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裡長,族老們快快請進!”舒文華早晨接到王裡長派人過來通知、說商量一下村學多久開。
以往大傢商量事情都是在村裡的祠堂裡,舒傢新修大房子以來,眾人漸漸的很多事情都到舒傢來商量。有熱茶、糕點、能烤火。當然更願意來舒傢商量事情。
院子外面也圍滿瞭村民。都在熱鬧的商量著。
“王麻子傢的,你們傢二個小子都入學嗎?”
“那可不,一年束修才一兩銀子,咱怎麼著也要省出來呀。說不定以後我兒子還能考個狀元呢!”王麻子傢的媳婦劉香兒摸著自己頭發上的銀簪子說著。
“我娘傢大嫂,以前可看不上我啦。最近對我客氣的不得瞭,她打算把我那個侄兒送到咱們村學裡來讀呢。說讓我照看著。”吳學用的媳婦也在旁邊說著。
“可不是嘛,我娘傢舅子他們也在找我來說呢,說直接把孩子抱給我。一年能省4兩銀子,十來年能省好幾十兩呢!”
“現在鎮上的都在羨慕咱們村呢,一年誰傢不是才賺個幾兩銀子。鎮上的學堂一年可要十兩銀子,咱們村才一兩銀子。外村的來上學也才五兩銀子呢。”
“四海榨油坊請的先生,聽說在省府都很有名呢。“
“那可不,舉人老爺呢!我娘傢哥哥在鎮上當個掌櫃的,我每次回娘傢,我嫂子老說我侄子在學堂又得瞭先生什麼表揚。現在聽說咱們村的學堂是舉人老爺教。立馬就找我,說要到咱們村來上學。”
“鎮上的學堂是秀才老爺教的,咱們這可是舉人老爺呢!”
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舒周氏在後院吩咐下人把熱茶、糕點奉上。
”今天招集大傢在這裡,是商量咱們村的大事。村學已經修建好瞭。咱們都商量一下什麼時候入學。還有招生怎麼招?先生們的衣食住行,安掌櫃他們都包瞭。其他的一些事情,可都得咱們出面。“王裡長坐在主坐上笑咪咪的摸著胡子說道。
”裡長您看一下老歷,哪個時間是大吉。就定哪天吧!“旁邊的王族老說著。
”對對對、“眾人都附和著。
”這可是咱們村的大事,得仔細著定個時間。“王裡長說道。“舒賢侄你看呢?”
舒文華趕忙起身。“裡長您和族老們商定一下就可以。“
王裡長和另外一個管祭祀的族老二個人研究瞭一下。過瞭一會,選瞭一個最近的日期。
”本月十五,是個好日子。諸事宜。先生們這二天就到瞭、到時候咱們好好招待一下!大傢覺得如何?”
“好!”
“這個招生,咱們可得好好說道。雖然說先生們的束修四海榨油坊承擔瞭、咱們村的孩童入學,束修是一兩,外村的不管誰傢來,都是五兩,這是不能變的。禁止任何一傢來充數。這可是關系到咱們子孫後代的事情。回頭大傢都給傢裡親朋好友說清楚。”王裡長板著臉說道。
“對對對,這個事不能講情面。鎮上束修都是十兩銀子一年,咱們村已經很便宜瞭,隻要不是自己村的人入學。就必須交五兩銀子給學堂。作為學堂的維護費用。“
這話一說出來,其中有二個族老臉都有些紅瞭。傢裡媳婦都為這個事鬧過。想把親戚的孩子弄到自己村來。一年省好幾兩。二人都沒答應。
大傢都達成瞭一致的意見。
“好,那這個入學的事情就這麼說定瞭。等一下給村民們說一下!”王裡長高興的說著。