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一更)

作者:桑非白 字數:4732

要說阮未凝和季菀倒真是有緣,兩人生日都是在同月的,季菀是七夕,阮未凝則是七月初一。她今年十七,小壽,隻請瞭季菀等幾個手帕交,擺瞭一桌酒宴慶賀。

行哥兒鬧著要一起去,季菀沒辦法,隻好帶上他。璵哥兒太小,竇氏不舍得讓他受舟車勞頓,便留在府中。

瑤姐兒半歲多瞭,現在已經會爬,穿著粉色小衫坐在自個兒的搖籃裡,周邊擺著一堆玩具。季菀給兒子脫瞭鞋將他抱至旁邊的榻上,道:“不許欺負妹妹,要不然以後就不帶你出門瞭。”

行哥兒用力點頭。

“知道。”

季菀摸摸他的頭,坐下來和阮未凝等人聊天,自然而然的就說起蕭雯和阮未絡。

“二哥回來後,養瞭這幾個月,身體大好。我二嬸早就忙著在給他說親,沒想到,竟還與你妹妹有一段姻緣。”

“可不是?”

季菀笑吟吟道:“那天我娘說起,我也甚為意外,不過想想還是挺好。阿雯性子單純,柔善不爭,嫁給你二哥,我就不擔心她受委屈瞭。”

阮未凝微笑,“我二哥養在山上多年,性情淡泊,品行高潔。以前他對婚娶不甚在意,總擔心自己的身體…怕誤瞭別人。如今病也好瞭,又得一嬌妻,雙喜臨門,他一定會善待你妹妹的。”

何止雙喜,不是還有一個長寧伯府的爵位麼?三喜臨門還差不多。

季菀笑而不語。

竇氏在旁笑著問,“婚期定在何時?”

“還早。”季菀笑瞇瞇的說道:“阿雯才十四,起碼得明年及笄後才出閣。”

前幾日她回瞭趟蕭傢。

既然定瞭親,那肯定是經過蕭雯首肯的,也自然見過瞭阮未絡。蕭雯如今已經不再留戀元大郎,而且經此一事後成熟瞭不少,整個人都看著多瞭些沉靜內斂。提起阮二郎,神色也帶淡淡柔和。瞧著那模樣,對阮未絡還是極為滿意的。不過受過一次情傷,小姑娘這次謹慎多瞭,沒那麼容易沉迷。

季菀還是相信祖母的眼光的,既然相中瞭阮未絡,那這個人的人品就是真的好。有個詞叫日久生情,等蕭雯嫁過去,夫妻二人朝夕相對,慢慢就能生出情分瞭。

她突然又想起季雲。

季雲今年十五瞭,去年就已定親。行哥兒滿周歲的時候,大伯母就說過,季雲九月出閣。在這偌大京城,她隻是一個小人物,寄住在季府而已,沒人關註她的父母是誰。

季平去年隨軍去剿瞭次山匪,表現突出,現在已是百夫長,雖算不得多大的官,但他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左鄰右舍都說,一個平民能有如此出息,也能光宗耀祖瞭。季雲這個堂妹跟著沾瞭些光,嫁瞭一戶算是有些傢底的人傢,和從前在袁傢的時候差不多。

季香和季蘭兩姐妹也要說親瞭…

想起這些,季菀不由恍惚。一晃七年瞭,當初山村鄉野裡的小丫頭小姑娘們,一個個的都長成瞭大姑娘,定親的定親,嫁人的嫁人,連她自己,都已做瞭母親。

在這個世界呆得越久,上一世的記憶便越發淡薄。也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點的淹沒。在很多年後的某一天,驀然回首,再不見往昔,唯有眼前。

對季菀來說,沒什麼可悵惘的。

上輩子的人生,對她來說,無足輕重,丟瞭就丟瞭。這輩子她有父母親人,有丈夫有兒子,幹嘛還要去留戀前世那一傢子的奇葩?

……

齊糾辦事果然效率高,很快就給季菀招來十幾個來自各地的商人,在見識過火鍋的美味和火爆後,投資心情相當迫切。至於季菀提出的,要掛著她的招牌,他們自然是沒意見。畢竟那是人傢的獨傢秘方,按理說當留給子孫後代的。肯推廣於眾,已是慷慨至極,自然要保留自己的名號。

作為商人,當然是利益第一。隻要能賺錢,還在乎打著誰的旗號麼?

十幾個做餐飲的富商們得瞭火鍋制作配方,以及季菀授予的經營手段,便各自回到故鄉。季氏火鍋的招牌是季菀的,這些人得去官府備案造冊,得到官府的文書,也就相當於營業執照,才能開分店。

火鍋不同於酒樓,餐具桌椅都得重新置辦,廚房也得改造。

光是這些事情,都得好幾個月。等到年底,各地的火鍋店才陸續開業。果然,這樣的新鮮吃食得到瞭大眾的喜愛,火鍋生意火爆,每日所購的材料增倍,市場渠道已無法滿足。便隻能去鄉村農戶人傢固定采購,農民便開始養雞鴨魚肉。官府又發瞭告示,鼓勵鄉民開墾荒地,種植蔬菜水果。

火鍋的推廣,直接提高瞭農民的收入,生活水平自然也跟著提高。

隨之而來的,就是各地開分店。

當然,大燕國土萬裡,大大小小的鎮縣城池無數,想要將火鍋覆蓋全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做到的,起碼也得好些年。

商人上交國庫的賦稅,也就一年年增高。國庫充裕瞭,給邊境戰士們的軍備就更為充足,這也是為將來攻打北狄做準備。

此乃後話瞭。

轉眼又是一年春,花紅柳綠,春意盎然。

季菀在花園的秋千架旁坐著,旁邊石桌上堆著厚厚如山的賬本。她自己的火鍋店,其實主要分佈還是在延城和京城周邊。其他商人開的分店,隻需要每年給她固定分紅就行,產權不在她手上。之所以這麼大方,也是有原因的。本朝重農抑商,可若商人一傢獨大,吃得太撐,到瞭富可敵國的地步,那上位者必然心生不悅。

明德帝算是難得的寬慈仁君瞭。但再怎麼大度,也不能眼看著臣子比自己還富貴奢靡不是?

況且季菀現在已不再是普通百姓,她還是公門世傢少夫人。自古出嫁從夫,她賺的錢,不還是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陸傢已然夠顯貴,再有如山的財富,帝王心胸再開闊,也不可能心平氣和。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她怎會給陸非離給陸傢帶來麻煩?

雖說沒人會嫌錢多,但人也要懂得知足。貪多必失!反正她靠著那些個店,每年進項已十分可觀,足夠瞭。

這些個賬本,除瞭火鍋店,作坊,點心鋪子的,還有她的嫁妝鋪子。雖然多,但每個季度才看一次,也算不得多繁重。褚玉苑的庶務,內外都有兩個嬤嬤打理,她倒是不怎麼操心。

行哥兒兩歲瞭,早已會跑。

他頑皮得很,在屋子裡呆不住,天天往外跑。這會兒就在園子裡騎著工匠特意給他做的木馬,由婆子在前頭拉著走,小傢夥興奮得很,時不時的喊著‘駕’。

季菀怕他玩瘋瞭,下人又管不住,所以就把賬本搬出來。一邊看賬,一邊時不時的抬頭叮囑他小心些。

陸非離這兩年一直很忙,他忙的自然是軍政要事。

比如邊境駐防,制定新的軍規,招募兵馬等等。

去年西域那邊送來的汗血寶馬,因品種和大燕的戰馬不同,喂養的馬草也得另尋。為瞭這事兒,工部上下那幾個月忙得昏天黑地的。

為瞭配種,又將原先的馬場擴大瞭數十倍。

兵部那邊又要為這些戰馬準備裝備等等。

大概是太忙瞭,大臣們倒是沒多少心思去搞什麼權謀,這兩年刑部那邊倒是清閑起來。

還有一件事,季菀聽陸非離說,江沅為瞭考察地理,繪制輿圖,直到現在都還未回京,瞧著這是要走遍大燕每一寸土地的節奏。

男人忙事業,可就苦瞭傢裡的女人們瞭。

嚴茗嫁過來才一年多,夫妻便分隔兩地,江沅這一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回來。江老夫人想要抱孫子的願望,也就隻能往後延期瞭。

不過她現在想通瞭,孫子的前途最重要。反正小兩口還年輕,以後多的是機會。

啪--

關上最後一本賬本,季菀吐出一口氣,抬頭看著騎著木馬沿著湖轉瞭好幾圈的兒子,道:“行哥兒,別玩兒瞭,快過來。”

拉著木馬的婆子停下,想去抱小少爺下來,行哥兒卻自己跳下瞭地,蹬蹬蹬的跑到季菀面前。

“娘。”

他跑得滿臉通紅,鞋子上沾染瞭灰塵。

“讓你別跑那麼快,又不聽。”

季菀點瞭點他的鼻子,嗔罵一聲,又命人拿來幹凈的鞋子,給他換上。

行哥兒嘿嘿的笑,又伸手去抓石桌上的點心。

“都涼瞭,吃瞭對胃不好。”

季菀抓過兒子臟兮兮的手,又忍不住瞪他一眼,牽著他一邊往屋內走一邊吩咐丫鬟重新準備新鮮糕點。

滿桌子的賬本,自然有人收拾。

很快丫鬟打來熱水,季菀正給兒子洗手,白風打瞭簾子進來,說卿姐兒又發熱瞭,二少夫人派人過來請她去看看。

季菀聞言便是一嘆。

卿姐兒自打生下來便身子弱,尚在襁褓之時便時常發熱多病。也虧得是府裡有個會醫術的季菀,再加上丫鬟婆子精心的照顧著,每次都很快痊愈。這若是生在普通人傢,怕是早就夭折瞭。

這就是近親結合的悲哀。

“去把我的藥箱拿出來。”

“是。”

季菀要去給卿姐兒看診,自然不能帶著調皮的兒子,仔細叮囑道:“卿卿病瞭,娘現在要過去給她看病,你就在屋子裡呆著,要聽乳娘的話,不許亂跑,知道瞭嗎?”

行哥兒一聽就拉著她的衣袖軟軟道:“我也要去。”

“不行。”

行哥兒立即翹起嘴,老大不開心瞭。

季菀聞言細語道:“行哥兒乖,晚上娘給你做丸子吃,好不好?”

行哥兒目光一亮。

他最喜歡吃丸子。但他才兩歲,腸胃功能還比較弱,所以季菀平時不讓他多吃。現在一聽這話,可不得高興麼?

“好。”

“真乖。”

季菀獎勵的在兒子臉蛋親瞭親,又對伺候他的乳娘和丫鬟叮囑瞭幾句,還特意留下白筠,然後讓白風帶著藥箱跟著她去瞭小藍氏那。

卿姐兒上個月才滿周歲。

她先天不足,發育比尋常的孩子慢一些,到現在還站不穩。小姑娘生得漂亮,就是體型瘦弱,養得再精細都不怎麼長。因為生病,臉蛋有些潮紅,閉著眼睛躺在那,看著就讓人揪心。

小藍氏守在旁邊,眼中已含瞭淚。

門外傳來丫鬟的唱喏聲,三少夫人來瞭。

小藍氏立即起身相迎,“三弟妹…”

“別著急,我先看看。”

都是做母親的,行哥兒未滿周歲的時候也生過病,安安靜靜的躺著,小小的一團,季菀別提多心疼瞭。如今見小藍氏這模樣,也心有觸動。

卿姐兒隻是普通的發熱,隻要退瞭熱,便無大礙瞭。

小藍氏松瞭口氣,擦瞭擦眼淚,看著昏睡的女兒,又心疼得厲害。

“卿姐兒是足月生的,怎麼會先天不足呢?我和二郎也無舊疾,偏生她生下來便體弱多病。剛才還和音姐兒坐在搖籃裡玩兒,不知怎的就暈倒瞭。”

說到最後,她語氣裡已帶上瞭哽咽。

每次卿姐兒生病,小藍氏都會自言自語的重復著類似的話。

季菀默默無言。

她總不能告訴小藍氏,表兄妹結合也是亂倫,生下的孩子大多都不正常。卿姐兒隻是瘦弱多病還好,反正陸傢這樣的豪門,金尊玉貴的養著,也不會有什麼大礙,就是千萬別影響瞭智力。

“卿姐兒體質弱,靜養為好。丫鬟們照顧仔細些,平日裡別累著瞭就行。”

“嗯。”

小藍氏眼裡蘊著淚,感激道:“三弟妹,謝謝你瞭,每次都麻煩你…”

“咱們都是一傢人,那麼客氣做什麼?”

季菀安慰的拍拍她的手,“我先回去瞭,夜裡若是有什麼動靜,派人過來說一聲就是。”

小藍氏點點頭,讓身邊的丫鬟送她出門。

晚上卿姐兒沒再復發,小藍氏衣不解帶的照顧著,養瞭幾日,漸漸好轉,氣色也恢復瞭紅潤。女兒身子骨弱,小藍氏對卿姐兒養得越發精細,平時不許太多人在旁邊伺候,免得驚擾瞭女兒。連竇氏和呂氏偶爾去竄門,都沒帶上自個兒的孩子瞭。怕幾個孩子湊在一堆玩兒,累著瞭卿姐兒。

璵哥兒一歲多瞭,也已會走路,單音節的字也會念瞭,就是說不太清楚,竇氏倒是常帶著他往褚玉苑跑。

他特別喜歡行哥兒這個哥哥,老跟著行哥兒屁股後面追,小哥倆感情倒是極好。

竇氏做瞭母親以後,性子倒是溫柔瞭不少,天天在傢帶孩子。不像從前,每天都舞刀弄劍的,瞧著越來越往賢妻良母那方面靠近。二夫人看在眼裡,對她也越來越滿意。

竇氏和季菀一樣,不擅女工。可有瞭孩子後,她反而靜下心來學,衣服做得不如府中繡娘好,但做帽子鞋子什麼的,倒還不錯。

季菀見瞭,十分羨慕。也想學,可惜啊,實在是沒什麼天分,也就放棄瞭。

“聽說瞭嗎,五弟的婚期定瞭。”

季菀對其他幾房的事兒,其實不大關心。聽竇氏說起,愣瞭下,然後問:“什麼時候?”

陸五郎是二老爺的庶子,今年二十一。沒什麼太大的志向,去年靠二老爺在朝中給謀瞭個文官閑職,天天就去衙門裡點個卯,倒是輕松。

“五月十二。”

竇氏比季菀還‘與世無爭’,不愛管閑事,這事兒還是聽呂氏說的。

季菀哦瞭聲。

“我今早去給母親請安,聽母親說起,靜閑的婚期也定下瞭,就在八月。”

竇氏眉頭微蹙,語氣夾雜瞭些漠然。

“早些定下,也好。”

季菀聽出瞭她語氣裡的不喜,心中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

大約是出身將門的原因,竇氏不大喜歡柔弱的女子,跟唐靜閑不熟,卻也談不上討厭。平時便是見瞭面,也說不瞭兩句話,不過點頭之交罷瞭。

真正讓竇氏厭煩唐靜閑的,是去年除夕發生的一樁事兒。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