨怨婦。”

她青梅竹馬,夫妻情深。後來父親納瞭妾,對母親明顯就淡瞭。她見慣瞭母親的柔弱淒楚,憂傷無助,厭惡父親的三心兩意,始亂終棄。她發誓,絕不與人共侍一夫。

通房也好,小妾也罷,他陸大郎一個都別想有。

春蘭無奈嘆息。

從小和主子一起長大,她自是瞭解自傢主子的脾氣的。可這世間男子,有幾個不是三妻四妾的?主子性情太過剛硬,若嫁個文弱書生,或許能將對方壓得死死的。可偏偏嫁的是個武人,世傢嫡子,無論出身還是性情,都不是主子能壓得住的。

彼此都不退讓,這麼鬧下去,吃虧的還是自傢主子。

還是讓老太太勸勸主子吧。

……

二房這邊兩個小夫妻鬧矛盾,季菀也聽瞭一耳朵八卦。

“大嫂倒是性情之人。隻可惜…”

隻可惜用錯瞭方法。

動輒殺人,隻會讓男人覺得手段太過狠辣惡毒。男人從骨子裡,還是偏愛溫柔賢惠的女人。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靈魂,季菀是不贊成肆意輕視人命的。

當初陸大郎收的那個通房丫鬟背主的確該罰,卻也罪不至死。竇氏再惱怒,不該直接杖殺。戰場上的殺伐之氣,若用於內宅,就顯得過於陰狠。

有瞭前科,陸大郎可不就對她心生芥蒂瞭麼?竇氏越是想將爾蓉和爾冬趕走,陸大郎越是不許,這就是逆反心理。原本陸大郎對這兩人可能隻是憐惜或者純粹當做妾氏的喜歡,可被竇氏這麼一逼,三分喜歡就翻瞭倍。

得不償失啊。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